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乘客安全带拉回系统的安全带张紧器.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16752 上传时间:2018-01-1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88.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80061472.1

申请日:

2013.11.25

公开号:

CN104812633A

公开日:

2015.07.29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60R 22/46申请日:20131125|||公开

IPC分类号:

B60R22/46; B60R22/195

主分类号:

B60R22/46

申请人:

TRW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S·施赖伯; T·莫丁格; A·韦德曼; K-H·克佩尔; M·彼得

地址:

德国阿尔夫多夫

优先权:

102012023031.1 2012.11.26 DE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11038

代理人:

闫娜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乘客-安全带拉回系统的安全带张紧器(10),该安全带张紧器包括在触发情况下引导气体的管(12)和设置在该管(12)中的激发单元(14),该激发单元插入管(12)的敞开的端侧(16)中并且具有底座(18)和固定在该底座(18)上的用于安放驱动装料的盖(20),其中,所述盖(20)至少部分地设置在管的内部。激发单元(14)与管(12)焊接。

权利要求书

1.  用于车辆乘客-安全带拉回系统的安全带张紧器,包括
在触发情况下引导气体的管(12)和
设置在该管(12)中的激发单元(14),该激发单元插入管(12)的敞开的端侧(16)中并且具有底座(18)和固定在该底座(18)上的用于安放驱动装料的盖(20),其中,所述盖(20)至少部分地设置在管的内部中,
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发单元(14)与管(12)焊接。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张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发单元(14)通过摩擦焊接与管(12)连接。

3.
  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全带张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12)在底座(18)和盖(20)的区域中具有相同的内径。

4.
  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安全带张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发单元(14)在底座(18)的区域中与管(12)焊接。

5.
  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安全带张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发单元(14)、尤其是底座(18)与管(12)的端侧(16)焊接。

6.
  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安全带张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发单元(14)、尤其是底座(18)与管(12)的周壁(32)焊接。

7.
  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安全带张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8)具有凸肩(26),该凸肩相对于管(12)的内侧在侧面突出,尤其是其中,管(12)在端侧贴靠在凸肩(26)上。

8.
  按照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安全带张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8)完全设置在管(12)的内部中。

9.
  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安全带张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8)在背侧具有从底座突出的电触点(22),所述触点完全处于管(12) 的内部中,其中,触点(22)的沿轴向自由地从底座(18)中凸出的端部在侧面仅被管(12)的周壁(32)包围。

10.
  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安全带张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8)至少部分地由金属制成。

11.
  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安全带张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8)至少部分地由塑料制成,尤其其中,底座(18)具有由金属制成的嵌入该塑料中的环(30),该环与管(12)焊接。

说明书

用于车辆乘客-安全带拉回系统的安全带张紧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乘客-安全带拉回系统的安全带张紧器,该安全带张紧器包括在触发情况下引导气体的管和设置在该管中的激发单元,该激发单元插入管的敞开的端侧中并且具有底座和固定在该底座上的用于安放驱动装料的盖,其中,所述盖至少部分地设置在管的内部中。
背景技术
已知一些这种类型的安全带张紧器。在安全带拉回情况下激发单元被激活并且产生压缩气体,该压缩气体在管中传输并且例如驱动与安全带卷收器的轴耦联的涡轮,以便收进松弛的安全带。在这样的安全带张紧器中,要么涡轮或者驱动轮被直接加载压缩气体,要么一个或多个位于管中的质量体通过压缩气体朝向驱动轮方向运动并且加载该驱动轮。这种类型的安全带张紧器例如由DE 10 2010 051 420 A1或US2001/0035472A1已知。激发单元通常是预先制成的组件,该组件借助卷边或螺纹固定在管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安全带张紧器,该安全带张紧器的突出之处在于在高张紧效率的情况下简单且经济的构造方式。
按照本发明,这在开头所述类型的安全带张紧器中通过如下方式来实现,即,激发单元与管焊接。这样的焊接连接是非常牢固的并且以此确保在非常动态的压力提升和与此相关联的更高的张紧效率的情况下能够保持所需的高构件强度和特别是在管和激发单元之间的安全连接。利用按照本发明的设计方案,在激发单元和管之间的接口部位 可以设计得非常小且经济。此外,在连接部位上不需要复杂的几何结构。因为与此同时制造过程在按照本发明的安全带张紧器中简单且牢固,所以生产率可以更高。也就是说,按照本发明的设计方案在安全带张紧器的构造空间、成本、制造和功能方面都呈现出优点。
有利的是,激发单元通过摩擦焊接与管连接。该方法的突出之处在于高的焊接速度、窄且细长的焊缝形状和所参与构件的小的热变形。另一个优点在于,除了由金属制成的激发单元之外也可使用塑料结合的激发单元。不过也可以使用其它合适的焊接方法、例如激光焊接或KE-焊接。
管优选在底座和盖的区域中具有相同的内径。也就省去了管的如在卷边时该管所需要的变形和扩展。由此可达到更高的破裂强度,并且制造过程被简化。
为了防止在焊接时更剧烈地加热装料,激发单元优选在底座的区域中与管焊接。
一种特别简单的设计方案通过如下方式得出,即,激发单元、尤其是底座与管的端侧焊接。该区域是特别容易接近的。
备选地或附加地,激发单元、尤其是底座可以与管的周壁焊接。在此也就是说以搭叠方法焊接、更确切地说是从外侧焊穿过管的周壁。
按照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底座具有凸肩,该凸肩相对于管的内侧在侧面突出。在此,管尤其在端侧贴靠在凸肩上。亦即凸肩设置在管之外,并且激发单元和管优选在管的端侧和凸肩之间的接触区域中焊接。
按照另一种实施方式,底座完全设置在管的内部中。在此,激发单元特别受保护地安放在管中,其中,在激发单元和管之间的焊接连接在端侧径向环绕地进行和/或穿过管材料与管的周壁进行。塑料包封注塑的激发单元例如能够以这种方式装入,使得接口部位通过管来保护。
特别地,底座在背侧具有从该底座突出的电触点,所述触点完全处于管的内部中,其中,触点的沿轴向自由地从底座中凸出的端部在 侧面仅被管的周壁包围。也就是说,激发单元本身不具有包围电触点(所谓的销或者金属丝)的附加的外壁,从而实现节约材料和底座的一种更简单的设计方案。
为了能够实现与金属管的焊接连接,底座可以至少部分地由金属制成。
此外,底座可以至少部分地由塑料形成。另外底座尤其可以具有由金属制成的嵌入塑料中的环,该环与管焊接。在制造底座时,该环与底座的塑料包封注塑。
在一种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管以其端侧接触环,并且在该区域中进行焊接连接。
附图说明
本发明其它的特征和优点由接下来结合附图对多个优选实施方式的说明得出。其中:
图1示出在按照现有技术的安全带张紧器中带有激发单元的管的剖视图;
图2示出在按照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安全带张紧器中带有激发单元的管的剖视图;
图3示出在按照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安全带张紧器中带有激发单元的管的剖视图;
图4示出在按照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安全带张紧器中带有激发单元的管的剖视图;和
图5示出在按照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安全带张紧器中带有激发单元的管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一种按照现有技术的安全带张紧器1,该安全带张紧器此外具有在触发情况下引导气体的管2和设置在管2中的激发单元3。激发单元3包括底座4和固定在底座4上的盖5,在该盖中包含有驱 动装料。此外,设有以销的形式的电触点6。如从图1可看出的那样,管2朝向端侧7扩展,以便容纳底座4。激发单元3在此通过卷边保持在管2中。
相反,图2示出一种按照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安全带张紧器10。该安全带张紧器也具有管12和设置在管12中的激发单元14,该管在触发情况下通过压缩气体加载,类似于现有技术,该激发单元插入管12的之前敞开的端侧16中。
激发单元14也具有底座18和固定在该底座上的盖20,该盖包含有驱动装料,该驱动装料在触发情况下产生压缩气体。如由图2可看到的那样,盖20在内侧接触管12。
底座18具有在背侧从该底座突出的在此以销的形式的电触点22,所述触点的沿轴向自由凸出的端部在侧面被由底座18的部段形成的周壁24包围并且由此而被保护。
激发单元14是所谓的预先制成的微型气体发生器,该微型气体发生器具有直接与电触点22耦联的激发腔和与该激发腔毗邻的增压腔。备选地,激发装料和增压装料可以设置在共同的腔中。
底座18由金属制成并且具有凸肩26,该凸肩沿轴向设置在管12之外并且相对于管12的内侧在侧面突出。管12在此在端侧贴靠在凸肩26上并且与该凸肩通过激光焊接连接。焊缝以28标示。以这种方式激发单元14也可以在触发情况下牢靠地固定在管12中。
如从图2可看到的那样,不同于现有技术,管12在底座18的区域中没有扩展。因此,管12可以在变形之后无须进一步的成型工艺步骤而直接插入,该管的内径仅通过激发单元14在盖20的区域中的直径限定。
安全带张紧器10使用非常动态的压力提升和由此引起的用于收进安全带的力,该安全带张紧器尤其是具有加载压力的、输送气体的管12的旋转的涡轮张紧器。通过触发激发单元形成初始压力,该初始压力传递到增压装料上。在此可以产生具有几个10MPa/ms的强压力梯度。这对于加载的构件、尤其是在管12和激发单元14之间的连接 意味着一个极端情况,在该极端情况下特别坚固的焊接连接显示出了它的优点。
此外,在管12和激发单元14之间的连接部位上不需要复杂的几何结构。因此,按照本发明的设计方案在长度上可以灵活运用。接口部位的定位是简单且安全的,并且存在将该接口部位设计得非常小的可能性。
图3示出按照本发明的安全带张紧器10的第二实施方式,其中,接下来相同的构件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仅探讨与按照图2的实施方式的区别之处。
在按照图3的安全带张紧器10中,激发单元14的底座18至少部分地由塑料制成,其中,设有由金属制成的环30,该环嵌入底座18的塑料中、尤其在制造时与该塑料包封注塑。管12的端侧16接触环30,该环大致具有与管12相同的外径。在管12和激发单元14之间的焊接在环30和管12的端侧16之间进行。
图4示出按照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安全带张紧器10。接下来还是仅探讨与至此所述的实施方式的区别之处。
在按照图4的安全带张紧器10中,整个激发单元14、也就是说尤其是底座18完全设置在管12的内部中。管12在底座18和盖20的区域中具有相同的内径。激发单元14具有圆柱形的形状,底座18和盖20尤其具有相同的外径,该外径基本上等于管12的内径。
在该设计方案中,激发单元14、尤其是底座18与管12的周壁32焊接。这以搭叠方法通过在底座18的区域中径向焊透来产生。焊缝在此也以28标示。自然可想到在底座18和管12的端侧16之间进行其它类型的在端侧的焊接。
最后,图5示出按照本发明的安全带张紧器10的第四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非常类似于图4中的实施方式。也如在图4的安全带张紧器10中的那样,从底座18突出的电触点22完全处于管12的内部中,其中,在按照图5的设计方案中,触点22的沿轴向自由地从底座18中凸出的端部在侧面仅被管12的周壁32包围。在此也就是说在底座 18上没有设置包围电触点22的周壁24。由此得到对底座18的简化,其中,触点22通过管12的周壁32同样被很好地保护。

用于车辆乘客安全带拉回系统的安全带张紧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用于车辆乘客安全带拉回系统的安全带张紧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用于车辆乘客安全带拉回系统的安全带张紧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于车辆乘客安全带拉回系统的安全带张紧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车辆乘客安全带拉回系统的安全带张紧器.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乘客-安全带拉回系统的安全带张紧器(10),该安全带张紧器包括在触发情况下引导气体的管(12)和设置在该管(12)中的激发单元(14),该激发单元插入管(12)的敞开的端侧(16)中并且具有底座(18)和固定在该底座(18)上的用于安放驱动装料的盖(20),其中,所述盖(20)至少部分地设置在管的内部。激发单元(14)与管(12)焊接。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