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型预制隔墙板及成型工艺.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164028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354.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9114977.7

申请日:

1999.06.30

公开号:

CN1245855A

公开日:

2000.03.01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实质审查的生效申请日:1999.6.30|||公开

IPC分类号:

E04C3/26; C04B20/00; B32B3/26

主分类号:

E04C3/26; C04B20/00; B32B3/26

申请人:

胡军;

发明人:

胡军

地址:

610507四川省新都县新民镇新民中学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四川省中亚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舒銮袆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用锯末、氯化镁、和玻璃纤维制成浇铸组分原料,在模具中成型的轻型预制隔墙板及成型工艺。产品长方形,有上下面板,板的两边一边是凸椽,一边是凹槽,中间空心,两头、两边和中间有整齐排列,对应穿透的长方形孔;两块隔墙板之间的凸椽和凹槽是相互配合的。由于产品是一次成型,整体浇注,所以不仅重量轻,强度高,便于建筑施工时穿管引线,而且两块隔墙板之间可以严密扣入另一块的凹槽中,减少调整校对工序,减少了施工时间,提高了工效。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锯末、氯化镁、氧化镁、环氧铜和玻璃纤维制成浇铸 用组分原料,在模具中将产品浇铸成型的轻型予制隔墙板及成型工艺, 其特征在于:产品的形状是长方形,上下面板平整光滑,板的两边一 边是凸椽,一边是凹槽,中间空心,两头、两边和中间都有整齐排列, 相互对应穿透的长方形孔;两块轻型予制隔墙板之间,一边的凸椽和 一边的凹槽是相互配合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型予制隔墙板及成型工艺,其特征 在于:成型模主要由侧模,端模、中模和盖板组成,在侧模、端模和 中模上都有长方形凸块,此凸块造就产品中间以及四方均有的长方形 孔;每一侧模、端模和中模均有相应的挡模板,以造就成型为隔墙板 四边和中间的筋棱和筋柱;每一付模具有两根或两根以上的固模钢筋, 便于在浇注组分原料时使模具能相对固定。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型予制隔墙板及成型工艺,其特征 在于:产品和成型模具可以根据用户建筑设计尺寸的需要可大可小, 如果尺寸大筋棱和筋拄就多,如果尺寸小筋棱和筋拄就少,相应的是 成型模的固模钢筋数量也应当增多或减少。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型予制隔墙板及成型工艺,其特征 在于:组分原料是由锯末(麦草,或稻草)20-60%,氯化镁20-50%, 氧化镁10-25%,环氧酮5-10%,硫酸亚铁2-5%。将上述组分进行 混合均匀,使用时加水,成糊状,注入成型模中;玻璃纤维(或布) 先垫底,浇注完毕后,在浇注面上放一层玻璃纤维(或布)总量约2 -5%。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型予制隔墙板及成型工艺,其特征 在于:本发明产品的浇注过程是: 1、在光滑的地板(或桌面)上放上装配好的侧模和端模; 2、放上一层玻璃纤维(或布),先用组分原料浇注底板,然后 放上中模、侧模和端模的挡模板,继续进行浇注; 3、浇注完毕后再放上一层玻璃纤维(或布),抹光滑后盖上盖 板,安装上固模钢筋; 4、在固化过程中,由于原料组分中和固化剂的作用,浇注体要 发热,应立即将端模脱开,让中模中的热量和气体释放出来; 5、脱模过程是在组分原料基本凝固后,先取固模钢筋,慢慢敲 松中模挡模板和中模,从端模孔中取出来,最后拿开侧模,一步成型 的隔墙板即告成型,冷固晾乾即可使用。
6: 成型后的产品要在1-2‰氢氧化钠水中浸泡一天左右,捞起晾 乾即可使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型予制隔墙板及成型工艺,其特征 在于:本发明成型模具的材质,如果产品量小,可以用木材制作,如 果量大,可以用金属,特别是钢材制作。

说明书


轻型予制隔墙板及成型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材料,特别是一种起隔墙作用的轻型予制隔墙板及成型工艺。

    现有的建筑物,特别是高层建筑,非承重墙的墙体仍然是采用一块块砖头堆砌起来的,存在有几大不足点:1、墙体非常沉重,如修高楼,其累计重量是相当惊人的;2、搬运砖头和堆砌砖头都非常费时费力;3、砖体墙乃实体墙,要想在墙中穿管走线是非常困难或根本就不可能的事情。为此,国内外建材公司和生产厂家竟相研制具有空心体轻,比较坚固耐用而又不易变形的建筑隔墙板,以满足建筑工艺的需要。

    中国专利(ZL 97 2 02688.6)公开了一种名为“轻体隔墙板”的实用新型技术,存在有三大不足点:1、采取的是三步成型法,即所谓“由两块基板沿板面方向对向连接构成”,也就是说首先要在模具中分两步浇制成两块基板,第三步将两块基板对扣在一块后,再在边沿钉爪钩,抹上水泥或其它凝固体材料才能成型,晾乾以后备用,其工艺复杂,费时费力,浪费较大,成本较高;2、由于采用的是三步浇注成型法,只有边沿采取了一点连接措施,中间毫无一点连接,其强度是较弱的,一般隔墙板是竖立使用,如果用力不均,很容易使“两基板”脱离连接而分开;3、该隔墙板四面是方整平行的,在实际使用时,两块隔墙板只是靠拢而以,相互之间没有“关照”,必须在使用时,还要建筑施工单位增加一道拼对工序后才能进行固定。所以,使用起来很不方便。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向公众提供一种一步成型,混然一体凝固,内空体轻,两块隔墙板相互之间能够“关照”,具有凹凸边沿的轻型予制隔墙板及成型工艺。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措施是:

    用锯末、氯化镁、环氧铜和玻璃纤维制成浇铸用组分原料,在模具中将产品浇铸成型,产品的形状(参考图1)是长方形,上下面板平整光滑,板的两边一边是凸椽,一边是凹槽,中间空心,两头、两边和中间都有整齐排列,相互对应穿透的长方形孔。两块轻型予制隔墙板之间,一边的凸椽和一边的凹槽是相互配合的。

    成型模(参考图2)主要由侧模,端模、中模和盖板组成,在侧模、端模和中模上都有长方形凸块,此中模和凸块造就产品中间地筋棱和四方均有的长方形孔。每一侧模、端模和中模均有相应的挡模板,以造就成型为隔墙板四边和中间的筋棱和筋柱。每一付模具有两根或两根以上的固模钢筋,便于在浇注组分原料时使模具能相对固定。

    产品和成型模具可以根据用户建筑设计尺寸的需要可大可小,如果尺寸大筋棱和筋拄就多,如果尺寸小筋棱和筋拄就少。相应的是成型模固模钢筋的数量也应当增多或减少。

    组分原料是由锯末(麦草,或稻草)20-60%,氯化镁20-50%,氧化镁10-25%,环氧酮5-10%,硫酸亚铁2-5%。将上述组分进行混合均匀,使用时加水,成糊状,注入成型模中。玻璃纤维(或布)先垫底,浇注完毕后,在浇注面上放一层玻璃纤维(或布)总量约2-5%。由于底和面均有玻璃纤维(或布),所以产品的两个面经组分原料浸浇后凝固成型,经打磨后成为光滑而又坚固的表面层。

    本发明成型模具的材质,如果产品量小,可以用木材制作,如果量大,可以用金属,特别是钢材制作。

    具体浇注过程是:

    1、在光滑的地板(或桌面)上放上装配好的侧模和端模;

    2、放上一层玻璃纤维(或布),先用组分原料浇注底板,然后放上中模、侧模和端模的挡模板,继续进行浇注;

    3、浇注完毕后再放上一层玻璃纤维(或布),抹光滑后盖上盖板,安装上固模钢筋;

    4、在固化过程中,由于原料组分中和固化剂的作用,浇注体要发热,应立即将端模脱开,让中模中的热量和气体释放出来;

    5、脱模过程是在组分原料基本凝固后,先取固模钢筋,慢慢敲松中模挡模板和中模,从端模孔中取出来,最后拿开侧模,一步成型的隔墙板即告成型。

    6、成型后的产品要在1-2‰氢氧化钠水中浸泡一天左右,捞起晾乾即可使用。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由于产品是一次成型,整体浇注,所以不仅重量轻,强度高,便于建筑施工时穿管引线,而且使用时两块隔墙板之间相互有所“关照”,即一块边上的凸椽可以扣入另一块边上的凹槽中,减少调整校对工序,真正做到了减少施工时间,提高了工效;

    2、由于用了本发明的组分材料,不仅成本低,而且不变形,抗冲击,防水,防老化,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体轻坚实的予制隔墙板;

    3、本发明产品和成型模具可以根据用户建筑设计尺寸可大可小,相应的是产品中间的筋棱数量和固模钢筋的数量都可以增加或减少。本工艺简单易于操作,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介绍。

    图1是本发明产品形状和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产品成型模具组装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成型模凹槽边模具形状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成型模中间筋拄模具形状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成型模凸椽边模具形状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成型模端模模具形状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成型模具盖板示意图

    其中:1、凸椽;2、凹槽;3、中间筋拄;4、边缘筋棱和筋拄;5、长方形孔;6、边缘筋棱;7、边缘筋拄;8、面板;9、底板;10、凸椽边模具;11、中间筋拄模具;12、凹槽边模具;13、端模模具;14、固模钢筋;14a、固模钢筋孔;15、方孔凸椽;16、成型模具盖板。

    实施例1

    严格按照产品尺寸来设计成型模。

    将组分原料锯末40%,氯化镁40%,环氧酮7%,氧化镁10%,硫酸亚铁5%。将上述组分进行混合均匀,使用时加水,成糊状,注入成型模中。玻璃纤维先垫底,浇注完毕后,在浇注面上放一层玻璃纤维总量约5%。产品成型后,底板和面板经打磨后成为光滑而又坚固的表面层。

    用本发明成型模具的具体浇注过程是:

    在光滑的地板上放上装配好的侧模和端模;放上一层玻璃纤维,先用组分原料浇注底板,然后放上中模、侧模和端模的挡模板,继续进行浇注;浇注完毕后再放上一层玻璃纤维,抹光滑后盖上盖板,安装上固模钢筋;在固化过程中,由于原料组分中和固化剂的作用,浇注体要发热,应立即将端模脱开,让中模中的热量和气体释放出来;脱模过程是在组分原料基本凝固后,先取固模钢筋,慢慢敲松中模挡模板和中模,从端模孔中取出来,最后拿开侧模,一步成型的隔墙板即告成型,冷固晾乾即可使用。

    实施例2

    严格按照产品尺寸来设计成型模。

    将组分原料锯末30%,氯化镁50%,环氧酮7%,氧化镁10%,硫酸亚铁5%。将上述组分进行混合均匀,使用时加水,成糊状,注入成型模中。玻璃纤维先垫底,浇注完毕后,在浇注面上放一层玻璃纤维总量约5%。产品成型后,底板和面板经打磨后成为光滑而又坚固的表面层。

    用本发明成型模具的具体浇注过程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严格按照产品尺寸来设计成型模。

    将组分原料锯末50%,氯化镁30%,环氧酮7%,氧化镁10%,硫酸亚铁5%。将上述组分进行混合均匀,使用时加水,成糊状,注入成型模中。玻璃纤维先垫底,浇注完毕后,在浇注面上放一层玻璃纤维总量约5%。产品成型后,底板和面板经打磨后成为光滑而又坚固的表面层。

    用本发明成型模具的具体浇注过程与实施例1相同。

轻型预制隔墙板及成型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轻型预制隔墙板及成型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轻型预制隔墙板及成型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轻型预制隔墙板及成型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轻型预制隔墙板及成型工艺.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用锯末、氯化镁、和玻璃纤维制成浇铸组分原料,在模具中成型的轻型预制隔墙板及成型工艺。产品长方形,有上下面板,板的两边一边是凸椽,一边是凹槽,中间空心,两头、两边和中间有整齐排列,对应穿透的长方形孔;两块隔墙板之间的凸椽和凹槽是相互配合的。由于产品是一次成型,整体浇注,所以不仅重量轻,强度高,便于建筑施工时穿管引线,而且两块隔墙板之间可以严密扣入另一块的凹槽中,减少调整校对工序,减少了施工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