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层有蜂窝状结构的建筑预制件的制作工艺及其制品.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62717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89.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8111338.9

申请日:

1998.06.04

公开号:

CN1238414A

公开日:

1999.12.15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申请的视为撤回公告日:1999.12.15|||公开

IPC分类号:

E04C2/36

主分类号:

E04C2/36

申请人:

江苏省水利科学研究所;

发明人:

刘农; 吴玉柏; 黄俊友; 王远

地址:

210017江苏省南京市南湖路97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大学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黄嘉栋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作内层有蜂窝状结构的建筑预制件的简单工艺,该工艺是在模板1上放置栅格状隔板2,在隔板2上覆盖柔性膜或布,将膜或布压陷入栅格内,形成栅格状起伏,然后在膜或布上涂覆固化材料如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或水泥,使膜或布成刚性定型,形成蜂状结构的内芯,内芯固化或基本固化后,取出栅格状隔板2,在内芯的上、下面粘贴涂覆有固化材料的膜或布,固化后即成内层有蜂窝状结构的建筑预制件。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内层有蜂窝状结构的建筑预制件的制作工艺,其特征是步骤如下: (1)在符合建筑预制件一个表面外形的模板(1)上放置栅格状隔板(2), (2)在栅格状隔板(2)上覆盖柔性膜或布, (3)将膜或布压入栅格状隔板(2)内,膜或布在栅格状隔板(2)上形成栅格状高低 起伏的状态, (4)在栅格状高低起伏的膜或布上涂覆固化材料,使膜或布成刚性定型,形成蜂 窝状结构的内芯, (5)内芯固化或基本固化后,取出栅格状隔板(2), (6)在内芯的上、下面粘贴涂覆有固化材料的膜或布,制成内层有蜂窝状结构的 建筑预制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工艺,其特征是膜或布是化纤织品、棉织品、无纺 布、塑料膜或无机纤维(玻璃纤维、石棉)织品。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工艺,其特征是固化材料是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 硅酸盐。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工艺,其特征是在内芯的一面或两面涂覆固化材 料。

说明书


内层有蜂窝状结构的建筑预制件的制作工艺及其制品

    本发明涉及建筑预制件的制作工艺,特别是涉及渠道、输水管道,屋盖等的预制件制作工艺及其制品。

    众所周知,蜂窝状结构是根据仿生学原理启发设想的一种质轻、刚度高、承载力大的合理结构,能最大限度地节省材料。因此它是建筑预制件的首先结构,但是内层有蜂窝状结构的建筑预制件的制作工艺复杂,因此不能得到广泛地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作内层有蜂窝状结构的建筑预制件的简单、便于操作的工艺以及本发明的制作工艺制得的建筑预制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内层有蜂窝状结构的建筑预制件的制作工艺,其步骤如下:

    (1)在符合建筑预制件一个表面外形的模板上设置栅格状隔板,

    (2)在栅格状隔板上覆盖柔性膜或布,如化纤织品、棉织品、无纺布、塑料膜、玻纤布、石棉布等,它可以整块覆盖,也可以分块覆盖,以便下一步压陷入栅格状隔板内,

    (3)将覆盖的膜或布压陷入栅格状隔板内,压陷入的方法可以是人工一格一格压陷,也可以用气压法一次压陷,或用预先制作的模件将膜或布压陷入栅格状隔板内,形成栅格状高低起伏地状态,

    (4)在栅格状高低起伏的膜或布上涂覆固化材料,使膜或布成刚性定型,形成蜂窝状结构的内芯,固化材料可以是有机固化材料如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等,也可以是无机固化材料如硅酸盐(水泥),

    (5)内芯固化或基本固化后,取出栅格状隔板,

    (6)在内芯的上下面粘贴涂覆有固化材料的膜或布,使其固化,在内芯的上、下面可以粘贴一层涂覆有固化材料的膜或布,也可以重复粘贴多层涂覆有固化材料的膜或布,制成内层有蜂窝状结构的建筑预制件。为了增加内芯的强度也可以在内芯的两面涂覆固化材料,即在取出栅格状隔板后,在内芯表面再涂覆固化材料,然后在内芯的上、下面粘贴一层或多层涂覆有固化材料的膜或布。

    内芯也可以由多层膜或布构成,即多次重复上述(2)、(3)、(4)步骤,使内芯更加坚固。

    采用本发明的制作工艺,可以很简便地制作内层有蜂窝状结构的建筑预制件,不需要特殊的设备,可以制作强度高,重量轻,成本低的内层有蜂窝状结构的渠槽、输水管、屋盖等建筑预制件。

    附图说明:图1是放有栅格状隔板的模板的示意图;

    图2是内层有蜂窝状结构的建筑预制件示意图。

    以下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U型防渗渠槽

    用白铁皮卷制成U形槽模板1,在其上放置白铁皮制作的栅格状隔板2,如图1所示。然后在栅格状隔板2上放置玻璃纤维布(或其他化纤布、无纺布)。并以相应的凸模将玻纤布压陷进栅格内,形成栅格状起伏,接着喷涂不饱和聚酯浆料。不饱和聚酯浆料可以由不饱和聚酯,引发剂(如过氧化酮)、促进剂(如环烷酸钴)和增塑剂(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组成,也可以再加入填料(如碳酸钙或二氧化硅)。当喷涂的不饱和聚酯初步固化后,在上表面压贴涂覆有不饱和聚酯的玻纤布,固化后将其翻转,除去模板1,取出栅格状隔板2,喷涂不饱和聚酯浆料,当喷涂的不饱和聚酯初步固化后,再粘贴涂有不饱和聚酯的玻纤布,固化后即成内层有蜂窝状结构的防渗渠槽,该防渗渠槽质量轻,不渗水,刚性好,成本低,经久耐用。

    实施例2.防渗输水管

    用白铁皮卷制成半圆形槽模板1,在其上放置白铁皮制作的栅格状隔板2,然后在栅格状隔板2上放置玻纤布,并以相应的凸模将玻纤布压陷进栅格内,形成栅格状起伏,接着喷涂环氧树脂浆料。环氧树脂浆料可以由环氧树脂、固化剂(如各种胺类)、稀释剂(如丙酮)和增塑剂(如苯二甲酸二丁酯)组成,也可再加入填料(如石粉)。当喷涂的环氧树脂初步固化后,在上表面压贴涂覆有环氧树脂的玻纤布,固化后将其翻转,除去模板1。取出栅格状隔板2,喷涂环氧树脂浆料,当喷涂的环氧树脂初步固化后,再粘贴涂覆有环氧树脂的玻纤布,待其基本固化后将两片半圆形槽用环氧树脂粘合成圆管即得内层有蜂窝状结构的防渗输水管。

    为加强两片半圆形槽之间粘合强度可在拼缝处粘贴涂覆有环氧树脂的玻纤布,或者可在圆管外包卷涂覆有环氧树脂的玻纤布,得到不见拼缝的防渗输水管。该输水管质量轻,不渗水,耐外部压力好,成本低,经久耐用。

    实施例3.防渗漏屋盖

    用白铁皮制成弧形模板1,在其上放置白铁皮制作的栅格状隔板2,在栅格状隔板2上放置玻璃纤维布,若模板1面积较大,玻纤布可以分割成小块覆盖在栅格状隔板2上,以相应的凸模将玻纤布压陷进栅格内,形成栅格状起伏,接着在其上喷涂不饱和聚酯浆料。当喷涂的不饱和聚酯初步固化后,在其上表面压贴涂覆有不饱和聚酯的玻纤布,固化后将其翻转,除去模板1,取出栅格状隔板2,在其表面压贴两层涂覆有不饱和聚酯的玻纤布,固化后即成内层有蜂窝状结构的防渗漏屋盖,此屋盖质轻,不渗漏,刚性好,承重力较好,成本低,经久耐用。

    实施例4.水泥桥梁预制件

    用白铁皮制成拱波形模板1,在其上放置栅格状隔板2,然后在栅格状隔板2上放置玻纤布,并以相应的凸模将玻纤布压陷进栅格内,形成栅格状起伏,接着喷射水泥浆,压贴玻纤布,再喷射水泥浆,抹平,当喷射的水泥有一定硬度后再粘贴一层玻纤布,喷射水泥浆,抹平。固化后将其翻转,除去模板1,取出栅格状隔板2,喷射水泥浆,压贴玻纤布,再喷射水泥浆抹平,当喷射的水泥浆有一定硬度后再粘贴一层玻纤布,喷射水泥浆,抹平,固化后即成内层有蜂窝状结构的水泥桥梁预制件。

内层有蜂窝状结构的建筑预制件的制作工艺及其制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内层有蜂窝状结构的建筑预制件的制作工艺及其制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内层有蜂窝状结构的建筑预制件的制作工艺及其制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层有蜂窝状结构的建筑预制件的制作工艺及其制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层有蜂窝状结构的建筑预制件的制作工艺及其制品.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作内层有蜂窝状结构的建筑预制件的简单工艺,该工艺是在模板1上放置栅格状隔板2,在隔板2上覆盖柔性膜或布,将膜或布压陷入栅格内,形成栅格状起伏,然后在膜或布上涂覆固化材料如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或水泥,使膜或布成刚性定型,形成蜂状结构的内芯,内芯固化或基本固化后,取出栅格状隔板2,在内芯的上、下面粘贴涂覆有固化材料的膜或布,固化后即成内层有蜂窝状结构的建筑预制件。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