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立交桥.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1622951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02.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720062416.1

申请日:

2007.02.03

公开号:

CN200999316Y

公开日:

2008.01.02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1C 1/04申请日:20070203授权公告日:20080102终止日期:20110203|||授权

IPC分类号:

E01C1/04; E01D1/00; E01D101/26(2006.01)N

主分类号:

E01C1/04

申请人:

张铭钧

发明人:

张铭钧

地址:

415000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区城西新光巷二巷二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常德市长城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蔡大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新型立交桥,由立柱、圆环形架空桥面、护栏、上行、下行、右行道桥组成,其特点是圆环形架空桥面通过多根主柱固定在城市十字型交叉路口,圆环形架空桥面面对每条道口均设有一个下行道桥与地面连接,每个下行道桥旁边均设有一个右行道桥,该道桥的一端与道口的公路路面相连接,另一端与右侧相邻的一个下行道桥相连接,每个下行道桥的旁边还设有一个用于上行的直行左行道桥,该道桥的一端与道口的公路路面相连,另一端穿过相邻的圆环形架空桥面底下斜交在圆环形架空桥面的内环桥面上。该立交桥占地面积小,成本低,桥面行车,桥底行人,超高车辆可从右行道桥绕行,使车辆各行其道,不发生交叉会车现象,能避免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提高通行效率。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新型立交桥,由立柱、圆环形架空桥面、护栏、下行道桥用于上行的直行、左行道桥和右行道桥组成,其特征是:立交桥的下部设有多根立柱,立柱的顶端支撑有一个圆环形架空桥面,该架空桥面面对十字路口的四条道路连接处各设有一个下行道桥,每个下行道桥旁边均设有一个右行道桥,该右行道桥与右边相邻的另一个下行道桥相连接,在每个下行道桥的旁边还设有一条用于上行的直行、左行道桥,该直行左行道桥从本道桥对应的圆环形架空桥面底下穿过,并上攀斜交在圆环形架空桥面的内环桥面上,在圆环形架空桥面、上行、下行道桥和右行道桥的两侧均设有护栏。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立交桥,其特征是:所述立柱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其分布为圆形,直径为53~60m,在圆周上设有至少8根立柱,每相邻两立柱之间的内跨为20m,外跨为25m,立柱高为5~6m。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立交桥,其特征是:所述圆环形架空桥面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它的外圆直径为64~66m,周长为201~207m,内圆直径为50~52m,周长为157~163m,桥面行车道宽7~8m。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立交桥,其特征是:所述右行道桥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设在每条下行道桥的一侧,它的一端与道口的公路路面相连接,另一端与相邻右侧的另一个下行道桥相连接,连接处与地面的高度为2.5~3.5m,右行道桥的长度为40~50m,桥面的宽度为4~5m。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立交桥,其特征是:所述直行左行道桥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它设在每条下行道桥的一侧,该道桥的一端与道口的公路路面相连接,另一端穿过圆环形架空桥面后斜交在四分之一弧面处的圆环形架空桥面的内环桥面上,全长30m,桥面宽为4~5m。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新型立交桥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城市街道交叉路口的新型立交桥。
【背景技术】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中的机动车辆大量增加,造成城市道路拥挤,特别是城市的街道交叉路口,虽然设置了红绿灯进行控制,也时常发生人、车抢道或车、车抢道的现象,为了缓解人车或车车互相抢道的现象,加快行车速度,一些大中城市不惜耗巨资,纷纷建设起立交桥,这种立交桥虽然能提高车辆的通行能力和运行速度,但也存在如下弊端:①建设成本高,所需投资大,一般的立交桥都要上亿元,一般的中小城市难以承受;②占地面积大,使本来就很紧张的城市土地越显紧张;③施工难度大,一般的工程队很难完成;④工期长,一般都要半年以上,给城市的生产、生活带来较多麻烦。
【发明内容】为克服现有城市交通立交桥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立交桥,用以方便车辆通行,减少建设投资,避免发生道路交通事故。
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在十字形道路交叉路口,通过多根立柱固定有一个圆环形架空桥面,该圆环形架空桥面面对的四条道路连接处各设有一个下行道桥,每个下桥道桥的旁边均设有一个右行道桥,专门用于完成车辆的右转弯,右行道桥一端与道口的公路路面相连接,另一端与相邻右侧的另一个下行道桥相连接,连接处与地面的距离为2.5~3.5mm,右行道桥的长度为40~50m,桥面的宽度为4~5m。在每条下桥道桥旁还设有一条用于上行的直行左行道桥,该直行、左行道桥从圆环形架空桥面的底下穿过,并斜交上攀于圆环形架空桥面的内环桥面上,用以完成车辆的直行和左转弯。在圆环形架空桥面的直行、左行及右行道桥及下行道桥的两侧均设有护栏,以保护车辆和行人的安全。其中圆环形架空桥面的立柱或称桥墩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其分布为圆形布置,各立柱中心线处的直径为53~60m,在圆周上设有8个双支撑或单支撑圆形立柱,每相邻两立柱之间的距离是内跨为20m,外跨为25m,立柱高为5~6m;圆环形架空桥面的外圆直径64~66m,周长201~207m,内圆直径50~52m,周长157~163m,桥面行车道宽7~8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①本实用新型与现有大型立交桥相比,其占地面积小,可控制在直径为75~90m的圆形范围内,施工难度小,工期短,因此建设成本低,便于推广应用。②本实用新型能有效的解决十字路口的交通拥挤、堵塞现象,路口不必设立红绿灯,车辆各行其道,车辆也不必等红绿灯,因此能加快通行车辆的行车速度,能为司机节省等待时间,节约燃油。③本实用新型的直行、左行道桥属上坡车道,其坡度较下行道桥的坡度大,能自动和有效的控制行车速度,且司机的视线范围短,又无对行车辆,不会发生碰车事故。④本实用新型设有用于上行的直行、左行道桥和右行道桥,能使车辆各行其道,不会发生平行的车辆抢道、超车的现象,避免发生重大交通事故。⑤本实用新型的桥面为车辆通行,桥面下可留给行人或自行车任意通行,使行人不必上天桥行走,方便行人通行。⑥由于本实用新型在圆环形架空桥面的四周设有四条右行道桥,大型超高超宽的车辆可通过右行道桥从架空桥面外绕行,避免了目前各立交桥均不能让超高超宽车辆通行的缺陷。
【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俯视图。
图中:1右行道桥,2直行、左行道桥,3下行道桥,4下行道桥护栏,5圆环形架空桥面,6护栏,7立柱。
【具体实施方式】
在直径为53.5m的圆形地面上,均匀的设立8根钢筋混凝土制成的立柱7或称桥墩,立柱7为长方形或圆柱形,每两根立柱之间的内跨距为20m,外跨距离为25m,立柱7的高度为5m,各立柱顶端支撑有由钢筋混凝土制成的圆环形架空桥面5,该圆环形架空桥面的内圆直径为50m,周长为157m,外圆直径为64m,周长为201m,桥面的车道宽为7~8m,在圆环形架空桥面5的内圆和外圆边上分别设有护栏6,用以挡住车辆不致掉到桥下。在圆环形架空桥面面对的四条道口各设有一条下行道桥3,该下行道桥一端与圆环形架空桥面相连接,另一端与所对应的路口公路路面相连接,下行道桥为钢筋混凝结构,长度45m,宽度为4~5m;在每条道口的下行道桥旁设有一条右行道桥1,该右行道桥的一端与道口的公路路面相连接,另一端与相邻右侧的另一行道桥相连接,连接处与地面的高度为3m,以供行人穿行于十字路口间,桥宽为4~5m,右行道桥的两侧均设有护栏4,用以保护车辆的行车安全;在下行道桥旁还设有用钢筋混凝土制成的直行、左行道桥2,该直行、左行道桥即上行车道的一端与道口的公路路面相连接,另一端穿过本车道的圆环形架空桥面的底部,上攀斜交在圆环形架空桥面四分之一内圆弧处的内圆环桥面上,全长30m,宽度为4~5m。

一种新型立交桥.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新型立交桥.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新型立交桥.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新型立交桥.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新型立交桥.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新型立交桥,由立柱、圆环形架空桥面、护栏、上行、下行、右行道桥组成,其特点是圆环形架空桥面通过多根主柱固定在城市十字型交叉路口,圆环形架空桥面面对每条道口均设有一个下行道桥与地面连接,每个下行道桥旁边均设有一个右行道桥,该道桥的一端与道口的公路路面相连接,另一端与右侧相邻的一个下行道桥相连接,每个下行道桥的旁边还设有一个用于上行的直行左行道桥,该道桥的一端与道口的公路路面相连,另一端穿过相邻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