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送车车门 本发明总的涉及一种运送车车门,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铁路运送车的、具有新型门锁的机动式车门。
铁路运送车的车门必须设计成使用起来快捷且安全,而且不需要铁路运送车的操作人员对其进行直接观察。这种车门通常可从列车电缆接收一些可将它们打开和关闭的信号。列车电缆通常是多股电信电缆,所述电缆是沿列车的长度方向从一车辆连接至另一车辆。这些车门一般都具有一些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可提供一些指示车门处于打开或关闭状态的信号,这些信号可借助列车电缆馈送到列车的控制系统。
运送车的设计对于旅客大众的安全来说是很重要的,而且它们要能在不利环境中起作用,不利环境包括:载重量很大、温度过高和过低、振动和加速力,以及可能因闪电、与第三路轨的间歇式接触或强无线电信号引起的虚假电信号。
因此,人们非常希望,并且在很多管辖范围内迫切需要能提供一种具有很多安全特性的车门和车门控制系统。这些安全特性包括:
(1)车门应该具有门锁,因此,当车门被关闭时如果不给用来将车门打开的电动机通电,藉助将开门力作用在车门上是不能将车门打开的。
(2)车门应该具有传感器,它们可以指示车门是否锁定于关闭位置。
(3)当列车行进时,应该没有一种令人相信的故障方式可以使一扇车门充分打开从而可使一个人能从所述列车上掉下来。
(4)车门应该与列车的控制系统联锁,从而使列车不能运动,一直到车门被充分关闭而使得人们不能从所述列车上掉下来为止。
(5)车门应该与列车的控制系统联锁,从而使列车的行进速度不会超过预定速度,一直到所有的车门都被锁紧于完全关闭的位置为止。
通常,已有技术的系统具有各种层次地安全系统来实现上述目的。但已有技术系统中所需的各种层次的安全系统本身就容易出现故障。此外,一些已有系统是从与车门驱动电动机同一个动力源为锁定系统提供驱动功率,所述车门驱动电动机可以使车门从关闭位置移动至打开位置,并从打开位置移动至关闭位置。因此,传送至车门驱动电动机的一虚假电信号可以使电动机将车门开锁并使它们移动至打开位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来封盖住和开启一供乘客进出运送车车壁内的开口的车门系统。所述车门系统具有一第一车门,它是用来沿第一车门关闭方向移动至第一车门关闭位置,以至少部分地封盖住所述开口,并可以沿第一车门打开方向移动至第一车门打开位置,以至少部分地开启所述开口,所述第一车门打开方向与所述第一车门关闭方向相反。所述系统还具有一电动机和一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与所述电动机和所述第一车门相连,用来使所述第一车门移动到所述第一车门关闭位置,并使所述第一车门移动到所述第一车门打开位置。
所述系统还包括一与所述传动装置相连的第二车门,用来反向于所述第一车门移动,当所述第一车门沿所述第一车门关闭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二车门沿第二车门关闭方向移动至一第二车门关闭位置,以至少部分地封盖住所述开口,当所述第一车门沿所述第一车门打开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二车门沿一第二车门打开方向移动至一第二车门打开位置;所述第二车门关闭方向大体上与所述第一车门关闭方向相反,所述第二车门打开方向大体上与所述第一车门打开方向相反。以此方式,所述第一车门和所述第二车门可以相互协作,以封盖住和开启所述开口。
作用在所述第一车门上的纵向加速力和纵向重力载荷可以至少部分地由作用在所述第二车门上的纵向加速力和纵向重力载荷所平衡,所述纵向载荷可以藉助所述传动装置在所述第一车门和所述第二车门之间传递。
所述车门系统还具有一车门偏压装置,它可以当所述第一车门处于所述第一车门关闭位置且所述第二车门处于所述第二车门关闭位置时起作用,所述车门偏压装置可产生一车门偏压力,使所述第一车门沿所述第一车门打开方向移动并使所述第二车门沿所述第二车门打开方向移动。
所述系统具有一第一车门锁定件,用来将所述第一车门锁定在所述第一车门关闭位置,所述第一车门锁定件可以移动至一可防止所述第一车门被打开的第一车门锁定位置,并可以移动至一不能防止所述第一车门被打开的第一车门开锁位置,所述第一车门锁定件具有一第一锁定件偏压力,可使它朝着所述第一车门锁定位置移动。所述系统还具有一第一车门开锁致动器,用来使所述第一车门锁定件从所述第一车门锁定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一车门开锁位置,并且它还具有一控制系统,用来将一第一车门开锁信号传送至所述第一车门开锁致动器,并用来将一车门关闭信号传送至所述电动机,以关闭所述第一车门和所述第二车门,并将一车门打开信号传送至所述电动机以打开所述第一车门和所述第二车门。所述车门偏压力是藉助所述第一车门锁定件起作用的,以在所述第一车门锁定件上产生一第一车门锁定件载荷,当所述电动机未通电时,在所述第一车门锁定件上的所述第一车门锁定件载荷可以防止所述第一车门锁定件从所述第一车门锁定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一车门开锁位置,因此,除了要求将所述第一车门开锁信号传送至所述第一车门开锁致动器之外,将所述第一车门开锁还要求将一车门关闭信号传送至所述电动机,以产生一克服至少部分所述车门偏压力的第一车门关闭力,以在所述第一车门开锁致动器能够使所述第一车门锁定件从所述第一车门锁定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一车门开锁位置之前,从所述第一车门锁定件上除去至少部分的所述第一车门锁定件载荷。因此,藉助任何一个虚假信号是不能将车门系统开锁的。
因此,本发明的一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铁路运送车的车门系统,它具有用于车门的门锁,因此当车门关闭和锁定时,藉助一沿打开方向或其它任一方向作用在车门上的作用力,是不能将车门打开的。
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铁路运送车的车门门锁,它不能藉助任一虚假信号来开锁。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铁路运送车的车门门锁,除非是同时产生至少两个信号,否则是不能将所述车门系统开锁的。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铁路运送车的车门门锁,若要使其开锁,需要将一信号传送至一开锁致动器,以朝着一开锁方向推动一锁定件,与此同时,传送一信号使电动机通电,以便沿车门关闭方向、在所述车门上产生一作用力。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铁路运送车的车门门锁,它可以在车门处于关闭位置时,在收到一虚假的开锁信号时防止车门移动至一开锁位置,所述虚假的开锁信号是由作用在车门上的偏压力使得一负荷作用在所述锁定件上而产生的。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铁路运送车的车门门锁,它可以在车门处于关闭位置时,在收到一虚假的开锁信号时防止车门移动至一开锁位置,所述的偏压力是由一车门关闭力来提供的。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铁路运送车的车门门锁,它具有一回推位置,因此,在车门关闭时,如果有一物件被车门夹住,可以将所述车门打开至回推位置,以将所夹的物件取出来,所述回推位置是这样的,它可以在所述车门处于回推位置时,使乘客不能从通过所述车门而离开。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铁路运送车的车门系统,它具有一些可以指示车门是否处于关闭位置和全锁位置的传感器。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铁路运送车的车门系统,它具有一回推位置和一传感器,以指示所述车门是否被关闭至至少所述回推位置。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铁路运送车的车门系统,它没有一种可以置信的故障方式可以使一扇车门充分打开从而可使一人从所述运送车上掉下来。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铁路运送车的车门系统,它可以与运送车的控制系统联锁,从而使所述运送车不能运动,一直到车门被充分关闭而使得人们不能从所述运送车上掉下来为止。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铁路运送车的车门系统,它可以与运送车的控制系统联锁,从而使列车的行进速度不会超过预定速度,一直到所有的车门都被锁紧于完全关闭的位置为止。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铁路运送车的车门系统,它对于因闪电、与第三路轨的间歇式接触或强无线电信号引起的虚假电信号不敏感。
除了本发明的上述种种目的和优点之外,对于本技术领域的那些熟练人员来说,本发明的其它种种目的和优点将从一些以下结合附图和所附权利要求书所作的具体描述中变得清楚。
图1示出了一运送车车壁上的一对双开式车门,所述车门正处于关闭位置。
图2示出了一运送车的车壁上的一对双空式车门,所述车门正处于打开位置。
图3示出了电动机、一部分传动装置、一支承杆和一吊杆。
图4示出了用于一扇车门的一电动机、一传动装置、支承杆和吊杆、车门悬架和一锁定组件。
图5示出了车门悬架处于全闭和锁定位置时所述锁定组件的近视特写图。
图6示出了处于完全锁定位置的所述锁定臂,其中所述车门悬架的接触托架与所述锁定臂的锁定台阶部分相啮合。
图7示出了处于完全锁定位置的另一种锁定臂,其中所述车门悬架的接触台阶与所述锁定臂的端部啮合。
图8示出了处于开锁位置的所述锁定臂,其中,所述锁定臂被提升到所述车门悬架的接触托架的上方。
图9示出了一液压致动器,当被加压时,所述致动器可将所述锁定臂提升到开锁位置。
图10示出了一电磁致动器,当被加压时,所述致动器可将所述锁定臂提升到开锁位置。
图11示出了处于回推(pushback)位置的所述车门悬架,其中所述车门悬架的接触托架紧压在所述锁定臂的回推台阶上。
图12示出了处于完全锁定位置的所述锁定臂,并且所述锁定臂于所述锁定位置传感器相啮合。
图13示出了一被所述车门悬架的接触托架上的突起部啮合的闩锁件。
图14示出了藉助所述突起部旋转的所述闩锁件。
图15示出了其所处位置可将所述锁定件保持在开锁位置的闩锁件。
图16示出了一可将所述锁定件移动到开锁位置的应急释放转子。
图17示出了可将所述车门移动到一略微打开位置的应急释放件。
图18示出了用于一对处于关闭位置的双开车门的所述传动装置的一中心部分。
图19示出了用于第二车门的、处于锁定位置的第二锁定件。
图20示出了处于开锁位置的所述第二锁定件。
图21示出了处于回推位置的所述第二锁定件。
图22示出了用于两扇对向移动车门的另一种传动装置。
图23示出了用于所述车门的另一种支承装置。
图24示出了一螺旋传动装置的螺母组件。
图25示出了一种适于车门悬架的螺母组件。
在对本发明作更为具体的描述之前,应予注意的是,为了清晰和便于理解本发明,在各图中,功能相同的构件均采用了相同的标记。
图1和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目前认为较佳的实施例的立体图。这些图示出了一以10总的示出的运送车车门系统,用来封盖住或开启一供乘客进、出一运送车16的车壁14的开口12。车门系统10具有一第一车门20,所述第一车门用来朝第一车门关闭方向22移动到一至少部分地封盖住开口12的第一车门关闭位置并可朝第一车门打开方向26移动到一至少部分地开启开口12的第一车门打开位置,所述第一车门打开方向26与所述第一车门关闭方向22相反。图1示出了所述关闭位置,图2示出了所述打开位置。图3示出了一电动机76,以及一以170总的示出的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与电动机76和第一车门20相连,用来使第一车门20移动到第一车门关闭位置并使第一车门20移动到第一车门打开位置。
车门系统10还具有一第二车门110,它与传动装置170相连,用来朝着与第一车门20相反的方向作纵向移动,当第一车门20朝着第一车门关闭方向22移动时,使第二车门110朝着第二车门关闭方向112移动到一至少部分地封盖住开口12的第二车门关闭位置,当第一车门20朝着第一车门打开方向26移动时,使第二车门110朝着第二车门打开方向116移动到一至少部分地开启开口12的第二车门打开位置。第二车门关闭方向112大体上反向于第一车门关闭方向22,第二车门打开方向116大体上反向于第一车门打开方向26。因此,第一车门20和第二车门110相互协作以封盖住和开启开口12,如图1和图2所示的那样。而且,作用在第一车门20上的纵向加速力和纵向重力载荷可由作用在第二车门110上的纵向加速力和纵向重力载荷而至少部分地平衡,所述纵向载荷藉助包括中心联接器104在内的一部分传动装置170可在第一车门20和第二车门110之间进行传递。传动装置170包括:将电动机76连接于轴78的联接器77;将轴78连接于第一螺杆80的联接器81;将第一螺杆80连接于第二螺杆102的中心联接器104;用于第一车门20的螺母组件150;以及用于第二车门110的螺母组件190。
车门系统10具有一与第一车门20的边缘48相连的车门偏压装置46,它最好包括一密封件,如图2所示。车门偏压装置46当第一车门20处于第一车门关闭位置且第二车门110处于第二车门关闭位置时进行工作,车门偏压装置46产生一使第一车门20朝着第一车门打开方向26并使第二车门110朝着第二车门打开方向116移动的车门偏压力,所述车门偏压力可藉助传动装置170而在第一车门和第二车门之间传递。较佳的是,密封件120也与第二车门110的边缘114相连。
车门系统10还具有一第一车门锁定组件,它以30总的示出,它具有一用来将第一车门20锁定在第一车门关闭位置的第一车门锁定件28,所述第一车门锁定件28可以移动到一可防止第一车门20被打开的第一车门锁定位置,如图5和图6中所示的那样,并可以移动到一不能防止第一车门20被打开的第一车门开锁位置,如图8所示的那样。第一车门锁定件28具有一使它朝着第一车门锁定位置移动的第一锁定件偏压力。
第一车门锁定组件30具有一第一车门开锁致动器,它最好是流体压力致动器42,如图6和图9所示的那样,或者可以是电动致动器40,如图10所示的那样,用来使第一车门锁定件28从第一车门锁定位置移动到第一车门开锁位置。流体压力致动器42最好是一气压致动器。
图3示出了一控制系统74,用来将一车门关闭信号通过连接件172传送至电动机76以关闭第一车门20和第二车门110,并将一车门打开信号传送至电动机76以打开第一车门20和第二车门110。图6示出了连接件182,该连接件用来将第一车门开锁信号从控制系统74传送至第一车门开锁致动器42。
至少一部分的车门偏压力可藉助第一车门锁定件28来起作用,以在第一车门锁定件28上产生一第一车门锁定件载荷,在第一车门锁定件28上的第一车门锁定件载荷可在电动机76未通电时防止第一车门锁定件28从第一车门锁定位置移动到第一车门开锁位置,因此除了将第一车门开锁信号传送至第一车门开锁致动器42之外,使第一车门20开锁还要求将一车门关闭信号传递至电动机76以产生一第一车门关闭力,以克服至少部分的车门偏压力,以在第一车门开锁致动器42或40能够从第一车门锁定位置移动到第一车门开锁位置之前从第一车门锁定件28上除去至少一部分第一车门锁定件载荷,从而不能藉助传送至电动机76或第一车门开锁致动器40或42的单个虚假信号使车门系统10开锁。
在所述的目前认为较佳的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当处于锁定位置时,锁定件28的锁定台阶50与第一车门外悬架32上的接触托架33相啮合。第一车门外悬架32用作车门20的后缘支承件。
在所述的目前认为较佳的实施例中,锁定件28可在一偏心枢轴31处枢转,因此,重力将朝着锁定位置的方向对它进行偏压,如图6所示。
较佳的是,由与致动器40或42相连的弹性装置提供附加偏压力,以将第一车门锁定件28朝着锁定位置偏压。
如图9所示,对于所述的目前认为较佳的实施例来说,弹簧45安装在具有液压空间41的液压致动器42的推杆43周围。弹簧45安装得处于压缩状态,以将柱塞47向右偏压并在推杆43上产生一张紧负荷。当致动器42受压时,压力空间41内的液压将柱塞47向左推动,从而在推杆43上产生一压缩力,以将第一车门锁定件28提升到所述开锁位置。
在另一实施例中,电动致动器40具有一电磁铁线圈38,当通电时,它可将铁磁性构件36向左拉伸,从而在推杆34上产生一压缩力。一非磁性弹簧44如图所示的那样设置并安装得处于压缩状态,以将铁磁性构件36向右偏压并在推杆34上产生一张紧力。
图11示出了处于回推位置的锁定件28,在该位置时,第一车门外悬架32的接触托架33被压紧在锁定件28的回推台阶52上。当锁定件28处于所述回推位置时,如果一乘客的身体某部或衣服或所有物被车门20所夹捕,所述乘客则可以使车门20朝着车门打开方向26移动到由锁定件28的台阶52所建立的车门回推位置,由此可使该乘客抽出身体、取出衣服或所有物。当车门20处于车门回推位置时,开口12被充分封盖住,因此,乘客不能通过开口12。
图6示出了锁定件28,它最好被制成一可围绕枢轴31枢转并具有一台阶50的臂杆,当车门20处于完全关闭位置时,车门20的外悬架32的接触托架33可紧靠在所述台阶50上。
图7示出了另一种锁定件54,它具有一端部55,当车门20处于完全关闭位置时,车门20的外悬架32的接触托架33可紧靠在所述端部上。
图8和图12示出了一锁定件回推传感器58,当锁定件28处于回推位置时,所述传感器可由传感器臂杆59所啮合,如图11所示。传感器臂杆59也可以在锁定件28处于锁定位置时与回推传感器58相啮合,如图6所示。回推传感器58藉助连接件174与控制系统74相连,并且可在锁定件28处于回推位置时提供一预定信号。
图12示出了被剖切以露出锁定臂位置传感器56的回推传感器58。当锁定臂28处于完全锁定位置时,锁定臂位置传感器56由锁定臂28的一部分所啮合。锁定臂传感器56藉助连接件176同一控制系统74相连,并且可在锁定件28处于完全锁定位置时提供一预定信号。在所示的较佳实施例中,传感器56就位于传感器58的后面。
图18示出了处于关闭位置的第一车门20和第二车门110。图中还示出了第一车门内悬架83和第二车门内悬架111。
车门系统10最好具有一第一车门回推传感器60,如图18所示。在所述的较佳实施例中,当第一车门20位于包括回推位置在内的回推区域内时,传感器60由接触片84所啮合。当车门20位于一包括车门回推位置在内的位置区域内时,传感器60可提供一预定信号,并且它可以藉助连接件178将该信号供送至控制系统74。
同样,当第二车门110位于回推区域内时,第二车门回推传感器119可由接触片11 8所啮合,如图18所示。接触片118与第二车门内悬架111相连。第二车门回推传感器119也藉助连接件180与控制系统74相连。
较佳的是,车门系统10具有一如图13、图14和图15所示的闩锁62。图13示出了第一车门外悬架32,它可沿第一车门打开方向26移动,从而可以使门悬架32的接触托架33经过锁定件28上的回推台阶52。在该图中,车门悬架32的接触托架33上的突起部65开始与闩锁62啮合。
图14示出了可藉助突起部65作顺时针旋转的闩锁62。图15示出了进一步旋转从而使闩锁臂66与锁定件28的凸轮接纳狭槽68相啮合的闩锁62。如果所述闩锁位于该位置,可将锁定件28保持在开锁位置,而门20则保持在回推区域外部的打开位置。
较佳的是,车门系统10具有一应急释放转子64,如图16和图17所示。应急释放转子64可在人的操作下进行工作,以使锁定件28从锁定位置移动到开锁位置。较佳的是,它由释放转子柔性张紧件72来驱动,所述张紧件可被拉动以使释放转子64如图所示作顺时针旋转。柔性张紧件72可以例如是一绳索、钢索、一金属带、一链条等。
释放转子64具有一可将锁定臂28提升起来离开车门悬架43的接触托架33的第一凸轮69,如图16所示。释放转子64进一步旋转将使释放转子第二凸轮70与第一车门悬架32的接触托架33的接触块35相啮合,从而使车门20移动到一略微打开的位置。这样作可以使人们看到车门系统10被开锁,并且可以了解到可将车门系统10充分打开以便离开运送车16。
图18示出了用于第一螺杆80和第二螺杆102的、目前认为较佳的结构。这些螺杆所具有的螺距最好是等值的,但是螺纹方向相反。一螺杆是右旋螺杆,而另一是左旋螺杆。它们朝着相同的方向旋转。第二螺杆102藉助第一螺杆80、通过联接器104而驱动。联接器104可将旋转移动从第一螺杆80传递至第二螺杆102,同时还允许有略微的不对准现象。不对准现象可能是由于例如因乘客负荷而使得运送车16下沉所造成的。
图18示出了与第一螺杆80啮合从而可以作直线移动的第一螺母82,并且它还示出了与第二螺杆102啮合从而可以作直线移动的第二螺母106。
图24示出了第一螺母82的安装情况。第一螺母82的凸缘152由托架158、160所捕获,并与第一车门内悬架83相连。托架158藉助带肩螺栓162、164与托架160相连,而不会压紧在凸缘152上。螺母82可以至少朝着一垂直于螺杆80的方向154侧向地移动。(在该图中未示出螺杆80。)螺母82由穿过凸缘152内的凹口156的带肩螺栓162紧紧夹住以抵抗旋转。由于第一车门悬架83可能会围绕杆件88旋转,因此,螺母82可沿方向154作短距离移动的特征可以防止因螺母82和第一螺杆80之间的横向和径向载荷造成的摩擦和过载现象。
图25示出了用于螺母106的一种类似设置情况,它可以驱动第二车门内悬架111,并且被安装得能沿方向154侧向移动。
图18示出了一目前认为是较佳的传动装置170,它包括一具有多个螺旋凹槽87的第一螺杆80。在所述的较佳实施例中,它具有十个螺旋凹槽,它们被制成设置在数量相等的螺旋凸脊85之间、大体上光滑的凹槽87。较佳的是,第一螺杆80和第二螺杆102的螺距充分大,因此,当车门系统10未锁定时,沿第一车门打开方向26作用在车门20上的作用力或者沿第二车门打开方向116作用在车门110上的作用力可以使第一螺杆80和第二螺杆102旋转,并且可以使车门20和110朝着它们各自的车门打开方向26和116移动。螺杆80、螺母82、螺杆102和螺母106的接触面应该是光滑的,并且最好包括低摩擦材料,诸如低摩擦碳氟化合物。
图1、图4和图5示出了:在所示的较佳实施例中,藉助使连接件92在第一外车门悬架32和第一车门内悬架83上滑动、使杆件88沿运送车16的纵向定向,可以使车门20自杆件88上悬挂下来。图3示出了:杆件88可以从杆件悬架90悬挂下来。杆件88和车门悬架32、83的滑动连接件92的接触面应该是光滑的,并且最好包括低摩擦材料。
同样,图1示出了:在所述较佳实施例中,
车门110藉助第二车门内车门悬架111和第二车门外悬架121而从杆件88上悬挂下来。
在图23所示的另一实施例中,车门20藉助一与车门20的悬架100相连的滚动支承件96而自横梁94上悬挂下来。横梁94最好是一具有C形横截面的槽形梁,如图所示,并且基本上沿运送车的纵向而定向。
较佳的是,滚动支承件96被限制在所述横梁内部,并骑跨在横梁94的下部99的内表面98上。
在所述的目前认为较佳的实施例中,车门系统10具有一第二车门锁117,如图1和图19所示,用来将第二车门110固定在所述关闭位置。较佳的是,第二车门锁117具有一第二车门锁定件122和借助连接件184与控制系统174相连的第二车门开锁致动器113。较佳的是,可将第二车门锁定件122朝着第二车门锁定位置偏压,如图19所示,在该位置,第二车门锁定件紧靠在第二车门外悬架121的接触托架123上,从而可以防止第二车门110的打开。第二车门锁定件122还可以藉助第二车门开锁致动器113而移动到一第二车门开锁位置,如图20所示,在该位置,可以将第二车门110打开。
较佳的是,所述车门偏压力的至少一部分是藉助第二车门锁定件122起作用的,以在第二车门锁定件122上产生一第二车门锁定件载荷,当电动机76未通电时,所述第二车门锁定件载荷可以防止第二车门锁定件122从所述第二车门锁定位置移动到第二车门开锁位置,因此,除了要求将第二车门开锁信号传送至第二车门开锁致动器113之外,使第二车门110开锁还要求将一车门关闭信号传送至电动机76以产生一克服至少部分车门偏压力的第二车门关闭力,以在第二车门开锁致动器112能够从第二车门锁定位置移动到第二车门开锁位置之前,从第二车门锁定122上除去至少一部分第二车门锁定件载荷。因此,第一车门锁定件28和第二车门锁定件122可以提供冗余的锁定第一车门20和第二车门110作用。
在目前认为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二车门锁定件122具有一第二锁定件回推位置,如图21所示,因此,如果一乘客的身体某部或衣服或其它物品被第二车门110所夹捕,所述乘客则可以使第二车门110朝着第二车门打开方向116移动到由第二车门锁定件122所建立的第二车门回推位置,由此可使该乘客抽出身体、取出衣服或其它物品,当第二车门处于第二车门回推位置时,开口12可在所述第二车门回推位置被充分封盖住,因此,乘客不能通过开口12。
应该设置一与应急释放转子64相类似的第二应急释放转子(未示)供第二锁定件122的应急释放之用。所述第二应急释放转子应该与第一应急释放转子同时驱动。例如,每一应急释放转子可以具有一柔性张紧件,两应急释放转子可以由同一手柄来驱动。
在一实施例中,车门系统10具有另一种传动装置140,如图22所示,它包括一柔性张紧件141,它绕过由电动机76驱动的方向可逆转子144和方向可逆转子144,以提供一当电动机通电时能反向于第二张紧件部分145移动的第一张紧件部分143,第一车门20与第一张紧件部分143相连,而第二车门110与第二张紧件部分145相连,因此,电动机76一旦通电,将使第一车门20和第二车门110朝相反的方向移动。
方向可逆转子142和144可以是滑轮,柔性张紧件141可以例如是一绳索、钢索、一金属带、一链条等。
虽然以上已根据专利法对本发明的一目前认为较佳的实施例和其它种种实施例进行了具体描述,但是,应予注意的是,本技术领域的那些熟练人员还可以对本发明作出种种不背离本发明精神或所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的其它改进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