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灰安葬装置及安葬方法.pdf

上传人:r5 文档编号:16257 上传时间:2018-01-1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29.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188895.0

申请日:

2015.04.21

公开号:

CN104763211A

公开日:

2015.07.08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H 13/00申请日:20150421|||公开

IPC分类号:

E04H13/00

主分类号:

E04H13/00

申请人:

马金厚

发明人:

马金厚

地址:

122500辽宁省凌源市政府家属楼b座2单元301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骨灰安葬装置及安葬方法,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方设置有雕像;所述雕像腹部设置有空腔;所述底座为设置有空腔的盒体;所述盒体内放置有逝者骨灰;所述逝者骨灰封闭在盒体内;所述雕像腹部空腔内放置有逝者骨灰;所述逝者骨灰封闭在雕像内;所述雕像为逝者雕像。本发明骨灰安葬装置,保留了中国的传统习俗,即对逝者尊重保留其骨灰,又满足了亲人对逝者有形祭奠和追思的需求。节省了大量土地和资金,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逝者遗像可随亲人迁移,从根本上杜绝由于上坟烧纸而引发的山火及土葬占地等问题,创建新的丧葬文化。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骨灰安葬装置,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方设置有雕像;所述雕像腹部设置有空腔。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骨灰安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为设置有底座空腔的盒体;所述盒体内放置有逝者骨灰;所述逝者骨灰封闭在盒体内。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骨灰安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雕像腹部空腔内放置有逝者骨灰;所述逝者骨灰封闭在雕像内。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骨灰安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雕像为逝者雕像。

5.
  一种骨灰安葬装置,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方设置有矩形板体;所述矩形板体与盒体上表面相垂直。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骨灰安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为设置有空腔的盒体;所述盒体内放置有逝者骨灰;所述逝者骨灰封闭在盒体内。

7.
  一种骨灰安葬装置,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方设置有雕塑;所述雕塑腹部设置有空腔;空腔内设置有函,函内分格,每格安葬一人骨灰。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骨灰安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雕塑呈三角锥状。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骨灰安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雕塑呈宝塔型。

10.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骨灰安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雕塑呈圆柱状。

11.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骨灰安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雕塑呈长方体型。

12.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骨灰安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雕塑呈正方体型。

13.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骨灰安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雕塑设置有灵光孔。

14.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骨灰安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葬装置上刻写逝者生平及亲人信息。

15.
  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骨灰安葬装置的安葬方法,其特征在于:
亲属或陵塔专职人员负责将逝者骨灰护送至陵塔;
将逝者骨灰安放在雕像腹部空腔内,对雕像底部进行封闭;
骨灰安葬装置护送到陵塔中永久保存供奉;
每到逝者纪念日家属可到陵塔中纪念厅对逝者进行祭奠;
在陵塔四周设置供奉台用于对逝者进行祭奠;
陵塔内设置专职人员守护;
塔内每日进香。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骨灰安葬装置的安葬方法,其特征在于:
家属委托陵塔专业人员对逝者在代理记念厅对逝者进行祭奠;家属通过视频观看。

17.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骨灰安葬装置的安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骨灰安葬装置集中保存在陵塔内。

说明书

骨灰安葬装置及安葬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殡葬装置,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骨灰安葬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虽然大部分地区实施了火化,但土葬的方式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人逝后火化、骨灰重新装入棺(盒)中实施土葬,到处可见坟头,墓碑。占用了大量土地,在资金上也是具大的浪费,给逝者家属也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社会攀比之风日盛,墓修的一个比一个好,碑造的一个比一个漂亮。此丧葬之风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滋生了腐败,引发社会矛盾。占用了大量土地,给家庭和社会造成负担。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既能安放逝者骨灰,又能对逝者进行近距离有形祭奠的骨灰安葬装置。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骨灰安葬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方设置有雕像;所述雕像腹部设置有空腔。
所述底座为设置有底座空腔的盒体;所述盒体内放置有逝者骨灰;所述逝者骨灰封闭在盒体内。
所述雕像腹部空腔内放置有逝者骨灰;所述逝者骨灰封闭在雕像内。
所述雕像为逝者雕像。
所述底座上方设置有矩形板体;所述矩形板体与盒体上表面相垂直。
所述底座为设置有空腔的盒体;所述盒体内放置有逝者骨灰;所述逝者骨灰封闭在盒体内。
所述底座上方设置有雕塑;所述雕塑腹部设置有空腔;空腔内设置有函,函内分格,每格安葬一人骨灰。
所述雕塑呈三角锥状。
所述雕塑呈宝塔型。
所述雕塑呈圆柱状。
所述雕塑呈长方体型。
所述雕塑呈正方体型。
所述雕塑设置有灵光孔。
所述安葬装置上刻写逝者生平及亲人信息。
一种权利骨灰安葬装置的安葬方法,
亲属或陵塔专职人员负责将逝者骨灰护送至陵塔;
将逝者骨灰安放在雕像腹部空腔内,对雕像底部进行封闭;
骨灰安葬装置护送到陵塔中永久保存供奉;
每到逝者纪念日家属可到陵塔中纪念厅对逝者进行祭奠;
在陵塔四周设置供奉台用于对逝者进行祭奠;
陵塔内设置专职人员守护;
塔内每日进香。
家属委托陵塔专业人员对逝者在代理记念厅对逝者进行祭奠;家属通过视频观看。
所述骨灰安葬装置集中保存在陵塔内。
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骨灰安葬装置,保留了中国的传统习俗,即保留了逝者骨灰又满足了亲人对逝者有形祭奠和追思的需求。节省了大量土地和资金,有利于 生态环境的保护,逝者遗像可随亲人迁移,从根本上杜绝由于上坟烧纸而引发的山火及土葬占地等问题,创建新的丧葬文化。
本发明骨灰安葬装置,由专业人员将骨灰安放在遗像的底座内或遗像内,对底部进行封闭,在遗像相关部位刻写逝者生平及亲人等相关内容,而后将遗像郑重交还家属,遗像集中保存在陵塔中也可家中存放,家属按中国传统民俗对逝者进行祭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骨灰安葬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骨灰安葬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骨灰安葬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骨灰安葬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骨灰安葬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骨灰安葬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骨灰安葬装置的第四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骨灰安葬装置的第四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骨灰安葬装置的第五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骨灰安葬装置的第五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骨灰安葬装置的第六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主要部件符号说明:
图中:
11、21、31、41、51、61、底座  12、22、雕像
13、空腔   15、25、35、45、55、逝者骨灰
24、34、44、底座空腔  36、矩形板体
46、56、66、雕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附图1-11可知,一种骨灰安葬装置,包括底座11,所述底座11上方设置有雕像12;所述雕像12腹部设置有空腔13。
如图1、2为实施例一,一种骨灰安葬装置,包括底座11,所述底座11上方设置有雕像12;所述雕像12腹部设置有空腔13;雕像12腹部空腔13内放置有逝者骨灰15;所述逝者骨灰15封闭在雕像内。所述雕像12为逝者雕像。
如图3、4为实施例二,一种骨灰安葬装置,包括底座21,底座21为设置有底座空腔24的盒体;所述盒体内放置有逝者骨灰25;所述逝者骨灰25封闭在盒体内。
如图5、6为实施例三,一种骨灰安葬装置,包括底座31,所述底座31上方设置有矩形板体36;所述矩形板体36与底座31上表面相垂直。
所述底座31为设置有底座空腔34的盒体;所述盒体内放置有逝者骨灰;所述逝者骨灰封闭在盒体内。
如图7、8为实施例四,一种骨灰安葬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41上方设置有雕塑46;所述雕塑腹部或底座设置有空腔;空腔内设置有函,函内分格,每格安葬一人骨灰;可一函安葬两人以上,生平信息遗像分别刻写,镶嵌铸塑;所述雕塑呈三角锥状。
如图9、10为实施例五,一种骨灰安葬装置,包括底座51,所述底座51上方设置有雕塑56;所述雕塑腹部或底座设置有空腔;所述雕塑呈圆柱状。
如图11为实施例六,一种骨灰安葬装置,包括底座61,所述底座61上方设置有雕塑66;所述雕塑腹部或底座设置有空腔;所述雕塑呈宝塔型;所述雕塑设置有灵光孔,用于灵光出入。
一种骨灰安葬装置的安葬方法,
亲人或陵塔专职人员负责将逝者骨灰护送至陵塔;
陵塔专职人员将逝者骨灰安放在雕像腹部空腔内,对雕像底部进行封闭;
骨灰安葬装置护送到陵塔中永久保存祭奠;
每到逝者纪念日家属可到陵塔中纪念厅对逝者进行祭奠;
在陵塔四周设置供奉台用于对逝者进行祭奠;
陵塔内设置专职人员守护;
塔内每日进香。
家属委托陵塔(堂)专业人员对逝者在代理纪念厅对逝者进行祭奠;家属通过视频观看。
本发明骨灰安葬装置,保留了中国的传统习俗,即对逝者骨灰进行了保留,又满足了亲人对逝者有形祭奠和追思的需求。节省了大量土地和资金,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逝者遗像可随亲人迁移,从根本上杜绝由于上坟烧纸而引发的山火及土葬占地等问题,创建新的丧葬文化。
逝者遗像可分为平面雕刻镶嵌(喷塑),立体圆雕、空心铸塑、三D打印等方式。
平面雕刻、立体圆雕可选材大理石、玉石、木材、金属、陶瓷等材料,根据逝者生前影像资料进行雕刻,镶嵌选用逝者遗像镶嵌,并在骨灰安葬装置适当位置刻写逝者生平及亲人等相关内容,将逝者骨灰安放在遗像 座内,连同逝者数字影视资料将遗像底座盖封闭。立体空心铸塑,三D打印机,打印逝者遗像,骨灰安放遗像空腔,用底盖进行封闭。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结构或程序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骨灰安葬装置及安葬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骨灰安葬装置及安葬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骨灰安葬装置及安葬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骨灰安葬装置及安葬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骨灰安葬装置及安葬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骨灰安葬装置及安葬方法,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方设置有雕像;所述雕像腹部设置有空腔;所述底座为设置有空腔的盒体;所述盒体内放置有逝者骨灰;所述逝者骨灰封闭在盒体内;所述雕像腹部空腔内放置有逝者骨灰;所述逝者骨灰封闭在雕像内;所述雕像为逝者雕像。本发明骨灰安葬装置,保留了中国的传统习俗,即对逝者尊重保留其骨灰,又满足了亲人对逝者有形祭奠和追思的需求。节省了大量土地和资金,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逝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