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中药组合物.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16380 上传时间:2018-01-1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36.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052246.8

申请日:

2015.01.31

公开号:

CN104771519A

公开日:

2015.07.15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87申请日:20150131|||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87; A61P19/02; A61P29/00; A61K35/648(2015.01)N; A61K35/646(2015.01)N; A61K35/64(2015.01)N; A61K35/62(2006.01)N; A61K35/614(2015.01)N

主分类号:

A61K36/87

申请人:

济南骄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高洪林

地址:

250000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花园路5号19号楼2单元102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37218

代理人:

刘庆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中药组合物。该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组成:当归5-10、枸杞6-12、路路通18-30、伸筋草5-10、鸡血藤3-5、柏子仁8-12、土元10-12、蜈蚣10-12、全蝎15-20、地龙20-30、马钱子2-6、骨碎补13-17、五加皮6-10、红花12-15、紫苏子7-9、菟丝子6-8、六方藤15-30、地锦槭10-15、海白石15-30。本发明以多味中药为原料,科学配伍,各原料药之间协同作用,具有活血通络、祛风止痛的功效,疗程短,见效快、治疗率高,值得推广。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组成:
当归5-10、枸杞6-12、路路通18-30、伸筋草5-10、鸡血藤3-5、柏子仁8-12、土元10-12、蜈蚣10-12、全蝎15-20、地龙20-30、马钱子2-6、骨碎补13-17、五加皮6-10、红花12-15、紫苏子7-9、菟丝子6-8、六方藤15-30、地锦槭10-15、海白石15-30。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组成:
当归8、枸杞8、路路通20、伸筋草6、鸡血藤5、柏子仁12、土元10、蜈蚣10、全蝎20、地龙25、马钱子5、骨碎补16、五加皮8、红花12、紫苏子7、菟丝子8、六方藤20、地锦槭12、海白石25。

说明书

一种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肩关节是人体全身各关节中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其关节囊较松驰,关节的稳定性大部分靠关节周围的肌肉、肌健和韧带的力量来维持。由于肌腱本身的血液供应较差,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退行性改变,加之肩关节在生活中活动比较频繁,周围软组织经常受到来自各方面的磨擦挤压,因而容易发生慢性劳损。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肌肉、肌腱、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的慢性无菌性炎症。炎症导致关节内外粘连,从而影响肩关节的活动。其病变特点是广泛,即疼痛广泛,功能受限广泛、压痛广泛。肩周炎的全称是肩关节周围炎,本病好发于50岁左右的人,故又称“五十肩”。
目前对肩关节周围炎的治疗主要爱用保守疗法,口服消炎镇痛药,物理治疗,痛点局部封闭,按摩推拿、自我按摩等综合疗法。同时进行关节功能练习,包括主动与被动外展、旋转、伸屈及环转运动。当肩痛明显减轻而关节仍然僵硬时,可在全麻下手法松解,以恢复关节活动范围,这些方法虽然可以缓解疼痛,但效果并不佳,不能达到根治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疗效好,疗程短。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殊之处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组成:
当归5-10、枸杞6-12、路路通18-30、伸筋草5-10、鸡血藤3-5、柏子仁8-12、土元10-12、蜈蚣10-12、全蝎15-20、地龙20-30、马钱子2-6、骨碎补13-17、五加皮6-10、红花12-15、紫苏子7-9、菟丝子6-8、六方藤15-30、地锦槭10-15、海白石15-30。
本发明的优选配方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
当归8、枸杞8、路路通20、伸筋草6、鸡血藤5、柏子仁12、土元10、蜈蚣10、全蝎20、地龙25、马钱子5、骨碎补16、五加皮8、红花12、紫苏子7、菟丝子8、六方藤20、地锦槭12、海白石25。
下面为本发明中各药材的功能及作用:
当归:性味:甘、辛、温。归经:归肝、心、脾经。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主血虚诸证,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
枸杞:性味:枸杞子:甘,平。枸杞叶:苦、甘;性凉。养肝,滋肾,润肺。枸杞叶:补虚益精,清热明目。
路路通:性味:苦,平。归经:归肝、肾经。祛风活络,利水通经。用于关节痹痛,麻木拘挛,水肿胀满,乳少经闭。
伸筋草:性味:味苦、微辛,性温。归肝、脾、肾经。功能:祛风除湿,舒筋活络。主治关节酸痛,屈伸不利。
鸡血藤:活血舒筋,养血调经。主治风湿痹痛,手足麻木,肢体瘫痪,月经不调,经行不畅,痛经,经闭,白细胞减少症。治疗风湿所致的腰膝关节疼痛、风湿痹痛、肢体麻木。
柏子仁:性味:甘,平。归经:归心、肾、大肠经。养心安神,润肠通便。用于虚烦不眠,心悸怔忡,肠燥便秘等症。
土元:性味:咸,寒;有小毒。归经:归肝经。功能:破瘀血,续筋骨。主治下瘀血,消症瘕,疗折伤:用于血瘀经闭、跌打损伤及症瘕肿块;散瘀止痛:用于血瘀引起的肝脾肿痛及腰肌劳损、扭伤。
蜈蚣:性味:咸、辛,温。有毒。归经:归肝、脾、肺经。息风止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主治传染性肝炎,肺结核,癫痫,慢性骨髓炎。
全蝎:性味:辛,平。归经:归肝经。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用于肝风内动,痉挛抽搐,小儿惊风,中风口歪,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疮疡,瘰疬。
地龙:热病惊狂、小儿惊风、咳喘、头痛目赤、咽喉肿痛、小便不通、风湿关节疼痛,半身不遂 等症。外用涂丹毒、漆疮等症。 
马钱子:性味:苦、温。归经:归肝、脾经。通络止痛,散结消肿。用于跌打损伤,骨折肿痛,风湿顽痹,麻木瘫痪,痈疽疮毒,咽喉肿痛。
骨碎补:性味:苦,温。归经:入肝、肾经。补肾,活血,止血。治肾虚久泻及腰痛,风湿痹痛,齿痛,耳鸣,跌打闪挫、骨伤,阑尾炎,斑秃,鸡眼。
五加皮:性味:味辛、苦,性温。归经:入肝、肾经。祛风湿,补益肝肾,强筋壮骨,利水消肿。用于风湿痹病,筋骨痿软,小儿行迟,体虚乏力,水肿,脚气。
红花:性味:味辛,性温。归经:归心、肝经。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块,胸痹心痛,瘀滞腹痛,胸胁刺痛,跌扑损伤,疮疡肿痛。
紫苏子:降气消痰,平喘,润肠。用于痰壅气逆,咳嗽气喘,肠燥便秘。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用于风寒感冒,咳嗽气喘,妊娠呕吐,胎动不安。又可解鱼蟹中毒。
菟丝子:性味:甘,温。归经:归肝、肾、脾经。滋补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用于阳痿遗精,尿有余沥,遗尿尿频,腰膝酸软,目昏耳鸣,肾虚胎漏,胎动不安,脾肾虚泻;外治白癜风。
六方藤:性味:微苦,凉。祛风活络,散瘀活血。用于风湿关节痛,腰肌劳损,跌打损伤。
地锦槭:性味:辛;苦;温。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主治偏正头痛;风寒湿痹;跌打瘀痛;湿疹;疥癣。
海白石:性味:甘,平。清热解毒,化痰散结。主治痢疾,气管炎,瘰疬。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以多味中药为原料,科学配伍,各原料药之间协同作用,具有活血通络、祛风止痛的功效,疗程短,见效快、治疗率高,值得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
取当归5克、枸杞6克、路路通18克、伸筋草5克、鸡血藤3克、柏子仁8克、土元10克、蜈蚣10克、全蝎15克、地龙20克、马钱子2克、骨碎补13克、五加皮6克、红花12克、紫苏子7克、菟丝子6克、六方藤15克、地锦槭10克、海白石15克,采用常规方法制成膏剂。
 用法用量:将膏药烤化后贴于患处,每帖膏药贴两天,4贴一个疗程。
实施例2:
取当归10克、枸杞12克、路路通30克、伸筋草10克、鸡血藤5克、柏子仁12克、土元12克、蜈蚣12克、全蝎20克、地龙30克、马钱子6克、骨碎补17克、五加皮10克、红花15克、紫苏子9克、菟丝子8克、六方藤30克、地锦槭15克、海白石30克,采用常规方法制成膏剂。
 用法用量:将膏药烤化后贴于患处,每帖膏药贴两天,4贴一个疗程。
实施例3:
取当归8克、枸杞8克、路路通20克、伸筋草6克、鸡血藤5克、柏子仁12克、土元10克、蜈蚣10克、全蝎20克、地龙25克、马钱子5克、骨碎补16克、五加皮8克、红花12克、紫苏子7克、菟丝子8克、六方藤20克、地锦槭12克、海白石25克,采用常规方法制成膏剂。
 用法用量:将膏药烤化后贴于患处,每帖膏药贴两天,4贴一个疗程。
实施例4:临床观察
(1)一般资料
本发明人于2012年至今对400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治疗,年龄30到70岁不等,治愈372人,治愈率高达93%,有效11人,总有效率高达95.8%。
(2)治疗方法:将膏药烤化后贴于患处,每帖膏药贴两天,4贴一个疗程。
(3)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症状体征完全消失;
有效:症状体征较减轻;
无效:症状体征与治疗前无改善。
(4)典型病例:
 孙某某,女,36岁,章丘人,肩部疼痛,且呈持续性,气候变化或劳累后,常使疼痛加重,疼痛可向颈项及上肢扩散,2013年5月开始使用本发明的中药,两个疗程后,疼痛减弱,继续使用本发明的中药一个疗程后痊愈。
 韩某某,男,68岁,济南人,肩关节向各方向活动均可受限,以外展、上举、内外旋更为明显,肩部撕裂样剧痛,肩痛昼轻夜重,2014年2月开始使用本发明的中药,三个疗程后,肩关节活动能力增强,疼痛感减弱,继续使用本发明的中药两个疗程后痊愈。

一种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中药组合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中药组合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中药组合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中药组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中药组合物.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中药组合物。该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组成:当归5-10、枸杞6-12、路路通18-30、伸筋草5-10、鸡血藤3-5、柏子仁8-12、土元10-12、蜈蚣10-12、全蝎15-20、地龙20-30、马钱子2-6、骨碎补13-17、五加皮6-10、红花12-15、紫苏子7-9、菟丝子6-8、六方藤15-30、地锦槭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