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510269167.2
2015.05.25
CN104847272A
2015.08.19
公开
审中
E21B10/36
启东市吕四科技创业中心有限公司
陈永兵
226241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吕四港镇天汾商贸城创业中心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冲击钻头,由钻体和钻柄两部分连接而成,其创新点在于:所述钻体的结构由钻尖和钻体本体两部分整体成形构成,所述钻体本体上设有主切削刀和S形切削刀。本发明的钻头将主切削刀、S形切削刀和特定比例的钻体本体结构和排削凹槽有效结合,使得钻头与工件接触面积大,钻孔效率高,同时排削通畅。
1. 一种冲击钻头,由钻体和钻柄两部分连接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钻体的结构由钻尖和钻体本体两部分整体成形构成,所述钻体本体上设有主切削刀和S形切削刀。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击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钻体本体的结构为两端为直端面的∞字形体,所述钻体本体前端直径与末端直径比为1.5:1,所述钻体本体前端设有主切削刀,所述主切削刀刀片与钻体本体中轴线的夹角为15~35°。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击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钻体本体前端部上沿∞字形部位设有水平设置的S形切削刀,所述S形切削刀与钻体本体为整体成形,所述S形切削刀刀片与钻体本体水平角度为30~45°。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击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钻体本体还包括有两个排屑凹槽,所述排屑凹槽以螺旋的方式从钻体本体的起始部分延伸到底端,在钻体本体的任一截面上,排屑凹槽在钻体平面上都位于彼此径向相对的位置,所述两个排屑凹槽将钻体本体均匀的分为四个部分。
一种冲击钻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钻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冲击钻头。 背景技术 钻头是钻机用于钻孔作业的工具,钻头在工作时与冲击器相连接,冲击器在带动钻头旋转的同时又借助冲击锤对钻头的反复作用促使钻头不断冲击岩石,达到破碎岩石的目的。对于岩石这种耐磨但易碎的材料,钻头的冲击与旋转相结合将大大加快钻机的钻孔速度。由于钻机在钻孔过程中会有大量岩渣产生,碎渣会聚集在钻杆与孔壁之间对旋转的钻杆产生阻力矩,迫使钻机停止工作,因此现有技术中钻头的底部都设置了一个气孔,来自冲击器的高压气流的一部分会通过这一气孔吹击钻头前方已破碎的岩渣,并带着岩渣顺着钻杆与孔壁之间的通道排出钻孔。对于含泥量较少的岩石,底部开孔的钻头表现出了很好的效果,但在含泥量较大的岩体中,这种钻头表现不佳,甚至导致冲击器停止工作,冲击器停止工作的原因主要在于含泥量较大的岩石在浸水的环境中经冲击器的不断冲击形成膏状物质,这种膏状物质会通过钻头底部的气孔进入冲击器的腔体内,堵实冲击器腔体内的所有气流通道,使其丧失工作动力,从而停止工作。现有技术中也有将气孔设置在钻头的侧面,虽然冲击器不会出现停止工作的情况,但排渣效果大幅降低,钻孔效率明显削弱。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解决冲击钻头钻孔强度低,排削不通畅,并且工作效率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冲击钻头,由钻体和钻柄两部分连接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钻体的结构由钻尖和钻体本体两部分整体成形构成,所述钻体本体上设有主切削刀和S形切削刀。 进一步的,所述钻体本体的结构为两端为直端面的∞字形体,所述钻体本体前端直径与末端直径比为1.5:1,所述钻体本体前端设有主切削刀,所述主切削刀刀片与钻体本体中轴线的夹角为15~35°。 进一步的,所述钻体本体前端部上沿∞字形部位设有水平设置的S形切削刀,所述S形切削刀与钻体本体为整体成形,所述S形切削刀刀片与钻体本体水平角度为30~45°; 进一步的,所述钻体本体还包括有两个排屑凹槽,所述排屑凹槽以螺旋的方式从钻体本体的起始部分延伸到底端,在钻体本体的任一截面上,排屑凹槽在钻体平面上都位于彼此径向相对的位置,所述两个排屑凹槽将钻体本体均匀的分为四个部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的钻头将主切削刀、S形切削刀和特定比例的钻体本体结构和排削凹槽有效结合,使得钻头与工件接触面积大,钻孔效率高,同时排削通畅; 2, 本发明的钻头在钻体上设有两个排屑凹槽,所述两个排屑凹槽以螺旋的方式从前端延伸到底端,在沿钻体的任一截面上,排屑凹槽在钻体平面上都位于彼此径向相对的位置,这种对称形的排屑凹槽,排削面积大,排削速度快,不易造成碎削的堆积; 3, 本发明的表面结构为∽形,这样在钻取孔过程中,减小受力面,增大钻孔强度,有利于切削过程中的自动进退,切削效率将大大提高; 4, 本发明的钻体本体前端直径与末端直径比为1.5:1,这样的结构扩大了钻头与工件的接触面积,达到扩孔、钻孔一体化的目的。 附图说明 如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标号:1、主切削刀,2、S形切削刀,3、排削凹槽,4、钻柄,5、钻体本体,6、钻尖 为使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发明的新型冲击钻头的结构如图1所示,一种冲击钻头,由钻体和钻柄4两部分连接而成,其特征在于:钻体的结构由钻尖6和钻体本体5两部分整体成形构成,钻体本体5上设有主切削刀1和S形切削刀2,钻体本体5的结构为两端为直端面的∞字形体,钻体本体5前端直径与末端直径比为1.5:1,这样的结构扩大了钻头与工件的接触面积,达到扩孔、钻孔一体化的目的。 钻体本体5前端设有主切削刀1,主切削刀1刀片与钻体本体5中轴线的夹角为15~35°,钻体本体5前端部上沿∞字形部位设有水平设置的S形切削刀2,S形切削刀2与钻体本体5为整体成形, S形切削刀2刀片与钻体本体5水平角度为30~45°,本发明的表面结构为∽形,这样在钻取孔过程中,减小受力面,增大钻孔强度,有利于切削过程中的自动进退,切削效率将大大提高。 钻体本体5还包括有两个排屑凹槽3,排屑凹槽3以螺旋的方式从钻体本体5的起始部分延伸到底端,在钻体本体5的任一截面上,排屑凹槽3在钻体平面上都位于彼此径向相对的位置,两个排屑凹槽3将钻体本体5均匀的分为四个部分。这种对称形的排屑凹槽3,排削面积大,排削速度快,不易造成碎削的堆积。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只要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即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实现的技术方案,均应视为落入本发明专利的权利保护范围内。
《一种冲击钻头.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冲击钻头.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冲击钻头,由钻体和钻柄两部分连接而成,其创新点在于:所述钻体的结构由钻尖和钻体本体两部分整体成形构成,所述钻体本体上设有主切削刀和S形切削刀。本发明的钻头将主切削刀、S形切削刀和特定比例的钻体本体结构和排削凹槽有效结合,使得钻头与工件接触面积大,钻孔效率高,同时排削通畅。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