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钢结构抗震房.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16266 上传时间:2018-01-11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798.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082027.X

申请日:

2014.03.07

公开号:

CN104047457A

公开日:

2014.09.17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04H 9/02申请公布日:20140917|||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H 9/02申请日:20140307|||公开

IPC分类号:

E04H9/02; E04B2/58; E04B5/14; E04B2/60; E04F13/076

主分类号:

E04H9/02

申请人:

霍学朝

发明人:

霍学朝

地址:

100024 北京市朝阳区常营乡连心园小区老楼号14#楼(新楼号26#楼)2单元102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轻钢结构抗震房,其墙体采用轻钢龙骨作为墙体结构体系,其楼板采用轻钢龙骨作为楼板结构体系,其中:所述楼板结构体系和墙体结构体系共用主龙骨,所述楼板结构体系还包括次龙骨,次龙骨设在相邻的两个主龙骨之间,次龙骨与主龙骨垂直连接,次龙骨之间互相平行,或次龙骨之间垂直交叉,所述墙体结构体系还包括墙龙骨,墙龙骨与主龙骨垂直连接,墙龙骨之间互相平行。本发明所述的轻钢结构抗震房,结构合理,保温隔热降低能耗效果好,针对墙体、楼板分别采用不同的龙骨结构,并确保龙骨连接方式简单、可靠,使建筑的结构更加稳定,安装更加简便快捷、更加合理,对施工操作人员要求低,适用于广大村镇住宅建设。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轻钢结构抗震房,其特征在于:其墙体采用轻钢龙骨作为墙体结构体系,其楼板采用轻钢龙骨作为楼板结构体系,其中: 
所述楼板结构体系和墙体结构体系共用主龙骨(2), 
所述楼板结构体系还包括次龙骨(3),次龙骨(3)设在相邻的两个主龙骨(2)之间,次龙骨(3)与主龙骨(2)垂直连接,次龙骨(3)之间互相平行,或次龙骨(3)之间垂直交叉, 
所述墙体结构体系还包括墙龙骨(1),墙龙骨(1)与主龙骨(2)垂直连接,墙龙骨(1)之间互相平行。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钢结构抗震房,其特征在于:所述轻钢龙骨材质为镀锌板,由龙骨机碾压镀锌板一体成型。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钢结构抗震房,其特征在于:在楼板结构体系区域内,设有与主龙骨(2)和/或次龙骨(3)连接的下层纤维水泥板(1014), 
在楼板结构体系上面,设有与主龙骨(2)和/或次龙骨(3)连接(4)的上层纤维水泥板(1010), 
在楼板结构体系、下层纤维水泥板(1014)和上层纤维水泥板(1010)所围空间内整体浇筑有无机轻质保温材料,形成楼板保温层(1012)。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钢结构抗震房,其特征在于:在墙龙骨(1)的前后两侧挂装墙挂板作为墙体的内外装饰板材, 
在墙体结构体系、内外装饰板材所围空间内整体浇筑有无机轻质保温材料,形成墙体保温层(1107)。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轻钢结构抗震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挂板包括但不限于:水泥板、金邦板、陶土板、木丝板。 

6.
  如权利要求3或4或5所述的轻钢结构抗震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轻质保温材料为发泡水泥或玻化微珠。 

7.
  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轻钢结构抗震房,其 特征在于:墙龙骨(1)沿竖直方向设置,主龙骨(2)和次龙骨(3)均沿水平方向设置, 
在主龙骨(2)上设有内芯连接件(5),所述内芯连接件(5)为一长方体, 
墙龙骨(1)通过内芯连接件(5)与主龙骨(2)垂直连接, 
次龙骨(3)通过安装角码(4)与内芯连接件(5)垂直连接。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轻钢结构抗震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次龙骨(3)包括: 
次龙骨下底板(36), 
沿次龙骨下底板(36)的长度方向,左右对称的设有向上延伸后再向内90度弯折的次龙骨下折边(33), 
次龙骨下折边(33)向内弯折的端部向上垂直延伸形成次龙骨竖直段(37), 
次龙骨竖直段(37)的前后两端设有若干次龙骨安装孔(35), 
次龙骨竖直段(37)的上端向外侧弯折(90)度形成次龙骨挡边(31),次龙骨挡边(31)之间为次龙骨开口。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轻钢结构抗震房,其特征在于:沿次龙骨下底板(36)的长度方向,居中设有至少一条次龙骨下底板加强筋(34); 
沿次龙骨竖直段(37)的长度方向,居中设有至少一条次龙骨竖直段加强筋(32)。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轻钢结构抗震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次龙骨下底板加强筋(34)为向上凸起的条形槽体; 
所述次龙骨竖直段加强筋(32)为向次龙骨竖直段(37)外侧凸起的条形槽体。 

11.
  如权利要求8或9或10所述的轻钢结构抗震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龙骨(2)和次龙骨(3)的整体形状结构相同,二者区别在于: 
主龙骨下底板上设有用于穿装内芯连接件(5)的安装槽。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轻钢结构抗震房,其特征在于:用于穿装内芯连接件(5)的安装槽,为现场施工时,根据具体确定的安装位置在主龙骨(2)上现场开槽。 

13.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轻钢结构抗震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墙龙骨(1)包括: 
墙龙骨底板(13), 
沿墙龙骨底板(13)的长度方向,左右对称的设有垂直延伸的墙龙骨侧壁(12), 
墙龙骨侧壁(12)远离墙龙骨底板(13)的一端向外侧90度折弯形成墙龙骨折边(11),墙龙骨折边(11)之间为墙龙骨开口, 
墙龙骨侧壁(12)的上下两端设有若干墙龙骨安装孔(14)。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轻钢结构抗震房,其特征在于:内芯连接件(5)穿装于安装槽内,且上下两端分别露出于主龙骨(2)之外, 
在内芯连接件(5)露出于主龙骨(2)之外的端部的前侧和后侧各设有一个墙龙骨(1); 
次龙骨(3)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安装角码(4)插接,并用螺钉或螺栓固定。 

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轻钢结构抗震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角码(4)包括: 
安装角码底板(41),其左右两端垂直延伸形成安装角码左侧壁(42)、安装角码右侧壁(43), 
安装角码左侧壁(42)、安装角码右侧壁(43)之间的间距略小于次龙骨竖直段(37)之间的间距, 
在安装角码左侧壁(42)、安装角码右侧壁(43)上,均设有与次龙骨安装孔(35)适配的安装角码装配孔(44)。 

16.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轻钢结构抗震房,其特征在于:安装角码(4)与内芯连接件(5)位于主龙骨(2)之内的部分通过拉铆螺母连接,或用螺钉或螺栓固定; 
或: 
安装角码(4)与内芯连接件(5)露出于主龙骨(2)之外的部分通过拉铆螺母连接,或用螺钉或螺栓固定; 
或: 
安装角码(4)分别与内芯连接件(5)位于主龙骨(2)之内的部分、内芯连接件(5)露出于主龙骨(2)之外的部分通过拉铆螺母连接,或用螺钉或螺栓固定。 

17.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轻钢结构抗震房,其特征在于:前后相对设置的两个墙龙骨(1)的墙龙骨折边(11)之间留有间隙。 

18.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轻钢结构抗震房,其特征在于:墙龙骨(1)的墙龙骨开口插装在内芯连接件(5)上,墙龙骨侧壁(12)之间的距离与内芯连接件(5)左右侧壁之间的距离适配,插装后: 
墙龙骨(1)的墙龙骨底板(13)与内芯连接件(5)前侧壁或后侧壁触接, 
墙龙骨(1)的墙龙骨侧壁(12)夹持住内芯连接件(5)左右侧壁, 
螺钉或螺栓穿过墙龙骨安装孔(14),将墙龙骨(1)的端部与内芯连接件(5)露出于主龙骨(2)之外的端部固定连接。 

19.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轻钢结构抗震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板包括: 
由主龙骨(2)和次龙骨(3)围成的楼板结构体系, 
在次龙骨下折边(33)和/或主龙骨下折边上设有下层纤维水泥板(1014), 
下层纤维水泥板(1014)通过螺钉分别与次龙骨下折边(33)和/或主龙骨下折边固定连接, 
在楼板结构体系和下层纤维水泥板(1014)所围空间内浇筑有无机轻质保温材料,形成楼板保温层(1012), 
楼板保温层(1012)的浇筑高度与次龙骨挡边(31)和/或主龙骨挡边齐平, 
楼板保温层(1012)上铺设有一层钢丝网(1011), 
在钢丝网(1011)上涂抹有一层抗裂砂浆, 
抗裂砂浆上设有上层纤维水泥板(1010), 
上层纤维水泥板(1010)通过螺钉分别与次龙骨挡边(31)和/或主龙骨挡边固定连接。 

20.
  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轻钢结构抗震房,其特征在于:在上层纤维水泥板(1010)之上铺设木地板或瓷砖。 

21.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轻钢结构抗震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包括: 
由主龙骨(2)和墙龙骨(1)围成的墙体结构体系, 
在主龙骨(2)上设有内芯连接件(5), 
在位于内芯连接件(5)前侧的墙龙骨(1)的墙龙骨底板(13)上,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断桥可调式定位部件(1103), 
断桥可调式定位部件(1103)后端通过带有拉铆母的内芯(1102)与位于内芯连接件(5)前侧的墙龙骨(1)连接, 
断桥可调式定位部件(1103)前端与横向设置的或竖向设置的挂板龙骨(1101)连接, 
在挂板龙骨(1101)的前侧面上,设有若干挂板件(1104),作为外立面装饰板的墙挂板(1105)挂装在挂板件(1104)上, 
在位于内芯连接件(5)后侧的墙龙骨(1)的墙龙骨底板(13)上,设有若干挂板件(1104),作为内墙板的墙挂板(1106)挂装在挂板件(1104)上, 
在墙体结构体系、内外装饰板材所围空间内整体浇筑有无机轻质保温材料,形成墙体保温层(1107)。 

22.
  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轻钢结构抗震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板件(1104)与墙挂板配套。 

23.
  如权利要求4或21所述的轻钢结构抗震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挂板整体呈矩形,其上表面设有上槽口(1401),下表面设有下槽口(1402), 
所述上槽口(1401)包括: 
顶面(1503),其前后两端分别向下延伸形成第一外侧面(1506)、第一内侧面(1504), 
所述第一外侧面(1506)与顶面(1503)垂直,或向墙挂板外侧面(1502)方向倾斜, 
所述第一内侧面(1504)与顶面(1503)垂直,或向墙挂板内侧面(1501)方向倾斜, 
第一外侧面(1506)与墙挂板外侧面(1502)间通过第一连接面(1507)连接, 
第一内侧面(1504)与墙挂板内侧面(1501)间通过第二连接面(1505)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面(1505)的水平高度高于第一连接面(1507)的水平高度; 
所述下槽口(1402)包括: 
底面(1511),其前后两端分别向下延伸形成第二外侧面(1510)、第二内侧面(1512), 
所述第二外侧面(1510)与底面(1511)垂直,或向墙挂板外侧面(1502)方向倾斜, 
所述第二内侧面(1512)与底面(1511)垂直,或向墙挂板内侧面(1501)方向倾斜, 
第二外侧面(1510)与墙挂板外侧面(1502)间通过第三连接面(1508)连接, 
第二内侧面(1512)与墙挂板内侧面(1501)间通过第四连接面(1509)连接, 
所述第四连接面(1509)的水平高度高于第三连接面(1508)的水平高度。 

24.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轻钢结构抗震房,其特征在于:在楼体的一层,于墙体的转折处设有埋于地下的混凝土柱桩(1601), 
混凝土柱桩(1601)的项面设有立柱固定底板(1602), 
立柱(1603)沿竖直方向设置,立柱(1603)的下端固定在立柱固定底板(1602)上, 
主龙骨与立柱连接件(1605)分别与主龙骨(2)、立柱(1603)固定连接。 

说明书

一种轻钢结构抗震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抗震建筑结构体系,具体说是一种轻钢结构抗震房。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地震时有发生,危害影响很大,建筑物实现结构抗震、建筑节能一体化设计是建设行业不断探讨和追求的发展方向。而且现代社会中,能源、环境已成为影响我国国民经济及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
现有的建筑物,主要的结构与节能一体化的建造方式有:现浇钢筋混凝土夹心节能结构体系、砌块保温夹心节能结构体系、轻钢框架保温夹芯板节能结构体系、内浇外挂钢筋混凝土保温夹芯板节能结构体系、轻型结构体系等。为便于表述,将这种结构与节能一体化的建造方式简称为结构白保温体系。
围绕建筑维护结构的节能技术,传统的做法通常是采用外墙外保温技术,即:在建筑物的外墙内侧或外侧粘贴保温隔热材料形成外保温层,进而达到保温隔热降低能耗的目的。然而,目前国内大量采用的保温隔热材料,在起到保温隔热降低能耗的同时,却存在着重大缺陷和隐患:
其一,保温隔热材料易燃,导致建筑的防火抗火性能很低,一旦发生火灾,其外保温层将成为燃烧物,加重火灾的灾情;
其二,当在高层建筑中使用时,外保温层外粘贴的瓷砖等装饰材料,很容易因日久风吹、雨水侵蚀等造成脱落,严重影响人身及财产安全;
其三,外墙外保温技术很难做到与建筑同寿命;
另外,楼板的保温隔热降低能耗缺乏相应的解决方案。
住宅产业已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然而,住宅建设特别是村镇住宅作为我国的传统产业,长期处于粗放型的生产阶段,村镇住宅抗震能力差、工业化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低及资源消耗高、污染程度大等主要技术难题亟待解决。因此,开展相关技术研究,针对量大面广的村镇住宅提出完整的保温隔热降低能耗解决方案是十分必要的。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外国公司的涌入和技术设备的引进,大大加快了我国轻钢结构住宅建筑体系的发展步伐。但是,由于轻钢结构的科研、设计、施工管理工作相对滞后,所以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目前,开发轻钢结构体系技术向市场化、企业化转移,使得部分成果虽经过鉴定评估,但工程应用研发后劲不足。产学研相结合的开发方式相对比较薄弱。市场推广应用面临许多问题,主要有:
1、轻钢结构设计计算理论较为完善,但结构与节能一体化的问题没有很好解决;缺少因地制宜适合国情的保温材料;
2、施工难度加大,需要专业队伍;
3、设计研发与市场结合不够,工程应用多限于试点;
4、目前轻钢结构体系多服务于城市别墅类建筑,总体造价较高,对于广大村镇住宅难以适用;
5、发泡水泥或玻化微珠,作为墙体的保温层能提高建筑物的保温、隔音效能,保温隔热降低能耗效果好,但在轻钢结构住宅中尚未应用、普及,在轻钢结构住宅中缺乏完整的实施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钢结构抗震房,以生态材料、新结构和新工艺的采用为主要特征,以材料性能、复合墙板、复合楼板的受力机理、结构的抗震性能和建筑节能技术研究为核心,以结构工程、材料工程和建筑节能相关学科交叉研 究为特色,通过材料、构件结构及建筑节能三个层面的研究、理论分析及示范工程建设和成果应用推广,在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基础上,实现新型轻钢结构抗震房,完成了新型节能轻钢复合板结构体系成套技术。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轻钢结构抗震房,其特征在于:其墙体采用轻钢龙骨作为墙体结构体系,其楼板采用轻钢龙骨作为楼板结构体系,其中:
所述楼板结构体系和墙体结构体系共用主龙骨2,
所述楼板结构体系还包括次龙骨3,次龙骨3设在相邻的两个主龙骨2之间,次龙骨3与主龙骨2垂直连接,次龙骨3之间互相平行,或次龙骨3之间垂直交叉,
所述墙体结构体系还包括墙龙骨1,墙龙骨1与主龙骨2垂直连接,墙龙骨1之间互相平行。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轻钢龙骨材质为镀锌板,由龙骨机碾压镀锌板一体成型。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在楼板结构体系区域内,设有与主龙骨2和/或次龙骨3连接的下层纤维水泥板1014,
在楼板结构体系上面,设有与主龙骨2和/或次龙骨3连接4的上层纤维水泥板1010,
在楼板结构体系、下层纤维水泥板1014和上层纤维水泥板1010所围空间内整体浇筑有无机轻质保温材料,形成楼板保温层1012。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在墙龙骨1的前后两侧挂装墙挂板作为墙体的内外装饰板材,
在墙体结构体系、内外装饰板材所围空间内整体浇筑有无机轻质保温材料,形成墙体保温层1107。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墙挂板包括但不限于:水泥板、金邦板、陶土板、木丝板。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无机轻质保温材料为发泡水泥或玻化微珠。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墙龙骨1沿竖直方向设置,主龙骨2和次龙骨3均沿水平方向设置,
在主龙骨2上设有内芯连接件5,所述内芯连接件5为一长方体,
墙龙骨1通过内芯连接件5与主龙骨2垂直连接,
次龙骨3通过安装角码4与内芯连接件5垂直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次龙骨3包括:
次龙骨下底板36,
沿次龙骨下底板36的长度方向,左右对称的设有向上延伸后再向内90度弯折的次龙骨下折边33,
次龙骨下折边33向内弯折的端部向上垂直延伸形成次龙骨竖直段37,
次龙骨竖直段37的前后两端设有若干次龙骨安装孔35,
次龙骨竖直段37的上端向外侧弯折90度形成次龙骨挡边31,次龙骨挡边31之间为次龙骨开口。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沿次龙骨下底板36的长度方向,居中设有至少一条次龙骨下底板加强筋34;
沿次龙骨竖直段37的长度方向,居中设有至少一条次龙骨竖直段加强筋32。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次龙骨下底板加强筋34为向上凸起的条形槽体;
所述次龙骨竖直段加强筋32为向次龙骨竖直段37外侧凸起的条形槽体。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主龙骨2和次龙骨3的整体形状结构相同,二者区别在于:
主龙骨下底板上设有用于穿装内芯连接件5的安装槽。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用于穿装内芯连接件5的安装槽,为现场施工时,根据具体确定的安装位置在主龙骨2上现场开槽。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墙龙骨1包括:
墙龙骨底板13,
沿墙龙骨底板13的长度方向,左右对称的设有垂直延伸的墙龙骨侧壁12,
墙龙骨侧壁12远离墙龙骨底板13的一端向外侧90度折弯形成墙龙骨折边11,墙龙骨折边11之间为墙龙骨开口,
墙龙骨侧壁12的上下两端设有若干墙龙骨安装孔14。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内芯连接件5穿装于安装槽内,且上下两端分别露出于主龙骨2之外,
在内芯连接件5露出于主龙骨2之外的端部的前侧和后侧各设有一个墙龙骨1;
次龙骨3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安装角码4插接,并用螺钉或螺栓固定。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安装角码4包括:
安装角码底板41,其左右两端垂直延伸形成安装角码左侧壁42、安装角码右侧壁43,
安装角码左侧壁42、安装角码右侧壁43之间的间距略小于次龙骨竖直段37之间的间距,
在安装角码左侧壁42、安装角码右侧壁43上,均设有与次龙骨安装孔35适配的安装角码装配孔44。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安装角码4与内芯连接件5位于主龙骨2之内的部分通过拉铆螺母连接,或用螺钉或螺栓固定;
或:
安装角码4与内芯连接件5露出于主龙骨2之外的部分通过拉铆螺母连接,或用螺钉或螺栓固定;
或:
安装角码4分别与内芯连接件5位于主龙骨2之内的部分、内芯连接件5露出于主龙骨2之外的部分通过拉铆螺母连接,或用螺钉或螺栓固定。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前后相对设置的两个墙龙骨1的墙龙骨折边11之间留有间隙。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墙龙骨1的墙龙骨开口插装在内芯连接件5上,墙龙骨侧壁12之间的距离与内芯连接件5左右侧壁之间的距离适配,插装后:
墙龙骨1的墙龙骨底板13与内芯连接件5前侧壁或后侧壁触接,
墙龙骨1的墙龙骨侧壁12夹持住内芯连接件5左右侧壁,
螺钉或螺栓穿过墙龙骨安装孔14,将墙龙骨1的端部与内芯连接件5露出于主龙骨2之外的端部固定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楼板包括:
由主龙骨2和次龙骨3围成的楼板结构体系,
在次龙骨下折边33和/或主龙骨下折边上设有下层纤维水泥板1014,
下层纤维水泥板1014通过螺钉分别与次龙骨下折边33和/或主龙骨下折边固定连接,
在楼板结构体系和下层纤维水泥板1014所围空间内浇筑有无机轻质保温材料,形成楼板保温层1012,
楼板保温层1012的浇筑高度与次龙骨挡边31和/或主龙骨挡边齐平,
楼板保温层1012上铺设有一层钢丝网1011,
在钢丝网1011上涂抹有一层抗裂砂浆,
抗裂砂浆上设有上层纤维水泥板1010,
上层纤维水泥板1010通过螺钉分别与次龙骨挡边31和/或主龙骨挡边固定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在上层纤维水泥板1010之上铺设木地板或瓷砖。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墙体包括:
由主龙骨2和墙龙骨1围成的墙体结构体系,
在主龙骨2上设有内芯连接件5,
在位于内芯连接件5前侧的墙龙骨1的墙龙骨底板13上,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断桥可调式定位部件1103,
断桥可调式定位部件1103后端通过带有拉铆母的内芯1102与位于内芯连接件5前侧的墙龙骨1连接,
断桥可调式定位部件1103前端与横向设置的或竖向设置的挂板龙骨1101连接,
在挂板龙骨1101的前侧面上,设有若干挂板件1104,作为外立面装饰板的墙挂板1105挂装在挂板件1104上,
在位于内芯连接件5后侧的墙龙骨1的墙龙骨底板13上,设有若干挂板件1104,作为内墙板的墙挂板1106挂装在挂板件1104上,
在墙体结构体系、内外装饰板材所围空间内整体浇筑有无机轻质保温材料,形成墙体保温层1107。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挂板件1104与墙挂板配套。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墙挂板整体呈矩形,其上表面设有上槽口1401,下表面设有下槽口1402,
所述上槽口1401包括:
顶面1503,其前后两端分别向下延伸形成第一外侧面1506、第一内侧面1504,
所述第一外侧面1506与顶面1503垂直,或向墙挂板外侧面1502方向倾斜,
所述第一内侧面1504与顶面1503垂直,或向墙挂板内侧面1501方向倾斜,
第一外侧面1506与墙挂板外侧面1502间通过第一连接面1507连接,
第一内侧面1504与墙挂板内侧面1501间通过第二连接面1505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面1505的水平高度高于第一连接面1507的水平高度;
所述下槽口1402包括:
底面1511,其前后两端分别向下延伸形成第二外侧面1510、第二内侧面1512,
所述第二外侧面1510与底面1511垂直,或向墙挂板外侧面1502方向倾斜,
所述第二内侧面1512与底面1511垂直,或向墙挂板内侧面1501方向倾斜,
第二外侧面1510与墙挂板外侧面1502间通过第三连接面1508连接,
第二内侧面1512与墙挂板内侧面1501间通过第四连接面1509连接,
所述第四连接面1509的水平高度高于第三连接面1508的水平高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在楼体的一层,于墙体的转折处设有埋于地下的混凝土柱桩1601,
混凝土柱桩1601的顶面设有立柱固定底板1602,
立柱1603沿竖直方向设置,立柱1603的下端固定在立柱固定底板1602上,
主龙骨与立柱连接件1605分别与主龙骨2、立柱1603固定连接。
本发明所述的轻钢结构抗震房,结构合理,保温隔热降低能耗效果好,针对墙体、楼板分别采用不同的龙骨结构,并确保龙骨连接方式简单、可靠,使建筑的结构更加稳定,安装更加简便快捷、更加合理,对施工操作人员要求低,适用于广大村镇住宅建设。
本发明所述的轻钢结构抗震房,轻钢龙骨多向连接方式设置合理,满足施工时方便快捷的要求,对操作人员要求低,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本发明有如下附图:
图1墙龙骨和地龙骨的装配示意图,
图2图1的爆炸图,
图3次龙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次龙骨的剖面图,
图5安装角码的结构示意图,
图6墙龙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楼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墙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挂板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挂板件和墙挂板的装配示意图,
图11墙挂板的剖面图,
图12墙挂板的上槽口的剖面图,
图13墙挂板的下槽口的剖面图,
图14混凝土柱桩和主龙骨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所述的轻钢结构抗震房,其墙体采用轻钢龙骨作为墙体结构体系(墙体结构承重骨架),其楼板采用轻钢龙骨作为楼板结构体系(楼板结构承重骨架),其中,如图1、2所示:
所述楼板结构体系和墙体结构体系共用主龙骨2,主龙骨2通常情况下至少沿墙体设置,在需要提高楼板结构体系的强度时(例如大厅等大建筑面积的区域),也可在无墙体的区域中设置主龙骨2,
所述楼板结构体系还包括次龙骨3,次龙骨3设在相邻的两个主龙骨2之间,次龙骨3与主龙骨2垂直连接,次龙骨3之间互相平行,或次龙骨3之间垂直交叉,根据房间内各区域建筑面积的大小不同,次龙骨3可能有以下几种设置情况:第一种,若干次龙骨3之间均互相平行(例如走道等小建筑面积的区域),第二种,若干次龙骨3间平行设置,另外若干次龙骨3间也平行设置,所述若干次龙骨3和另外若干次龙骨3间垂直交叉(行列交叉形成网格状,例如大厅等大建 筑面积的区域),以上两种情况仅为举例,而非限定次龙骨3的设置方案,在满足建筑物性能(抗震、楼板承重等设计指标)的条件下,可按现有的轻钢龙骨施工设计工艺确定次龙骨3的具体设置方案,
所述墙体结构体系还包括墙龙骨1,墙龙骨1与主龙骨2垂直连接,墙龙骨1之间互相平行。
在实际施工时,当单根主龙骨2或次龙骨3长度不满足施工需要时(例如房间或走道跨度大于单根主龙骨2或次龙骨3长度),两根主龙骨2之间通过加长连接构件相连加长主龙骨2,两根次龙骨3之间通过加长连接构件相连加长次龙骨3,所述加长连接构件为方管或U形卡件,加长连接构件与主龙骨2或次龙骨3固定连接(例如铆接、螺栓连接等)。
所述轻钢龙骨材质为镀锌板,镀锌板的厚度根据设计要求及抗震检测数据而定。龙骨(主龙骨2、次龙骨3、墙龙骨1)优选由龙骨机碾压镀锌板一体成型,使龙骨强度高、使用寿命长。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如图7所示,在楼板结构体系区域内,设有与主龙骨2和/或次龙骨3连接(固定连接)的下层纤维水泥板1014,
在楼板结构体系上面,设有与主龙骨2和/或次龙骨3连接(固定连接)的上层纤维水泥板1010,
在楼板结构体系、下层纤维水泥板1014和上层纤维水泥板1010所围空间内整体浇筑有无机轻质保温材料,形成楼板保温层1012。
浇筑无机轻质保温材料后,形成结构与节能一体化的轻钢复合板楼板。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如图8所示,在墙龙骨1的前后两侧挂装墙挂板作为墙体的内外装饰板材,
在墙体结构体系、内外装饰板材所围空间内整体浇筑有无机轻质保温材料,形成墙体保温层1107。
浇筑无机轻质保温材料后,形成结构与节能一体化的轻钢复合板墙体。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墙挂板包括但不限于:水泥板、金邦板、陶土板、木丝板。例如:还可以为石膏板或硅酸钙板等装饰板材。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无机轻质保温材料为发泡水泥或玻化微珠。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如图1、2所示,墙龙骨1沿竖直方向设置,主龙骨2和次龙骨3均沿水平方向设置,
在主龙骨2上设有内芯连接件5,如图2所示,所述内芯连接件5为一长方体,其可设有贯通上下表面的矩形内孔,
墙龙骨1通过内芯连接件5与主龙骨2垂直连接,
次龙骨3通过安装角码4与内芯连接件5垂直连接。
图1中,墙龙骨1的设置方向为上下,主龙骨2的设置方向为左右,次龙骨3的设置方向为前后,其余附图的方向均参照图1描述。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如图2、3、4所示,所述次龙骨3包括:
次龙骨下底板36,
沿次龙骨下底板36的长度方向,左右对称的设有向上延伸后再向内90度弯折的次龙骨下折边33,
次龙骨下折边33向内弯折的端部向上垂直延伸形成次龙骨竖直段37,
次龙骨竖直段37的前后两端设有若干次龙骨安装孔35,图3所示实施例中,次龙骨竖直段37的前后两端各设有四个次龙骨安装孔35,两个一组上下相对设置,
次龙骨竖直段37的上端向外侧弯折90度形成次龙骨挡边31,次龙骨挡边31之间为次龙骨开口。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如图3、4所示,沿次龙骨下底板36的长度方向,居中设有至少一条次龙骨下底板加强筋34;
沿次龙骨竖直段37的长度方向,居中设有至少一条次龙骨竖直段加强筋32。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次龙骨下底板加强筋34为向上凸起的条形槽体,参见图4;
所述次龙骨竖直段加强筋32为向次龙骨竖直段37外侧凸起的条形槽体,参见图4。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主龙骨2和次龙骨3的整体形状结构相同,二者区别在于:
在主龙骨2的主龙骨下底板上设有用于穿装内芯连接件5的安装槽。
更进一步,由于主龙骨2还是构成墙体的一部分,因此根据实际需要,主龙骨2的材质厚度等于或大于(略大于)次龙骨3的材质厚度,
更进一步,主龙骨竖直段之间的间距,等于次龙骨竖直段之间的间距,或至少为次龙骨竖直段之间的间距的1.5倍。主龙骨竖直段之间的间距,可以根据墙体厚度设计。例如:次龙骨竖直段之间的间距为40mm,则主龙骨竖直段之间的间距可以为80mm,可以为100mm。
龙骨装配时,次龙骨开口、主龙骨开口均朝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用于穿装内芯连接件5的安装槽,为现场施工时,根据具体确定的安装位置在主龙骨2上现场开槽。所述内芯连接件5兼具增加龙骨强度的作用,图1所示实施例中,安装槽 居中设置在主龙骨2上,现场施工时,可根据具体确定的安装位置在主龙骨2上现场开槽。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如图6所示,所述墙龙骨1包括:
墙龙骨底板13,
沿墙龙骨底板13的长度方向,左右对称的设有垂直延伸的墙龙骨侧壁12,
墙龙骨侧壁12远离墙龙骨底板13的一端向外侧90度折弯形成墙龙骨折边11,墙龙骨折边11之间为墙龙骨开口,
墙龙骨侧壁12的上下两端设有若干墙龙骨安装孔14,图6所示实施例中,墙龙骨侧壁12的上下两端各设有四个墙龙骨安装孔14,两个一组前后相对设置,
墙龙骨安装孔14可用于穿装连接墙龙骨1和内芯连接件5的螺钉或螺栓或其他连接件。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内芯连接件5穿装于安装槽内,且上下两端分别露出于主龙骨2之外,内芯连接件5前后侧壁之间的间距略小于主龙骨竖直段之间的间距,
在内芯连接件5露出于主龙骨2之外的端部的前侧和后侧各设有一个墙龙骨1;
次龙骨3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安装角码4插接,并用螺钉或螺栓固定(其他适用的连接件亦可用于此处进行固定)。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如图5所示,所述安装角码4包括:
安装角码底板41,其左右两端垂直延伸形成安装角码左侧壁42、安装角码右侧壁43,
安装角码左侧壁42、安装角码右侧壁43之间的间距略小于次龙骨竖直段37之间的间距,
在安装角码左侧壁42、安装角码右侧壁43上,均设有与次龙骨 安装孔35适配的安装角码装配孔44,例如:安装角码装配孔44的位置数量与次龙骨安装孔35相同。
安装角码4插装于次龙骨竖直段37之间,螺钉或螺栓穿装于安装角码装配孔44、次龙骨安装孔35内,将安装角码4和次龙骨3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安装角码4与内芯连接件5位于主龙骨2之内的部分通过拉铆螺母连接,或用螺钉或螺栓固定;
或:
安装角码4与内芯连接件5露出于主龙骨2之外的部分通过拉铆螺母连接,或用螺钉或螺栓固定;
或:
安装角码4分别与内芯连接件5位于主龙骨2之内的部分、内芯连接件5露出于主龙骨2之外的部分通过拉铆螺母连接,或用螺钉或螺栓固定。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前后相对设置的两个墙龙骨1(指设于内芯连接件5前侧和后侧的两个墙龙骨1)的墙龙骨折边11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用于墙体的整体浇筑。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墙龙骨1的墙龙骨开口插装在内芯连接件5上,墙龙骨侧壁12之间的距离与内芯连接件5左右侧壁之间的距离适配,插装后:
墙龙骨1的墙龙骨底板13与内芯连接件5前侧壁或后侧壁触接,
墙龙骨1的墙龙骨侧壁12夹持住内芯连接件5左右侧壁,
螺钉或螺栓穿过墙龙骨安装孔14,将墙龙骨1的端部(上端和/或下端)与内芯连接件5露出于主龙骨2之外的端部固定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如图7所示,所述楼板包括:
由主龙骨2和次龙骨3围成的楼板结构体系,
在次龙骨下折边33和/或主龙骨下折边上设有下层纤维水泥板1014,
下层纤维水泥板1014通过螺钉分别与次龙骨下折边33和/或主龙骨下折边固定连接,螺钉不外露,
在楼板结构体系和下层纤维水泥板1014所围空间内浇筑有无机轻质保温材料,形成楼板保温层1012,所述无机轻质保温材料如前所述为发泡水泥或玻化微珠,
楼板保温层1012的浇筑高度与次龙骨挡边31和/或主龙骨挡边齐平,
楼板保温层1012上铺设有一层钢丝网1011,
在钢丝网1011上涂抹有一层抗裂砂浆,
抗裂砂浆上设有上层纤维水泥板1010,
上层纤维水泥板1010通过螺钉分别与次龙骨挡边31和/或主龙骨挡边固定连接。
此种楼板,浇筑发泡水泥或玻化微珠,提高了楼板的保温、隔音效果,给人一种厚实感,结构合理,浇筑发泡水泥或玻化微珠时,不需要单独支模、拆模,满足施工时方便快捷的要求,对操作人员要求低,省时省力。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在上层纤维水泥板1010之上铺设木地板或瓷砖。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如图8所示,所述墙体包括:
由主龙骨2和墙龙骨1围成的墙体结构体系,
在主龙骨2上设有内芯连接件5,
在位于内芯连接件5前侧的墙龙骨1的墙龙骨底板13上,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断桥可调式定位部件1103,
断桥可调式定位部件1103后端通过带有拉铆母的内芯1102与位 于内芯连接件5前侧的墙龙骨1连接,
断桥可调式定位部件1103前端与横向设置的或竖向设置的挂板龙骨1101连接,
断桥可调式定位部件1103用于调节挂板龙骨1101的平整度,所述断桥可调式定位部件1103优选采用CN201010291460.6专利所述建筑墙面板安装用可调式定位部件,
在挂板龙骨1101的前侧面上,设有若干挂板件1104,作为外立面装饰板的墙挂板1105挂装在挂板件1104上,
在位于内芯连接件5后侧的墙龙骨1的墙龙骨底板13上,设有若干挂板件1104,作为内墙板的墙挂板1106挂装在挂板件1104上,
在墙体结构体系、内外装饰板材(指作为外立面装饰板的墙挂板1105和作为内墙板的墙挂板1106,二者可相同可不同)所围空间内整体浇筑有无机轻质保温材料,形成墙体保温层1107。
此种墙体,浇筑发泡水泥或玻化微珠,提高了墙体的保温、隔音效果,给人一种厚实感,结构合理,浇筑发泡水泥或玻化微珠时,不需要单独支模(墙挂板1105、内墙板1106兼具浇筑模的功能),满足施工时方便快捷的要求,对操作人员要求低,省时省力。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挂板件1104与墙挂板配套,不同材质的墙挂板,配套的挂板件不同,挂板件1104可选用市售成品。图9所示为一种可选择的挂板件1104,其包括:
挂板龙骨连接板1201,
在挂板龙骨连接板1201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挂板块1202,
在挂板块1202的上部,居中设有一个上槽口挂钩1203,在上槽口挂钩1203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下槽口挂钩1204;
所述上槽口挂钩1203设有向下的挂钩下折弯部1205,
所述下槽口挂钩1204设有向上的挂钩上折弯部1206。
墙挂板1105与挂板件1104的连接效果参见图10。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图9中所示墙挂板1106与墙挂板1105形状结构相同,如图11、12、13所示,所述墙挂板整体呈矩形,其上表面设有上槽口1401,下表面设有下槽口1402,
所述上槽口1401包括:
顶面1503,其前后两端分别向下延伸形成第一外侧面1506、第一内侧面1504,
所述第一外侧面1506与顶面1503垂直,或向墙挂板外侧面1502方向倾斜,斜度范围±5度,
所述第一内侧面1504与项面1503垂直,或向墙挂板内侧面1501方向倾斜,斜度范围±5度,
第一外侧面1506与墙挂板外侧面1502间通过第一连接面1507连接,
第一内侧面1504与墙挂板内侧面1501间通过第二连接面1505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面1505的水平高度高于第一连接面1507的水平高度;
所述下槽口1402包括:
底面1511,其前后两端分别向下延伸形成第二外侧面1510、第二内侧面1512,
所述第二外侧面1510与底面1511垂直,或向墙挂板外侧面1502方向倾斜,斜度范围±5度,
所述第二内侧面1512与底面1511垂直,或向墙挂板内侧面1501方向倾斜,斜度范围±5度,
第二外侧面1510与墙挂板外侧面1502间通过第三连接面1508连接,
第二内侧面1512与墙挂板内侧面1501间通过第四连接面1509连接,
所述第四连接面1509的水平高度高于第三连接面1508的水平高度;
当墙挂板挂装在图9所示的挂板件1104上时,上槽口挂钩1203的挂钩下折弯部1205勾住第一外侧面1506;
当墙挂板挂装在图9所示的挂板件1104上时,下槽口挂钩1204的挂钩上折弯部1206勾住第二内侧面1512。
所述墙挂板,结构简单,上槽口、下槽口可经磨边机加工成型,槽口设计便于安装,槽口强度高,美观,易于加工,满足施工时方便快捷的要求,对操作人员要求低,省时省力。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如图14所示,在楼体的一层,于墙体的转折处设有埋于地下的混凝土柱桩1601,
混凝土柱桩1601的顶面设有立柱固定底板1602,例如:立柱固定底板1602通过化学锚栓1606装配在混凝土柱桩1601的顶面,
立柱1603沿竖直方向设置,立柱1603的下端固定在立柱固定底板1602上,
主龙骨与立柱连接件1605分别与主龙骨2、立柱1603固定连接,例如:通过螺钉或螺栓连接等。如不便于设置主龙骨与立柱连接件1605,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主龙骨2可直接与立柱1603固定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楼板的施工步骤如下(省略混凝土柱桩、立柱的施工步骤,省略主龙骨和立柱的连接步骤):
第1步:按墙体走向设置主龙骨;
第2步:在主龙骨上现场开设用于穿装内芯连接件的安装槽;
第3步:将安装角码与次龙骨固定连接;
第4步:将内芯连接件装入用于穿装内芯连接件的安装槽;
第5步:将安装角码与内芯连接件固定连接;形成楼板结构体系;
第6步:在次龙骨下折边和/或主龙骨下折边上固定设置下层纤维水泥板;
第7步:在楼板结构体系和下层纤维水泥板所围空间内浇筑发泡 水泥或玻化微珠,形成楼板保温层;保温层的浇筑高度与次龙骨挡边、主龙骨挡边齐平;
第8步:等发泡水泥或玻化微珠凝固后,保温层上铺设一层钢丝网;
第9步:在钢丝网上涂抹一层抗裂砂浆;
第10步:待抗裂砂浆凝固后,在抗裂砂浆上铺设上层纤维水泥板;
第11步:上层纤维水泥板通过螺钉分别与次龙骨挡边、主龙骨挡边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还包括第12步:在上层纤维水泥板之上铺设木地板或瓷砖。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墙体的施工步骤如下(省略混凝土柱桩、立柱的施工步骤,省略主龙骨和立柱的连接步骤,省略内芯连接件的施工步骤):
第1步:当主龙骨和内芯连接件都安装到位后,在内芯连接件露出于主龙骨之外的端部的前侧和后侧各设一个墙龙骨;形成墙体结构体系;
第2步:在位于内芯连接件前侧的墙龙骨的墙龙骨底板上,设置若干间隔设置的断桥可调式定位部件;
第3步:断桥可调式定位部件前端与横向设置的或竖向设置的挂板龙骨连接;
第4步:利用断桥可调式定位部件,完成挂板龙骨的平整度调节;
第5步:在挂板龙骨的前侧面上,设置若干挂板件;
第6步:作为外立面装饰板的墙挂板挂装在挂板件上;完成外立面装饰板的安装;
第7步:在位于内芯连接件后侧的墙龙骨的墙龙骨底板上,设置若干挂板件;
第8步:作为内墙板的墙挂板挂装在挂板件上;完成内立面装饰 板的安装;
第9步:在墙体结构体系、内外装饰板材所围空间内整体浇筑有无机轻质保温材料,形成墙体保温层1107。
本发明给出了一种新型轻钢结构抗震房,针对墙体、楼板分别采用不同的轻钢结构构造:
(1)墙体由轻钢作为承重骨架,并由双面维护幕墙与轻钢组成空腔,内浇发泡水泥或玻化微珠等轻质保温材料共同构成。该墙体集承重、分割空间、保温隔热等功能为一体,2013年4月在清华大学完成三片墙体的抗震性能试验表明,本结构能够达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
(2)楼板由特殊轻钢承重,在其底部铺设水泥板等板材作为底模,中间浇筑发泡水泥或玻化微珠,上层浇筑配置钢丝网片的细石混凝土等形成平面结构,共同承担竖向荷载。2013年9月在北京交通大学完成的楼板试验表明,在试件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L/200),试验的均布活荷载值为6.5kN/m2,满足民用建筑楼板承载力的要求。
新型轻钢结构其连接方式简单、可靠,使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好,结构构造合理,安装简便快捷,节能效果佳,适用于别墅、村镇住宅及旅游房屋等1~3层建筑的建设。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一种轻钢结构抗震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一种轻钢结构抗震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一种轻钢结构抗震房.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轻钢结构抗震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轻钢结构抗震房.pdf(2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47457A43申请公布日20140917CN104047457A21申请号201410082027X22申请日20140307E04H9/02200601E04B2/58200601E04B5/14200601E04B2/60200601E04F13/07620060171申请人霍学朝地址100024北京市朝阳区常营乡连心园小区老楼号14楼新楼号26楼2单元10272发明人霍学朝54发明名称一种轻钢结构抗震房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轻钢结构抗震房,其墙体采用轻钢龙骨作为墙体结构体系,其楼板采用轻钢龙骨作为楼板结构体系,其中所述楼板结构体系和墙体结构体系共用主龙骨,所述。

2、楼板结构体系还包括次龙骨,次龙骨设在相邻的两个主龙骨之间,次龙骨与主龙骨垂直连接,次龙骨之间互相平行,或次龙骨之间垂直交叉,所述墙体结构体系还包括墙龙骨,墙龙骨与主龙骨垂直连接,墙龙骨之间互相平行。本发明所述的轻钢结构抗震房,结构合理,保温隔热降低能耗效果好,针对墙体、楼板分别采用不同的龙骨结构,并确保龙骨连接方式简单、可靠,使建筑的结构更加稳定,安装更加简便快捷、更加合理,对施工操作人员要求低,适用于广大村镇住宅建设。51INTCL权利要求书4页说明书12页附图6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4页说明书12页附图6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47457ACN10。

3、4047457A1/4页21一种轻钢结构抗震房,其特征在于其墙体采用轻钢龙骨作为墙体结构体系,其楼板采用轻钢龙骨作为楼板结构体系,其中所述楼板结构体系和墙体结构体系共用主龙骨2,所述楼板结构体系还包括次龙骨3,次龙骨3设在相邻的两个主龙骨2之间,次龙骨3与主龙骨2垂直连接,次龙骨3之间互相平行,或次龙骨3之间垂直交叉,所述墙体结构体系还包括墙龙骨1,墙龙骨1与主龙骨2垂直连接,墙龙骨1之间互相平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钢结构抗震房,其特征在于所述轻钢龙骨材质为镀锌板,由龙骨机碾压镀锌板一体成型。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钢结构抗震房,其特征在于在楼板结构体系区域内,设有与主龙骨2和或次龙骨3连接。

4、的下层纤维水泥板1014,在楼板结构体系上面,设有与主龙骨2和或次龙骨3连接4的上层纤维水泥板1010,在楼板结构体系、下层纤维水泥板1014和上层纤维水泥板1010所围空间内整体浇筑有无机轻质保温材料,形成楼板保温层1012。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钢结构抗震房,其特征在于在墙龙骨1的前后两侧挂装墙挂板作为墙体的内外装饰板材,在墙体结构体系、内外装饰板材所围空间内整体浇筑有无机轻质保温材料,形成墙体保温层1107。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轻钢结构抗震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挂板包括但不限于水泥板、金邦板、陶土板、木丝板。6如权利要求3或4或5所述的轻钢结构抗震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轻质保温材料为发泡水。

5、泥或玻化微珠。7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轻钢结构抗震房,其特征在于墙龙骨1沿竖直方向设置,主龙骨2和次龙骨3均沿水平方向设置,在主龙骨2上设有内芯连接件5,所述内芯连接件5为一长方体,墙龙骨1通过内芯连接件5与主龙骨2垂直连接,次龙骨3通过安装角码4与内芯连接件5垂直连接。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轻钢结构抗震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次龙骨3包括次龙骨下底板36,沿次龙骨下底板36的长度方向,左右对称的设有向上延伸后再向内90度弯折的次龙骨下折边33,次龙骨下折边33向内弯折的端部向上垂直延伸形成次龙骨竖直段37,次龙骨竖直段37的前后两端设有若干次龙骨安装孔35,次龙骨竖直段37的上端向外侧。

6、弯折90度形成次龙骨挡边31,次龙骨挡边31之间为次龙骨开口。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轻钢结构抗震房,其特征在于沿次龙骨下底板36的长度方向,居中设有至少一条次龙骨下底板加强筋34;沿次龙骨竖直段37的长度方向,居中设有至少一条次龙骨竖直段加强筋32。权利要求书CN104047457A2/4页3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轻钢结构抗震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次龙骨下底板加强筋34为向上凸起的条形槽体;所述次龙骨竖直段加强筋32为向次龙骨竖直段37外侧凸起的条形槽体。11如权利要求8或9或10所述的轻钢结构抗震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龙骨2和次龙骨3的整体形状结构相同,二者区别在于主龙骨下底板上设有用于穿装内芯连接。

7、件5的安装槽。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轻钢结构抗震房,其特征在于用于穿装内芯连接件5的安装槽,为现场施工时,根据具体确定的安装位置在主龙骨2上现场开槽。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轻钢结构抗震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墙龙骨1包括墙龙骨底板13,沿墙龙骨底板13的长度方向,左右对称的设有垂直延伸的墙龙骨侧壁12,墙龙骨侧壁12远离墙龙骨底板13的一端向外侧90度折弯形成墙龙骨折边11,墙龙骨折边11之间为墙龙骨开口,墙龙骨侧壁12的上下两端设有若干墙龙骨安装孔14。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轻钢结构抗震房,其特征在于内芯连接件5穿装于安装槽内,且上下两端分别露出于主龙骨2之外,在内芯连接件5露出于主龙骨2。

8、之外的端部的前侧和后侧各设有一个墙龙骨1;次龙骨3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安装角码4插接,并用螺钉或螺栓固定。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轻钢结构抗震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角码4包括安装角码底板41,其左右两端垂直延伸形成安装角码左侧壁42、安装角码右侧壁43,安装角码左侧壁42、安装角码右侧壁43之间的间距略小于次龙骨竖直段37之间的间距,在安装角码左侧壁42、安装角码右侧壁43上,均设有与次龙骨安装孔35适配的安装角码装配孔44。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轻钢结构抗震房,其特征在于安装角码4与内芯连接件5位于主龙骨2之内的部分通过拉铆螺母连接,或用螺钉或螺栓固定;或安装角码4与内芯连接件5露出于主龙骨。

9、2之外的部分通过拉铆螺母连接,或用螺钉或螺栓固定;或安装角码4分别与内芯连接件5位于主龙骨2之内的部分、内芯连接件5露出于主龙骨2之外的部分通过拉铆螺母连接,或用螺钉或螺栓固定。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轻钢结构抗震房,其特征在于前后相对设置的两个墙龙骨1的墙龙骨折边11之间留有间隙。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轻钢结构抗震房,其特征在于墙龙骨1的墙龙骨开口插装在内芯连接件5上,墙龙骨侧壁12之间的距离与内芯连接件5左右侧壁之间的距离适配,插装后权利要求书CN104047457A3/4页4墙龙骨1的墙龙骨底板13与内芯连接件5前侧壁或后侧壁触接,墙龙骨1的墙龙骨侧壁12夹持住内芯连接件5左右侧壁,螺。

10、钉或螺栓穿过墙龙骨安装孔14,将墙龙骨1的端部与内芯连接件5露出于主龙骨2之外的端部固定连接。19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轻钢结构抗震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板包括由主龙骨2和次龙骨3围成的楼板结构体系,在次龙骨下折边33和/或主龙骨下折边上设有下层纤维水泥板1014,下层纤维水泥板1014通过螺钉分别与次龙骨下折边33和/或主龙骨下折边固定连接,在楼板结构体系和下层纤维水泥板1014所围空间内浇筑有无机轻质保温材料,形成楼板保温层1012,楼板保温层1012的浇筑高度与次龙骨挡边31和/或主龙骨挡边齐平,楼板保温层1012上铺设有一层钢丝网1011,在钢丝网1011上涂抹有一层抗裂砂浆,抗裂砂浆上。

11、设有上层纤维水泥板1010,上层纤维水泥板1010通过螺钉分别与次龙骨挡边31和/或主龙骨挡边固定连接。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轻钢结构抗震房,其特征在于在上层纤维水泥板1010之上铺设木地板或瓷砖。21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轻钢结构抗震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包括由主龙骨2和墙龙骨1围成的墙体结构体系,在主龙骨2上设有内芯连接件5,在位于内芯连接件5前侧的墙龙骨1的墙龙骨底板13上,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断桥可调式定位部件1103,断桥可调式定位部件1103后端通过带有拉铆母的内芯1102与位于内芯连接件5前侧的墙龙骨1连接,断桥可调式定位部件1103前端与横向设置的或竖向设置的挂板龙骨1101连。

12、接,在挂板龙骨1101的前侧面上,设有若干挂板件1104,作为外立面装饰板的墙挂板1105挂装在挂板件1104上,在位于内芯连接件5后侧的墙龙骨1的墙龙骨底板13上,设有若干挂板件1104,作为内墙板的墙挂板1106挂装在挂板件1104上,在墙体结构体系、内外装饰板材所围空间内整体浇筑有无机轻质保温材料,形成墙体保温层1107。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轻钢结构抗震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板件1104与墙挂板配套。23如权利要求4或21所述的轻钢结构抗震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挂板整体呈矩形,其上表面设有上槽口1401,下表面设有下槽口1402,所述上槽口1401包括顶面1503,其前后两端分别向下延伸。

13、形成第一外侧面1506、第一内侧面1504,权利要求书CN104047457A4/4页5所述第一外侧面1506与顶面1503垂直,或向墙挂板外侧面1502方向倾斜,所述第一内侧面1504与顶面1503垂直,或向墙挂板内侧面1501方向倾斜,第一外侧面1506与墙挂板外侧面1502间通过第一连接面1507连接,第一内侧面1504与墙挂板内侧面1501间通过第二连接面1505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面1505的水平高度高于第一连接面1507的水平高度;所述下槽口1402包括底面1511,其前后两端分别向下延伸形成第二外侧面1510、第二内侧面1512,所述第二外侧面1510与底面1511垂直,或向墙挂板。

14、外侧面1502方向倾斜,所述第二内侧面1512与底面1511垂直,或向墙挂板内侧面1501方向倾斜,第二外侧面1510与墙挂板外侧面1502间通过第三连接面1508连接,第二内侧面1512与墙挂板内侧面1501间通过第四连接面1509连接,所述第四连接面1509的水平高度高于第三连接面1508的水平高度。24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轻钢结构抗震房,其特征在于在楼体的一层,于墙体的转折处设有埋于地下的混凝土柱桩1601,混凝土柱桩1601的项面设有立柱固定底板1602,立柱1603沿竖直方向设置,立柱1603的下端固定在立柱固定底板1602上,主龙骨与立柱连接件1605分别与主龙骨2、立柱1603固。

15、定连接。权利要求书CN104047457A1/12页6一种轻钢结构抗震房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抗震建筑结构体系,具体说是一种轻钢结构抗震房。背景技术0002近年来地震时有发生,危害影响很大,建筑物实现结构抗震、建筑节能一体化设计是建设行业不断探讨和追求的发展方向。而且现代社会中,能源、环境已成为影响我国国民经济及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0003现有的建筑物,主要的结构与节能一体化的建造方式有现浇钢筋混凝土夹心节能结构体系、砌块保温夹心节能结构体系、轻钢框架保温夹芯板节能结构体系、内浇外挂钢筋混凝土保温夹芯板节能结构体系、轻型结构体系等。为便于表述,将这种结构与节能一体化的建造方式简称为结构白。

16、保温体系。0004围绕建筑维护结构的节能技术,传统的做法通常是采用外墙外保温技术,即在建筑物的外墙内侧或外侧粘贴保温隔热材料形成外保温层,进而达到保温隔热降低能耗的目的。然而,目前国内大量采用的保温隔热材料,在起到保温隔热降低能耗的同时,却存在着重大缺陷和隐患0005其一,保温隔热材料易燃,导致建筑的防火抗火性能很低,一旦发生火灾,其外保温层将成为燃烧物,加重火灾的灾情;0006其二,当在高层建筑中使用时,外保温层外粘贴的瓷砖等装饰材料,很容易因日久风吹、雨水侵蚀等造成脱落,严重影响人身及财产安全;0007其三,外墙外保温技术很难做到与建筑同寿命;0008另外,楼板的保温隔热降低能耗缺乏相应的。

17、解决方案。0009住宅产业已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然而,住宅建设特别是村镇住宅作为我国的传统产业,长期处于粗放型的生产阶段,村镇住宅抗震能力差、工业化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低及资源消耗高、污染程度大等主要技术难题亟待解决。因此,开展相关技术研究,针对量大面广的村镇住宅提出完整的保温隔热降低能耗解决方案是十分必要的。0010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外国公司的涌入和技术设备的引进,大大加快了我国轻钢结构住宅建筑体系的发展步伐。但是,由于轻钢结构的科研、设计、施工管理工作相对滞后,所以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目前,开发轻钢结构体系技术向市场化、企业化转移,使得部分成果虽经过鉴定评估。

18、,但工程应用研发后劲不足。产学研相结合的开发方式相对比较薄弱。市场推广应用面临许多问题,主要有00111、轻钢结构设计计算理论较为完善,但结构与节能一体化的问题没有很好解决;缺少因地制宜适合国情的保温材料;00122、施工难度加大,需要专业队伍;00133、设计研发与市场结合不够,工程应用多限于试点;00144、目前轻钢结构体系多服务于城市别墅类建筑,总体造价较高,对于广大村镇住宅难以适用;说明书CN104047457A2/12页700155、发泡水泥或玻化微珠,作为墙体的保温层能提高建筑物的保温、隔音效能,保温隔热降低能耗效果好,但在轻钢结构住宅中尚未应用、普及,在轻钢结构住宅中缺乏完整的实。

19、施方案。发明内容0016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钢结构抗震房,以生态材料、新结构和新工艺的采用为主要特征,以材料性能、复合墙板、复合楼板的受力机理、结构的抗震性能和建筑节能技术研究为核心,以结构工程、材料工程和建筑节能相关学科交叉研究为特色,通过材料、构件结构及建筑节能三个层面的研究、理论分析及示范工程建设和成果应用推广,在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基础上,实现新型轻钢结构抗震房,完成了新型节能轻钢复合板结构体系成套技术。0017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0018一种轻钢结构抗震房,其特征在于其墙体采用轻钢龙骨作为墙体结构体系,其楼板采用轻钢龙骨作为楼板结构体系,。

20、其中0019所述楼板结构体系和墙体结构体系共用主龙骨2,0020所述楼板结构体系还包括次龙骨3,次龙骨3设在相邻的两个主龙骨2之间,次龙骨3与主龙骨2垂直连接,次龙骨3之间互相平行,或次龙骨3之间垂直交叉,0021所述墙体结构体系还包括墙龙骨1,墙龙骨1与主龙骨2垂直连接,墙龙骨1之间互相平行。0022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轻钢龙骨材质为镀锌板,由龙骨机碾压镀锌板一体成型。0023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在楼板结构体系区域内,设有与主龙骨2和或次龙骨3连接的下层纤维水泥板1014,0024在楼板结构体系上面,设有与主龙骨2和或次龙骨3连接4的上层纤维水泥板1010,0025在楼板结构体系。

21、、下层纤维水泥板1014和上层纤维水泥板1010所围空间内整体浇筑有无机轻质保温材料,形成楼板保温层1012。002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在墙龙骨1的前后两侧挂装墙挂板作为墙体的内外装饰板材,0027在墙体结构体系、内外装饰板材所围空间内整体浇筑有无机轻质保温材料,形成墙体保温层1107。0028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墙挂板包括但不限于水泥板、金邦板、陶土板、木丝板。0029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无机轻质保温材料为发泡水泥或玻化微珠。0030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墙龙骨1沿竖直方向设置,主龙骨2和次龙骨3均沿水平方向设置,0031在主龙骨2上设有内芯连接件5,所述内芯连接件5。

22、为一长方体,0032墙龙骨1通过内芯连接件5与主龙骨2垂直连接,0033次龙骨3通过安装角码4与内芯连接件5垂直连接。说明书CN104047457A3/12页80034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次龙骨3包括0035次龙骨下底板36,0036沿次龙骨下底板36的长度方向,左右对称的设有向上延伸后再向内90度弯折的次龙骨下折边33,0037次龙骨下折边33向内弯折的端部向上垂直延伸形成次龙骨竖直段37,0038次龙骨竖直段37的前后两端设有若干次龙骨安装孔35,0039次龙骨竖直段37的上端向外侧弯折90度形成次龙骨挡边31,次龙骨挡边31之间为次龙骨开口。0040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沿次龙。

23、骨下底板36的长度方向,居中设有至少一条次龙骨下底板加强筋34;0041沿次龙骨竖直段37的长度方向,居中设有至少一条次龙骨竖直段加强筋32。0042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次龙骨下底板加强筋34为向上凸起的条形槽体;0043所述次龙骨竖直段加强筋32为向次龙骨竖直段37外侧凸起的条形槽体。0044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主龙骨2和次龙骨3的整体形状结构相同,二者区别在于0045主龙骨下底板上设有用于穿装内芯连接件5的安装槽。004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用于穿装内芯连接件5的安装槽,为现场施工时,根据具体确定的安装位置在主龙骨2上现场开槽。0047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墙龙骨。

24、1包括0048墙龙骨底板13,0049沿墙龙骨底板13的长度方向,左右对称的设有垂直延伸的墙龙骨侧壁12,0050墙龙骨侧壁12远离墙龙骨底板13的一端向外侧90度折弯形成墙龙骨折边11,墙龙骨折边11之间为墙龙骨开口,0051墙龙骨侧壁12的上下两端设有若干墙龙骨安装孔14。0052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内芯连接件5穿装于安装槽内,且上下两端分别露出于主龙骨2之外,0053在内芯连接件5露出于主龙骨2之外的端部的前侧和后侧各设有一个墙龙骨1;0054次龙骨3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安装角码4插接,并用螺钉或螺栓固定。0055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安装角码4包括0056安装角码底板41,其左右。

25、两端垂直延伸形成安装角码左侧壁42、安装角码右侧壁43,0057安装角码左侧壁42、安装角码右侧壁43之间的间距略小于次龙骨竖直段37之间的间距,0058在安装角码左侧壁42、安装角码右侧壁43上,均设有与次龙骨安装孔35适配的安装角码装配孔44。0059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安装角码4与内芯连接件5位于主龙骨2之内的部分通过拉铆螺母连接,或用螺钉或螺栓固定;0060或0061安装角码4与内芯连接件5露出于主龙骨2之外的部分通过拉铆螺母连接,或用说明书CN104047457A4/12页9螺钉或螺栓固定;0062或0063安装角码4分别与内芯连接件5位于主龙骨2之内的部分、内芯连接件5露出于主。

26、龙骨2之外的部分通过拉铆螺母连接,或用螺钉或螺栓固定。0064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前后相对设置的两个墙龙骨1的墙龙骨折边11之间留有间隙。0065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墙龙骨1的墙龙骨开口插装在内芯连接件5上,墙龙骨侧壁12之间的距离与内芯连接件5左右侧壁之间的距离适配,插装后0066墙龙骨1的墙龙骨底板13与内芯连接件5前侧壁或后侧壁触接,0067墙龙骨1的墙龙骨侧壁12夹持住内芯连接件5左右侧壁,0068螺钉或螺栓穿过墙龙骨安装孔14,将墙龙骨1的端部与内芯连接件5露出于主龙骨2之外的端部固定连接。0069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楼板包括0070由主龙骨2和次龙骨3围成的楼板结构。

27、体系,0071在次龙骨下折边33和或主龙骨下折边上设有下层纤维水泥板1014,0072下层纤维水泥板1014通过螺钉分别与次龙骨下折边33和或主龙骨下折边固定连接,0073在楼板结构体系和下层纤维水泥板1014所围空间内浇筑有无机轻质保温材料,形成楼板保温层1012,0074楼板保温层1012的浇筑高度与次龙骨挡边31和或主龙骨挡边齐平,0075楼板保温层1012上铺设有一层钢丝网1011,0076在钢丝网1011上涂抹有一层抗裂砂浆,0077抗裂砂浆上设有上层纤维水泥板1010,0078上层纤维水泥板1010通过螺钉分别与次龙骨挡边31和或主龙骨挡边固定连接。0079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

28、在上层纤维水泥板1010之上铺设木地板或瓷砖。0080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墙体包括0081由主龙骨2和墙龙骨1围成的墙体结构体系,0082在主龙骨2上设有内芯连接件5,0083在位于内芯连接件5前侧的墙龙骨1的墙龙骨底板13上,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断桥可调式定位部件1103,0084断桥可调式定位部件1103后端通过带有拉铆母的内芯1102与位于内芯连接件5前侧的墙龙骨1连接,0085断桥可调式定位部件1103前端与横向设置的或竖向设置的挂板龙骨1101连接,0086在挂板龙骨1101的前侧面上,设有若干挂板件1104,作为外立面装饰板的墙挂板1105挂装在挂板件1104上,0087在位。

29、于内芯连接件5后侧的墙龙骨1的墙龙骨底板13上,设有若干挂板件1104,作为内墙板的墙挂板1106挂装在挂板件1104上,0088在墙体结构体系、内外装饰板材所围空间内整体浇筑有无机轻质保温材料,形成说明书CN104047457A5/12页10墙体保温层1107。0089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挂板件1104与墙挂板配套。0090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墙挂板整体呈矩形,其上表面设有上槽口1401,下表面设有下槽口1402,0091所述上槽口1401包括0092顶面1503,其前后两端分别向下延伸形成第一外侧面1506、第一内侧面1504,0093所述第一外侧面1506与顶面1503垂。

30、直,或向墙挂板外侧面1502方向倾斜,0094所述第一内侧面1504与顶面1503垂直,或向墙挂板内侧面1501方向倾斜,0095第一外侧面1506与墙挂板外侧面1502间通过第一连接面1507连接,0096第一内侧面1504与墙挂板内侧面1501间通过第二连接面1505连接,0097所述第二连接面1505的水平高度高于第一连接面1507的水平高度;0098所述下槽口1402包括0099底面1511,其前后两端分别向下延伸形成第二外侧面1510、第二内侧面1512,0100所述第二外侧面1510与底面1511垂直,或向墙挂板外侧面1502方向倾斜,0101所述第二内侧面1512与底面1511垂。

31、直,或向墙挂板内侧面1501方向倾斜,0102第二外侧面1510与墙挂板外侧面1502间通过第三连接面1508连接,0103第二内侧面1512与墙挂板内侧面1501间通过第四连接面1509连接,0104所述第四连接面1509的水平高度高于第三连接面1508的水平高度。0105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在楼体的一层,于墙体的转折处设有埋于地下的混凝土柱桩1601,0106混凝土柱桩1601的顶面设有立柱固定底板1602,0107立柱1603沿竖直方向设置,立柱1603的下端固定在立柱固定底板1602上,0108主龙骨与立柱连接件1605分别与主龙骨2、立柱1603固定连接。0109本发明所述的轻钢。

32、结构抗震房,结构合理,保温隔热降低能耗效果好,针对墙体、楼板分别采用不同的龙骨结构,并确保龙骨连接方式简单、可靠,使建筑的结构更加稳定,安装更加简便快捷、更加合理,对施工操作人员要求低,适用于广大村镇住宅建设。0110本发明所述的轻钢结构抗震房,轻钢龙骨多向连接方式设置合理,满足施工时方便快捷的要求,对操作人员要求低,省时省力。附图说明0111本发明有如下附图0112图1墙龙骨和地龙骨的装配示意图,0113图2图1的爆炸图,0114图3次龙骨的结构示意图,0115图4次龙骨的剖面图,0116图5安装角码的结构示意图,0117图6墙龙骨的结构示意图,0118图7楼板的结构示意图,0119图8墙体。

33、的结构示意图,说明书CN104047457A106/12页110120图9挂板件的结构示意图,0121图10挂板件和墙挂板的装配示意图,0122图11墙挂板的剖面图,0123图12墙挂板的上槽口的剖面图,0124图13墙挂板的下槽口的剖面图,0125图14混凝土柱桩和主龙骨的装配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12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0127本发明所述的轻钢结构抗震房,其墙体采用轻钢龙骨作为墙体结构体系墙体结构承重骨架,其楼板采用轻钢龙骨作为楼板结构体系楼板结构承重骨架,其中,如图1、2所示0128所述楼板结构体系和墙体结构体系共用主龙骨2,主龙骨2通常情况下至少沿墙体设置,在需要提。

34、高楼板结构体系的强度时例如大厅等大建筑面积的区域,也可在无墙体的区域中设置主龙骨2,0129所述楼板结构体系还包括次龙骨3,次龙骨3设在相邻的两个主龙骨2之间,次龙骨3与主龙骨2垂直连接,次龙骨3之间互相平行,或次龙骨3之间垂直交叉,根据房间内各区域建筑面积的大小不同,次龙骨3可能有以下几种设置情况第一种,若干次龙骨3之间均互相平行例如走道等小建筑面积的区域,第二种,若干次龙骨3间平行设置,另外若干次龙骨3间也平行设置,所述若干次龙骨3和另外若干次龙骨3间垂直交叉行列交叉形成网格状,例如大厅等大建筑面积的区域,以上两种情况仅为举例,而非限定次龙骨3的设置方案,在满足建筑物性能抗震、楼板承重等设。

35、计指标的条件下,可按现有的轻钢龙骨施工设计工艺确定次龙骨3的具体设置方案,0130所述墙体结构体系还包括墙龙骨1,墙龙骨1与主龙骨2垂直连接,墙龙骨1之间互相平行。0131在实际施工时,当单根主龙骨2或次龙骨3长度不满足施工需要时例如房间或走道跨度大于单根主龙骨2或次龙骨3长度,两根主龙骨2之间通过加长连接构件相连加长主龙骨2,两根次龙骨3之间通过加长连接构件相连加长次龙骨3,所述加长连接构件为方管或U形卡件,加长连接构件与主龙骨2或次龙骨3固定连接例如铆接、螺栓连接等。0132所述轻钢龙骨材质为镀锌板,镀锌板的厚度根据设计要求及抗震检测数据而定。龙骨主龙骨2、次龙骨3、墙龙骨1优选由龙骨机碾。

36、压镀锌板一体成型,使龙骨强度高、使用寿命长。0133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如图7所示,在楼板结构体系区域内,设有与主龙骨2和或次龙骨3连接固定连接的下层纤维水泥板1014,0134在楼板结构体系上面,设有与主龙骨2和或次龙骨3连接固定连接的上层纤维水泥板1010,0135在楼板结构体系、下层纤维水泥板1014和上层纤维水泥板1010所围空间内整体浇筑有无机轻质保温材料,形成楼板保温层1012。0136浇筑无机轻质保温材料后,形成结构与节能一体化的轻钢复合板楼板。说明书CN104047457A117/12页120137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如图8所示,在墙龙骨1的前后两侧挂装墙挂板作为墙体的。

37、内外装饰板材,0138在墙体结构体系、内外装饰板材所围空间内整体浇筑有无机轻质保温材料,形成墙体保温层1107。0139浇筑无机轻质保温材料后,形成结构与节能一体化的轻钢复合板墙体。0140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墙挂板包括但不限于水泥板、金邦板、陶土板、木丝板。例如还可以为石膏板或硅酸钙板等装饰板材。0141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无机轻质保温材料为发泡水泥或玻化微珠。0142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如图1、2所示,墙龙骨1沿竖直方向设置,主龙骨2和次龙骨3均沿水平方向设置,0143在主龙骨2上设有内芯连接件5,如图2所示,所述内芯连接件5为一长方体,其可设有贯通上下表面的矩形内孔,。

38、0144墙龙骨1通过内芯连接件5与主龙骨2垂直连接,0145次龙骨3通过安装角码4与内芯连接件5垂直连接。0146图1中,墙龙骨1的设置方向为上下,主龙骨2的设置方向为左右,次龙骨3的设置方向为前后,其余附图的方向均参照图1描述。0147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如图2、3、4所示,所述次龙骨3包括0148次龙骨下底板36,0149沿次龙骨下底板36的长度方向,左右对称的设有向上延伸后再向内90度弯折的次龙骨下折边33,0150次龙骨下折边33向内弯折的端部向上垂直延伸形成次龙骨竖直段37,0151次龙骨竖直段37的前后两端设有若干次龙骨安装孔35,图3所示实施例中,次龙骨竖直段37的前后两端各。

39、设有四个次龙骨安装孔35,两个一组上下相对设置,0152次龙骨竖直段37的上端向外侧弯折90度形成次龙骨挡边31,次龙骨挡边31之间为次龙骨开口。0153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如图3、4所示,沿次龙骨下底板36的长度方向,居中设有至少一条次龙骨下底板加强筋34;0154沿次龙骨竖直段37的长度方向,居中设有至少一条次龙骨竖直段加强筋32。0155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次龙骨下底板加强筋34为向上凸起的条形槽体,参见图4;0156所述次龙骨竖直段加强筋32为向次龙骨竖直段37外侧凸起的条形槽体,参见图4。0157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主龙骨2和次龙骨3的整体形状结构相同,二者区别在。

40、于0158在主龙骨2的主龙骨下底板上设有用于穿装内芯连接件5的安装槽。0159更进一步,由于主龙骨2还是构成墙体的一部分,因此根据实际需要,主龙骨2的材质厚度等于或大于略大于次龙骨3的材质厚度,0160更进一步,主龙骨竖直段之间的间距,等于次龙骨竖直段之间的间距,或至少为次龙骨竖直段之间的间距的15倍。主龙骨竖直段之间的间距,可以根据墙体厚度设计。说明书CN104047457A128/12页13例如次龙骨竖直段之间的间距为40MM,则主龙骨竖直段之间的间距可以为80MM,可以为100MM。0161龙骨装配时,次龙骨开口、主龙骨开口均朝上。0162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用于穿装内芯连接件5的安。

41、装槽,为现场施工时,根据具体确定的安装位置在主龙骨2上现场开槽。所述内芯连接件5兼具增加龙骨强度的作用,图1所示实施例中,安装槽居中设置在主龙骨2上,现场施工时,可根据具体确定的安装位置在主龙骨2上现场开槽。0163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如图6所示,所述墙龙骨1包括0164墙龙骨底板13,0165沿墙龙骨底板13的长度方向,左右对称的设有垂直延伸的墙龙骨侧壁12,0166墙龙骨侧壁12远离墙龙骨底板13的一端向外侧90度折弯形成墙龙骨折边11,墙龙骨折边11之间为墙龙骨开口,0167墙龙骨侧壁12的上下两端设有若干墙龙骨安装孔14,图6所示实施例中,墙龙骨侧壁12的上下两端各设有四个墙龙骨安。

42、装孔14,两个一组前后相对设置,0168墙龙骨安装孔14可用于穿装连接墙龙骨1和内芯连接件5的螺钉或螺栓或其他连接件。0169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内芯连接件5穿装于安装槽内,且上下两端分别露出于主龙骨2之外,内芯连接件5前后侧壁之间的间距略小于主龙骨竖直段之间的间距,0170在内芯连接件5露出于主龙骨2之外的端部的前侧和后侧各设有一个墙龙骨1;0171次龙骨3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安装角码4插接,并用螺钉或螺栓固定其他适用的连接件亦可用于此处进行固定。0172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如图5所示,所述安装角码4包括0173安装角码底板41,其左右两端垂直延伸形成安装角码左侧壁42、安装角码右侧壁4。

43、3,0174安装角码左侧壁42、安装角码右侧壁43之间的间距略小于次龙骨竖直段37之间的间距,0175在安装角码左侧壁42、安装角码右侧壁43上,均设有与次龙骨安装孔35适配的安装角码装配孔44,例如安装角码装配孔44的位置数量与次龙骨安装孔35相同。0176安装角码4插装于次龙骨竖直段37之间,螺钉或螺栓穿装于安装角码装配孔44、次龙骨安装孔35内,将安装角码4和次龙骨3连接。0177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安装角码4与内芯连接件5位于主龙骨2之内的部分通过拉铆螺母连接,或用螺钉或螺栓固定;0178或0179安装角码4与内芯连接件5露出于主龙骨2之外的部分通过拉铆螺母连接,或用螺钉或螺栓固定。

44、;0180或0181安装角码4分别与内芯连接件5位于主龙骨2之内的部分、内芯连接件5露出于主龙骨2之外的部分通过拉铆螺母连接,或用螺钉或螺栓固定。0182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前后相对设置的两个墙龙骨1指设于内芯连接件5前说明书CN104047457A139/12页14侧和后侧的两个墙龙骨1的墙龙骨折边11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用于墙体的整体浇筑。0183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墙龙骨1的墙龙骨开口插装在内芯连接件5上,墙龙骨侧壁12之间的距离与内芯连接件5左右侧壁之间的距离适配,插装后0184墙龙骨1的墙龙骨底板13与内芯连接件5前侧壁或后侧壁触接,0185墙龙骨1的墙龙骨侧壁12夹持住内芯。

45、连接件5左右侧壁,0186螺钉或螺栓穿过墙龙骨安装孔14,将墙龙骨1的端部上端和或下端与内芯连接件5露出于主龙骨2之外的端部固定连接。0187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如图7所示,所述楼板包括0188由主龙骨2和次龙骨3围成的楼板结构体系,0189在次龙骨下折边33和或主龙骨下折边上设有下层纤维水泥板1014,0190下层纤维水泥板1014通过螺钉分别与次龙骨下折边33和或主龙骨下折边固定连接,螺钉不外露,0191在楼板结构体系和下层纤维水泥板1014所围空间内浇筑有无机轻质保温材料,形成楼板保温层1012,所述无机轻质保温材料如前所述为发泡水泥或玻化微珠,0192楼板保温层1012的浇筑高度与。

46、次龙骨挡边31和或主龙骨挡边齐平,0193楼板保温层1012上铺设有一层钢丝网1011,0194在钢丝网1011上涂抹有一层抗裂砂浆,0195抗裂砂浆上设有上层纤维水泥板1010,0196上层纤维水泥板1010通过螺钉分别与次龙骨挡边31和或主龙骨挡边固定连接。0197此种楼板,浇筑发泡水泥或玻化微珠,提高了楼板的保温、隔音效果,给人一种厚实感,结构合理,浇筑发泡水泥或玻化微珠时,不需要单独支模、拆模,满足施工时方便快捷的要求,对操作人员要求低,省时省力。0198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在上层纤维水泥板1010之上铺设木地板或瓷砖。0199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如图8所示,所述墙体包括020。

47、0由主龙骨2和墙龙骨1围成的墙体结构体系,0201在主龙骨2上设有内芯连接件5,0202在位于内芯连接件5前侧的墙龙骨1的墙龙骨底板13上,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断桥可调式定位部件1103,0203断桥可调式定位部件1103后端通过带有拉铆母的内芯1102与位于内芯连接件5前侧的墙龙骨1连接,0204断桥可调式定位部件1103前端与横向设置的或竖向设置的挂板龙骨1101连接,0205断桥可调式定位部件1103用于调节挂板龙骨1101的平整度,所述断桥可调式定位部件1103优选采用CN2010102914606专利所述建筑墙面板安装用可调式定位部件,0206在挂板龙骨1101的前侧面上,设有若干挂板。

48、件1104,作为外立面装饰板的墙挂板1105挂装在挂板件1104上,0207在位于内芯连接件5后侧的墙龙骨1的墙龙骨底板13上,设有若干挂板件1104,作为内墙板的墙挂板1106挂装在挂板件1104上,0208在墙体结构体系、内外装饰板材指作为外立面装饰板的墙挂板1105和作为内墙说明书CN104047457A1410/12页15板的墙挂板1106,二者可相同可不同所围空间内整体浇筑有无机轻质保温材料,形成墙体保温层1107。0209此种墙体,浇筑发泡水泥或玻化微珠,提高了墙体的保温、隔音效果,给人一种厚实感,结构合理,浇筑发泡水泥或玻化微珠时,不需要单独支模墙挂板1105、内墙板1106兼具。

49、浇筑模的功能,满足施工时方便快捷的要求,对操作人员要求低,省时省力。0210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挂板件1104与墙挂板配套,不同材质的墙挂板,配套的挂板件不同,挂板件1104可选用市售成品。图9所示为一种可选择的挂板件1104,其包括0211挂板龙骨连接板1201,0212在挂板龙骨连接板1201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挂板块1202,0213在挂板块1202的上部,居中设有一个上槽口挂钩1203,在上槽口挂钩1203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下槽口挂钩1204;0214所述上槽口挂钩1203设有向下的挂钩下折弯部1205,0215所述下槽口挂钩1204设有向上的挂钩上折弯部1206。0216墙挂板1105与挂板件1104的连接效果参见图10。0217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图9中所示墙挂板1106与墙挂板1105形状结构相同,如图11、12、13所示,所述墙挂板整体呈矩形,其上表面设有上槽口1401,下表面设有下槽口1402,0218所述上槽口1401包括0219顶面1503,其前后两端分别向下延伸形成第一外侧面1506、第一内侧面1504,0220所述第一外侧面1506与顶面1503垂直,或向墙挂板外侧面1502方向倾斜,斜度范围5度,0221所述第一内侧面1504与项面1503垂直,或向墙挂板内侧面1501方向倾斜,斜度范围5度,0222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