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风湿、类风湿及风寒湿引起的各种疾病的药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风湿、类风湿及风寒湿引起的各种疾病的药酒。
背景技术:
风湿、类风湿及风寒湿引起的各种疾病是风寒湿侵入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引起的关节、肢体、肌肉的痉痛、肿胀、麻木甚或活动不利的一类疾患,是临床常见的多发疑难病,这类疾病因病机较为复杂,病程迁延,治疗较困难。西医治疗这类疾病的药物主要是如早氨喋呤、雷公藤、糖皮质激素等非甾体类抗炎药和免疫抑制剂,这些药物虽有些效果但副作用太大,中医治疗该类病以药酒为常见,此方法的优点是无副作用,但目前尚未见疗效较好的药酒。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疗效显著,无副作用的治疗风湿、类风湿及风寒湿引起的各种疾病地药酒。
本发明药酒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原料:制川乌20-45、制草乌20-45、制马钱子20-45、大麻药20-50、钻骨风15-35、海风藤10-35、勾儿茶20-40、威灵仙15-30、粉防己15-40、木瓜15-40、朱砂根10-40、壁上蜈蚣10-30、白龙须10-35、千年健10-30、淫羊藿10-25、狗脊10-30、透骨草10-35、寻骨风20-30、自然铜20-35、米酒或白酒3000-8000。
本发明药酒的优选重量配比是制川乌30、制草乌30、制马钱子30、大麻药30、钻骨风25、海风藤25、勾儿茶25、威灵仙25、粉防己25、木瓜25、朱砂根20、壁上蜈蚣20、白龙须20、千年健15、淫羊藿15、狗脊20、透骨草25、寻骨风25、自然铜25、米酒或白酒5000。
制备本发明药物的方法是:将上述原料中药物称准,酌予碎断,置适宜容器内,加入全量米酒或白酒,密闭浸泡,每周搅拌1次,浸渍30天,取上清液,压榨药渣,榨出液与上清液合并,加适量糖或蜂蜜,搅拌溶解,静置滤清去渣,灌装即可。
在本发明药酒的组份中朱砂根、白龙须、钻骨风、大麻药这几位药在公知的治疗此类病的药酒中均未使用过,以这几位药与本发明其它药为伍,使本发明疗效明显优于公知的同类药酒。
朱砂根:凉苦涩,能祛瘀活血、解毒开窍;壁上蜈蚣(薜荔藤):平甘涩,安胎下乳、祛风开窍。由于二者开窍之功效,尤其是朱砂根的解毒开窍之功效,使本发明药酒可深入病灶,彻底除根病疾。
粉防己:寒苦、行气活血、祛风散瘀;白龙须:辛温有毒、祛风通络、散瘀止痛;钻骨风(青风藤):辛温、祛风活血。这三味药使本发明药酒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的功效非常强大,这是目前已公开的多种药酒如《国公酒》等所无法相比的。
大麻药:辛麻温、有毒、镇痛消肿、止血。该大麻药使本发明散寒止痛的功效显著。
由于本发明药酒组方独特,因而具有显著的散寒止痛、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活血化瘀、强筋壮骨之功效,它能对风寒湿引起的各类疾病有着很好的疗效,经980余例患者试用证明,本发明药酒的总有效率为99%,治愈率为87%。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一:
本实施方式各组分重量配比是制川乌30g、制草乌30g、制马钱子30g、大麻药30g、钻骨风25g、海风藤25g、勾儿茶25g、威灵仙25g、粉防己25g、木瓜25g、朱砂20g、壁上蜈蚣20g、白龙须20g、千年健15g、淫羊藿15g、狗脊20g、透骨草25g、寻骨风25g、自然铜25g、米酒或白酒5000g。
制备本发明药物的方法是:将上述原料中药物称准,酌予碎断,置适宜容器内,加入全量米酒或白酒,密闭浸泡,每周搅拌1次,浸渍30天,取上清液,压榨药渣,榨出液与上清液合并,加适量糖或蜂蜜,搅拌溶解,静置滤清去渣,灌装即可。
对本发明各组分配比还有如下实施方式: 药名实施方式二实施方式三实施方式四实施方式五实施方式六 制川乌 20 25 30 40 45 制草乌 25 20 35 45 45 制马钱子 20 20 35 40 45 大麻药 20 35 35 40 45 钻骨风 15 20 25 30 35 海风藤 10 15 25 30 35 勾儿茶 20 25 25 30 40 威灵仙 15 20 25 30 30 粉防己 15 25 25 30 40 木瓜 15 20 20 35 40 朱砂根 10 25 20 30 40 壁上蜈蚣 10 15 30 30 30 白龙须 10 25 20 35 35 千年健 10 15 15 20 30 淫羊藿 10 15 20 20 25 狗脊 10 25 20 25 30 透骨草 10 20 25 30 35 寻骨风 20 25 25 30 30 自然铜 20 20 25 35 30 米酒 3000 4000 5000 7000 8000
临床效果评价:用本发明药酒治疗980例患者,大部分为风湿腰腿痛、坐骨神经痛、手脚麻木,部分为肩周炎及风寒引起的支气管炎,治疗方法是服用本发明药酒1日3次,每次20-30ml。服用后会有全身少许发胀、手足发麻之感,这是药酒在体内发挥了作用,是适度的量,反应属正常反应,如未有上述感觉可增加少许用量,以知为度,每次饮量不超过75毫升,半个月为一疗程,一般治疗1-3个疗程即可以明显见效,经临床观察,结果治愈率为87%,总有效率为99%。
部分病例介绍:
病例一:黎美良,男,38岁,患腰痛多年,2002年因双抢田间工作疼痛加重,腰痛不能转侧,稍一活动如刺如折、不能站立、疼痛部位固定、舌紫、脉沉涩,于8月15日开始服用本发明药酒,服药30分钟后,疼痛减轻,2日后已能稍负重,服4瓶全愈,至今腰部无任何无适感。
病例二:王春明,男,34岁,1999年患坐骨神经痛后每年复发一次,2001年6月复发,腰殿部、右股后外侧、小腿疼痛,呈放射性,白天减轻,晚上加重,舌淡、苔薄脉细,先后针炙、理疗、烫疗、中西药、未见好转,2001年9月18日开始服用本发明药酒,5天后疼痛减轻,8瓶全愈,至今未复发。
病例三:谢三星,男,25岁,泥工,因长期站立工作,两膝关节疼痛、肿大、行走困难、活动受限、乏力、有凉感、白天减轻、晚上加重、舌淡苔白、脉沉弦,2001年10月23日开始服用本发明药酒,服药后全身感觉有温暖感,3天疼痛减轻,服8瓶全愈,至今未复发。
病例四:王成敬,男,76岁,农民,1987年,右手开始麻木疼痛,并渐渐加重,其中以末端较为严重,已肿大麻木胀痛、沉重无力、不能拿碗筷、舌淡苔白、脉弦细紧,服中药60余付,未见好转,1999年10月17日,开始服用本发明药酒,因年岁较高,身体亏虚,每次服15ml,半月后症状明显减轻,服用12瓶全愈,愈后至今未复发过。
病例五:张仁迪,男,54岁,泥工,96年患关节炎,全身关节疼痛、腰痛不能转侧、屈伸困难、稍活动疼痛如刺、舌淡苔白、脉弦紧,病情日见加重,服中西药、贴膏药,未见好转,2001年4月21日开始服用本发明药酒,服药后有全身舒服感,5天后明显减轻,10瓶全愈,至今未有全身不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