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省力机构.pdf

上传人:00062****4422 文档编号:1640484 上传时间:2018-06-30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98.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79277.4

申请日:

2009.09.29

公开号:

CN102029858A

公开日:

2011.04.27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B60B 37/00申请日:20090929授权公告日:20130320终止日期:20130929|||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0B 37/00申请日:20090929|||公开

IPC分类号:

B60B37/00

主分类号:

B60B37/00

申请人:

刘俊跃

发明人:

刘俊跃

地址:

071051 河北省保定市向阳南路南基地13号楼2-401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车辆省力机构,由轴皮内筒芯、齿轮、驱动齿轮、车轴组成。筒芯固定在轴皮上,齿轮固定在筒芯上,驱动齿轮安装在车轴上。驱动齿轮和齿轮相啮合。车轴不在车轮的正中心,当车轴或飞轮带动驱动齿轮转动,驱动与筒芯相固定的齿轮时,反作用力使车轴偏离车轮与车轮和地面接触点的连线,使车轮形成向前的倾力,因而省力。

权利要求书

1: 车辆省力机构, 其特征是 : 加粗了的轴皮内固定有筒芯, 筒芯也可以和轴皮为一体 ; 筒芯内固定有以车轮中心为圆心的齿轮, 筒芯的端部装有套筒, 套筒也可以和筒芯为一体 ; 车轴的中心不和车轮的中心重合 ; 车轴上固定有以车轴中心为圆心的驱动齿轮, 驱动齿轮 和齿轮相啮合 ; 套筒距车轴最近的点到车轴中心的距离小于驱动齿轮的半径 ; 车轴和筒芯 之间有轴承, 固定块和套筒 ; 车的重量由车轴, 轴承, 固定块传递给套筒和筒芯, 驱动齿轮和 齿轮间不承受车的重量传递。
2: 车辆省力机构, 其特征是 : 加粗了的轴皮内固定有筒芯, 筒芯也可以和轴皮为一体 ; 筒芯端部固定有以车轮中心为圆心的齿轮, 筒芯的内部装有套筒, 套筒也可以和筒芯为一 体或省略 ; 车轴的中心不和车轮的中心重合 ; 车轴上有以车轴中心为圆心的驱动齿轮, 驱 动齿轮和齿轮相啮合 ; 套筒或筒芯距车轴最近的点到车轴中心的距离小于驱动齿轮的半 径; 车轴和筒芯之间有轴承, 固定块和套筒, 也可省略套筒 ; 车的重量由车轴, 轴承, 固定 块, 套筒传递给筒芯, 也可以由车轴, 轴承, 固定块传递给筒芯, 驱动齿轮和齿轮间不承受车 的重量传递。
3: 根据权利要求书 1 或 2 所述的车轴和筒芯之间有轴承, 固定块和套筒, 其特征是 : 轴 承为两个, 一个安在车轴上, 另一个安在筒芯或套筒上, 两个轴承之间有固定块, 固定块可 以和轴承的内圈或外圈为一体。
4: 根据权利要求书 2 所述的车轴上有以车轴中心为圆心的驱动齿轮, 其特征是 : 驱动 齿轮固定在车轴上, 也可以在车轴和驱动齿轮之间安有轴承。

说明书


车辆省力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车辆省力机构, 它利用自然的重力能, 并尽可能将其转化为动力。 其最佳 的应用方向为自行车、 摩托车和三轮车, 也适用于其它车辆或机械。
     背景技术 车辆的发明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但迄今为止车辆的共同特点是承重的车轴都在车 轮中心。而车轮中心又是一个 “死点” , 它垂直于水平的地面, 形不成动力。车辆前进完全靠 外力驱动, 因而费力。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车辆省力机构 : 在加粗了的轴皮 6 内固定 有筒芯 7, 筒芯 7 也可以和轴皮 6 为一体。在筒芯 7 内固定有以车轮中心 O 为圆心的齿轮 5, 齿轮形式为内齿轮。筒芯 7 端部装有套筒 9, 套筒 9 也可以和筒芯 7 为一体。车轴 2 不 在车轮的中心 O, 即车轴中心 O′和车轮中心 O 不重合。车轴 2 上固定有以车轴中心 O′为 圆心的驱动齿轮 4。驱动齿轮 4 和齿轮 5 相啮合。套筒 9 距车轴 2 最近的点 B 到车轴中心 O′的距离小于驱动齿轮 4 的半径。车轴 2 上装有轴承 3, 套筒 9 上也装有轴承 3, 两个轴承 间有固定块 1, 固定块 1 也可以和轴承的外圈或内圈为一体, 车的重量由车轴 2 通过轴承 3 和固定块 1 传递到套筒 9 和筒芯 7 上。驱动齿轮 4 和齿轮 5 间不承受车的重量传递。上述 的车轴 2 可以是实心车轴, 也可以是空心车轴。空心的车轴内可以穿通、 安装其它轴或半轴 等, 但穿通、 安装的其它轴或半轴等不改变车轴 2 在本发明中的性质和作用。
     为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车辆省力机构 : 在加粗了的轴皮 6 内固定 有筒芯 7, 筒芯 7 也可以和轴皮 6 为一体。在筒芯 7 的端部固定有以车轮中心 O 为圆心的 齿轮 5, 齿轮形式为内齿轮。筒芯 7 内部装有套筒 9 ; 筒芯 7 和套筒 9 也可以为一体, 还可以 把筒芯 7 的中部做细, 省略套筒 9。车轴 2 不在车轮的中心 O, 即车轴中心 O′和车轮中心 O 不重合。车轴 2 上固定有以车轴中心 O′为圆心的驱动齿轮 4 ; 也可以在驱动齿轮 4 和车轴 2 之间安装轴承 3, 驱动齿轮 4 和其他驱动部件如飞轮 8 相固定, 驱动齿轮 4 和其他驱动部 件可绕车轴 2 转动。驱动齿轮 4 和齿轮 5 相啮合。套筒 9 或筒芯 7 距车轴 2 最近的点 B 到 车轴中心 O′的距离小于驱动齿轮 4 的半径。车轴 2 上装有轴承 3, 筒芯 7 或套筒 9 上也装 有轴承 3, 两个轴承间有固定块 1, 固定块 1 也可以和轴承的外圈或内圈为一体。车的重量 由车轴 2 通过轴承 3 和固定块 1 传递到套筒 9 和筒芯 7 上, 无套筒 9 时则由车轴 2 通过轴 承 3 和固定块 1 传递到筒芯 7 上。驱动齿轮 4 和齿轮 5 间不承受车的重量传递。上述的车 轴 2 可以是实心车轴, 也可以是空心车轴。空心的车轴内可以穿通、 安装其它轴或半轴等, 但穿通、 安装的其它轴或半轴等不改变车轴 2 在本发明中的性质和作用。
     由于实施了上述方案, 当车辆的动力通过车轴 2 或驱动部件如飞轮 8 转动驱动齿 轮 4 时, 驱动齿轮 4 与齿轮 5 的啮合、 转动产生反作用力, 这个反作用力使车轴 2 偏离车轮 中心与车轮和地面接触点的连线, 也就偏离了车轮中心这个 “死点” , 和重力一起形成向前
     倾的力, 因而省力。 附图说明 图一车辆省力机构正面示意图
     图二 A-A 剖面图
     图三 A′ -A′剖面图
     图中标注说明 : O 车轮的中心 O′车轴的中心 B 筒芯或套筒距车轴最近的点 1 固定 块 2 车轴 3 轴承 4 驱动齿轮 5 齿轮 6 轴皮 7 筒芯 8 飞轮 9 套筒
     具体实施
     实施方式一, 结合图 1 和图 2 说明 : 在加粗了的轴皮 6 内固定有筒芯 7。在筒芯 7 内固定有以车轮中心 O 为圆心的齿轮 5, 形式为内齿轮。筒芯 7 的端部固定有套筒 9。车 轴 2 不在车轮的中心 O, 即车轴中心 O′和车轮中心 O 不重合。车轴 2 上固定有以车轴中心 O′为圆心的驱动齿轮 4, 驱动齿轮 4 和齿轮 5 相啮合。套筒 9 距车轴 2 最近的点 B 到车轴 中心 O′的距离小于驱动齿轮 4 的半径。车轴 2 上装有轴承 3, 套筒 9 上也装有轴承 3, 两个 轴承间安装有固定块 1, 车的重量由车轴 2 通过轴承 3 和固定块 1 传到套筒 9 和筒芯 7 上。 当动力转动车轴 2 时, 车轴 2 带动驱动齿轮 4 转动, 驱动齿轮 4 与齿轮 5 的啮合、 转动产生 反作用力, 这个反作用力使车轴 2 偏离车轮中心与车轮和地面接触点的连线, 也就偏离了 车轮中心这个 “死点” , 和重力一起形成向前倾的力, 因而省力。
     实施方式二, 结合图 1 和图 3 说明 : 在加粗了的轴皮 6 内固定有筒芯 7, 筒芯 7 的中 部细, 端部粗。在筒芯 7 的端部固定有以车轮中心 O 为圆心的齿轮 5, 形式为内齿轮。车轴 2 不在车轮的中心 O, 即车轴中心 O′和车轮中心 O 不重合。车轴 2 上有以车轴中心 O′为 圆心的驱动齿轮 4, 驱动齿轮 4 和车轴 2 之间安装有轴承, 飞轮 8 和驱动齿轮 4 相固定。驱 动齿轮 4 和齿轮 5 相啮合。筒芯 7 距车轴 2 最近的点 B 到车轴中心 O′的距离小于驱动齿 轮 4 的半径。车轴 2 上装有轴承 3, 筒芯 7 上也装有轴承 3, 两个轴承间安装有固定块 1, 车 的重量由车轴 2 通过轴承 3 和固定块 1 传递到筒芯 7 上。当动力转动飞轮 8 时, 飞轮 8 带 动驱动齿轮 4 转动, 驱动齿轮 4 与齿轮 5 的啮合、 转动产生反作用力, 这个反作用力使车轴 2 偏离车轮中心与车轮和地面接触点的连线, 也就偏离了车轮中心这个 “死点” , 和重力一起 形成向前倾的力, 因而省力。
    

车辆省力机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车辆省力机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车辆省力机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车辆省力机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辆省力机构.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029858 A (43)申请公布日 2011.04.27 CN 102029858 A *CN102029858A* (21)申请号 200910179277.4 (22)申请日 2009.09.29 B60B 37/00(2006.01) (71)申请人 刘俊跃 地址 071051 河北省保定市向阳南路南基地 13 号楼2-401 (72)发明人 刘俊跃 (54)发明名称 车辆省力机构 (57)摘要 车 辆 省 力 机 构, 由 轴 皮 内 筒 芯、 齿 轮、 驱 动 齿 轮、 车 轴 组 成。 筒 芯 固 定 在 轴 皮 上, 齿 轮 固 定 在 筒 芯上。

2、, 驱动齿轮安装在车轴上。 驱动齿轮和齿轮相 啮 合。 车 轴 不 在 车 轮 的 正 中 心, 当 车 轴 或 飞 轮 带 动 驱 动 齿 轮 转 动, 驱 动 与 筒 芯 相 固 定 的 齿 轮 时, 反 作 用 力 使 车 轴 偏 离 车 轮 与 车 轮 和 地 面 接 触 点 的 连 线, 使车轮形成向前的倾力, 因而省力。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3 页CN 102029860 A 1/1 页 2 1. 车 辆 省 力 机 构, 其 特 征 是 : 加 粗 了 的 轴 皮 内 固 定。

3、 有 筒 芯, 筒 芯 也 可 以 和 轴 皮 为 一 体 ; 筒 芯 内 固 定 有 以 车 轮 中 心 为 圆 心 的 齿 轮, 筒 芯 的 端 部 装 有 套 筒, 套 筒 也 可 以 和 筒 芯 为 一 体 ; 车 轴 的 中 心 不 和 车 轮 的 中 心 重 合 ; 车 轴 上 固 定 有 以 车 轴 中 心 为 圆 心 的 驱 动 齿 轮, 驱 动 齿 轮 和 齿 轮 相 啮 合 ; 套 筒 距 车 轴 最 近 的 点 到 车 轴 中 心 的 距 离 小 于 驱 动 齿 轮 的 半 径 ; 车 轴 和 筒 芯 之 间 有 轴 承, 固 定 块 和 套 筒 ; 车 的 重 量 由 。

4、车 轴, 轴 承, 固 定 块 传 递 给 套 筒 和 筒 芯, 驱 动 齿 轮 和 齿轮间不承受车的重量传递。 2. 车 辆 省 力 机 构, 其 特 征 是 : 加 粗 了 的 轴 皮 内 固 定 有 筒 芯, 筒 芯 也 可 以 和 轴 皮 为 一 体 ; 筒 芯 端 部 固 定 有 以 车 轮 中 心 为 圆 心 的 齿 轮, 筒 芯 的 内 部 装 有 套 筒, 套 筒 也 可 以 和 筒 芯 为 一 体 或 省 略 ; 车 轴 的 中 心 不 和 车 轮 的 中 心 重 合 ; 车 轴 上 有 以 车 轴 中 心 为 圆 心 的 驱 动 齿 轮, 驱 动 齿 轮 和 齿 轮 相 啮。

5、 合 ; 套 筒 或 筒 芯 距 车 轴 最 近 的 点 到 车 轴 中 心 的 距 离 小 于 驱 动 齿 轮 的 半 径 ; 车 轴 和 筒 芯 之 间 有 轴 承, 固 定 块 和 套 筒, 也 可 省 略 套 筒 ; 车 的 重 量 由 车 轴, 轴 承, 固 定 块, 套 筒 传 递 给 筒 芯, 也 可 以 由 车 轴, 轴 承, 固 定 块 传 递 给 筒 芯, 驱 动 齿 轮 和 齿 轮 间 不 承 受 车 的重量传递。 3. 根据权利要求书1 或2 所述的车轴和筒芯之间有轴承, 固定块和套筒, 其特征是 : 轴 承 为 两 个, 一 个 安 在 车 轴 上, 另 一 个 安 。

6、在 筒 芯 或 套 筒 上, 两 个 轴 承 之 间 有 固 定 块, 固 定 块 可 以和轴承的内圈或外圈为一体。 4. 根 据 权 利 要 求 书 2 所 述 的 车 轴 上 有 以 车 轴 中 心 为 圆 心 的 驱 动 齿 轮, 其 特 征 是 : 驱 动 齿轮固定在车轴上, 也可以在车轴和驱动齿轮之间安有轴承。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029858 ACN 102029860 A 1/2 页 3 车辆省力机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为车辆省力机构, 它利用自然的重力能, 并尽可能将其转化为动力。 其最佳 的应用方向为自行车、 摩托车和三轮车, 也适用于其它车辆或机械。 背。

7、景技术 0002 车 辆 的 发 明 已 有 几 千 年 的 历 史, 但 迄 今 为 止 车 辆 的 共 同 特 点 是 承 重 的 车 轴 都 在 车 轮中心。 而车轮中心又是一个 “ 死点” , 它垂直于水平的地面, 形不成动力。 车辆前进完全靠 外力驱动, 因而费力。 发明内容 0003 为 解 决 上 述 问 题, 本 发 明 的 解 决 方 案 是, 车 辆 省 力 机 构 : 在 加 粗 了 的 轴 皮 6 内 固 定 有 筒 芯 7, 筒 芯 7 也 可 以 和 轴 皮 6 为 一 体。 在 筒 芯 7 内 固 定 有 以 车 轮 中 心 O 为 圆 心 的 齿 轮 5, 齿 。

8、轮 形 式 为 内 齿 轮。 筒 芯 7 端 部 装 有 套 筒 9, 套 筒 9 也 可 以 和 筒 芯 7 为 一 体。 车 轴 2 不 在车轮的中心O, 即车轴中心O和车轮中心O 不重合。 车轴2 上固定有以车轴中心O为 圆心的驱动齿轮4。 驱动齿轮4 和齿轮5 相啮合。 套筒9 距车轴2 最近的点B 到 车轴中心 O的距离小于驱动齿轮4 的半径。 车轴2 上装有轴承3, 套筒9 上也装有轴承3, 两个轴承 间 有 固 定 块 1, 固 定 块 1 也 可 以 和 轴 承 的 外 圈 或 内 圈 为 一 体, 车 的 重 量 由 车 轴 2 通 过 轴 承 3 和固定块1 传递到套筒9 。

9、和筒芯7 上。 驱动齿轮4 和齿轮5 间不承受车的重量传递。 上述 的车轴2 可以是实心车轴, 也可以是空心车轴。 空心的车轴内可以穿通、 安装其它轴或半轴 等, 但穿通、 安装的其它轴或半轴等不改变车轴2 在本发明中的性质和作用。 0004 为 解 决 上 述 问 题, 本 发 明 的 解 决 方 案 是, 车 辆 省 力 机 构 : 在 加 粗 了 的 轴 皮 6 内 固 定 有 筒 芯 7, 筒 芯 7 也 可 以 和 轴 皮 6 为 一 体。 在 筒 芯 7 的 端 部 固 定 有 以 车 轮 中 心 O 为 圆 心 的 齿轮5, 齿轮形式为内齿轮。 筒芯7 内部装有套筒9 ; 筒芯7。

10、 和套筒9 也可以为一体, 还可以 把筒芯7 的中部做细, 省略套筒9。 车轴2 不在车轮的中心O, 即车轴中心O和车轮中心O 不重合。 车轴2 上固定有以车轴中心O为圆心的驱动齿轮4 ; 也可以在驱动齿轮4 和 车轴 2 之 间 安 装 轴 承 3, 驱 动 齿 轮 4 和 其 他 驱 动 部 件 如 飞 轮 8 相 固 定, 驱 动 齿 轮 4 和 其 他 驱 动 部 件可绕车轴2 转动。 驱动齿轮4 和齿轮5 相啮合。 套筒9 或筒芯7 距车轴2 最近的点B 到 车轴中心O的距离小于驱动齿轮4 的半径。 车轴2 上装有轴承3, 筒芯7 或套筒9 上也装 有 轴 承 3, 两 个 轴 承 。

11、间 有 固 定 块 1, 固 定 块 1 也 可 以 和 轴 承 的 外 圈 或 内 圈 为 一 体。 车 的 重 量 由 车 轴 2 通 过 轴 承 3 和 固 定 块 1 传 递 到 套 筒 9 和 筒 芯 7 上, 无 套 筒 9 时 则 由 车 轴 2 通 过 轴 承3 和固定块1 传递到筒芯7 上。 驱动齿轮4 和齿轮5 间不承受车的重量传递。 上述的车 轴 2 可 以 是 实 心 车 轴, 也 可 以 是 空 心 车 轴。 空 心 的 车 轴 内 可 以 穿 通、 安 装 其 它 轴 或 半 轴 等, 但穿通、 安装的其它轴或半轴等不改变车轴2 在本发明中的性质和作用。 0005 。

12、由 于 实 施 了 上 述 方 案, 当 车 辆 的 动 力 通 过 车 轴 2 或 驱 动 部 件 如 飞 轮 8 转 动 驱 动 齿 轮 4 时, 驱 动 齿 轮 4 与 齿 轮 5 的 啮 合、 转 动 产 生 反 作 用 力, 这 个 反 作 用 力 使 车 轴 2 偏 离 车 轮 中 心 与 车 轮 和 地 面 接 触 点 的 连 线, 也 就 偏 离 了 车 轮 中 心 这 个“死 点” , 和 重 力 一 起 形 成 向 前 说 明 书 CN 102029858 ACN 102029860 A 2/2 页 4 倾的力, 因而省力。 附图说明 0006 图一车辆省力机构正面示意图 。

13、0007 图二A-A 剖面图 0008 图三A-A剖面图 0009 图中标注说明 : O 车轮的中心O车轴的中心B 筒芯或套筒距车轴最近的点1 固定 块2 车轴3 轴承4 驱动齿轮5 齿轮6 轴皮7 筒芯8 飞轮9 套筒 0010 具体实施 0011 实 施 方 式 一, 结 合 图 1 和 图 2 说 明 : 在 加 粗 了 的 轴 皮 6 内 固 定 有 筒 芯 7。 在 筒 芯 7 内 固 定 有 以 车 轮 中 心 O 为 圆 心 的 齿 轮 5, 形 式 为 内 齿 轮。 筒 芯 7 的 端 部 固 定 有 套 筒 9。 车 轴2 不在车轮的中心O, 即车轴中心O和车轮中心O 不重合。

14、。 车轴2 上固定有以车轴中心 O为圆心的驱动齿轮4, 驱动齿轮4 和齿轮5 相啮合。 套筒9 距车轴2 最近的点B 到车轴 中心O的距离小于驱动齿轮4 的半径。 车轴2 上装有轴承3, 套筒9 上也装有轴承3, 两个 轴承间安装有固定块1, 车的重量由车轴2 通过轴承3 和固定块1 传到套 筒9 和筒芯7 上。 当 动 力 转 动 车 轴 2 时, 车 轴 2 带 动 驱 动 齿 轮 4 转 动, 驱 动 齿 轮 4 与 齿 轮 5 的 啮 合、 转 动 产 生 反 作 用 力, 这 个 反 作 用 力 使 车 轴 2 偏 离 车 轮 中 心 与 车 轮 和 地 面 接 触 点 的 连 线,。

15、 也 就 偏 离 了 车轮中心这个“ 死点” , 和重力一起形成向前倾的力, 因而省力。 0012 实施方式二, 结合图1 和图3 说明 : 在加粗了的轴皮6 内固定有筒芯7, 筒芯7 的中 部细, 端部粗。 在筒芯7 的端部固定有以车轮中心O 为圆心的齿轮5, 形式为内齿轮。 车轴 2 不 在 车 轮 的 中 心 O, 即 车 轴 中 心 O 和 车 轮 中 心 O 不 重 合。 车 轴 2 上 有 以 车 轴 中 心 O 为 圆心的驱动齿轮4, 驱动齿轮4 和车轴2 之间安装有轴承, 飞轮8 和驱动齿轮4 相固定。 驱 动齿轮4 和齿轮5 相啮合。 筒芯7 距车轴2 最近的点B 到车轴中心。

16、O的距离小于驱动齿 轮4 的半径。 车轴2 上装有轴承3, 筒芯7 上也装有轴承3, 两个轴承间安装有固定块1, 车 的 重 量 由 车 轴 2 通 过 轴 承 3 和 固 定 块 1 传 递 到 筒 芯 7 上。 当 动 力 转 动 飞 轮 8 时, 飞 轮 8 带 动 驱 动 齿 轮 4 转 动, 驱 动 齿 轮 4 与 齿 轮 5 的 啮 合、 转 动 产 生 反 作 用 力, 这 个 反 作 用 力 使 车 轴 2 偏离车轮中心与车轮和地面接触点的连线, 也就偏离了车轮中心这个 “ 死点” , 和重力一起 形成向前倾的力, 因而省力。 说 明 书 CN 102029858 ACN 102029860 A 1/3 页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029858 ACN 102029860 A 2/3 页 6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029858 ACN 102029860 A 3/3 页 7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029858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