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膀胱炎的口服中药制剂.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164699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05.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310105614.8

申请日:

2003.11.07

公开号:

CN1541684A

公开日:

2004.11.03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6.2.15|||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5/78; A61P13/10

主分类号:

A61K35/78; A61P13/10

申请人:

曹斌豫;

发明人:

曹学亮; 刘玉珍

地址:

255400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稷下北区4号-2-201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巩同海;蔡绍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治疗膀胱炎的口服中药制剂,属于来源于中草药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制剂由黄芪、苍术、白术、牛膝、黄柏和甘草六味中药配伍组成。具体的各中药组成重量配比为:黄芪10~14g、苍术10~14g、白术10~14g、牛膝4~8g、黄柏4~8g、甘草20~28g。该中药制剂全部采用中草药配伍,从病因病机入手,以内治之理施药,除病之根本,疗效显著,药性缓和,药效持久,无任何毒副作用,可用于治疗膀胱炎引起的各种症状。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膀胱炎的口服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该中药制剂由黄芪、苍术、白术、牛膝、 黄柏和甘草六味中药配伍组成。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膀胱炎的口服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该中药制剂的各中药 组成重量配比为: 黄芪  10~14g    苍术    10~14g    白术    10~14g 牛膝    4~8g    黄柏      4~8g    甘草    20~28g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膀胱炎的口服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该中药制剂的各中药 组成重量配比为: 黄芪    12g    苍术    12g    白术    12g 牛膝     6g    黄柏     6g    甘草    24g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膀胱炎的口服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该口服中药制剂的制 备方法是:将中药组方用水煎煮,得到药液或浓缩药液。

说明书


治疗膀胱炎的口服中药制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来源于中草药的组合物,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膀胱炎的口服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膀胱炎是一种常见的尿路感染性疾病,约占尿路感染总数的50%~70%。因细菌感染而引起。其致病菌多数为大肠杆菌。通常多发生于女性,因为女性的尿道比男性的尿道短,又接近肛门,细菌由尿道逆行向上而发生感染。膀胱炎最典型的症状是即尿频、尿急、尿痛甚至有急迫性尿失禁,可以有血尿和脓尿。

    正常膀胱对细菌有很强的抵抗力,细菌很难能通过尿路上皮侵入膀胱壁,尿道远段内的细菌一般也不能进入膀胱,即使进入膀胱,在正常情况下,也随着尿液的排泄而驱出体外,致使细菌在膀胱内不能停留、繁殖而引起感染。但在上尿路感染、下尿路梗阻、膀胱本身病变抵抗力降低时,正常的膀胱粘膜抗感染屏障容易遭到破坏,则膀胱又极易引起感染。膀胱的炎症可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两者又可互相转化,急性膀胱炎得不到彻底治疗可迁延成慢性,慢性膀胱炎在机体抵抗力降低或局部病变因素加重时,又可转化成急性发作。

    急性膀胱炎发病急骤,常在过于劳累、受凉、长时间蹩尿、性生活后发病,病程一般持续1~2周自行消退或治疗后消退。其特点是发病“急”、炎症反应“重”、病变部位“浅”。常见的症状有尿频、尿急、尿痛、脓尿和终末血尿,甚至全程肉眼血尿。慢性膀胱炎症状与急性膀胱炎相似,但程度较轻,其特点是发病“慢”、炎症反应“轻”、病变部位“深”。慢性膀胱炎往往继发于其它原发病灶,只有在很少情况下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

    对于膀胱炎的治疗,单纯依赖抗菌药物控制感染,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如果对膀胱炎的病人不仅明确感染的存在,同时能找出引起感染的原因并及时给予必要的处理,以及提高病人的机体抵抗力,方可更有效地控制感染,防止反复发作。普遍采用的方法有应用广谱抗菌素或尿内排泄浓度高、副作用小的抗菌药物,如磺胺类、呋喃类,或者进行膀胱内药物灌注、冲洗膀胱,如0.5~1%新霉素液、1/5000~1/10000硝酸银液、5~10%的蛋白银液以及0.5%灭滴灵液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地是提供一种治疗膀胱炎的口服中药制剂,全部采用中草药配伍,无任何毒副作用,尤其是用于治疗女性膀胱炎。

    本发明的内容如下:

    一种治疗膀胱炎的口服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该中药制剂由黄芪、苍术、白术、牛膝、黄柏和甘草六味中配伍组成。

    该口服中药制剂的各中药组成重量配比为:

    黄芪      10~14g        苍术       10~14g        白术      10~14g

    牛膝      4~8g          黄柏       4~8g          甘草      20~28g

    该口服中药制剂的各中药组成重量配比为:

    黄芪    12g      苍术    12g      白术      12g

    牛膝    6g       黄柏    6g       甘草      24g

    该口服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是:将中药组方用水煎煮,得到药液或浓缩药液。早晚各服用一次,每次为总煎药液量的一半。

    功能与主治:益气养阴,清利湿热,滋补脾肾,利尿通淋,清热解毒,缓急止痛。用于治疗尿路感染引起的小便浑赤、频数涩痛,淋漓不畅,尿道灼热,甚至癃闭不通,小腹急满等膀胱炎、尿道炎病症。

    发明者认为膀胱炎是由湿热下注膀胱所致,急性期多属于湿热实症,治疗应以清利泻毒为主,致后期多为肾脾两虚之故,应以益肾清利和滋补脾肾为主。泌尿系统疾病与肺、脾、肾的关系极为密切。《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本发明的口服中药制剂所采用的中药配伍中,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味甘,性温。归肺、脾经。黄芪为补气要药,能补气固表,利尿脱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常与白术同用。苍术又称茅苍术、北苍术,为菊科植物茅苍术或北苍术的干燥根茎。味辛、苦,性温。归脾、胃、肝经。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用于脘腹胀满,泄泻,水肿,脚气痿躄。风湿痹痛,风寒感冒,雀目夜盲。白术又称贡术,为菊科植物白术,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白术健脾,和胃,安胎。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胎动不安。牛膝又称川牛膝,怀牛膝淮牛膝,为苋科植物牛膝的干燥根。味苦、酸,性平。归肝、肾经。逐瘀通经,通利关节,利尿通淋。用于经闭血瘕,胞衣不下,关节痹痛,足痿筋挛,尿血血淋,跌扑损伤。黄柏又称黄檗,关黄柏,川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或黄檗的干燥树皮。味苦,性寒。归肾、膀胱经。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痿躄,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用于阴虚火旺,盗汗骨蒸。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茎。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该口服中药制剂全部采用中草药配伍,黄芪、白术为补益药,并用可强心利尿,补脾益气,燥湿利水,补气固表。苍术、黄柏可健脾燥湿,解毒泻火。牛膝可逐瘀通经,利尿通淋。甘草调和诸药,缓急止痛,共达消炎利湿泻毒之功效。

    在2000年3月至2003年5月间,本口服中药制剂经过对千余名膀胱炎患者临床试用,其中女性患者占82.6%,男性患者17.4%,患者平均年龄46.3岁,以口服该中药制剂7日为一个疗程,经过一至三个疗程的治疗,治愈率为86.8%,显效率96.1%,总有效率97.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全部采用中草药配伍,从病因病机入手,以内治之理施药,除病之根本,疗效显著,药性缓和,药效持久,无任何毒副作用,可用于治疗膀胱炎引起的各种症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按下列中药和重量取药:

    黄芪     12g      苍术      12g      白术      12g

    牛膝     6g       黄柏      6g       甘草      24g

    将上述中药药材粉碎成粗粉后用水煎煮2次,每次1小时,将两次煎煮液合并,过滤得滤液即为该口服中药制剂。

    实施例2按下列中药和重量取药:

    黄芪     10g      苍术      10g       白术      10g

    牛膝     4g       黄柏      4g        甘草      20g

    将上述中药药材用水煎煮2次,每次1~1.5小时,将两次煎煮液合并,过滤得滤液,将滤液浓缩成为200毫升左右的浓缩液。

    实施例3按下列中药和重量取药:

    黄芪     14g       苍术     14g       白术      14g

    牛膝     8g        黄柏     8g        甘草      28g

    将上述中药药材用水煎煮3次,每次1小时,将三次煎煮液合并,过滤得滤液即为该口服中药制剂。

    实施例4按下列中药和重量取药:

    黄芪     10g      苍术      12g       白术      14g

    牛膝     4g       黄柏      8g        甘草      20g

    将上述中药药材用水煎煮3次,每次1小时,将三次煎煮液合并,过滤得滤液,将滤液浓缩成为300毫升左右的浓缩液。

    实施例5按下列中药和重量取药:

    黄芪     14g      苍术     10g        白术      12g

    牛膝     8g       黄柏     4g         甘草      25g

    将上述中药药材用水煎煮2次,每次1小时,将两次煎煮液合并,过滤得滤液即为该口服中药制剂。

    应用实施例1  患者,女,42岁,排尿时尿道有烧灼痛,尿频尿急特别明显,每小时可达5~6次以上,每次尿量不多,甚至只有几滴,排尿终末可有下腹部疼痛,经做中段尿液检查,尿液中有脓细胞和红细胞,尿菌呈阳性,血检发现血液中白细胞升高,确诊为急性膀胱炎。采用实施例1所提供的本口服中药制剂经1周治疗后,症状消失,出现尿常规4次恢复正常,尿菌阴性。

    应用实施例2患者,女,59岁,发热恶寒,口苦呕恶,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小便频数,短涩刺痛且点滴而下,急迫灼热,尿色黄赤,少腹拘急胀痛,时有尿脓。中医诊断为水道不利、膀胱湿热所至,采用本实施例2所提供的口服中药制剂进行2周治疗,症状全部消失,烧热减退,出现尿常规2次,尿菌阳性。

治疗膀胱炎的口服中药制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治疗膀胱炎的口服中药制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治疗膀胱炎的口服中药制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治疗膀胱炎的口服中药制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疗膀胱炎的口服中药制剂.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治疗膀胱炎的口服中药制剂,属于来源于中草药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制剂由黄芪、苍术、白术、牛膝、黄柏和甘草六味中药配伍组成。具体的各中药组成重量配比为:黄芪1014g、苍术1014g、白术1014g、牛膝48g、黄柏48g、甘草2028g。该中药制剂全部采用中草药配伍,从病因病机入手,以内治之理施药,除病之根本,疗效显著,药性缓和,药效持久,无任何毒副作用,可用于治疗膀胱炎引起的各种症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