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处理方法.pdf

上传人:00062****4422 文档编号:117941 上传时间:2018-01-2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63.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5116445.7

申请日:

1995.10.04

公开号:

CN1116674A

公开日:

1996.02.14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文件的公告送达IPC(主分类):E02D 5/36收件人:司炳文文件名称:专利权届满终止通知书|||专利权有效期届满IPC(主分类):E02D 5/36申请日:19951004授权公告日:20011212|||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E02D5/36

主分类号:

E02D5/36

申请人:

司炳文; 司安; 司莉

发明人:

司炳文; 司安; 司莉

地址:

100053北京市宣武区长春街感化胡同3号2号楼1-503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地基处理方法,其步骤包括:在地基内成孔,向该孔中灌入一定量的混凝土,利用重锤以强动能对上述一定量的混凝土进行夯实使其本身和周围地基土体得以密实,再次向该孔中灌入一定量的混凝土,利用重锤以强动能对该第二次灌入的混凝土进行夯实使其本身和周围地基土体得以密实,重复上述混凝土灌入和夯实步骤直至孔口为止。本发明的特点在于将动力固结与化学固结结合起来形成复合地基,从而使地基承载力大大提高,并可消除地基的湿陷或液化。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地基处理方法,其步骤包括:在地基内成孔,向该孔 中灌入一定量的混凝土,利用重锤以强动能对上述一定量的混 凝土进行夯实使其本身和周围地基土体得以密实,再次向该孔 中灌入一定量的混凝土,利用重锤以强动能对该第二次灌入的 混凝土进行夯实使其本身和周围地基土体得以密实,重复上述 混凝土灌入和夯实步骤直至孔口为止。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成孔是通 过螺旋钻钻孔来完成的,其孔深为10—40cm。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成孔是通 过重锤冲孔形成的。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成孔是通 过静压或震动形成的。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成孔是这 样实现的,即一边用重锤冲击地基,一边向冲击地基而形成的 孔中填入加固料直至形成规定深度的孔。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孔底反复进行 灌入混凝土和对其夯实的步骤以便形成孔底混凝土扩大头。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对混凝土的 夯实是通过强夯重锤来实现的,该夯实动能为100KNM/M2。
8: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加固料为素 土、渣土、灰土,上述材料的混合体或混凝土。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混凝土和坍 落度为0—8cm,其内掺有活性材料。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混凝土为 含有水泥并加入沙子和/或石子的混合料。

说明书


地基处理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木工程中地基处理的方法。

    建设工程领域内的地基处理,不论是何种方法施工的桩基或复合地基,虽有各自的长处,但也存在各自的短处。由此,在设计应用上,都受到了自己的局限性。在大厚度以及具有湿陷、液化的特种地基处理,至今没有一个既能解决高承载力的设计要求,又能解决消除湿陷、液化的新方法、新桩种。

    打入、压入等方法所制地桩基,往往不是由于动能小,使桩达不到设计要求。就是由于动能大,将桩打断……给工程带来隐患。尤其对大厚度的湿陷、液化的地基处理,它将无可奈何!

    各类形式的复合地基,它虽然具有成本低、改良土壤,提高承载力、消除湿陷、液化等优势,但同样存在着承载力低、处理深度有限、不能解决高承载力的设计要求。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高耸建筑物、由于工程结构设计要求高和规范要求严,它不但使工程造价高,工期增长、而且也没有很好地解决工程地基隐患。

    灌注混凝土桩由于孔底虚土、缩径断桩和对于湿陷、液化的消除存在问题,因而在工程设计上受到了限制。

    压力灌注桩:虽然它对桩周摩擦力有所发挥,但仍然存在着未能充分发挥桩端承载力和对地基消除湿陷、液化的功能。

    挖孔扩底桩:这种桩型,它具有高承载力的功能,但它对湿陷、液化地基的处理也同样没有效果,再因是人工挖孔、经常出现伤亡事故,因而受到禁止使用。

    综合以上各种桩基和复合地基的特征,他们都不具备既有高承载力的功能,又有消除大厚度湿陷、液化的作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地基处理方法,该方法可使地基获得高承载力,同时可消除地基的湿陷、液化。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下述新的地基处理方法来实现的,该方法步骤包括:在地基内成孔,向该孔中灌入一定量的混凝土,利用重锤以强动能对上述一定量的混凝土进行夯实使其本身和周围地基土体得以密实,再次向该孔中灌入一定量的混凝土,利用上述重锤以强动能对该第二次灌入的混凝土进行夯实使其本身和周围地基土体得以密实,重复上述混凝土灌入和夯实步骤直至孔口为止。

    上述成孔可以是通过螺旋钻钻孔来实现,孔深为10-40cm。

    上述成孔可以是通过重锤冲孔来形成。

    上述成孔可以是通过静压或震动来形成。

    上述成孔是这样实现的,即一边用重锤冲击地基,一边向冲击地基而形成的孔中填入加固料直至形成规定深度的孔。这样成孔方式的优点是一边成孔一边加固地基;同时保证成孔质量,不会出现塌孔。

    另外可在孔底反复进行灌入混凝土和对其夯实的步骤以便形成孔底混凝土扩大头。该特征的优点是借助扩大头可形成较大的桩端承载力。

    再有,上述对混凝土的夯实可通过强夯重锤来实现。其动能可因不同的情况而有所变化,比如它可为100KNM/M2

    上述加固料可为素土、渣土、灰土。上述材料:混合体或混凝土。

    上述混凝土的坍落度为0-8cm,另外混凝土中可掺入活性材料。

    上述混凝土为含有水泥并加入沙子和/或石子的混合料。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将动力固结和化学凝固结合起来,既能实现高承载力的需要,又能达到消除大厚度湿陷、液化地基的处理,从而为大型高耸工程地基的处理提供了一个新手段。

    在本发明中,由于充分发挥了桩端承载力和桩周摩阻力的大大提高,使得桩基的承载力有更大的提高。

    在本发明中,所形成的地基既具有刚性基础的特点,如承载力高,又有复合地基的特点,即桩间土得以密实,桩与桩间土形成整体共同承受上部荷载。

    另外,桩身材料是经过动力夯实处理的,同时又是水硬性材料,因此作为桩体本身具有密度高,强度高,不会出现断桩的现象。

    对于本发明,一般桩径可以为300—3000mm或更大直径。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方法进行说明。

    图1表示采用本发明方法形成的复合地基。

    如图1所示,首先采用螺旋钻机形成桩孔,在这里应说明之所以采用螺旋钻机成孔,其优点是既解除深层地基成孔施工的难题,又克服了其它方法成孔的阻抗并可保证桩身质量,之后在孔底灌入混凝土料并用重锤夯实,反复进行该步骤以形成孔底扩大头,然后再以一边灌入混凝土一边夯实的方式形成桩身,并可沿桩身竖向形成多个扩头构成串珠形状。在重锤对混凝土料进行冲、砸、挤、压的作用下,桩底扩大头具有高承载力,而形成的桩身扩大头大大增加了桩的侧摩阻力,因此本发明将对大型高耸建筑物的大荷载和无持力层的桩基处理具有深远意义。

    

地基处理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地基处理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地基处理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基处理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基处理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地基处理方法,其步骤包括:在地基内成孔,向该孔中灌入一定量的混凝土,利用重锤以强动能对上述一定量的混凝土进行夯实使其本身和周围地基土体得以密实,再次向该孔中灌入一定量的混凝土,利用重锤以强动能对该第二次灌入的混凝土进行夯实使其本身和周围地基土体得以密实,重复上述混凝土灌入和夯实步骤直至孔口为止。本发明的特点在于将动力固结与化学固结结合起来形成复合地基,从而使地基承载力大大提高,并可消除地基的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