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510052867.6
2015.02.02
CN104774074A
2015.07.15
撤回
无权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C05G 3/00申请公布日:20150715|||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5G 3/00申请日:20150202|||公开
C05G3/00; C05G3/04; C05F17/00
C05G3/00
陈凯
545000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南区鹅山路二区47栋2单元301室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6
龚燮英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辣椒白绢病的专用复混肥的制备方法,其加入的猪粪、谷壳、蔗渣、木屑在土壤中可以作为改良剂,降低病菌的萌发率,尿素、硫酸铵、硝酸钾、氨基酸等原料都可以提高土壤中的含氮率,抑制白绢病核的萌发,木霉菌可在土壤中迅速扩散,防治白绢病的效果非常好。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复混肥可以提高辣椒的产量和质量,减少白绢病的发生。
1. 一种防治辣椒白绢病的专用复混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20‐25份猪粪、12‐18份谷壳、5‐8份蔗渣、5‐8份木屑混合发酵处理,得发酵物; (2)、将发酵物和20‐30份尿素、10‐20份硫酸铵、10‐20份硝酸钾、1‐3份矿物质等原料一起放入反应釜中,搅拌混合反应6个小时; (3)、反应完成后,将物料倒出,待冷却后送入粉碎机中粉碎,过120目筛; (4)、向步骤(3)得到的混合物料中加入3‐5份氨基酸、1‐2份木霉菌混合,搅拌均匀; (5)、将步骤(4)得到的混合物料送入造粒机中造粒,得颗粒饲料。 2. 制备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辣椒白绢病的专用复混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木屑为种过蘑菇的锯木屑。 3. 制备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辣椒白绢病的专用复混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氨基酸为谷氨酸、丙氨酸钠、苯丙氨酸、天冬氨酸。 4. 制备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辣椒白绢病的专用复混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氨基酸的重量比为3:2:1:1。
一种防治辣椒白绢病的专用复混肥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肥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辣椒白绢病的专用 复混肥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辣椒,辣椒属,为一年或有限多年生草本植物。果实通常呈圆锥 形或长圆形,未成熟时呈绿色,成熟后变成鲜红色、绿色或紫色,以 红色最为常见。辣椒的果实因果皮含有辣椒素而有辣味,能增进食欲。 辣椒中维生素C的含量在蔬菜中居第一位,原产墨西哥,明朝末年传 入中国。辣椒白绢病是辣椒最常见且最易发生的一种病害,主要为害 茎基部,初病茎基部暗褐色,其上长出白色绢丝状菌丝体,呈辐射状 扩展,四周尤为明显,后期在病部菌丝上产出褐色白菜籽状小菌核, 湿度大时,菌丝体在地表向四周扩散,也产生褐色至深褐色小菌核, 严重影响辣椒的产量和质量。 目前防治辣椒白绢病的方法主要是:1、深耕土壤:深耕可将表 层土壤中的病菌翻入深土层,病菌菌核在深土层中难以萌发。因此, 深翻土壤可有效地防止辣椒白绢病的危害,同时还有利于根系生长。 2、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适当追施硫酸铵、尿素、硝酸钙等含氮 肥料,提高土壤中N的含量,以抑制白绢病核的萌发。3、调节土壤 酸碱度:整地时,结合整地亩施消石灰100‐150kg,使土壤呈中性至 微碱性,在田间病株上的菌核形成前,拔除病株,在病穴处撒上消石 灰消毒。4、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用20%的甲基立枯灵800倍液灌 根或按1:50‐100的比例拌细土撒在病部根茎处,或用50%的五氯硝 基苯800倍液灌根。上述防治辣椒白绢病的方法或是工艺复杂,或是 会造成污染。因此发明一种简单有效防治辣椒白绢病的方法将有重大 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治辣椒白 绢病的专用复混肥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的复混肥可以提高辣椒的 产量和质量,减少白绢病的发生。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治辣椒白绢病的专用复混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20‐25份猪粪、12‐18份谷壳、5‐8份蔗渣、5‐8份木屑 混合发酵处理,得发酵物; (2)、将发酵物和20‐30份尿素、10‐20份硫酸铵、10‐20份硝酸 钾、1‐3份矿物质等原料一起放入反应釜中,搅拌混合反应6个小时; (3)、反应完成后,将物料倒出,待冷却后送入粉碎机中粉碎, 过120目筛; (4)、向步骤(3)得到的混合物料中加入3‐5份氨基酸、1‐2份 木霉菌混合,搅拌均匀; (5)、将步骤(4)得到的混合物料送入造粒机中造粒,得颗粒 饲料。 所述的木屑为种过蘑菇的锯木屑; 所述的氨基酸为谷氨酸、丙氨酸钠、苯丙氨酸、天冬氨酸; 所述的氨基酸的重量比为3:2:1: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方法生产的复混肥富含有机、无机、矿物质和氨基酸 多种营养元素,可满足辣椒生长需要; 2、本发明方法生产的复混肥中的猪粪、谷壳、蔗渣、木屑在土 壤中可以作为改良剂,降低病菌的萌发率; 3、本发明方法生产的复混肥中的尿素、硫酸铵、硝酸钾、氨基 酸等原料都可以提高土壤中的含氮率,抑制白绢病核的萌发; 4、本发明方法生产的复混肥中的木霉菌可在土壤中迅速扩散, 防治白绢病的效果非常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防治辣椒白绢病的专用复混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20份猪粪、12份谷壳、5份蔗渣、5份木屑混合发酵 处理,得发酵物; (2)、将发酵物和20份尿素、10份硫酸铵、10份硝酸钾、1份 矿物质等原料一起放入反应釜中,搅拌混合反应6个小时; (3)、反应完成后,将物料倒出,待冷却后送入粉碎机中粉碎, 过120目筛; (4)、向步骤(3)得到的混合物料中加入3份氨基酸、1份木 霉菌混合,搅拌均匀; (5)、将步骤(4)得到的混合物料送入造粒机中造粒,得颗粒 饲料。 所述的木屑为种过蘑菇的锯木屑; 所述的氨基酸为谷氨酸、丙氨酸钠、苯丙氨酸、天冬氨酸; 所述的氨基酸的重量比为3:2:1:1。 实施例2 一种防治辣椒白绢病的专用复混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22.5份猪粪、15份谷壳、6.5份蔗渣、6.5份木屑混合 发酵处理,得发酵物; (2)、将发酵物和25份尿素、15份硫酸铵、15份硝酸钾、2份 矿物质等原料一起放入反应釜中,搅拌混合反应6个小时; (3)、反应完成后,将物料倒出,待冷却后送入粉碎机中粉碎, 过120目筛; (4)、向步骤(3)得到的混合物料中加入4份氨基酸、1.5份木 霉菌混合,搅拌均匀; (5)、将步骤(4)得到的混合物料送入造粒机中造粒,得颗粒 饲料。 所述的木屑为种过蘑菇的锯木屑; 所述的氨基酸为谷氨酸、丙氨酸钠、苯丙氨酸、天冬氨酸; 所述的氨基酸的重量比为3:2:1:1。 实施例3 一种防治辣椒白绢病的专用复混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25份猪粪、18份谷壳、8份蔗渣、8份木屑混合发酵 处理,得发酵物; (2)、将发酵物和30份尿素、20份硫酸铵、20份硝酸钾、3份 矿物质等原料一起放入反应釜中,搅拌混合反应6个小时; (3)、反应完成后,将物料倒出,待冷却后送入粉碎机中粉碎, 过120目筛; (4)、向步骤(3)得到的混合物料中加入5份氨基酸、2份木 霉菌混合,搅拌均匀; (5)、将步骤(4)得到的混合物料送入造粒机中造粒,得颗粒 饲料。 所述的木屑为种过蘑菇的锯木屑; 所述的氨基酸为谷氨酸、丙氨酸钠、苯丙氨酸、天冬氨酸; 所述的氨基酸的重量比为3:2:1:1。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 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 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 范围内。
《一种防治辣椒白绢病的专用复混肥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防治辣椒白绢病的专用复混肥的制备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辣椒白绢病的专用复混肥的制备方法,其加入的猪粪、谷壳、蔗渣、木屑在土壤中可以作为改良剂,降低病菌的萌发率,尿素、硫酸铵、硝酸钾、氨基酸等原料都可以提高土壤中的含氮率,抑制白绢病核的萌发,木霉菌可在土壤中迅速扩散,防治白绢病的效果非常好。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复混肥可以提高辣椒的产量和质量,减少白绢病的发生。。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