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多孔钛表面涂制羟基磷灰石层的方法.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172028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42.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310121441.9

申请日:

2003.12.17

公开号:

CN1546178A

公开日:

2004.11.17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61L27/32

主分类号:

A61L27/32

申请人: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发明人:

周廉; 王克光; 梁芳慧; 牛金龙; 于振涛

地址:

710016陕西省西安市北关方新村西安市51号箱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专利中心

代理人:

李迎春;王连发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在多孔钛表面涂制羟基磷灰石层的方法,涉及一种利用羟基磷灰石提高多孔钛的表面生物活性的方法,用于人体牙根、骨关节置换等硬组织替代材料的制备。其涂制过程依次为:在50℃-80℃温度下、3-10mol/1NaOH溶液中浸泡12-48小时;在500℃-800℃保温进行热处理;在0.1-1mol/lNa2HPO4溶液中浸泡12-48小时,再浸泡到饱和Ca(OH)2溶液中5-10小时;在模拟体液中浸泡1-4周。与未经涂层的多孔钛植入体相比,制备表面羟基磷灰石涂层的多孔钛材料保持了其连通孔隙,孔径没有受到明显的影响,同时羟基磷灰石在多孔钛的外表面和孔表面形成10μm-20μm的涂层,具有表面生物活性和骨引导性,适合人体植入。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在多孔钛表面涂制羟基磷灰石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涂制过程依次 为: (1)将多孔钛在50℃-80℃温度下、3-10mol/lNaOH溶液中浸泡12-48小时, 取出用去离子水冲洗、晾干; (2)以5℃/分钟升温速度500℃-800℃保温1小时进行热处理,在炉内随 炉冷却到室温; (3)热处理后的多孔钛在0.1-1mol/lNa 2 HPO 4 溶液中浸泡12-48小时,取出 冲洗干净后,再浸泡到饱和Ca(OH) 2 溶液中5-10小时; (4)在模拟体液中浸泡,浸泡时间为1-4周,浸泡取出后经去离子水清洗, 室温干燥,完成在多孔钛表面形成羟基磷灰石涂层过程。

说明书


一种在多孔钛表面涂制羟基磷灰石层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一种在多孔钛表面涂制羟基磷灰石层的方法,涉及一种在人体植入用的多孔金属钛上涂制羟基磷灰石层的方法,特别是利用羟基磷灰石提高多孔钛的表面生物活性的方法,用于人体牙根、骨关节置换等硬组织替代材料的制备。

    【技术领域】

    通常情况下,用于植入人体的多孔钛不具有表面生物活性。在人体内骨位置,多孔钛与人体硬组织之间,不能形成直接的骨性结合。而且由于多孔钛具有内部孔隙,如果缺少骨引导的作用,人体的骨组织难以长入,影响医疗效果。利用一定的方法将具有生物活性的羟基磷灰石复合到多孔钛的外部和孔隙内部表面,则可以使多孔钛具有表面生物活性,并具有羟基磷灰石的骨引导性。然而目前使用的是等离子喷涂法在多孔钛表面制备羟基磷灰石涂层,其缺点是只能在外表面得到涂层,且容易堵塞多孔钛孔隙,造成多孔钛孔隙尺寸的变小,使多孔钛的临床生物活性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在多孔钛表面制得涂层时,不堵塞多孔钛孔隙,不使多孔钛孔隙明显减小、能有效提高多孔钛表面生物活性地在多孔钛表面涂制羟基磷灰石层的方法。

    本发明的方法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在多孔钛表面涂制羟基磷灰石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涂制过程依次为:

    1.将多孔钛在50℃-80℃温度下、3-10mol/lNaOH溶液中浸泡12-48小时,取出用去离子水冲洗、晾干;

    2.以5℃/分钟升温速度500℃-800℃保温1小时进行热处理,在炉内随炉冷却到室温;

    3.热处理后的多孔钛在0.1-1mol/lNa2HPO4溶液中浸泡12-48小时,取出冲洗干净后,再浸泡到饱和Ca(OH)2溶液中5-10小时,;

    4.在模拟体液中浸泡,浸泡时间为1-4周,浸泡取出后经去离子水清洗,室温干燥,完成在多孔钛表面形成羟基磷灰石涂层过程。

    与未经涂层的多孔钛植入体相比,制备表面羟基磷灰石涂层的多孔钛材料保持了其连通孔隙,孔径没有受到明显的影响,同时羟基磷灰石在多孔钛的外表面和孔表面形成10μm-20μm的涂层,具有表面生物活性和骨引导性,适合人体植入。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在多孔钛表面涂制羟基磷灰石层的方法,首先将孔隙率30%-50%、孔径约240μm多孔钛在50℃-80℃温度下、3-10mol/lNaOH溶液中浸泡12-48小时,取出用去离子水冲洗、晾干;再以5℃/分钟升温速度500℃-800℃保温1小时进行热处理,在炉内随炉冷却到室温;将热处理后的多孔钛在0.1-1mol/lNa2H-PO4溶液中浸泡12-48小时,取出冲洗干净后,再浸泡到饱和Ca(OH)2溶液中5-10小时;在相应的模拟体液中浸泡,浸泡时间为1-4周,取出后经去离子水清洗,室温干燥,完成在多孔钛表面形成羟基磷灰石涂层过程。

    实施例1

    将孔隙率30%-50%、孔径约240μm的多孔钛经过5mol/lNaOH溶液在60℃处理24小时,取出用去离子水冲洗三次,空气气晾干后再进行热处理,升温速度5℃/分钟,600℃保温1小时,在炉内随炉冷却到室温后取出。热处理后,多孔钛通过以下钙化处理以提高表面生物活性:在0.1mol/lNa2HPO4溶液中浸泡12小时,取出冲洗浸泡到饱和Ca(OH)2溶液中5小时。在模拟体液中浸泡,每48小时换液,浸泡时间为1周,在多孔钛表面形成了10μm羟基磷灰石涂层。取出后经去离子水清洗,室温干燥。

    实施例2

    将多孔钛经过3mol/lNaOH溶液在50℃处理12小时,取出用去离子水冲洗三次,空气中晾干后再进行热处理,升温速度5℃/分钟,800℃保温1小时,在炉内随炉冷却到室温后取出。在热处理后,多孔钛通过以下钙化过程处理以提高表面生物活性在1mol/lNa2HPO4溶液中浸泡48小时,取出冲洗,浸泡到饱和Ca(OH)2溶液中10小时。在模拟体液中浸泡,每48小时换液,浸泡时间为4周,在多孔钛表面形成了15μm羟基磷灰石涂层。取出后经去离子水清洗,室温干燥。

    实施例3

    将多孔钛经过3mol/lNaOH溶液在50℃处理48小时,取出用去离子水冲洗三次,空气中晾干后再进行热处理,升温速度5℃/分钟,500℃保温1小时,在炉内随炉冷却到室温后取出。在热处理后,多孔钛通过以下钙化过理以提高表面生物活性在0.8mol/lNa2HPO4溶液中浸泡24小时,取出冲洗,浸泡到饱和Ca(OH)2溶液中8小时。在模拟体液中浸泡,每48小时换液,浸泡时间为2周,在多孔钛表面形成了15μm羟基磷灰石涂层。取出后经去离子水清洗,室温干燥。

    实施例4

    将多孔钛经过10mol/lNaOH溶液在75℃处理30小时,取出用去离子水冲洗三次,空气中晾干后再进行热处理,升温速度5℃/分钟,750℃保温1小时,在炉内随炉冷却到室温后取出。在热处理后,多孔钛通过以下钙化过理以提高表面生物活性在0.7mol/lNa2HPO4溶液中浸泡12-48小时,取出冲洗,浸泡到饱和Ca(OH)2溶液中9小时。在模拟体液中浸泡,每48小时换液,浸泡时间为1周,孔钛表面形成了15μm羟基磷灰石涂层。取出后经去离子水清洗,室温干燥。

一种在多孔钛表面涂制羟基磷灰石层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在多孔钛表面涂制羟基磷灰石层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在多孔钛表面涂制羟基磷灰石层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在多孔钛表面涂制羟基磷灰石层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在多孔钛表面涂制羟基磷灰石层的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在多孔钛表面涂制羟基磷灰石层的方法,涉及一种利用羟基磷灰石提高多孔钛的表面生物活性的方法,用于人体牙根、骨关节置换等硬组织替代材料的制备。其涂制过程依次为:在5080温度下、310mol/1NaOH溶液中浸泡1248小时;在500800保温进行热处理;在0.11mol/lNa2HPO4溶液中浸泡1248小时,再浸泡到饱和Ca(OH)2溶液中510小时;在模拟体液中浸泡14周。与未经涂层的多孔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