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建筑复合材料及其制作方法.pdf

上传人:n****g 文档编号:163998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92.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8112964.1

申请日:

1998.09.16

公开号:

CN1247922A

公开日:

2000.03.22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实质审查的生效申请日:1998.9.16|||公开

IPC分类号:

E04C2/04

主分类号:

E04C2/04

申请人:

张稼璐;

发明人:

张稼璐

地址:

710015陕西省西安市自强东路413号西安聚隆实业有限公司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西安市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徐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混凝土建筑复合材料及其制作方法,其以混凝土或再加入树脂类材料作基料,制成基层,在基层表层涂敷石英与混凝土的混合物形成强化层,基层表面与强化层构成造型层,用于制作各种凹凸状花纹。成型时,强化层表面涂敷有剥离层,成型后,表成涂有保护层。本发明既可预制成块,又可现场大面积一次成型,工期短,产品强度高,制作成本低,表现形式多样。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混凝土建筑复合材料,其底部为基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 层(1)表面涂敷有强化层(2),基层(1)的表面部分及强化层(2)构成造成造型层, 所述强化层(2)表面涂敷有剥离层(3),所述剥离层(3)表面涂有保护层(4)。
2: 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混凝土建筑复合材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它的制作方法步骤如下 (1)、基层的形成 ①   取混凝土,放入搅拌机内加水进行搅拌,制成基料; ②   将基料表面处理光滑、平整,形成基层(1),铺设于模具中; (2)、强化层的形成 ①   取石英粉或石英小颗粒,与混凝土和水混合、搅拌均匀,制成强化层 原料; ②   将强化层原料铺设于基层(1)表面,形成强化层(2),基层(1)表面部 分与强化层(2)构成造型层; (3)、在强化层(2)表面涂敷剥离层(3),所述剥离层(3)采用分离剂; (4)、选取造型模具,进行模压造型,则在造型层表面形成各种凹凸状花纹 造型; (5)、造型干燥、凝固定型后,用水将表面残留杂物清洗去; (6)、造型表面干燥后,涂上一保护层(4),保护层(4)采用树脂类耐磨损料。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建筑复合材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剥离层(3)的分离剂为干粉状脱膜粉或脱膜粉与水或树脂调和而成的流体 状物质。
4: 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混凝土建筑复合材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基料的混凝土中加有树脂类材料;所述强化层原料中加有主着色用无 机颜料。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凝土建筑复合材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剥离层(3)的分离剂中加有色彩再处理剂。

说明书


混凝土建筑复合材料及其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面或墙面用混凝土建筑复合材料及其制作方法。

    以混凝土为主原料、使用模具制作的混凝土建筑材料目前在国内外已不属罕见,例如,广泛应用于人行道、广场的水泥砖、水泥板以及建筑外墙板、装饰砖等等。其制作方法一般是将混凝土浆料倒入制成的模具中,使其凝固、成形,予制成一块块水泥予制板、砖,然后运至施工现场,一块块铺设。施工工序繁杂;凝固速度慢、工期长;水泥予制板块固定不牢固,易松动;产品色彩、造型单一;强度低,成本高;表面易产生粉尘,易损坏,使用寿命短。建筑及路面铺设用的天然石料,色彩、花纹均是天然形成,局限性大,不能据需要随意设计、改变,表现形式单一;因是天然开采,经加工成形,成本较高,其施工所用工期亦较长。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既可予制成块,又可现场大面积一次成型,工期短,产品强度高,制作成本低,表现形式多样的混凝土建筑复合材料及其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设计方案如下:

    一种混凝土建筑复合材料,其底部为基层1,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基层1表面涂敷有强化层2,基层1的表面部分及强化层2构成造成造型层,所述强化层2表面涂敷有剥离层3,所述剥离层3表面涂有保护层4。

    一种制作上述混凝土建筑复合材料的制作方法,其特殊之处在于:它的制作方法步骤如下

    (1)、基层的形成

    ①   取混凝土,放入搅拌机内加水进行搅拌,制成基料;

    ②   将基料表面处理光滑、平整,形成基层1,铺设于模具中;

    (2)、强化层的形成

    ①   取石英粉或石英小颗粒,与混凝土和水混合、搅拌均匀,制成强化层原料;

    ②   将强化层原料铺设于基层1表面,形成强化层2,基层1表面部分与强化层2构成造型层;

    (3)、在强化层2表面涂敷剥离层3,所述剥离层3采用分离剂;

    (4)、选取造型模具,进行模压造型,则在造型层表面形成各种凹凸状花纹造型;

    (5)、造型干燥、凝固定型后,用水将表面残留杂物清洗去;

    (6)、造型表面干燥后,涂上一保护层4,保护层4采用树脂类耐磨损料。

    本发明制作方法的剥离层3,其分离剂可为干粉状脱膜粉或脱膜粉与水或树脂调和而成的流体状物质。

    本发明制作方法的基料,其混凝土中可添加树脂类材料;所述强化层原料中可添加主着色用无机颜料。

    本发明制作方法的剥离层3,其分离剂中可添加色彩再处理剂。

    附图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本发明混凝土复合材料主要由三层构成,参见附图,其底部为基层1,基层1上部为造型层2,造型层2表面为保护层3。其制作工序如下:

    1、基层的形成

    (1)  取混凝土或混凝土与树脂类材料的混合物,放入搅拌机内加水进行搅拌,制成基料。加入树脂类材料,可使基料所形成的基层细腻、光滑,同时可增强基层地强度,从而使基层可以做的比较薄。故树脂类材料的添加与否,及所加入的量,可据实际应用的需要而定。

    (2)  将基料铺设于路面地基或墙面基础上,用瓦刀将表面处理光滑、平整,形成基层1。制作予制块时,基料可铺设于模具中。

    2、强化层的形成

    (1)取石英粉或石英小颗粒,与混凝土和水混合、搅拌均匀,制成强化层原料。石英料用于增强耐磨、防漏及抗断裂性能,其用量可据需要选取,但其取量的上限应确保与基层1的牢固结合、附着及吸入,即结合为一体。强化层原料中可加入主着色颜料,故其亦为着色层。

    (2)将强化层原料铺设于基层1表面,形成强化层2。强化层2主要用于增加基表面的强度,其可使混凝土基层的硬度提高约3~7倍。其基层1的上部,即表面部分与强化层2构成造型层。

    3、在造型层表面,即强化层2表面涂敷剥离层3。剥离层3可采用分离剂,或分离剂加色彩再处理剂混合而成的色彩分离剂。分离剂的一种是直接采用干粉状脱模粉,另一种是将脱模粉用水或用树脂调和稀释成流体状。分离剂添加色彩再处理剂,主要用于对强化层的色彩进成造旧处理,形成不同浓淡的自然色块分布。

    4、选取造型模具,进行模压造型,则在造型层表面形成各种凹凸状的规则的、不规则的花纹或斑剥状天然花纹等。

    5、待造型干燥、凝固定型后,用水将表面残留杂物清洗去。

    6、造型表面干燥后,涂上一保护层4。保护层4可采用树脂类耐磨损料,主要用于保护颜色,同时具有防水作用。

    本发明中所用颜料均为无机颜料。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可现场制作,一次成型,制作工序少,且可免去运输环节;

    2、可予制成予制块,使用简单、方便;

    3、施工时,可大面积模压制作,凝固、成形迅速,施工工期短;

    4、工序简单。施工时,将基料造型料铺好,用模具模压成型即可;

    5、产品色彩、花纹、造型及表面光洁度等,可据需要随意制作,表现形式多样,可实现平面、立体多种表现形式,可仿制天然大理石、花岗岩、粘板岩、鹅卵石、石块等,亦可制成现代装饰用瓷砖、木纹料等各种地面、墙面装饰料;

    6、强度高,耐磨损,使用寿命长。其强度为混凝土的3~7倍,耐磨损度为混凝土的3倍以上;

    7、具有较好的防漏性能;

    8、造价低廉。

混凝土建筑复合材料及其制作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混凝土建筑复合材料及其制作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混凝土建筑复合材料及其制作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混凝土建筑复合材料及其制作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建筑复合材料及其制作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混凝土建筑复合材料及其制作方法,其以混凝土或再加入树脂类材料作基料,制成基层,在基层表层涂敷石英与混凝土的混合物形成强化层,基层表面与强化层构成造型层,用于制作各种凹凸状花纹。成型时,强化层表面涂敷有剥离层,成型后,表成涂有保护层。本发明既可预制成块,又可现场大面积一次成型,工期短,产品强度高,制作成本低,表现形式多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