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动中带头和软钳口定位的控制方法及步骤.pdf

上传人:g**** 文档编号:1646786 上传时间:2018-07-01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21.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75614.2

申请日:

2010.09.08

公开号:

CN101968640A

公开日:

2011.02.0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IPC(主分类):G05B 19/402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变更后: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710032 陕西省西安市辛家庙东元路209号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变更后:710032 陕西省西安市辛家庙东元路209号|||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5B 19/402申请日:20100908|||公开

IPC分类号:

G05B19/402; B21C47/02

主分类号:

G05B19/402

申请人:

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发明人:

冯连强; 梁光正; 张康武; 尹刚; 王俊萍; 景群平

地址:

710032 陕西省西安市辛家庙东元路209号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代理人:

鲍燕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冷轧重卷机组在卷取过程中带钢存在带头印的问题,特别是一种运动中带头和软钳口定位的控制方法及步骤,其特征是:它包括两个步骤:软钳口起始位定位步骤和软钳口与带头重叠位定位步骤。它提供了一种硬件结构简单、算法可靠、精度高、能很好的解决带头印问题的一种运动中带头和软钳口定位的控制方法及步骤。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运动中带头和软钳口定位的控制方法, 其方法特征是 : 在卷取套筒 (4) 上有一 个软钳口 ; 在卷取套筒 (4) 上设定 A、 B、 C、 E、 F 点, C 点在卷取套筒 (4) 的最左边, C 点有钳 口定位检测开关 (6) , E、 F 点分别在卷取套筒 (4) 的最上端与最下端, A 点为下卷取时软钳 口与带头相交点, B 点为上卷取时软钳口与带头相交点, A 点在 F 点右侧, B 点在 E 点右侧, 上下夹送辊 (1) 夹持带钢平分线与 C 点构成相对水平线, 上下夹送辊 (1) 出口有送料导板 (5) , 控制送料导板 (5) 向上或下与 A 点或 B 点切线平行, 送料导板 (5) 上 D 点设有带头检测 开关 (3) , 启动卷取机卷轴 (7) 卷取套筒 (4) 卷取过一定角度后, 上卷取时逆时针转动, 下卷 取时顺时针转动, 在 C 点经软钳口定位检测开关 (6) 确认软钳口后卷筒软钳口停在钳口起 始位 F 点上卷取或 E 点下卷取, 至此软钳口起始位定位步骤完成 ; 上卷取时, 控制送料导板 (5) 向上与 B 点切线平行, 带头 (2) 通过上下夹送辊 (1) 沿送 料导板 (5) 向左上 B 点匀速移动 ; 下卷取时, 控制送料导板 (5) 向下与 A 点切线平行, 带头 (2) 通过上下夹送辊 (1) 向左下 A 点匀速移动 ; 已知带材运动速度为 D 点到 B 点距离为 机加速度为 , 带头从 D 走到 B 的时间为 , ; …………… 1 , 卷取 在时间 内, 需控制软钳口从起始定位点 F 转到重叠定位点 B, 设加速时间为 , 匀速时 间为 , 则 …………… 2 …………… 3 故, F 点到 B 点的线性距离 把 和 代入, 号 …… 4 …………… 5 带头到 B 点剩余距离为 当带材带头过 D 点时, 开始计长, 计长长度为 , …6 软钳口到 B 点剩余线 卷取机从 F 点向 B 点转动, 对线性距离开始计长, 计长长度为 , 性距离为 设 以 定的增量 为参考量, 为反馈量, 对其差值 …………… 7 …………… 8 进行 PI 运算后, 输出值作为卷取机速度设 叠加到装置的速度输入。
2: 一种运动中带头和软钳口定位的控制步骤, 其特征是 : 包括软钳口初始定位步骤和 软钳口与带头对准步骤 : 2 软钳口初始定位步骤从操作人员按动 “软钳口初始定位 “按钮开始进入步骤 110 钳口 定位启动程序, 接着进入控制步骤 111, 卷取机转动 ; 当装在卷筒上的反光板与装在卷取机 架上的光电开关对准时, 软钳口到位检测步骤 112 结束, 否则, 软钳口到位检测步骤 112 不 断检测光电开关信号 ; 步骤 112 完成后, 触发卷取机编码器计数功能, 开始进行计长步骤 113, 随后启动步骤 114, 软钳口到提前停车位否 ; 当计长到位时, 步骤 115 发速度 0, 卷筒匀 减速, 步骤 116 检测速度是否到 0, 到 0, 软钳口初始定位到结束步骤 117, 停在所要求的钳口 初始位, 否则继续执行步骤 116 检测速度到 0 ; 软钳口与带头对准流程从步骤 120 开始, 进入步骤 121, 检测在机组自动穿带过程中, 带头是否到送料导板上的带头检测开关 (3) , 不到, 继续 ; 到, 进入步骤 122, 卷取机编码器 计数功能触发, 进行步骤 123, 编码器计数是否到设定位, 不到继续步骤 123, 到, 进入步骤 124, 卷取机开始加速转动 ; 进入步骤 125, 此时, 卷取机速度自动调节开始, 以 量, 为反馈量, 对其差值 进行 PI 运算, 输出值为卷取机速度设定的增量 为参考 ; 进入步 骤 126, 将 叠加到卷取机速度设定值 ; 进入步骤 127, 卷筒上软钳口与带头同时到达重叠 位, 且两者线速度相同 ; 进入步骤 128, 卷取机速度调节退出 ; 进入步骤 129, 自动退出软钳 口与带头对准程序。

说明书


一种运动中带头和软钳口定位的控制方法及步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轧重卷机组在卷取过程中带钢存在带头印的问题, 特别是一种运动 中带头和软钳口定位的控制方法及步骤。
     背景技术
     “带头印” 就是在带钢卷取过程中, 在卷取张力的作用下, 由于带材本身的厚度而 在带钢上留下有间距规律的横向压痕。使用普通套筒的冷轧重卷机组, 其生产的带材带头 印比较明显, 严重时长度可达几十米, 严重影响带材质量。 冷轧薄板生产过程中采用带弹性 套筒 (俗称橡胶套筒) 卷取, 达到了消除卷轴扇形块对薄板造成的压痕 (折痕) , 但末能消除 薄板自身带头对薄板造成的压痕。目前已经出现采用带有软钳口 (软槽) 的套筒, 软钳口区 域材质较软, 当带头压在钳口区域内时, 可有效的解决带头印问题, 这是国内外正在研究的 热点问题和技术难题。 一般重卷生产线无带头与软钳口定位功能, 少数带有此功能的生产线, 其结构复 杂, 硬件成本高, 不容易维护, 存在一定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硬件结构简单、 算法可靠、 精度高、 能很好的解决带头印 问题的一种运动中带头和软钳口定位的控制方法及步骤。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运动中带头和软钳口定位的控制方法及步骤, 其方法特征是 : 在卷取套筒上有一个软钳口 ; 在卷取套筒上设定 A、 B、 C、 E、 F 点, C 点在卷取 套筒的最左边, C 点有钳口定位检测开关, E、 F 点分别在卷取套筒的最上端与最下端, A点 为下卷取时软钳口与带头相交点, B 点为上卷取时软钳口与带头相交点, A 点在 F 点右侧, B 点在 E 点右侧, 上下夹送辊夹持带钢平分线与 C 点构成相对水平线, 上下夹送辊出口有送料 导板, 控制送料导板向上或下与 A 点或 B 点切线平行, 送料导板上 D 点设有带头检测开关, 启动卷取机卷轴卷取套筒卷取过一定角度后, 上卷取时逆时针转动, 下卷取时顺时针转动, 在 C 点经软钳口定位检测开关确认软钳口后卷筒软钳口停在钳口起始位 F 点 (上卷取) 或E 点 (下卷取) , 至此软钳口起始位定位步骤完成 ; 上卷取时, 控制送料导板向上与 B 点切线平行, 带头通过上下夹送辊沿送料导板向左 上 B 点匀速移动 ; 下卷取时, 控制送料导板向下与 A 点切线平行, 带头通过上下夹送辊向左 下 A 点匀速移动 ;
     已知带材运动速度为 D 点到 B 点距离为 机加速度为 , 带头从 D 走到 B 的时间为 , ; …………… (1), 卷取在时间 内, 需控制软钳口从起始定位点 F 转到重叠定位点 B, 设加速时间为 , 匀速时 间为 , 则 …………… (2) …………… (3)故, F 点到 B 点的线性距离 把 和 代入, 号…… (4) …………… (5)带头到 B 点剩余距离为 当带材带头过 D 点时, 开始计长, 计长长度为 , … (6) 软钳口到 B 点剩余线 卷取机从 F 点向 B 点转动, 对线性距离开始计长, 计长长度为 , 性距离为 设 以 定的增量
     …………… (7) …………… (8) 为参考量, 为反馈量, 对其差值 进行 PI 运算后, 输出值作为卷取机速度设叠加到装置的速度输入。本发明的优点是 : 由于在卷取套筒上的 C 点有钳口定位检测开关, 启动钳口定位 功能, 经钳口定位检测开关检测到卷筒软钳口位置, 卷取转过一定角度后上卷取时软钳口 停在钳口起始位 F 点, 下卷取时软钳口停在钳口起始位 E 点。以上卷取为例, 当穿带时带头 到达带头检测 D 点时, 卷取机开始逆时针旋转。通过调节器控制卷取机的转速, 使带头到达 重叠位 B 点的剩余距离与软钳口逆时针旋转至重叠位 B 点的剩余距离相等。这样, 带头与 软钳口将同时到达 B 点, 且此时带材运动速度与卷取机转动线速度一致。由于在 C 点和送 料导板上 D 点分别增加钳口定位检测开关和带头检测开关, 利用机组本身控制系统通过较 为简单的算法实现了运动中带头和软钳口定位控制, 具有精度高、 工艺简单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 图 1 是本发明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 图 2 是本发明实施例软钳口定位流程 ; 图 3 是本发明实施例软钳口与带头对准流程。
     图中 : 1、 上下夹送辊 ; 2、 带头 ; 3、 带头检测开关 ; 4、 卷取套筒 ; 5、 送料导板 ; 6、 钳 口定位检测开关 ; 7、 卷取机卷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 1 所示, 一种运动中带头和软钳口定位控制方法, 至少包括两个步骤 : 软钳口起始位定位步骤和软钳口与带头重叠位定位步骤 ; 1) 软钳口起始位定位步骤 : 在卷取套筒 4 上有一个软钳口 ; 在卷取套筒 4 上设定 A、 B、 C、 E、 F 点, C 点在卷取套筒 4 的最左边, C 点有钳口定位检测开关 6, E、 F 点分别在卷取套筒 4 的最上端与最下端, A 点为下卷取时软钳口与带头相交点, B 点为上卷取时软钳口与带头 相交点, A 点在 F 点右侧, B 点在 E 点右侧, 上下夹送辊 1 夹持带钢平分线与 C 点构成相对水 平线, 上下夹送辊 1 出口有送料导板 5, 控制送料导板 5 向上或下与 A 点或 B 点切线平行, 送料导板 5 上 D 点设有带头检测开关 3, 启动卷取机卷轴 7 卷取套筒 4 卷取过一定角度后, 上卷取时逆时针转动, 下卷取时顺时针转动, 在 C 点经软钳口定位检测开关 6 确认软钳口后 卷筒软钳口停在钳口起始位 F 点 (上卷取) 或E点 (下卷取) , 至此软钳口起始位定位步骤完 成; 2) 带头重叠位定位步骤 (以上卷取为例, 下卷取原理相同) : 送料导板 5 上 D 点设有带头检测开关 3, 导板可上下摆动, 导板摆上时 (上卷取) 带头 2 通过上下夹送辊 1 向左上 B 点匀速移动 ; 导板摆下时 (下卷取) 带头 2 通过上下夹送辊 1 向 左下 A 点匀速移动。
     已知带材运动速度为, 卷取机加速度为 , D 点到 B 点距离为 …………… (1);带头从 D 走到 B 的时间为 ,在时间 内, 需控制软钳口从起始定位点 F 转到重叠定位点 B, 设加速时间为 , 匀速时 间为 , 则 …………… (2) …………… (3)故, F 点到 B 点的线性距离 把 和 代入, 号…… (4) …………… (5) , 带头到B点剩余距离为当 带 材 带 头 过 D 点 时, 开 始 计 长, 计长长度为 … (6)软钳口到 B 点剩余线 卷取机从 F 点向 B 点转动, 对线性距离开始计长, 计长长度为 , 性距离为 设 以 定的增量
     …………… (7) …………… (8) 为参考量, 为反馈量, 对其差值 进行 PI 运算后, 输出值作为卷取机速度设叠加到装置的速度输入。运动中带头和软钳口定位控制的控制系统, 包括控制器、 执行单元和检测单元。 控制器功能可由 PLC 完成。执行单元即逆变器和变频电机, 没有额外增加硬件, 减少了成本投 入。送料导板带头检测采用反射式光电开关 ; 钳口定位检测采用光电开关 ; 卷取机转动距 离计长采用高速计数模块, 其计数信号为卷取机电机上自带编码器反馈信号 ; 带材带头运 动距离计长不单独增加元件, 其值由机组速度计算得出。以 其差值
     为参考量,为反馈量, 对进行 PI 运算后, 输出值作为卷取机速度设定的增量叠加到装置的速度输入。一种运动中带头和软钳口定位的控制步骤由软钳口初始定位步骤和软钳口与带 头对准步骤 : 图 2 说明 : 操作人员按动 “软钳口初始定位 “按钮, 进入步骤 110 钳口定位启动程序, 接着进入控制步骤 111, 卷取机转动 ; 当装在卷筒上的反光板与装在卷取机架上的光电开 关对准时, 软钳口到位检测步骤 112 结束, 否则, 软钳口到位检测步骤 112 不断检测光电开 关信号 ; 步骤 112 完成后, 触发卷取机编码器计数功能, 开始进行计长步骤 113, 随后启动步 骤 114, 软钳口到提前停车位否 ; 当计长到位时, 步骤 115 发速度 0, 卷筒匀减速, 步骤 116 检 测速度是否到 0, 到 0, 软钳口初始定位到结束步骤 117, 停在所要求的钳口初始位, 否则继 续执行步骤 116 检测速度到 0。 图 3 说明 : 软钳口与带头对准流程从步骤 120 开始, 进入步骤 121, 检测在机组自 动穿带过程中, 带头是否到送料导板上的检测开关 3, 不到, 继续 ; 到, 进入步骤 122, 卷取机 编码器计数功能触发, 进行步骤 123, 编码器计数是否到设定位, 不到继续步骤 123, 到, 进
     入步骤 124, 卷取机开始加速转动。进入步骤 125, 此时, 卷取机速度自动调节开始, 以 参考量, 为反馈量, 对其差值 进行 PI 运算, 输出值为卷取机速度设定的增量为 。进入步骤 126, 将叠加到卷取机速度设定值。 进入步骤 127, 卷筒上软钳口与带头同时到达重叠位, 且两者线速度相同。进入步骤 128, 卷取机速度调节退出。进入步骤 129, 自动退出 软钳口与带头对准程序。

一种运动中带头和软钳口定位的控制方法及步骤.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运动中带头和软钳口定位的控制方法及步骤.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运动中带头和软钳口定位的控制方法及步骤.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运动中带头和软钳口定位的控制方法及步骤.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运动中带头和软钳口定位的控制方法及步骤.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1968640 A(43)申请公布日 2011.02.09CN101968640A*CN101968640A*(21)申请号 201010275614.2(22)申请日 2010.09.08G05B 19/402(2006.01)B21C 47/02(2006.01)(71)申请人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 710032 陕西省西安市辛家庙东元路209号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72)发明人冯连强 梁光正 张康武 尹刚王俊萍 景群平(74)专利代理机构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代理人鲍燕平(54) 发明名称一种运动中带头和软钳口定位的控制方法及。

2、步骤(57) 摘要本发明涉及冷轧重卷机组在卷取过程中带钢存在带头印的问题,特别是一种运动中带头和软钳口定位的控制方法及步骤,其特征是:它包括两个步骤:软钳口起始位定位步骤和软钳口与带头重叠位定位步骤。它提供了一种硬件结构简单、算法可靠、精度高、能很好的解决带头印问题的一种运动中带头和软钳口定位的控制方法及步骤。 (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3 页CN 101968640 A 1/2页21.一种运动中带头和软钳口定位的控制方法,其方法特征是:在卷取套筒(4)上有一个软钳口;在卷取套筒(4)上设定A、B、C。

3、、E、F点,C点在卷取套筒(4)的最左边,C点有钳口定位检测开关(6),E、F点分别在卷取套筒(4)的最上端与最下端,A点为下卷取时软钳口与带头相交点,B点为上卷取时软钳口与带头相交点,A点在F点右侧,B点在E点右侧,上下夹送辊(1)夹持带钢平分线与C点构成相对水平线,上下夹送辊(1)出口有送料导板(5),控制送料导板(5)向上或下与A点或B点切线平行,送料导板(5)上D点设有带头检测开关(3),启动卷取机卷轴(7)卷取套筒(4)卷取过一定角度后,上卷取时逆时针转动,下卷取时顺时针转动,在C点经软钳口定位检测开关(6)确认软钳口后卷筒软钳口停在钳口起始位F点上卷取或E点下卷取,至此软钳口起始位。

4、定位步骤完成;上卷取时,控制送料导板(5)向上与B点切线平行,带头(2)通过上下夹送辊(1)沿送料导板(5)向左上B点匀速移动;下卷取时,控制送料导板(5)向下与A点切线平行,带头(2)通过上下夹送辊(1)向左下A点匀速移动;已知带材运动速度为 ,卷取机加速度为,D点到B点距离为;带头从D走到B的时间为, 1在时间内,需控制软钳口从起始定位点F转到重叠定位点B,设加速时间为,匀速时间为,则 23故,F点到B点的线性距离 4把和代入,号 5 当带材带头过D点时,开始计长,计长长度为,带头到B点剩余距离为6卷取机从F点向B点转动,对线性距离开始计长,计长长度为,软钳口到B点剩余线性距离为 7设 8。

5、以为参考量,为反馈量,对其差值进行PI运算后,输出值作为卷取机速度设定的增量叠加到装置的速度输入。2.一种运动中带头和软钳口定位的控制步骤,其特征是:包括软钳口初始定位步骤和软钳口与带头对准步骤:权 利 要 求 书CN 101968640 A 2/2页3软钳口初始定位步骤从操作人员按动“软钳口初始定位“按钮开始进入步骤110钳口定位启动程序,接着进入控制步骤111,卷取机转动;当装在卷筒上的反光板与装在卷取机架上的光电开关对准时,软钳口到位检测步骤112结束,否则,软钳口到位检测步骤112不断检测光电开关信号;步骤112完成后,触发卷取机编码器计数功能,开始进行计长步骤113,随后启动步骤11。

6、4,软钳口到提前停车位否;当计长到位时,步骤115发速度0,卷筒匀减速,步骤116检测速度是否到0,到0,软钳口初始定位到结束步骤117,停在所要求的钳口初始位,否则继续执行步骤116检测速度到0;软钳口与带头对准流程从步骤120开始,进入步骤121,检测在机组自动穿带过程中,带头是否到送料导板上的带头检测开关(3),不到,继续;到,进入步骤122,卷取机编码器计数功能触发,进行步骤123,编码器计数是否到设定位,不到继续步骤123,到,进入步骤124,卷取机开始加速转动;进入步骤125,此时,卷取机速度自动调节开始,以为参考量,为反馈量,对其差值进行PI运算,输出值为卷取机速度设定的增量;进。

7、入步骤126,将叠加到卷取机速度设定值;进入步骤127,卷筒上软钳口与带头同时到达重叠位,且两者线速度相同;进入步骤128,卷取机速度调节退出;进入步骤129,自动退出软钳口与带头对准程序。权 利 要 求 书CN 101968640 A 1/4页4一种运动中带头和软钳口定位的控制方法及步骤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冷轧重卷机组在卷取过程中带钢存在带头印的问题,特别是一种运动中带头和软钳口定位的控制方法及步骤。背景技术0002 “带头印”就是在带钢卷取过程中,在卷取张力的作用下,由于带材本身的厚度而在带钢上留下有间距规律的横向压痕。使用普通套筒的冷轧重卷机组,其生产的带材带头印比较明显,严重时。

8、长度可达几十米,严重影响带材质量。冷轧薄板生产过程中采用带弹性套筒(俗称橡胶套筒)卷取,达到了消除卷轴扇形块对薄板造成的压痕(折痕),但末能消除薄板自身带头对薄板造成的压痕。目前已经出现采用带有软钳口(软槽)的套筒,软钳口区域材质较软,当带头压在钳口区域内时,可有效的解决带头印问题,这是国内外正在研究的热点问题和技术难题。0003 一般重卷生产线无带头与软钳口定位功能,少数带有此功能的生产线,其结构复杂,硬件成本高,不容易维护,存在一定的缺陷。发明内容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硬件结构简单、算法可靠、精度高、能很好的解决带头印问题的一种运动中带头和软钳口定位的控制方法及步骤。0005 本。

9、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运动中带头和软钳口定位的控制方法及步骤,其方法特征是:在卷取套筒上有一个软钳口;在卷取套筒上设定A、B、C、E、F点,C点在卷取套筒的最左边,C点有钳口定位检测开关,E、F点分别在卷取套筒的最上端与最下端,A点为下卷取时软钳口与带头相交点,B点为上卷取时软钳口与带头相交点,A点在F点右侧,B点在E点右侧,上下夹送辊夹持带钢平分线与C点构成相对水平线,上下夹送辊出口有送料导板,控制送料导板向上或下与A点或B点切线平行,送料导板上D点设有带头检测开关,启动卷取机卷轴卷取套筒卷取过一定角度后,上卷取时逆时针转动,下卷取时顺时针转动,在C点经软钳口定位检测开关确认软钳口后卷。

10、筒软钳口停在钳口起始位F点(上卷取)或E点(下卷取),至此软钳口起始位定位步骤完成;上卷取时,控制送料导板向上与B点切线平行,带头通过上下夹送辊沿送料导板向左上B点匀速移动;下卷取时,控制送料导板向下与A点切线平行,带头通过上下夹送辊向左下A点匀速移动;已知带材运动速度为 ,卷取机加速度为,D点到B点距离为;带头从D走到B的时间为, (1)说 明 书CN 101968640 A 2/4页5在时间内,需控制软钳口从起始定位点F转到重叠定位点B,设加速时间为,匀速时间为,则 (2)(3)故,F点到B点的线性距离 (4)把和代入,号 (5) 当带材带头过D点时,开始计长,计长长度为,带头到B点剩余距。

11、离为(6)卷取机从F点向B点转动,对线性距离开始计长,计长长度为,软钳口到B点剩余线性距离为 (7)设 (8)以为参考量,为反馈量,对其差值进行PI运算后,输出值作为卷取机速度设定的增量叠加到装置的速度输入。0006 本发明的优点是:由于在卷取套筒上的C点有钳口定位检测开关,启动钳口定位功能,经钳口定位检测开关检测到卷筒软钳口位置,卷取转过一定角度后上卷取时软钳口停在钳口起始位F点,下卷取时软钳口停在钳口起始位E点。以上卷取为例,当穿带时带头到达带头检测D点时,卷取机开始逆时针旋转。通过调节器控制卷取机的转速,使带头到达重叠位B点的剩余距离与软钳口逆时针旋转至重叠位B点的剩余距离相等。这样,带。

12、头与软钳口将同时到达B点,且此时带材运动速度与卷取机转动线速度一致。由于在C点和送料导板上D点分别增加钳口定位检测开关和带头检测开关,利用机组本身控制系统通过较为简单的算法实现了运动中带头和软钳口定位控制,具有精度高、工艺简单的特点。附图说明0007 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软钳口定位流程;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软钳口与带头对准流程。0008 图中:1、上下夹送辊;2、带头;3、带头检测开关;4、卷取套筒;5、送料导板;6、钳口定位检测开关;7、卷取机卷轴。具体实施方式0009 如图1所示,一种运动中带头和软钳口定位控制方法,至少包括。

13、两个步骤:软钳口说 明 书CN 101968640 A 3/4页6起始位定位步骤和软钳口与带头重叠位定位步骤;1)软钳口起始位定位步骤:在卷取套筒4上有一个软钳口;在卷取套筒4上设定A、B、C、E、F点,C点在卷取套筒4的最左边,C点有钳口定位检测开关6,E、F点分别在卷取套筒4的最上端与最下端,A点为下卷取时软钳口与带头相交点,B点为上卷取时软钳口与带头相交点,A点在F点右侧,B点在E点右侧,上下夹送辊1夹持带钢平分线与C点构成相对水平线,上下夹送辊1出口有送料导板5,控制送料导板5向上或下与A点或B点切线平行,送料导板5上D点设有带头检测开关3,启动卷取机卷轴7卷取套筒4卷取过一定角度后,。

14、上卷取时逆时针转动,下卷取时顺时针转动,在C点经软钳口定位检测开关6确认软钳口后卷筒软钳口停在钳口起始位F点(上卷取)或E点(下卷取),至此软钳口起始位定位步骤完成;2)带头重叠位定位步骤(以上卷取为例,下卷取原理相同):送料导板5上D点设有带头检测开关3,导板可上下摆动,导板摆上时(上卷取)带头2通过上下夹送辊1向左上B点匀速移动;导板摆下时(下卷取)带头2通过上下夹送辊1向左下A点匀速移动。0010 已知带材运动速度为,卷取机加速度为,D点到B点距离为;带头从D走到B的时间为, (1)在时间内,需控制软钳口从起始定位点F转到重叠定位点B,设加速时间为,匀速时间为,则 (2)(3)故,F点到。

15、B点的线性距离 (4)把和代入,号 (5) 当带材带头过D点时,开始计长,计长长度为,带头到B点剩余距离为 (6)卷取机从F点向B点转动,对线性距离开始计长,计长长度为,软钳口到B点剩余线性距离为 (7)设 (8)以为参考量,为反馈量,对其差值进行PI运算后,输出值作为卷取机速度设定的增量叠加到装置的速度输入。0011 运动中带头和软钳口定位控制的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执行单元和检测单元。控说 明 书CN 101968640 A 4/4页7制器功能可由PLC完成。执行单元即逆变器和变频电机,没有额外增加硬件,减少了成本投入。送料导板带头检测采用反射式光电开关;钳口定位检测采用光电开关;卷取机转。

16、动距离计长采用高速计数模块,其计数信号为卷取机电机上自带编码器反馈信号;带材带头运动距离计长不单独增加元件,其值由机组速度计算得出。以为参考量,为反馈量,对其差值进行PI运算后,输出值作为卷取机速度设定的增量叠加到装置的速度输入。0012 一种运动中带头和软钳口定位的控制步骤由软钳口初始定位步骤和软钳口与带头对准步骤:图2说明:操作人员按动“软钳口初始定位“按钮,进入步骤110钳口定位启动程序,接着进入控制步骤111,卷取机转动;当装在卷筒上的反光板与装在卷取机架上的光电开关对准时,软钳口到位检测步骤112结束,否则,软钳口到位检测步骤112不断检测光电开关信号;步骤112完成后,触发卷取机编。

17、码器计数功能,开始进行计长步骤113,随后启动步骤114,软钳口到提前停车位否;当计长到位时,步骤115发速度0,卷筒匀减速,步骤116检测速度是否到0,到0,软钳口初始定位到结束步骤117,停在所要求的钳口初始位,否则继续执行步骤116检测速度到0。0013 图3说明:软钳口与带头对准流程从步骤120开始,进入步骤121,检测在机组自动穿带过程中,带头是否到送料导板上的检测开关3,不到,继续;到,进入步骤122,卷取机编码器计数功能触发,进行步骤123,编码器计数是否到设定位,不到继续步骤123,到,进入步骤124,卷取机开始加速转动。进入步骤125,此时,卷取机速度自动调节开始,以为参考量,为反馈量,对其差值进行PI运算,输出值为卷取机速度设定的增量。进入步骤126,将叠加到卷取机速度设定值。进入步骤127,卷筒上软钳口与带头同时到达重叠位,且两者线速度相同。进入步骤128,卷取机速度调节退出。进入步骤129,自动退出软钳口与带头对准程序。说 明 书CN 101968640 A 1/3页8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101968640 A 2/3页9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101968640 A 3/3页10图3说 明 书 附 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控制;调节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