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脐贴.pdf

上传人:t**** 文档编号:16606 上传时间:2018-01-1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07.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237241.2

申请日:

2015.05.11

公开号:

CN104800327A

公开日:

2015.07.29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739申请日:20150511|||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739; A61K9/70; A61P1/12; A61P31/14

主分类号:

A61K36/739

申请人:

张先雷

发明人:

不公告发明人

地址:

266555山东省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庐山路102号内22号楼2单元502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7205

代理人:

邵朋程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脐贴,其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炒苍术10份、炒白术10份、苦参5份、地榆炭12份、紫苏9份、焦山楂3份、车前子9份、茯苓12份、马齿苋9份、金钱草6份、秦皮6份、凡士林15-20份、蜂蜡15-20份。本发明各原料药经辨证配伍共奏健脾渗湿止泻之功,对小儿秋季腹泻见效快,治愈率高,无副作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脐贴,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炒苍术10份、炒白术10份、苦参5份、地榆炭12份、紫苏9份、焦山楂3份、车前子9份、茯苓12份、马齿苋9份、金钱草6份、秦皮6份、凡士林15-20份、蜂蜡15-20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脐贴,其特征在于是采取下述步骤制备的:
a按上述重量份配比称取各原料药,将炒苍术、炒白术、苦参、地榆炭、紫苏、焦山楂、车前子、茯苓、马齿苋、金钱草与秦皮混合在一起,然后粉碎成100目以上的药粉;
b将所述重量份的凡士林在40℃~50℃下熔化,加入所述重量份数的蜂蜡,加温至62℃~67℃完全熔化后,加入步骤a中得到的药粉,快速搅拌均匀,冷却,置于外用敷料中即得。

说明书

一种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脐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脐贴。
背景技术
小儿秋季腹泻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发生秋季腹泻的内因:婴幼儿胃肠道发育不够成熟,酶的活性较差,但营养需求相对较高,肠道负担重;同时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以及肝肾功能、免疫功能均未成熟,调节机能较差,所以婴幼儿易患秋季腹泻。发生秋季腹泻的外因:主要由于轮状病毒感染;致病微生物可随污染的食物或水进入小儿消化道,这种情况多发生在人工喂养的孩子;喂养时所用的器皿或食物如不经过消毒或消毒不佳,即有感染的可能,也可能通过呼吸道或水源感染。秋季腹泻多发生在8月-12月,以10月-11月为高潮。临床上缺乏特效治疗方法,多予抗病毒、止泻、补液、纠酸、对症等治疗,病情恢复较慢,有时迁延不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脐贴,该脐贴具有疗效确切,见效快,无副作用等优点。
其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脐贴,其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炒苍术10份、炒白术10份、苦参5份、地榆炭12份、紫苏9份、焦山楂3份、车前子9份、茯苓12份、马齿苋9份、金钱草6份、秦皮6份、凡士林15-20份、蜂蜡15-20份。
上述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脐贴,其是采取下述步骤制备的:
a按上述重量份配比称取各原料药,将炒苍术、炒白术、苦参、地榆炭、紫苏、焦山楂、车前子、茯苓、马齿苋、金钱草与秦皮混合在一起,然后粉碎成100目以上的药粉;
b将所述重量份的凡士林在40℃~50℃下熔化,加入所述重量份数的蜂蜡,加温至62℃~67℃完全熔化后,加入步骤a中得到的药粉,快速搅拌均匀,冷却,置于外用敷料中即得。
本发明的药理分析及效果如下:
小儿脏腑娇嫩,藩篱不密,易为外邪所侵,六淫中的风、寒、暑、火及疫疠等邪气,均可侵入人体,并常与湿邪相合致泻。小儿泄泻又与时令气候的变化有着密切关系,长夏多湿,故外感泄泻以夏秋多见,其中又以湿热泻最为常见。其次,小儿脾常不足,运化功能尚未完善,而生长发育迅速,所需水谷精微较成人更为迫切。但小儿饮食不知自节,若调护失宜,喂养不当,饮食失节或不洁,过食生冷瓜果、污染食物或难消化之食物,皆能损伤脾胃,发 生泄泻。秋季腹泻,就是其中一种,其以湿热为主症。大便水样,或如蛋花汤样,泻拾急迫,量多次频,舌质红苔黄腻为特征。
本发明方中炒苍术、炒白术共为君药,正如《本草崇原》所说:“凡欲补脾,则用白术;凡欲健脾,则用苍术。”脾乃太阴湿土,脾性喜燥恶湿、喜运而恶滞、喜舒而恶郁、喜温而恶寒,苍术辛苦而温,气味芳香,其性走而不守,功能醒脾助运,开脾气之郁、燥脾湿之蕴、温脾经之寒、舒脾气之滞。用苍术能就脾之所喜而去脾之所恶,使脾气舒展,运化之机恢复而达健旺。“脾健则运,脾运则健”,苍术为“运脾”而达到“健脾”。白术味苦而甘,较之苍术则强于补益脾气弱于燥湿助运,守而不走,其性温,能暖脾生津,健胃消谷,两药合用以达健脾助运,淡渗利湿之功。茯苓既能利水渗湿,又能健脾,有标本兼顾之效,车前子利水湿,亦即利小便以实大便,与茯苓共为臣药,助白术、苍术健脾利湿之功。佐以苦参清热燥湿,地榆碳酸涩收敛,紫苏理气宽中,焦山楂消积开胃,马齿苋涩肠止泻,金钱草、秦皮清热解毒。全方共奏健脾渗湿止泻之功,对小儿秋季腹泻见效快,治愈率高,无副作用。而且在制备脐贴的过程中,结合蜂蜡收涩、生肌、止痛、解毒的功效,以及凡士林的保湿性能,从而可极大的发挥出整体药效,且有利于脐部皮肤穿透和吸收,使药物从肚脐处直达病灶,治疗简单方便,无需口服,减轻了家长的喂药负担,适合婴幼儿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脐贴,其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炒苍术10份、炒白术10份、苦参5份、地榆炭12份、紫苏9份、焦山楂3份、车前子9份、茯苓12份、马齿苋9份、金钱草6份、秦皮6份、凡士林15-20份、蜂蜡15-20份。
上述脐贴可采用以下方法制备,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称取炒苍术100克、炒白术100克、苦参50克、地榆炭120克、紫苏90克、焦山楂30克、车前子90克、茯苓120克、马齿苋90克、金钱草60克、秦皮60克、凡士林200克、蜂蜡200克。将炒苍术、炒白术、苦参、地榆炭、紫苏、焦山楂、车前子、茯苓、马齿苋、金钱草与秦皮混合在一起,然后粉碎成100目以上的药粉。
b将所述重量的凡士林在40℃~50℃下熔化,加入所述重量的蜂蜡,加温至62℃~67℃完全熔化后,加入步骤a中得到的药粉,快速搅拌均匀,冷却,置于外用敷料中即得。
临床资料
1、基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就诊的秋季腹泻患儿98例,男47例,女51例,年龄6个月-2岁10个月。症见:感染病毒后,可潜伏1-3天。在消化道症状出现前,约20%-30% 患儿先有上呼吸道症状,一般起病突然,多数患儿最初是发热(体温可达38℃-40℃)、流鼻涕、打喷嚏、鼻塞、微咳、咽部不适等,有严重水样腹泻和呕吐。几乎全部病人均有呕吐,且呕吐多出现在腹泻之前,持续2-3天。腹泻持续较久,最长可达28天。腹泻初期1-2日内即排出水样便,大便稀薄、色淡,有时呈白色米汤样或清水样便,黏液少,很少腥臭味。多有严重口渴及明显的烦躁,一般有轻度或中度脱水。
2、治疗方法
将本发明脐贴外用,药芯对准患儿脐部贴约12小时,一日1贴,3贴为一疗程。通常外用2-3个疗程。外用过程中避免沾水,以免影响药物功效的发挥。
3、疗效判定
显效:用药1个疗程后,大便次数减少至≤2次/天或恢复到正常次数,大便性状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有效:用药2-3个疗效后,大便次数才减少到≤2次/天,大便性状好转,水分明显减少,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无效:用药3个疗程后,大便次数仍>2次/天或性状无明显好转,甚至病情加重。
4、治疗结果
98例秋季腹泻患儿中,治愈75例,治愈率76.5%;好转20例,好转率20.4%;无效3例,未愈率3.1%。

一种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脐贴.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脐贴.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脐贴.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脐贴.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脐贴.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脐贴,其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炒苍术10份、炒白术10份、苦参5份、地榆炭12份、紫苏9份、焦山楂3份、车前子9份、茯苓12份、马齿苋9份、金钱草6份、秦皮6份、凡士林15-20份、蜂蜡15-20份。本发明各原料药经辨证配伍共奏健脾渗湿止泻之功,对小儿秋季腹泻见效快,治愈率高,无副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