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急性视神经炎的中药.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16447 上传时间:2018-01-1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99.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248387.7

申请日:

2015.05.16

公开号:

CN104784256A

公开日:

2015.07.22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56申请日:20150516|||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56; A61P27/02; A61K35/62(2006.01)N; A61K35/618(2015.01)N

主分类号:

A61K36/56

申请人:

淄博夸克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高忠青

地址:

255086山东省淄博市开发区万杰路121号(院内1幢204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急性视神经炎的中药,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而成:青葙子10份、地龙9份、密蒙花10份、白蒺藜9份、墨旱莲9份、黄芪25份、当归12份、石决明15份。临床实验证明,本发明能够安全有效治疗急性视神经炎。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治疗急性视神经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而成:青葙子10份、地龙9份、密蒙花10份、白蒺藜9份、墨旱莲9份、黄芪25份、当归12份、石决明15份。

说明书

一种用于治疗急性视神经炎的中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急性视神经炎的中药。
背景技术
急性视神经炎为视神经常见疾病,病理改变主要为视神经组织充血、水胀及压力增高,从而出现视神经轴浆运输及血液循环障碍,视功能受损,晚期可见视神经继发性萎缩而致盲。急性视神经炎多发生于青壮年和儿童,原冈复杂,可由全身疾病、眼球本身疾病或J}缶近病灶引起。视神经炎是眼科常见急症,故一旦明确诊断,应立即采取抢救治疗措施,西医通常给予足量的糖皮质激素和抗炎治疗.抑制视神经炎症或水肿,减轻视功能损害,并合理辅以神经营养类药物(维生素B、能量合剂)及血管扩张剂治疗,缩短病程,促进视功能的恢复。虽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本病已经得到公认,但部分患者糖皮质激素和抗炎治疗效果并不确切而且副作片j较大。急性视神经炎属于中医学“暴肓”范畴。发病原冈多由暴怒惊恐或平素情志抑郁引起肝失疏泄.气机郁结、玄府闭塞所致。经过阿医对症处理后.急性炎症减轻.火热证候改变.但血瘀的病理改变并没有消失, 更多的表现为气虚血瘀证。
本发明所涉及药材研究现状如下:
   青葙子【别名】青葙,野鸡冠花,狼尾花,鸡冠苋,大尾鸡。 【 来源 】为苋科植物青葙的干燥成熟种子。【性味】性微寒,味苦。【归经】归肝经。【功能主治】清肝,明目,退翳。用于肝热目赤、眼生翳膜、视物昏花、肝火眩晕。【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25g。【注意】该品有清泄肝火作用,适用于高血压病属肝阳上亢之证.由于该品清热力强,且有扩散瞳孔的作用,因此肝肾虚及青光眼患者忌用。【摘录】《中华本草》。
    地龙【别名】蚯蚓、蛐蟮、曲虫、土蟺、赤虫。【来源】本品为巨蚓科动物参环毛蚓、通俗环毛蚓、威廉环毛蚓或栉盲环毛蚓的干燥体。前一种习称“广地龙”,后三种习称“沪地龙”。广地龙春季至秋季捕捉,沪地龙夏季捕捉,及时剖开腹部,除去内脏及泥沙,洗净,晒干或低温干燥。【性味】 咸,寒。【归经】归肝、脾、膀胱经。【功能主治】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用于高热神昏,惊痫抽搐,关节痹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肺热喘咳,尿少水肿,高血压。【用法用量】内服:煎汤,4.5-9g。【注意】 脾胃虚寒不宜服,孕妇禁服。【摘录】《中华本草》。
    密蒙花【别名】蒙花、蒙花珠、老蒙花、羊耳朵朵尖、水锦花、黄花醉鱼草。 【 来源 】本品为马钱科植物密蒙花的干燥花蕾及其花序。春季花未开放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性味】 甘,微寒。【归经】归肝经。【功能主治】清热养肝,明目退翳。用于目赤肿痛,多泪羞明,眼生翳膜,肝虚目暗,视物昏花。【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2g。【摘录】《中华本草》。
    白蒺藜【别名】  刺蒺藜、白蒺藜、硬蒺藜。【 来源 】本品为蒺藜科植物蒺藜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性味】 辛、苦,微温;【归经】归肝经。【功能主治】平肝解郁,活血祛风,明目,止痒。用于头痛眩晕,胸胁胀痛,乳闭乳痈,目赤翳障,风疹瘙痒。【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摘录】《中华本草》。
    墨旱莲【别名】 旱莲草、水旱莲、莲子草、白花蟛蜞草、墨斗草、野向日葵、墨菜、黑墨草、墨汁草、墨水草、乌心草。【 来源 】本品为菊科植物鳢肠的干燥地上部分。花开时采割,晒干。【性味】甘、酸,寒。【归经】归肾、肝经。【功能主治】滋补肝肾,凉血止血。用于牙齿松动,须发早白,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阴虚血热、吐血、衄血、尿血,血痢,崩漏下血,外伤出血。【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注意】脾肾虚寒者忌服。【摘录】《中华本草》。
黄芪【别名】绵芪、绵黄芪。【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 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根头,晒干。【性味】甘,温。【归经】归肺、脾经。【功能主治】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30g。【摘录】《中华本草》。
     当归【别名】干归。【来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秋末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待水分稍蒸发后,捆成小把,上棚,用烟火慢慢熏干。【性味】 甘、辛,温。【归经】归肝、心、脾经。【功能主治】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酒当归活血通经。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25g。【注意】 湿阻中满及大便溏泄者慎服。【摘录】《中华本草》。
     石决明【别名】鲍鱼壳、九孔螺、九孔石决明。 【 来源 】 本品为鲍科动物杂色鲍(光底海决) 、皱纹盘鲍(毛底海决) 、羊鲍(大海决)、耳鲍或白鲍的贝壳。夏、秋二季捕捉,去肉,洗净,干燥。【性味】 咸,寒。【归经】 归肝经。【功能主治】平肝潜阳,清肝明目。用于头痛眩晕,目赤翳障,视物昏花,青盲雀目。【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5g。【摘录】《中华本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急性视神经炎的中药,通过选择合适的药材及其配比,达到安全有效治愈急性视神经炎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治疗急性视神经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而成:青葙子10份、地龙9份、密蒙花10份、白蒺藜9份、墨旱莲9份、黄芪25份、当归12份、石决明15份。
 下面结合临床实验数据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一般资料
发明人2012年12月~2014年12月间共收集门诊及住院急性视神经炎患者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与对照组21例,治疗组男11例,女14例,年龄16~46岁,平均年龄27.65岁;对照组男9例,女12例,年龄14~50岁,平均年龄29.85岁。2组性别、年龄及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
依据全国急性视神经炎临床专业会议的诊断标准:(1)视力下降:大多视力突然下降,甚至发病数日即可降至光感或无光感。(2)眼球转动时眼球后部牵引样疼痛,眶深部压痛。(3)眼底改变:视乳头炎时视盘充血、轻度隆起(3D以下)、边缘不清、生理凹陷消失,视网膜静脉充盈纡曲,视乳头周围视网膜水肿混浊、火焰状出血及黄白色渗出,有时可波及黄斑部导致黄斑部出现反射状水肿皱褶。球后急性视神经炎时,早期眼底基本正常,晚期视乳头颜色变淡,视神经萎缩。2、试验方法
2.1治疗方法
治疗组口服本发明按照具体实施例3制得的胶囊剂,每日3次。疗程一个月周。
对照组口服强的松、地塞米松、维生素A(按说明书服用)。疗程一周。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临床控制:治疗后视力达1.0以上或达到发病前的视力.视野检查正常,视乳头与视网膜正常。
显效:治疗后视力提高3~5行,视野检查正常或暗点明显缩小,视乳头与视网膜无明显异常。
有效:治疗后视力提高1~2行,视野留有暗点或向心性缩小,视乳头正常或色淡与边界模糊。
无效:治疗后视力不提高或下降,视野及眼底无改善。
3.2 治疗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可见,本发明制得的药物能够安全有效治疗急性视神经炎,具有推广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称取:青葙子10克、地龙9克、密蒙花10克、白蒺藜9克、墨旱莲9克、黄芪25克、当归12克、石决明15克;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120克,即得符合正常成人一天用量的煎剂。
    用于治疗急性视神经炎。口服,每日分早午晚三次服用。
实施例2
称取:青葙子10克、地龙9克、密蒙花10克、白蒺藜9克、墨旱莲9克、黄芪25克、当归12克、石决明15克;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时,过滤;滤渣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包装,即得符合正常成人一天用量的散剂。
    用于治疗急性视神经炎。口服,每日分早午晚三次服用。
实施例3
称取:青葙子10克、地龙9克、密蒙花10克、白蒺藜9克、墨旱莲9克、黄芪25克、当归12克、石决明15克;加6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1小时,合并煎煮液,浓缩,干燥,装入胶囊壳,即得符合正常成人一天用量的胶囊剂。
    用于治疗急性视神经炎。口服,每日分早午晚三次服用。

一种用于治疗急性视神经炎的中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用于治疗急性视神经炎的中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用于治疗急性视神经炎的中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用于治疗急性视神经炎的中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治疗急性视神经炎的中药.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急性视神经炎的中药,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而成:青葙子10份、地龙9份、密蒙花10份、白蒺藜9份、墨旱莲9份、黄芪25份、当归12份、石决明15份。临床实验证明,本发明能够安全有效治疗急性视神经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