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水管口组件.pdf

上传人:zhu****69 文档编号:1614314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11.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514011.6

申请日:

2016.05.31

公开号:

CN205712414U

公开日:

2016.11.2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3F3/04

主分类号:

E03F3/04

申请人:

温岭市新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涵; 朱程远; 严佳世; 张光友

地址:

317500 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坞根镇下呈工业点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下水管口组件,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用于与下水管道连接的承接管、固定在承接管上面的顶罩,顶罩呈圆环状且与承接管同轴可拆卸连接,顶罩的侧边沿圆周设有多个用于过滤的通水槽,通水槽呈长条状且沿竖直方向延伸。竖直延伸的通水槽在下水的过程中,水流能够通过通水槽进入到承接管内部,这样一旦有杂物被挡在通水槽槽口之后,只要水流停止进入到通水槽之后,杂物就会从通水槽上面自行脱落,不会长时间的将通水槽堵塞。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下水管口组件,其特征是:包括用于与下水管道连接的承接管(1)、固定在承接
管(1)上面的顶罩(2),所述顶罩(2)呈圆环状且与承接管(1)同轴可拆卸连接,所述顶罩(2)
的侧边沿圆周设有多个用于过滤的通水槽(21),所述通水槽(21)呈长条状且沿竖直方向延
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水管口组件,其特征是:所述通水槽(21)位于下方的一端的
槽宽小于位于上方一端的槽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水管口组件,其特征是:所述承接管(1)、顶罩(2)均是由铁
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水管口组件,其特征是:所述承接管(1)一端用于与下水管
连接,另一端上设有圆锥状的扩口部(11),所述扩口部(11)内壁上设有多个螺钉孔(12),所
述顶罩(2)内壁上面设有与所述螺钉孔(12)对应的引脚(22),所述引脚(22)上穿设有与螺
钉孔(12)配合的螺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下水管口组件,其特征是:所述螺钉孔(12)与引脚(22)的数量
均为三个且分别沿扩口部(11)与顶罩(2)的圆周分布。

说明书

下水管口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件,特别涉及一种下水管口组件。

背景技术

下水管道是用于市政路面等进行管道下水的,现有的下水管道口通常是与路面齐
平的,下水管道口上面有滤板,能够阻碍大颗粒的杂质等进入到下水管道内。但是很多情况
下水流会将杂质带入到滤板的滤孔,从而影响水流的流入,使得高效、稳定的进行下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易堵塞的下水管口
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下水管口组
件,包括用于与下水管道连接的承接管、固定在承接管上面的顶罩,所述顶罩呈圆环状且与
承接管同轴可拆卸连接,所述顶罩的侧边沿圆周设有多个用于过滤的通水槽,所述通水槽
呈长条状且沿竖直方向延伸。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竖直延伸的通水槽在下水的过程中,水流能够通过通水槽进
入到承接管内部,这样一旦有杂物被挡在通水槽槽口之后,只要水流停止进入到通水槽之
后,杂物就会从通水槽上面自行脱落,不会长时间的将通水槽堵塞。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水槽位于下方的一端的槽宽小于位于上方一端
的槽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杂质大多沉积在底部,因此下方的槽宽较小能够确保将
杂质有效的挡在外面,而且水流能够较为快速从上方的槽口流走,这样能够保证过滤的同
时加快水流的通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接管、顶罩均是由铁制成。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铁质的结构价格较为便宜,结构较为稳定,能够有效的保证下
水管口组件长时间的稳定使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接管一端用于与下水管连接,另一端上设有圆
锥状的扩口部,所述扩口部内壁上设有多个螺钉孔,所述顶罩内壁上面设有与所述螺钉孔
对应的引脚,所述引脚上穿设有与螺钉孔配合的螺钉。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扩口部的结构能够便于水流快速的流入到内部,引脚能够通
过螺钉孔相互固定连接,这样能够确保承接管与顶罩的稳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钉孔与引脚的数量均为三个且分别沿扩口部与
顶罩的圆周分布。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三个连接位置能够保证在结构稳定的情况下连接数量最少,
减少了拆卸过程中的复杂工序。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为实施例螺钉之后的结构图;

图3为实施例底部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1、承接管;11、扩口部;12、螺钉孔;2、顶罩;21、通水槽;22、引脚。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或者图3所示,一种下水管口组件,包括承接管1、固定在承接管1上面的顶罩
2,承接管1、顶罩2均是由铁制成,铁质的结构价格较为便宜,结构较为稳定,能够有效的保
证下水管口组件长时间的稳定使用。在安装的时候是竖直安装的,承接管1下面一段是圆柱
形的管状且其是用于与下水管道连接的。而承接管1上面的一段是为圆锥状的扩口部11,圆
锥形的结构扩能够便于水流快速的流入到内部,然后经过下方的一段进入到下水管道内。

而顶罩2呈圆环状,其顶罩2的底部是用于安装密封板,由于密封板可以根据需求
配套设计,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不做具体说明,顶罩2的侧边沿圆周设有多个用于过滤的通水
槽21,通水槽21呈长条状且沿竖直方向延伸。其中,通水槽21位于下方的一端的槽宽小于位
于上方一端的槽宽。竖直延伸的通水槽21在下水的过程中,水流能够通过通水槽21进入到
承接管1内部,由于杂质大多沉积在底部,因此下方的槽宽较小能够确保将杂质有效的挡在
外面,而且水流能够较为快速从上方的槽口流走,这样能够保证过滤的同时加快水流的通
过。这样一旦有杂物被挡在通水槽21槽口之后,只要水流停止进入到通水槽21之后,杂物就
会从通水槽21上面自行脱落,不会长时间的将通水槽21堵塞。

如图2所示,在扩口部11上面设有环槽,能够让顶盖正好卡在环槽里面,基本能够
保证顶盖不会出现左右晃动的情况,也便于后续的安装定位。扩口部11内壁上设有多个螺
钉孔12,螺钉孔12的数量均为三个且分别沿扩口部11圆周分布,顶罩2内壁上面设有与螺钉
孔12对应的引脚22,引脚22的数量均为三个且分别沿顶罩2的圆周分布,引脚22上穿设有与
螺钉孔12配合的螺钉。引脚22能够通过螺钉孔12相互固定连接,这样能够确保承接管1与顶
罩2的稳定连接,人们在清洗更换顶罩2的时候较为的方便,只需要将顶罩2上面的盖子打
开,然后将螺钉拆卸出来便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下水管口组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下水管口组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下水管口组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下水管口组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水管口组件.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下水管口组件,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用于与下水管道连接的承接管、固定在承接管上面的顶罩,顶罩呈圆环状且与承接管同轴可拆卸连接,顶罩的侧边沿圆周设有多个用于过滤的通水槽,通水槽呈长条状且沿竖直方向延伸。竖直延伸的通水槽在下水的过程中,水流能够通过通水槽进入到承接管内部,这样一旦有杂物被挡在通水槽槽口之后,只要水流停止进入到通水槽之后,杂物就会从通水槽上面自行脱落,不会长时间的将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给水;排水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