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实现自锁功能的保险箱门闩结构.pdf

上传人:g**** 文档编号:1662020 上传时间:2018-07-02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74.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823778.7

申请日:

2016.07.29

公开号:

CN205935994U

公开日:

2017.02.0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5B65/00; E05B63/14; E05B15/12; E05B15/10

主分类号:

E05B65/00

申请人:

盛威保险柜(宁波)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莉丽

地址: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世纪大道北段323号华东城1号楼8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代理人:

方闻俊;徐雪波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能实现自锁功能的保险箱门闩结构,包括门板、闩头、滑板、第一弹性件、推杆、第二弹性件。在开门状态下,锁板在第一弹性件作用下偏转并使锁钩扣入所述缺口趋势;在关门状态下,推杆的后端抵靠在门框侧面,迫使推杆前移并使推杆的前端推动锁板,使锁板上的锁钩脱离所述缺口。在上述结构的配合下,该门闩结构在开门状态下闩头内藏,在关门状态下,保险箱门的闩头能够伸出与门框锁定。通过保险箱门后板将整个门闩结构都置于门体内部,推杆能伸出门体边框,位于门体与保险箱连接处,有效的防止因误触压导致门闩自锁功能丧失的情况发生。故不会存在关门时门闩头直接撞击门框的可能,有效避免门闩头撞击门框造成门框或门闩头及其内部结构的损坏。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能实现自锁功能的保险箱门闩结构,包括门板(1)、闩头(2)和滑板,所述闩头
(2)连接在滑板的端部,所述滑板约束在门板(1)背面而能前后滑移;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
于滑板侧部的缺口(3),
锁板(4),转动设于门板(1)的背面,锁板(4)具有与所述缺口(3)配合的锁钩(41);
第一弹性件(5),作用于锁板(4);
推杆(6),约束在在门板(1)背面而能前后滑移,推杆(6)的前端(61)用以与锁板(4)配
合,推杆(6)的后端(62)用以与门框侧面配合,
第二弹性件(7),作用于推杆(6)并使推杆(6)保持后移;
在滑板后移并开门的状态下,所述锁板(4)在第一弹性件(5)作用下偏转并使锁钩(41)
扣入所述缺口(3)趋势;
在关门的状态下,所述推杆(6)的后端抵靠在门框侧面,迫使推杆(6)前移并使推杆(6)
的前端推动锁板(4),使锁板(4)上的锁钩(41)脱离所述缺口(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实现自锁功能的保险箱门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板
(4)呈L形,包含水平部(42)和竖直部(43),所述水平部(42)上向上凸出形成一体的锁钩
(4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实现自锁功能的保险箱门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
性件(5)为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实现自锁功能的保险箱门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
性件(7)为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实现自锁功能的保险箱门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
(6)为圆柱形,推杆(6)的周面沿径向向外凸出设有一圈与推杆(6)一体的台阶凸起(63),所
述推杆(6)穿设在安装座(8)上,所述安装座(8)内有一空腔,所述台阶凸起(63)位于所述空
腔内,推杆(6)可在安装座(8)内前后移动,所述第二弹性件(7)一端抵靠在台阶凸起(63)
上,另一端抵靠在安装座(8)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能实现自锁功能的保险箱门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一弹性件(5)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安装座(8)的外表面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锁板(4)的竖直
部(43)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实现自锁功能的保险箱门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分
为前滑板(31)和后滑板(32),所述缺口(3)开设在所述后滑板(32)上。

说明书

能实现自锁功能的保险箱门闩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应用于各种保险箱、保险库及家庭用的防盗门上的打闩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能防止门闩撞击门框的打闩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保险门已经越来越多的运用到人们的日常生
活之中。保险门又可应用于各种保险箱、各种保险库及家庭用的防盗门上,以存放贵重物
品,现有的保险门结构大致如下:主要包括门框、枢接在门框上的门体及设置在门和门框之
间的门闩结构。门闩结构包括设在门背面可相对横向滑移的门闩,及设置在门上的阻止门
闩横向滑移的锁结构,门框上设有和门闩相应的闩孔,其中锁结构种类很多,可采用现有的
各种结构,锁定时,门闩插入门框上的闩孔内,再用锁结构将门闩锁定,以达到不被别人开
启的目的,门闩一般呈圆柱状,闩孔则为和门闩相配的圆柱孔。

众所周知,一般打闩结构的操作,是在关门时操作手柄或转柄使门闩退位,然后将
门体合上,接着再操作手柄或转柄将门闩伸出门体外,与门框的闩孔配合,最后操作锁结
构,将与门闩相连的滑板锁定。打闩机构中门闩的进出是只能被动受控制,所以当门被打开
后,门闩很可能依旧保持外伸状态,但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在门打开后,门闩依旧伸出,人们
不注意,直接用力关门,这时由于门闩外伸,关门时门闩会直接撞击门框,造成门框外观被
破坏,影响美观。同时,也有可能造成门闩结构的损坏,产生卡闩的情况,影响人们的使用。

如一专利号为ZL200810163019.2(公告号为CN101424144B)的中国发明专利《防止
门闩撞击门框的打闩结构》披露了这样一种在闩头处设置挡板,挡板下方设有弹簧的的结
构,该结构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门闩撞击门框,但是该结构外露在门框之外,如果使用者不
慎按压到该结构,门闩还会露出闩孔,从而不能有效的防止门闩撞击门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实现自
锁功能的保险箱门闩结构,该门闩结构在开门状态下确保门闩头依旧内藏,而在关门状态
下,又能确保门闩头能够伸出与门框锁定,同时,整个实现自锁功能的自锁结构都在门体内
部,从而能有效的防止因误触压导致门闩自锁功能丧失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能实现自锁功能的保险
箱门闩结构,包括门板、闩头和滑板,所述闩头连接在滑板的端部,所述滑板约束在门板背
面而能前后滑移;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于滑板侧部的缺口,

锁板,转动设于门板的背面,锁板具有与所述缺口配合的锁钩;

第一弹性件,作用于锁板;

推杆,约束在在门板背面而能前后滑移,推杆的前端用以与锁板配合,推杆的后端
用以与门框侧面配合,

第二弹性件,作用于推杆并使推杆保持后移;

在滑板后移并开门的状态下,所述锁板在第一弹性件作用下偏转并使锁钩扣入所
述缺口趋势;

在关门的状态下,所述推杆的后端抵靠在门框侧面,迫使推杆前移并使推杆的前
端推动锁板,使锁板上的锁钩脱离所述缺口。

作为改进,所述锁板呈L形,包含水平部和竖直部,所述水平部上向上凸出形成一
体的锁钩。该结构锁板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同时又能牢固的勾住滑板上的缺口。

再改进,所述第一弹性件为弹簧。当然也可采用类似的弹性元件,如板簧、盘簧等,
只是其具体的安装方式不同。都能保证锁板能偏转,同时受到一个偏转的作用力,使锁板勾
住滑板,不松开。

再改进,所述第二弹性件为弹簧。当然也可采用类似的弹性元件,如板簧等,只是
其具体的安装方式不同。都能保证推杆能前后移动,同时受到一个往后的作用力,保险门未
关上时,推杆在第二弹性件的作用下往后移,不再对锁板施加作用力,从而锁板能在第一弹
性件的作用下扣住滑板的缺口,使滑板不往前移动。

再改进,所述推杆为圆柱形,推杆的周面沿径向向外凸出设有一圈与推杆一体的
台阶凸起,所述推杆穿设在安装座上,所述安装座内有一空腔,所述台阶凸起位于所述空腔
内,推杆可在安装座内前后移动,所述第二弹性件一端抵靠在台阶凸起上,另一端抵靠在安
装座上。安装座能很好的限制推杆的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将第二弹性件置于安装座内,可
以将安装座、推杆、第二弹性件作为一个小部件组装,优化生产工艺。

再改进,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安装座的外表面上,另一端固定连接
在锁板的竖直部上。第一弹性件固定在安装座上,从而使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固定在锁板
上的一端高度向近,弹力直接作用于锁板上,减少分力的产生。

最后改进,所述滑板分为前滑板和后滑板,所述缺口开设在所述后滑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能有效实现自锁功能,该门闩结构在开
门状态下确保门闩头依旧内藏,而在关门状态下,又能确保门闩头能够伸出与门框锁定,通
常,保险箱门闩的背面会设门后板,通过门后板将整个门闩结构都置于门体内部,本实用新
型中仅推杆伸出门体边框,位于门体与保险箱连接一侧,从而能有效的防止因误触压导致
门闩自锁功能丧失的情况发生。故不会存在关门时门闩头直接撞击门框的可能,有效避免
门闩头撞击门框造成门框或门闩头及其内部结构的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保险箱门闩结构未锁定时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另一视角立体图;

图3为保险箱门闩结构锁定时的立体图;

图4为弹射结构立体分解图;

图中:门板1;闩头2;缺口3;前滑板31;后滑板32;锁板4;锁钩41;水平部42;竖直部
43;第一弹性件5;推杆6;前端61;后端62;台阶凸起63;第二弹性件7;安装座8;锁阀9;齿轮
1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

我们将保险箱门体与箱体连接在一起,门体可以绕着一边转动,闩头21位于门体
的前方,门体与箱体连接处为后方。

一种能实现自锁功能的保险箱门闩结构,包括门板1、闩头2和滑板,滑板分为前滑
板31和后滑板32,后滑板32的侧部开设有一个缺口3;闩头2连接在前滑板31的端部,前滑板
31和后滑板32约束在门板1背面而能前后滑移。

还包括锁板4、第一弹性件5、推杆6、第二弹性件7、安装座8。

锁板4呈L形,包含水平部42和竖直部43,水平部42上向上凸出形成与水平部一体
的锁钩41。锁板4能转动的设于门板1的背面,锁钩41与缺口3配合。

推杆6,约束在在门板1背面而能前后滑移,推杆6的前端61用以与锁板4配合,推杆
6的后端62用以与门框侧面配合,推杆6为圆柱形,推杆6的周面沿径向向外凸出设有一圈与
推杆6一体的台阶凸起63。

推杆6穿设在安装座8上,安装座8内有一空腔,台阶凸起63位于空腔内,推杆6可在
安装座8内前后移动。

第一弹性件5为弹簧。

第一弹性件5一端固定在锁板的竖直部上,另一端固定在安装座上。

第二弹性件7也为弹簧。

第二弹性件7位于安装座的空腔内,一端抵靠在台阶凸起63上,另一端抵靠在安装
座8上。第二弹性件7,作用于推杆6并使推杆6保持后移。

在滑板后移并开门的状态下,锁板4在第一弹性件5作用下偏转并使锁钩41扣入缺
口3趋势;

在关门的状态下,推杆6的后端62抵靠在门框侧面,迫使推杆6前移并使推杆6的前
端61推动锁板4的竖直部43,使锁4上的锁钩41脱离缺口3。

使用的时候,锁阀9打开后,转动手柄能带动齿轮10转动,齿轮10再带动滑板移动,
滑板移动后可控制闩头2的位置,滑板往后移,闩头2收入门体,滑板往前移,闩头2伸出门
体。门体处于关闭状态时,推杆6的后端62顶靠在保险箱柜体的门框上,推杆6的前端61伸出
安装座8,顶靠在锁板4的竖直部43上,锁板4的锁钩41不能卡入后滑板32的缺口3,从而不能
扣住后滑板32,阻止其移动。

保险箱门打开后,门板1发生了转动,推杆,6的后端62不再受到门框的限制,从而
在第一弹性件5和第二弹性件7的作用下,后端62伸出安装座8外,前端61往后方移动,不再
顶靠在锁板4的竖直部43上,锁板4逆时针转动,锁板4的锁钩41卡入后滑板32的缺口3内,从
而扣住后滑板32阻止其移动,最终实现闩头2的自锁。

保险箱门关闭后,门板1发生了转动,推杆6的后端62再次受到门框的限制,抵靠在
门框上,在门框的作用下,推杆6的后端62向前移动,第一弹性件5和第二弹性件7发生形变,
推杆6的前端61伸出安装座8外,顶靠在锁板4的竖直部43上,锁板4顺时针转动,锁板4的锁
钩41从后滑板32的缺口3内转出,从而不再扣住后滑板32,后滑板32能前后移动,最后闩头2
的自锁状态解除。

该门闩结构在开门状态下确保保险箱门的闩头2依旧内藏,而在关门状态下,又能
确保保险箱门的闩头2能够伸出与门框锁定。通常,保险箱门闩的背面会设门后板,通过门
后板将整个门闩结构都置于门体内部,仅推杆6伸出门体边框,位于门体与保险箱连接一
侧,从而能有效的防止因误触压导致门闩自锁功能丧失的情况发生。故不会存在关门时闩
头2直接撞击门框的可能,有效避免闩头2撞击门框造成门框或闩头2及其内部结构的损坏。

尽管以上详细地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是应该清楚地理解,对于本领域
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
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能实现自锁功能的保险箱门闩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能实现自锁功能的保险箱门闩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能实现自锁功能的保险箱门闩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能实现自锁功能的保险箱门闩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能实现自锁功能的保险箱门闩结构.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能实现自锁功能的保险箱门闩结构,包括门板、闩头、滑板、第一弹性件、推杆、第二弹性件。在开门状态下,锁板在第一弹性件作用下偏转并使锁钩扣入所述缺口趋势;在关门状态下,推杆的后端抵靠在门框侧面,迫使推杆前移并使推杆的前端推动锁板,使锁板上的锁钩脱离所述缺口。在上述结构的配合下,该门闩结构在开门状态下闩头内藏,在关门状态下,保险箱门的闩头能够伸出与门框锁定。通过保险箱门后板将整个门闩结构都置于门体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锁;钥匙;门窗零件;保险箱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