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直升飞机的转动翼节距控制机构.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66029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31.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3108366.8

申请日:

2003.03.28

公开号:

CN1533819A

公开日:

2004.10.06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A63H 27/20申请日:20030328授权公告日:20070808终止日期:20110328|||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63H27/20; A63H27/133

主分类号:

A63H27/20; A63H27/133

申请人:

京商株式会社;

发明人:

国井信; 神谷裕司

地址:

日本东京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何腾云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在现有的玩具用直升飞机的转动翼节距控制机构中,通过海拉控制杆来改变稳定杆、稳定板、跷跷板、混合杆以及主转动翼柄的主转动翼的节距角,因此,构造复杂组装工时多,并且部件数量多成本高,同时,由于混合杆固定在跷跷板上,所以存在跷跷板部分面积大而变得大型化的问题。本发明的模型直升飞机的旋转翼节距控制机构中,混合杆(11)枢支在安装于跷跷板(10)的稳定杆(14)上,所述混合杆(11)的一端通过连杆(12)连接在上斜盘(1)上、另一端通过连杆(13)连接在主转动翼柄(9)上。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模型直升飞机的旋转翼节距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混 合杆枢支在安装于跷跷板的稳定杆上,所述混合杆的一端通过连杆连 接在上斜盘上、另一端通过连杆连接在主转动翼柄上。
2: 一种模型直升飞机的旋转翼节距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具 有:冲刷臂连杆、冲刷臂、稳定杆、海拉控制杆、混合杆、和主转动 翼柄; 所述冲刷臂连杆对斜盘上的上斜盘相对置,并且一端枢支在斜盘 的上斜盘上; 所述冲刷臂的一端枢支在该冲刷臂连杆的另一端,并且,中间部 分枢支在对转向柱上下活动自如的滑块上; 所述稳定杆对摆动自如地安装在中心毂内的跷跷板转动自如地枢 支着、在两端安装稳定板; 所述海拉控制杆的一端固定在该稳定杆上,另一端通过连杆连接 在所述冲刷臂上; 所述混合杆的一端通过连杆连接在与所述上斜盘的所述冲刷臂连 杆相垂直的位置,中间部分转动自如地枢支在所述稳定杆上; 所述主转动翼柄通过连杆对叉形件转动自如地安装在该混合杆的 另一端。

说明书


模型直升飞机的转动翼节距控制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型直升飞机的旋转翼节距控制机构,该模型直升飞机的旋转翼节距控制机构在包括用来在模型直升飞机向前后、左右方向进行盘旋时提高飞行稳定性用的稳定杆,和获得直升飞机的上升、下降以及推进力的主转动翼的贝尔·海拉控制方式(ベル·ヒラ一制御方式)中,用来控制上述两个转动翼的节距角。

    背景技术

    参照图3说明现有的贝尔·海拉控制方式的模型直升飞机中的转动翼节距控制机构。

    1是上斜盘(アツパ一スワツシユプレ一ト),该上斜盘伴随斜盘(スワツシユプレ一ト)上的下斜盘通过副翼伺服机构、升降机伺服机构以及节距伺服机构(都未图示)上下移动、向左右以及前后方向摆动而相同地移动。

    四方形的滑块3上下移动自如地插通在所述上斜盘1所插通的转向柱2中,冲刷臂(ウオツシアウトア一ム)4转动自如地枢支在该滑块3的相对置的面上。一端枢支在上述上斜盘上的冲刷臂连杆5枢支在各个冲刷臂4的一端,连杆6枢支在该冲刷臂4的另一端。

    7是固定在上述转向柱2的上端地中心毂,叉形件8固定在该中心毂7的上端,该叉形件8转动自如地安装着装有主转动翼的主转动翼柄9。10是以覆盖上述中心毂7的方式转动自如地枢支着的跷跷板,在相对置的面上枢支着混合杆11的大致中央部。

    而且,一端安装在上述上斜盘1上的连杆12的另一端枢支在混合杆11的一端,一端连接在后述的主转动翼柄9上的臂13的另一端枢支在混合杆11的另一端。  

    在与上述跷跷板10的上述混合杆11相垂直的面上,贯通后述的海拉控制杆(ヒラ一コ ントロ一ルレバ一)16以及中心毂7;两端安装了稳定板15的稳定杆14不能转动地固定在上述海拉控制杆16上。从而,稳定杆14借助海拉控制杆16的摆动而转动。

    16是以包围上述跷跷板10外周的方式进行配置、并且固定上述稳定杆14的框状的海拉控制杆,连杆6的一端枢支在上述混合杆11上,另一端枢支在与上述稳定杆14平行的轴部。

    具有上述结构的现有的转动翼节距控制机构,驱动节距伺服机构、上斜盘1上下移动时,混合杆11借助连杆12转动,该转动力通过连杆13使主转动翼柄9以叉形件8为指点转动,因而,可以改变主转动翼的节距角、直升飞机可以上升、下降。

    另外,由于此时,滑块3通过冲刷臂连杆5连接在上斜盘1上,所以,滑块3伴随该上斜盘1的上下动作而上下移动,不影响主转动翼的节距角变化。

    接着,驱动副翼或升降机伺服机构,使上斜盘1向左右或前后方向摆动时,冲刷臂4通过冲刷臂连杆5伴随上斜盘1的转动而转动,因而,海拉控制杆16通过连杆6以稳定杆14为支点摆动。

    上述海拉控制杆16摆动时,安装在固定于该海拉控制杆16上的稳定杆14上的稳定板15的节距角、伴随上斜盘1的转动而变化,枢支在中心毂7上的跷跷板10借助稳定板15的举升力平衡的变化而转动,枢支在该跷跷板10上的混合杆11以枢支在上斜盘1上的连杆12的另一端为支点摆动,因此,枢支在混合杆11的另一端上的连杆13将举升力平衡的变化传递到主转动翼柄9,使主转动翼18的节距角变化,从而,在驱动副翼伺服机构时、直升飞机进行左右方向的盘旋,而驱动升降机伺服机构时、直升飞机向前后方向飞行。

    但是,在上述现有的玩具用直升飞机的转动翼节距控制机构中,通过海拉控制杆来改变稳定杆14、稳定板15、跷跷板10、混合杆11以及主转动翼柄9的主转动翼18的节距角,因此,构造复杂组装工时多,并且部件数量多成本高,同时,由于混合杆11固定在跷跷板10上,所以存在跷跷板部分面积大而变得大型化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目的是,提供谋求通过使跷跷板小型化来降低模型直升飞机的生产成本并同时使模型直升飞机小型化,另外,可以通过跷跷板的固定位置的有利性来提高决定直升飞机的飞行特性的混合杆比例的自由度从而满足广大用户的模型直升飞机转动翼节距控制机构。

    本发明的模型直升飞机的旋转翼节距控制机构是用来达成上述目的的,其技术手段是,混合杆枢支在安装于跷跷板的稳定杆上,所述混合杆的一端通过连杆连接在上斜盘上、另一端通过连杆连接在主转动翼柄上。

    另外,本发明的模型直升飞机的旋转翼节距控制机构具有:冲刷臂连杆、冲刷臂、稳定杆、海拉控制杆、混合杆、和主转动翼柄。所述冲刷臂连杆对斜盘上的上斜盘相对置,并且一端枢支在斜盘的上斜盘上;所述冲刷臂的一端枢支在该冲刷臂连杆的另一端,并且,中间部分枢支在对转向柱上下活动自如的滑块上;所述稳定杆对摆动自如地安装在中心毂内的跷跷板转动自如地枢支着、在两端安装稳定板;所述海拉控制杆的一端固定在该稳定杆上,另一端通过连杆连接在所述冲刷臂上;所述混合杆的一端通过连杆连接在与所述上斜盘的所述冲刷臂连杆相垂直的位置,中间部分转动自如地枢支在所述稳定杆上;所述主转动翼柄通过连杆对叉形件转动自如地安装在该混合杆的另一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模型直升飞机的旋转翼节距控制机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表示与图1相同的模型直升飞机的旋转翼节距控制机构的组装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现有的转动翼节距控制机构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图2说明本发明涉及的模型直升飞机的旋转翼节距控制机构的构成。而且,与图3的现有例相同的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并省略其说明。

    首先,与现有例的图3相同的构成是,通过对上斜盘1相对置的冲刷臂连杆5枢支冲刷臂4的一端,同时,将该冲刷臂4的中间部分枢支在滑块3上,进而,在上述冲刷臂4的另一端枢支连杆6的一端,将该连杆6的另一端枢支在L字形的海拉控制杆17的一端。

    另外,中间部分枢支在稳定杆14上的混合杆11的一端,通过连杆13连接在安装了主转动翼18的主转动翼柄9上,并且,该混合杆11的另一端枢支着连杆12的前端,该连杆12的一端枢支在上述上斜盘1的、与枢支上述冲刷臂连杆5的部分相垂直的位置。

    这样地构成的本发明的转动翼节距控制机构中,驱动节距伺服机构使上斜盘1上下动作时,使混合杆11通过连杆12转动,所述转动力通过连杆13使主转动翼柄9以叉形件8为支点转动,从而,改变主转动翼18的节距角,直升飞机上升、下降。

    接着,驱动副翼或升降机伺服机构。使上斜盘1向左右或前后方向摆动时,通过冲刷臂连杆5使冲刷臂4伴随上斜盘1的转动而转动,从而,使海拉控制杆17通过连杆6转动。

    结果,由于旋转自如地枢支在跷跷板10上的稳定杆14转动,所以,稳定板15的节距角伴随上斜盘1的转动而变化,枢支在中心毂7上的跷跷板10因举升力平衡的变化而转动,使枢支在该跷跷板10上的混合杆11以枢支在上斜盘1上的连杆12的另一端为支点摆动,因而,枢支在混合杆11的另一端的连杆向主旋转翼柄9传递举升力平衡的变化,使主旋转翼18的节距角变化。

    这样,驱动副翼伺服机构时,直升飞机左右方向盘旋;而驱动升降机伺服机构时,直升飞机向前后方向飞行。

    本发明如上所述,混合杆枢支在安装于跷跷板上的稳定杆上,所述混合杆的一端通过连杆连接在上斜盘上、另一端通过连杆连接在主转动翼柄上。因而,当发生举升力平衡变化的时候,该举升力平衡的变化被传递到主旋转翼柄使得主旋转翼的节距角变化,从而提高了飞行的稳定性。

    另外,混合杆不是像现有技术中那样安装在跷跷板上,而是枢支在稳定杆上,所以具有可以使跷跷板小型化的同时,由于使构造简单而可以谋求制造工序的简化,并且,由于可以削减部件数量所以可以谋求降低成本等的效果。

模型直升飞机的转动翼节距控制机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模型直升飞机的转动翼节距控制机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模型直升飞机的转动翼节距控制机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模型直升飞机的转动翼节距控制机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型直升飞机的转动翼节距控制机构.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在现有的玩具用直升飞机的转动翼节距控制机构中,通过海拉控制杆来改变稳定杆、稳定板、跷跷板、混合杆以及主转动翼柄的主转动翼的节距角,因此,构造复杂组装工时多,并且部件数量多成本高,同时,由于混合杆固定在跷跷板上,所以存在跷跷板部分面积大而变得大型化的问题。本发明的模型直升飞机的旋转翼节距控制机构中,混合杆(11)枢支在安装于跷跷板(10)的稳定杆(14)上,所述混合杆(11)的一端通过连杆(12)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运动;游戏;娱乐活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