拉链.pdf

上传人:e1 文档编号:172630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06640.X

申请日:

2004.02.25

公开号:

CN1524471A

公开日:

2004.09.0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44B19/36

主分类号:

A44B19/36

申请人:

YKK株式会社;

发明人:

近藤直希; 吉田米雄; 外石义行; 前田英二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2003.02.25 JP 047658/2003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寇英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通过热熔接产生的熔接部分和一没有经历热熔接的非熔接部分形成在由合成树脂制成的止动器部分(4)的内表面和拉链带(2)的表面之间的接触面上。优选地,所述止动器部分(4)的后侧的底端面通过热压被制成与所述拉链带(2)的后表面基本上齐平。因而,防止了所述止动器部分(4)的脆裂,且保证了它的固定强度,从而消除了由于上部止动器部分的结构而产生的发痒感觉和不舒服感觉。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拉链(1),其具有由热塑性树脂组成的止动器部分(4), 该止动器部分(4)用于限制滑动器的滑动,该止动器部分位于沿拉链 带(2)的一侧边附着的拉链元件列的端部,从而该同一止动器部分通 过加热熔合被固定住,以将拉链带(2)的所述侧边部分从其前、后面 夹在中间, 其特征在于:在止动器部分(4)的内表面和拉链带(2)的表面 之间的接触面具有一通过热熔接产生的熔接部分(A,B)和一没有 经历热熔接的非熔接部分。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止动器部分 (4)的带主体(2a)的侧边上的端部的端面至少与所述带主体(2a) 的表面齐平或位于从所述带主体(2a)的表面稍微后退的位置处。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熔接部分(A, B)具有在所述止动器部分(4)的带主体的侧边上的端部处的第一熔 接部分(A)和存在于除所述端部之外的位置处的第二熔接部分(B)。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熔接部分 (A)和所述第二熔接部分(B)是分开布置的。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熔接部分 (A)和所述第二熔接部分(B)是连续布置的。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熔接部分 (B)是不连续的。
7: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链,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在所述拉链 带(2)的侧边上的具有膨胀断面的核心部分(6),所述第二熔接部 分(B)形成在所述止动器部分(4)和所述核心部分(6)之间的相 对面上。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部分(6) 具有设置在所述拉链带(2)的顶面上的核心线(6a),所述第二熔接 部分(B)形成在所述止动器部分(4)和所述核心线(6a)之间的相 对面上。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部分(6) 具有设置在所述拉链带(2)的顶面上的核心线(6a),所述第二熔接 部分(B)形成在所述止动器部分(4)和所述拉链带(2)之间的相 对面上。
10: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部分(6) 具有设置在所述拉链带(2)的顶面上的核心线(6a),所述第二熔接 部分(B)分别形成在所述止动器部分(4)与所述核心线(6a)之间 的相对面上和所述止动器部分(4)与所述拉链带(2)之间的相对面 上。
11: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链带(2) 的所述侧边具有元件固定线(7),所述第二熔接部分(B)形成在所 述止动器部分(4)和所述元件固定经线(7)之间的相对面上。

说明书


拉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拉链,其中,具有U型断面的且由热塑性合成树脂制成的上部止动器材料(upper stopper material)附着到拉链带的止动器部分上,从而使所述上部止动器材料位于拉链元件的端部附近,该拉链元件在压力下通过超声波加热、高频加热或加热器加热沿拉链带的侧边熔合安装。

    【发明背景】

    通常情况下,上部止动器装置通过熔接热塑性合成树脂被附着,一般地,薄膜或单丝状的材料附着到拉链带上或该拉链带的上表面。例如,对于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No.48-37421(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一种拉链的上部止动器装置,热塑性合成树脂如聚酯树脂或聚酰胺树脂的单丝被裁剪成一预定长度并被弯曲成一U型,然后将其压配合到线圈状的拉链元件的一倒转部分或一支腿部分上,以通过熔接被模制并被同时固定在该处。又如,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No.49-36975(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一种拉链的上部止动器装置中,在拉链带的一侧边上形成的球珠(bead)上,安装有与该球珠同样尺寸的线圈状的拉链元件,然后将一短细丝放置在该拉链元件、球珠和所述拉链带的部分顶面上,并将所述这些组件熔合在一起并硬化以形成并确定一止动器部分。

    然而,在这些已知地拉链中,它们的上部止动器部分通过熔接仅成型在拉链带的顶面上,所以它们安装在拉链带上的强度是弱的。这样,当滑动器边缘撞击时,就有一个最大的冲击力施加到止动器部分上,该止动器部分就可能容易地与所述拉链带分离,因此这种止动器部分不能承受长期的使用。在该说明书中提到的每个拉链的顶面及它的部分指所述拉链的连接部件的外表面,而拉链的底面指内表面。

    通常,例如,为了解决如此一个问题,  日本实用新型申请公告(Laid-Open)号No.62-148116(专利文献3)和日本实用新型申请公开号No.5-31932(专利文献4)已经提出了这样的拉链,其中,每个上部止动器从不会分开,所述上部止动器装置由具有大熔接强度的合成树脂构成。根据这些公开专利文献,所述上部止动器装置将拉链带的一侧边部分的上下表面夹在中间,且将拉链带的顶、底表面上的带主体的侧边上的上部止动器的各端穿过所述拉链带的编织或针织结构的结构线之间形成的缝隙或开口象桥一样的结构连接在一起,从而它们被整体地熔接。根据专利文献3,当时,所述止动器装置的整个内周表面与所述带的侧边部分同时熔接,而根据专利文献4,除了所述带内部附近的上部止动器的端部外,所述上部止动器的内周表面不再与带熔接。

    因此,专利文献3提出了一种止动器部分,该止动器部分保证了强的固定状态,其具有一大的熔接部分面积,能够充分承受滑动器带来的强烈冲击,且该止动器部分具有极高的可靠性,能承受由滑动器的强烈滑动力产生的强烈接触。根据专利文献4,只将所述带主体的所述侧边上的上部止动器的所述端部强烈熔接,而将除上部止动器端部以外的带主体的侧边的内周表面不熔接。这样,当滑动器撞击时,上部止动器就围绕该端部摆动,因此产生一种缓冲作用,从而保护上部止动器不受损坏。

    因为在文献3和4中公开的每种拉链的上部止动器都由一平滑的表面组成,所以产生了与滑动器内表面一大的接触面积。从而,当用于打开拉链的滑动操作开始时,它的滑动阻力较大,因而存在沉重的感觉。而且,上部止动器的平坦结构不仅增加了滑动器的滑动阻力,而且由于在滑动开始时抓住滑动器而大大地影响分开阻力。

    通常,当滑动器滑动时,通过左、右上部止动器的相对端面与滑动器的连接柱(joint column)部分之间的接触以及上部止动器的带主体上的端部与滑动器边缘部分的前表面之间的接触来完成利用滑动器的滑动操作的拉链的关闭。因为,当上部止动器与滑动器接触时,一个由于滑动器的滑动操作带来的相当大的撞击力作用在上部止动器上,所以滑动器的部分有时可能会抓住上部止动器。由于这个原因,出现了上述缺点。

    通常,当拉链安装在目标衣服上时,拉链的底表面直接指向人体,因此依赖于这样的情况就形成与皮肤的直接接触。这样,因为上部止动器是小的,所以如果它从拉链带的底表面伸出,它会给皮肤发痒的感觉。当滑动器开始滑动时,将拉链的上部止动器部分与手指夹在一起,而将拖动的下垂物与另一支手的手指夹在一起。此时,因为上部止动器的硬感觉传输到手指,一些人会感到一种不舒服的感觉。

    特别地,因为在上部止动器的带主体的侧边上的边缘上与皮肤接触的部分从拉链带主体的表面向外伸出,所以会感到这种发痒的感觉和硬的感觉。可以理解的是,在专利文献1-4中,在任何上部止动器的带主体侧边上的边缘都从拉链带主体的表面向外伸出。

    而且,因为传统的止动器部分在它的整个接触面上通过熔合与拉链带结合,所以对于完全熔合所需的热量就需要增加。结果,不仅供给止动器部分的热超过所需的热,而且供给拉链带的热也超过所需的热,因而产生了由于过热带来的脆裂。因而,止动器部分可能破裂和掉落,且进一步地止动器的安装部分可能会被限制构造。

    本发明已经被完成来解决这些传统的问题,且本发明的一个特别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拉链的上部止动器,特别是一种U型的由合成树脂单丝材料制成的上部止动器,该上部止动器通过在压力下加热熔接形成并固定在拉链带的一侧边上,该上部止动器通过熔接制成为不脆裂或不硬化,所以在滑动器滑动时由上部止动器带来的滑动阻力减少,且消除了由于上部止动器的结构而产生的发痒感觉和不舒服感觉。

    【发明内容】

    通过本发明的基础结构完成了上述的部分发明目的,即一种具有由热塑性树脂组成的用于限制滑动器滑动的止动器部分的拉链,该止动器部分位于附着到拉链带的一侧边的拉链元件列(fastenerelement row)的一端部上,从而该同一止动器部分被热熔接以将拉链带的侧边部分从前后面夹在中间,其中,在止动器部分的内表面和拉链带的表面之间的接触面具有通过热熔接产生的熔接部分和没有经受热熔接的非熔接部分。

    为了形成熔接部分和非熔接部分,不与拉链带直接接触的部分局部形成在用于止动器部分的超声波操纵杆或高频电极的压力面上或相对的砧台或电极的止动器部分的放置面上,或者如果是用加热器加热则形成在止动器部分的加热压力面上。

    因为熔接部分和非熔接部分形成在如上所述的止动器部分和拉链带之间的接触面上,所以保证了在所述止动器部分和所述拉链带之间具有充足的附着强度,且与完全熔接的情形相比,所述止动器部分和拉链带并没被加热到超过所需的热。因而,形成一种很好地适于拉链带的止动器部分,该止动器部分没有任何由于高温带来的脆裂,且也没有不必要的硬化。同时,熔接部分和非熔接部分之间的比例和位置可以通过适当选择止动器部分的超声波操纵杆或高频电极的加压面和相对砧台或电极的放置面之间的面积比例和位置来容易地确定,或者如果是用加热器加热,则熔接部分和非熔接部分之间的比例和位置可以通过适当选择与止动器部分的热压面的拉链带不接触的部分和接触的部分的面积比例和位置来容易地确定。这种选择使得能调整脆裂程度和附着强度。

    根据本发明,优选地,止动器部分的带主体的侧边上的一端部的端面至少与带主体的表面齐平或位于比带主体的表面稍微地退后的位置。通常,拉链被设置成使它的后面位于人身体附近。现在,如果在带侧边的止动器装置的一端部从拉链带的后表面伸出,其中该端部是一微小的部件,则该端部的尖端会和皮肤接触,从而使人感到发痒或不舒服的感觉。如果象本发明提出的那样,在带主体的所述侧边上的止动器装置的端部,特别是带主体的后表面的端部,被制成与拉链带的后表面齐平或在同一水平,或是位于一个比拉链带主体的后表面退后的位置,那么就会消除这种发痒或不舒服的感觉。这种结构可以通过提供这样的拉链带获得,该拉链带的超声操纵杆或高频电极的放置面与止动器装置的砧台或电极放置面处于相同的水平。

    优选地,熔接部分具有位于止动器部分的带主体的侧边(里面)上的一端部上的第一熔接部分,和存在于除该端部之外的一地方的第二熔接部分。而且,第一熔接部分和第二熔接部分可以分开布置,或者第一熔接部分和第二熔接部分也可以连续布置。

    作为止动器部分的熔接部分,第一熔接部分形成在带主体的侧边(里面)上的端部,而第二熔接部分形成在除该端部之外的其它部分,这样,熔接部分可以连续或不连续。选择性地,另一个第二熔接部分是不连续地形成的。通过以不同型式形成熔接部分和非熔接部分,止动器部分附着到拉链带上的附着强度可以被控制,且特别地,因为熔接部分总是形成在带主体的侧边(里面)的端部,所以不用担心同一端部被分开。

    根据本发明,如果在拉链带的侧边(元件附着部分)上提供一具有膨胀断面(expanded section)的核心部分,则优选地,第二熔接部分形成在止动器部分和该核心部分之间的相对面上。也就是说,避免了将带主体的侧边(里面)上的止动器部分的端部设置在核心部分上,且总是将该同一端部与拉链带直接熔接在一起。因而,在止动器部分的带主体的侧边上的端部被安全地固定在拉链带上,且从不会分开。如果前述的端部与核心部分熔接在一起,则止动器部分会在拉链带上摇摆以致于滑动器的位置经常会不确定。

    核心部分具有一设置在拉链带的顶面上的核心线,而第二熔接部分形成在止动器部分和该核心线之间的相对面上。这里有这样的情况,在一种情况中,止动器和拉链带之间的相对面形成为非熔接部分,而在另一种情况中,第二熔接部分形成在止动器部分和拉链带之间的整个相对面上。而且,在其它一些情况下,第二熔接部分形成在止动器部分和核心线之间的相对面上以及止动器部分和拉链带之间的相对面上。

    此外,优选地,拉链带的一侧边,也就是元件附着部分,具有一元件固定线,而第二熔接部分形成在止动器部分和该元件固定线之间的相对面上。作为所述元件固定线,用于缝合这些元件到拉链带上的缝合线是有用的,而且进一步地,在编织或针织拉链带的同时,由单丝形成的连续的拉链元件也被编织或针织,此时,用于固定每个元件到拉链带上的经线(warp yarn)也是有用的。如果止动器部分与这样一个元件固定线熔接且固定其上,固定线自己就和拉链带结合在一起,因而不仅止动器的附着强度被提高,而且也可以保证止动器部分的附着结构的稳定性。

    附图简要说明

    图1是显示了本发明的一种拉链的例子的主要部分的平面图;

    图2是显示附着到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拉链端部的上部止动器结构的例子的局部断面图;

    图3是显示前述的上部止动器附着部分的结构改进的局部断面图;

    图4是显示另一个改进型式的局部断面图;

    图5是显示又一个改进型式的局部断面图;

    图6是显示又一个改进型式的局部断面图;

    图7是显示附着到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拉链端部的上部止动器结构的例子的局部断面图;

    图8是显示附着到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的拉链端部的上部止动器结构的例子的局部断面图;

    图9是显示附着到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例的拉链端部的上部止动器结构的例子的局部断面图;

    图10是显示附着到本发明的第五个实施例的拉链端部的上部止动器结构的例子的局部断面图。

    优选实施例的描述

    在下文,将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地描述。

    图1显示了本发明的一种拉链的上部止动器侧端部。图2是显示本发明的一个典型实施例的拉链的上部止动器在安装状态下的断面图。

    如图1所示,连续的拉链元件列3附着在拉链带2的一侧边上,并且该拉链的上部止动器部分4安装在左、右拉链纵向加强条(stringer)中的每一个的闭合侧上的顶端部上,而下部止动器部分(未示出)安装在打开侧的端部。虽然在一个具有两个或多个滑动器10的拉链1中,与上部止动器部分4相同的止动器部分附着到每个上末端和下末端上,但是在下面的所有的止动器部分都将被看作是上部止动器部分。

    至于上部止动器部分4,如在上述的专利文献3和4中所提到的上部止动器部分那样,上部止动器材料(未示出)通过在压力条件下从拉链带2的前面和后面利用超声加热、高频加热或直接用加热器(未示出)加热熔合被模制并固定在拉链带2的一侧边上而形成该上部止动器部4,其中,该上部止动器材料由热塑性合成树脂单丝或同样材料的不规则线性元件组成,并且其截面被弯成U型,所述拉链带2具有附着在其上的拉链元件3。

    上述上部止动器材料通过裁剪由如聚酯树脂或聚酰胺树脂组成的扁平单丝成一预定的长度并被弯曲成截面呈U型而形成。该单丝的拐角处形成圆形。选择性地,以一预定宽度裁剪出由同样的材料组成的具有U型断面不规则的线性材料是可允许的。

    为了用该上部止动器材料将上部止动器部4与拉链带2整体地形成,将该形成为U型的上部止动器材料放置在安装在拉链带2的一侧边上的拉链元件列3的端部上的元件附近,或将其布置成使该上部止动器材料的上、下支腿的前端从拉链元件3的连接部分伸出到拉链带2的主体2a的所述侧边,同时将在拉链带2的侧边部分2b上的核心部分6与该元件的一切割端部一起被该上、下支腿夹在中间。这样,对该上部止动器材料加热并加压以在一预定位置整体形成该上部止动器部4。

    关于设置,如果用超声波处理,则将它的操纵杆的加压面放置成面对该带的后表面,同时将该带的前侧放置在砧台的放置面上。如果用高频处理,则将该带的前、后表面的任一面放置成面对电极,而将拉链带2的相反侧放置在另一个电极面上。如果用加热器加热,则将拉链带2的后表面放置在它的低加热表面而将它的上部加热表面放置成面对该同一拉链带2的前侧。然后将这样放置的该上部止动器部为4的一个上支腿部分4a与下支腿部分4b一起用超声操纵杆、高频电极或向上设置的加热器压力面(未示出)在压力下加热,从而,上支腿部分和下支腿部分熔合并与拉链带2结合在一起同时形成预期的形状。

    也是在这个实施例中,如同专利文献1和2一样,施加在上部止动器4的带主体2a的侧边的端部上的压力被加强到允许树脂的熔融部分穿透进入在拉链带2的结构线之间形成的缝隙中,从而将上支腿部分和下支腿部分如图2所示连接在一起并通过象桥一样的形式结合。因此,保证了上部止动器部分4附着到拉链带2上的附着强度。在上部止动器部分4的带主体2a的侧边上的端部的熔接部分作为第一熔接部分A。

    根据在同一图中所指示的实施例,一核心线6a沿象线圈一样的拉链元件列3设置,且如图2所示,拉链元件列3的每一个元件通过用缝合线8和该核心线6a缝合一起从而被固定在拉链带2上。然后,放置在该拉链带一顶端的元件E的部分被裁剪掉并被移去,且上部止动器部分4穿过核心线6a通过熔接附着到拉链带2上以包含位于最末端的元件E的一下支腿部分。这部分熔接部分作为本发明的第二熔接部分B。

    这时,熔接是在上部止动器部4的上支腿部分4a的内表面和与带主体2a的所述侧边上的端部分开的核心线6a的一部分之间完成的,从而使核心线6a的该部分与上部止动器4的上支腿部分4a的同一内表面相对。除带主体2a的侧边的所述端部之外的与拉链带2的止动器部分相对的其它部分并没有被熔接。该没有被熔接的部分作为本发明的非熔接部分。因为上部止动器部分4的上支腿部分4a的内表面和核心线6a的与该同一内表面相对的部分被熔接,所以上部止动器部分4的弯曲面并不容易被移动,如此安全地阻止了滑动器。而且,在上部止动器部分4的带主体2a的所述侧边一端部,设置在底面上的下支腿部分4b的底表面基本上与拉链带2的后表面齐平。结果,上部止动器部分4的下支腿部分4b的尖顶端并不从带的表面伸出,因而排除了发痒的感觉或不舒服的感觉。

    图3显示了上述实施例的改进型式,这种改进型式与图2所示的实施例不同,不同之处在于,在上部止动器部分4与拉链带2之间的熔接是在上部止动器部分4的下支腿部分4b的内表面和拉链带2的相对的底表面之间完成的。因为根据这种改进型式,上部止动器部分4和拉链带2之间的熔接是在上部止动器部分4的带主体的所述侧边上的端部的上、下支腿部分4a和4b与下支腿部分4b的内表面上完成的,所以上部止动器部分4被安全地安装在拉链带上,因此当滑动器撞击时该上部止动器部分不会脱离开拉链带2。而且,如同上述实施例,也没有由上部止动器部分4带来的发痒的感觉或不舒服的感觉。

    图4显示了上述实施例的另一种改进型式。根据该改进型式,通过象桥一样的方式熔接将在带主体的侧边上的上部止动器部分4的端部与拉链带2从上面和下面结合在一起,这与前面描述的实施例一样,以便于形成第一熔接部分A。另外,该上部止动器部分4通过熔接固定到与上部止动器部分4的上、下支腿4a和4b的内表面相对的核心线6a和拉链带2上以形成第二熔接部分B。因此,这种改进型式提供了最大的熔接部分面积,因而保证了上部止动器部分的最高的附着强度。

    图5显示了图2所示的改进型式的进一步的改进型式。也就是说,在图2所示的改进型式中,在上部止动器部分4的带主体的端部处的熔接部分和在上部止动器部分4的上支腿部分4a的熔接部分是分开的。该改进型式与图2所示的改进型式不同,不同之处在于该改进型式的在上部止动器部分4的带主体的末端的第一熔接部分A和在上部止动器部分4的上支腿部分4a的第二熔接部分B是连续形成的。因此,根据这种改进型式,在上部止动器部分4的带的上表面的熔接部分面积与图2所示的改进型式相比增加了且是连续的,并因此可以获得上部止动器部分4的一预定的附着强度。

    图6显示了如图3所示的改进型式的进一步的改进型式。也就是说,在图3所示的改进型式中,在上部止动器部分4的带主体的端部处的熔接部分和下支腿部分4b的熔接部分是分开的。这种改进型式与图3所示的改进型式不同,其中,这种改进型式的上部止动器部分4的带主体的末端处的熔接部分和下支腿部分4b的熔接部分是连续形成的。因此,根据这种改进型式,在上部止动器部分4的带上表面的熔接部分面积与图3所示的改进型式相比增加了,因此可以获得一预定的附着强度。

    图7显示了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根据第二个实施例,在上部止动器部分4的带主体的末端处的第一熔接部分A中,拉链带的上、下表面和夹在其中的缝隙熔接在一起,而不允许熔接部分穿透进入拉链带2的结构线之间的缝隙中,这一点与第一个实施例不同。另外,在上部止动器部分4的上、下支腿部分4a和4b处的熔接部分被形成为第二熔接部分B,该第二熔接部分B独立地位于弯曲部分,该弯曲部分是支腿部分4a和4b的最接近部分。当然,这些第二熔接部分与上部止动器部分4的带主体的末端处的熔接部分是分开的。因此,在这个实施例中,减少了由于熔接削弱的部分,且从而虽然提高了耐久力,但上部止动器部分4的附着强度与第一个实施例相比或多或少降低了。然而,该附着力对于实际运用是足够的。

    图8显示了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在第三个实施例的拉链1中,每个拉链元件E是独立地以一预定的节距安装到位于拉链带2的一侧边上的元件附着部分上,从而该拉链元件E将拉链带2的上、下表面从上面和下面夹在中间。该拉链元件E由金属或热塑性树脂材料制成,或可以与拉链带通过注模整体地形成。如果该拉链元件由金属制成,则具有形成一在它的每个前端的内部的啮合爪的V型的拉链元件E交替地压接并固定。为了提高附着强度,核心部分6形成在元件附着部分处,以将它从拉链带2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向外伸展。

    该实施例的上部止动器部分4的材料也由一热塑性树脂的U型块组成,且具有一垂直对称的形状以便于通过从上面和下面在压力下加热同一材料而熔接将其与拉链纵向加强条的带部分结合。根据这个实施例,从上面和下面对上部止动器部分的带主体的所述侧边上的端部强烈地加压,从而熔接部分的一部分穿透进入带结构线之间的缝隙以形成一象桥一样的熔接部分,该熔接部分为第一熔接部分A。另一方面,在上部止动器部分4的上、下支腿4a和4b的内表面上形成有多个第二熔接部分B。在这个实施例中,这些第二熔接部分B位于上部止动器部分4的上、下支腿4a和4b的内表面上,且它们位于所述带主体的所述侧边上的端部附近且处于弯曲部分的四个位置,它们也是上、下支腿4a和4b的最接近的端部。这些熔接部分防止弱化和保证预定的附着强度。

    图9显示了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例。该实施例的拉链1是这样一种类型,其中,当拉链带2被编织或针织时,由单丝构成的象线圈一样的拉链元件列3也被编织或针织以附着拉链元件E。通常,在这种类型的拉链1中,并不存在核心线,且替而代之,用于固定这些元件的经线7布设在拉链元件E的前、后表面上以使它们彼此交叉。该指示的例子显示了一编织拉链带2,其中多个条痕Wl到Wn形成为使它们在拉链带2的后表面上并列的长度方向上线性地延伸。

    也在该实施例中,如同图1所示的第一个实施例一样,拉链元件列3的一端部被裁剪出,且用作上部止动器部分4的U型材料通过加热压向元件附着部分和拉链元件E上,从而该U型材料与该元件附着部分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熔接部分。如同图1所示的第一个实施例一样,在上部止动器部分4的带主体的所述侧边上的端部处,上部止动器部分的部分被熔合,并从上面和下面穿透进入结构线之间的缝隙中,因此上、下支腿部分就象桥一样结合在一起以形成第一熔接部分A。如同图4所示的改进型式一样,在上部止动器部分4的上、下支腿部分4a和4b的内表面上,上支腿部分4a的内表面与固定经线7的顶表面熔接在一起,下支腿部分4b的内表面与拉链带2的底表面熔接在一起,以形成第二熔接部分B。因为具有这样的结构,除上述操作和作用以外,固定经线7的部分和上部止动器部分4结合在一起,所以线的缠结从不会发生,因而加强了耐久力。

    图10显示了本发明的第五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涉及一种隐性拉链,其中,与拉链1一样,象线圈一样的拉链元件列3通过缝合安装在拉链带2的一侧边上的元件附着部分上,然后邻接拉链元件列3的拉链带2可以沿长度方向弯曲180°,它的构造可以用热的方法设置。通过拉链带2的这种弯曲和设置,拉链元件列3的联接头部3a就沿着它的经线向外露出,且如果这种隐性拉链1安装在目标衣服上,拉链元件列3就布置在目标衣服的后表面上,因此当拉链带1关闭时,拉链元件列3从外面是看不见的,因而隐藏了拉链1的存在。

    也在这种隐性拉链1中,上部止动器部分4放置在邻近拉链元件列3的顶端或包含元件E附着在如同上述实施例一样的顶端上。图10显示了一个附着情形的例子。一个核心线6a插入穿过象线圈一样的拉链元件列3,且该元件列3用缝合线8固定在拉链带2的元件附着部分上。如此上部止动器部分4就通过熔接和拉链带2的后表面结合在一起,从而带的每一表面的部分、核心线6a和缝合线形成夹层结构。

    关于该实施例的上部止动器部分4和拉链带2的元件附着部分的熔接,如图10所示,用一强压力将上部止动器部分4的带主体的所述侧边上的端部变形并熔合以允许熔合的材料从前、后面穿透进入结构线之间的缝隙中,从而形成一象桥一样的结合部分,作为第一熔接部分A。同时,上支腿部分4a的内表面通过熔接与核心线6a的表面的部分和缝合线8结合,而下支腿部分4b的内表面与拉链带的后表面结合以形成第二熔接部分B。象图4所示的改进型式一样,该实施例也保证了最大的熔接强度,并使上部止动器部分能安全地附着而没有伴随上部止动器部分4的脆裂。

    根据如图1-8,9和10所示的各实施例,在与上部止动器部分4的上、下支腿部分4a和4b连接的弯曲端部的后表面上设置肋状的突起9,该突起9在止动器部分的宽度方向上延伸。当熔接和模压时对U型止动器材料加压,同时通过在加热器、模具或电极中形成的孔穴形成该突起9。当通过操作滑动器(未示出)打开或关闭拉链时,该突起9的存在加大了对止动器部分的撞击面积,因而有助于供给止动器部分一个安全的止动功能。

    进一步,该突起9可以在任何位置形成,比如可以在图8所示的上部止动器4的弯曲部分的顶点上形成。另外,虽然任一突起9是以肋状构造形成的,但是它可以以象点一样的构造形成或多个突起可以或作为一个完整的弯曲伸展部分形成。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拉链中,上部止动器部分4附着到拉链带2上的熔接部分可以任意选择,且如果为了避免熔接部分脆裂它的熔接部分的面积也可以鉴于附着(熔接)强度任意确定。

拉链.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拉链.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拉链.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拉链.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拉链.pdf(2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通过热熔接产生的熔接部分和一没有经历热熔接的非熔接部分形成在由合成树脂制成的止动器部分(4)的内表面和拉链带(2)的表面之间的接触面上。优选地,所述止动器部分(4)的后侧的底端面通过热压被制成与所述拉链带(2)的后表面基本上齐平。因而,防止了所述止动器部分(4)的脆裂,且保证了它的固定强度,从而消除了由于上部止动器部分的结构而产生的发痒感觉和不舒服感觉。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服饰缝纫用品;珠宝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