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铰链阻尼缓冲结构.pdf

上传人:Y948****062 文档编号:1610804 上传时间:2018-06-28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746.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428548.0

申请日:

2016.05.11

公开号:

CN205677422U

公开日:

2016.11.0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5F3/20; E05F3/10; E05D5/02

主分类号:

E05F3/20

申请人:

伍志勇

发明人:

伍志勇

地址: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勒流镇东风合安工业区一路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佛山市粤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4

代理人:

唐强熙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铰链阻尼缓冲结构,包括连接臂、铰杯座、传动臂组件和弹性组件,传动臂组件两端分别与连接臂和铰杯座转动连接,弹性组件设在传动臂组件上,连接臂通过传动臂组件和弹性组件的配合与铰杯座相互铰接,以实现铰链的铰接开闭,其特征在于:连接臂上滑动设有阻尼器,传动臂组件上铰接有推移元件,推移元件上设有曲折区域,曲折区域至少在铰链关闭一段行程时作用在阻尼器的一端,阻尼器在连接臂上滑动并压缩产生阻尼缓冲力,曲折区域至少在铰链打开一段行程时与阻尼器的一端相互脱离,阻尼器在连接臂上滑动并复位至初始位置。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性能优异、装配快捷、使用寿命长、制造成本低、易生产、易实现且安全可靠等特点,实用性强。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铰链阻尼缓冲结构,包括连接臂(1)、铰杯座(3)、传动臂组件和弹性组件,传动
臂组件两端分别与连接臂(1)和铰杯座(3)转动连接,弹性组件设置在传动臂组件上,连接
臂(1)通过传动臂组件和弹性组件的配合与铰杯座(3)相互铰接,以实现铰链的铰接开闭,
其特征在于:连接臂(1)上滑动设置有阻尼器,传动臂组件上铰接有推移元件(4),推移元件
(4)上设置有曲折区域(4.1),曲折区域(4.1)至少在铰链关闭一段行程时作用在阻尼器的
一端,阻尼器在连接臂(1)上滑动并压缩产生阻尼缓冲力,曲折区域(4.1)至少在铰链打开
一段行程时与阻尼器的一端相互脱离,阻尼器在连接臂(1)上滑动并复位至初始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阻尼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1)上设置有槽
位(1.1),阻尼器一端设置在连接臂(1)上,另一端弹性伸缩滑动在槽位(1.1)上、且至少在
铰链关闭一段行程时与推移元件(4)的曲折区域(4.1)相互作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铰链阻尼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的一端与曲折区
域(4.1)之间设置有至少两段不同圆心的弧面,二者至少在铰链关闭一段行程时通过至少
两段不同圆心的弧面相互作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铰链阻尼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移元件(4)铰接在传
动臂组件上、且在铰链铰接开闭时与传动臂组件相互联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铰链阻尼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臂组件包括第一传
动臂(11)、第二传动臂(12)、第三传动臂(13)和第四传动臂(14),第一传动臂(11)一端与连
接臂(1)中部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臂(11)另一端与第二传动臂(12)一端转动连接,第二传动
臂(12)中部与第三传动臂(13)中部转动连接,第二传动臂(12)另一端与铰杯座(3)一端转
动连接,第三传动臂(13)一端与连接臂(1)一端转动连接,第三传动臂(13)另一端与第四传
动臂(14)一端转动连接,第四传动臂(14)另一端与铰杯座(3)另一端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铰链阻尼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移元件(4)一端通过
销轴铰接在第二传动臂(12)与第三传动臂(13)的转动连接处,推移元件(4)另一端通过销
轴铰接在第三传动臂(13)与连接臂(1)的转动连接处,曲折区域(4.1)设置在推移元件(4)
的中部、且至少在铰链关闭一段行程时指向并作用阻尼器的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铰链阻尼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臂(12)和第三
传动臂(13)呈U型,推移元件(4)置于第二传动臂(12)和第三传动臂(13)的U型内、且在铰链
铰接开闭时同时和/或同步跟随第二传动臂(12)和/或第三传动臂(13)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铰链阻尼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包括缸体(8)、弹
簧(6)、活塞(9)、活塞杆(10),缸体(8)设置在连接臂(1)上,弹簧(6)和活塞(9)设置在缸体
(8)上,弹簧(6)一端弹性作用在缸体(8)上,另一端弹性作用在活塞(9)和/或活塞杆(10)
上,活塞杆(10)一端与活塞(9)配合连接,另一端伸出缸体(8)外、且通过弹簧(6)弹性伸缩
滑动在连接臂(1)的槽位(1.1)上,活塞杆(10)上还设置有碰触部(10.1)至少在铰链关闭一
段行程时与推移元件(4)的曲折区域(4.1)相互作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铰链阻尼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曲折区域(4.1)上设置
有至少两段不同圆心的弧面,曲折区域(4.1)至少在铰链关闭一段行程时通过至少两段不
同圆心的弧面与碰触部(10.1)点接触式或线接触式或面接触式相互作用;所述的弹性组件
包括弹性件(2)和作用件(7),弹性件(2)一端弹性作用在第二传动臂(12)上,另一端弹性作
用在作用件(7)一端上,作用件(7)滑动设置在第二传动臂(12)上、且其另一端通过弹性件
(2)在家具铰链铰接开闭时弹性作用在第一传动臂(11)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铰链阻尼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1)上
设置有中间臂(15),阻尼器设置在中间臂(15)上,连接臂(1)与中间臂(15)之间设置有用于
调节二者上下和/或左右位置的上下调节装置和/或左右调节装置;所述的中间臂(15)上还
设置有固定底座(16),中间臂(15)与固定底座(16)之间设置有弹性扣合组件,二者通过弹
性扣合组件可拆装配合连接。

说明书

一种铰链阻尼缓冲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铰链阻尼缓冲结构。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文献号为CN201695827U于2011年1月5日公开一种家具铰链,它包括通过
摆臂组件连接的固定臂和活动杯座,铰链中设置有至少对活动杯座产生关闭作用力的弹
簧,其特征是弹簧至少由主弹簧和副弹簧两级构成。据称,该实用新型通过在铰链中设置两
级以上的弹簧,使铰链在打开或关闭至一定角度时,通过各级弹簧的作用力的合力来使铰
链自动实现完全打开或关闭,由于此过程中,铰链动作的作用力分别由各级的弹簧承担,从
而大大提高每一级弹簧的使用寿命,尤其在连续不断对铰链进行开合的连续工作寿命测试
过程,更能体现此中具有两级弹簧以上的铰链的寿命优越性(连续开合工作寿命测试可超5
万次),同时,弹簧的直径还可以适当减少;但是,这种铰链由于缓冲器一直通过转向元件与
缓冲器的拉杆固定相接,故关门和开门时,门体都会受到缓冲器的作用,如果缓冲器在门体
开启时出现偏移,就会影响开门或关门的实际效果;并且铰链中的各个部件都通过轴承点
对点的铰接,随着铰链的开闭其受力全部作用于缓冲器上,时间一长影响缓冲器寿命,并且
这种连接方式没有起到良好的缓冲效果,会造成家具之间的碰撞力大,家具容易损坏,并且
碰撞时会出现噪音大的问题,不能满足用户日常的使用需求;而且摆件作用于缓冲器上的
力度受其力矩的影响,上述结构的力矩短,作用于缓冲器上的力大,缓冲效果差。因此,有必
要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性能优异、装配快捷、使用寿命
长、制造成本低、易生产、易实现且安全可靠的铰链阻尼缓冲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
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铰链阻尼缓冲结构,包括连接臂、铰杯座、传动臂组件和弹性
组件,传动臂组件两端分别与连接臂和铰杯座转动连接,弹性组件设置在传动臂组件上,连
接臂通过传动臂组件和弹性组件的配合与铰杯座相互铰接,以实现铰链的铰接开闭,其特
征在于:连接臂上滑动设置有阻尼器,传动臂组件上铰接有推移元件,推移元件上设置有曲
折区域,曲折区域至少在铰链关闭一段行程时作用在阻尼器的一端,阻尼器在连接臂上滑
动并压缩产生阻尼缓冲力,曲折区域至少在铰链打开一段行程时与阻尼器的一端相互脱
离,阻尼器在连接臂上滑动并复位至初始位置。

所述连接臂上设置有槽位,阻尼器一端设置在连接臂上,另一端弹性伸缩滑动在
槽位上、且至少在铰链关闭一段行程时与推移元件的曲折区域相互作用。

所述阻尼器的一端与曲折区域之间设置有至少两段不同圆心的弧面,二者至少在
铰链关闭一段行程时通过至少两段不同圆心的弧面相互作用。

所述推移元件铰接在传动臂组件上、且在铰链铰接开闭时与传动臂组件相互联
动。

所述传动臂组件包括第一传动臂、第二传动臂、第三传动臂和第四传动臂,第一传
动臂一端与连接臂中部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臂另一端与第二传动臂一端转动连接,第二传
动臂中部与第三传动臂中部转动连接,第二传动臂另一端与铰杯座一端转动连接,第三传
动臂一端与连接臂一端转动连接,第三传动臂另一端与第四传动臂一端转动连接,第四传
动臂另一端与铰杯座另一端转动连接。

所述推移元件一端通过销轴铰接在第二传动臂与第三传动臂的转动连接处,推移
元件另一端通过销轴铰接在第三传动臂与连接臂的转动连接处,曲折区域设置在推移元件
的中部、且至少在铰链关闭一段行程时指向并作用阻尼器的一端。

所述第二传动臂和第三传动臂呈U型,推移元件置于第二传动臂和第三传动臂的U
型内、且在铰链铰接开闭时同时和/或同步跟随第二传动臂和/或第三传动臂运动。

所述阻尼器包括缸体、弹簧、活塞、活塞杆,缸体设置在连接臂上,弹簧和活塞设置
在缸体上,弹簧一端弹性作用在缸体上,另一端弹性作用在活塞和/或活塞杆上,活塞杆一
端与活塞配合连接,另一端伸出缸体外、且通过弹簧弹性伸缩滑动在连接臂的槽位上,活塞
杆上还设置有碰触部至少在铰链关闭一段行程时与推移元件的曲折区域相互作用。

所述曲折区域上设置有至少两段不同圆心的弧面,曲折区域至少在铰链关闭一段
行程时通过至少两段不同圆心的弧面与碰触部点接触式或线接触式或面接触式相互作用;
所述的弹性组件包括弹性件和作用件,弹性件一端弹性作用在第二传动臂上,另一端弹性
作用在作用件一端上,作用件滑动设置在第二传动臂上、且其另一端通过弹性件在家具铰
链铰接开闭时弹性作用在第一传动臂上。

所述连接臂上设置有中间臂,阻尼器设置在中间臂上,连接臂与中间臂之间设置
有用于调节二者上下和/或左右位置的上下调节装置和/或左右调节装置;所述的中间臂上
还设置有固定底座,中间臂与固定底座之间设置有弹性扣合组件,二者通过弹性扣合组件
可拆装配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结构的改良,阻尼器上设置有弹簧,阻尼器一端的活塞杆通
过弹簧弹性伸缩滑动在连接臂的槽位上,则阻尼器为自动复位式的阻尼器、且为隐藏式设
计,充分利用铰链内部空间的同时,使产品的整体外观更加简洁、精美,还避免了用户在使
用过程中误触碰阻尼器所带来的安全隐患,同时阻尼器为自动复位式,连接臂上设置有槽
位,阻尼器一端的活塞杆通过弹簧弹性伸缩滑动在连接臂的槽位上,使阻尼器的弹性伸缩
滑动位置更加准确,避免了铰链在铰接开闭时因阻尼器运动发生偏差,导致阻尼器工作失
效的问题,还使得阻尼器的受力更集中、稳定,从而提高阻尼器的使用寿命和缓冲效果;并
且传动臂组件上铰接有推移元件,推移元件上设置有曲折区域,曲折区域至少在铰链关闭
一段行程时作用在活塞杆的碰触部上,阻尼器在连接臂上滑动并压缩产生阻尼缓冲力,从
而达到铰链的阻尼缓冲闭合效果,其中推移元件同为隐藏式设计,不但减少了推移元件安
装的空间,从而简化推移元件和阻尼器之间的装配工艺,使铰链的装配更加快捷,同时更进
一步地使得阻尼器的受力更集中、稳定,提高铰链的承载力,使其可以适用在重量较大的家
具上,并且在闭合工作时轻柔、顺畅、无阻碍感;并且曲折区域上设置有至少两段不同圆心
的弧面,通过对曲折区域的曲率设计,使其与碰触部点接触式或线接触式或面接触式相互
作用,进一步控制铰链的关闭速度、力度,大大地降低二者接触处的压强,减少磨损,从而提
高产品的使用寿命,也达到铰链开闭顺畅可靠的目的,真正实现铰接的无噪音匀速关闭;同
时,曲折区域至少在铰链打开一段行程时与阻尼器的一端相互脱离,阻尼器在连接臂上滑
动并复位至初始位置,即阻尼器在铰链打开时不工作,更进一步地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其
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性能优异、装配快捷、使用寿命长、制造成本低、易生产、易实现且安全
可靠等特点,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铰接开闭变化过程结构示意图(剖视)。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连接臂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推移元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图7,本铰链阻尼缓冲结构,包括连接臂1、铰杯座3、传动臂组件和弹性组
件,传动臂组件两端分别与连接臂1和铰杯座3转动连接,弹性组件设置在传动臂组件上,连
接臂1通过传动臂组件和弹性组件的配合与铰杯座3相互铰接,以实现铰链的铰接开闭,连
接臂1上滑动设置有阻尼器,传动臂组件上铰接有推移元件4,推移元件4上设置有曲折区域
4.1,曲折区域4.1至少在铰链关闭一段行程时作用在阻尼器的一端,阻尼器在连接臂1上滑
动并压缩产生阻尼缓冲力,曲折区域4.1至少在铰链打开一段行程时与阻尼器的一端相互
脱离,阻尼器在连接臂1上滑动并复位至初始位置。

进一步地讲,连接臂1上设置有槽位1.1,阻尼器一端设置在连接臂1上,另一端弹
性伸缩滑动在槽位1.1上、且至少在铰链关闭一段行程时与推移元件4的曲折区域4.1相互
作用。

进一步地讲,阻尼器的一端与曲折区域4.1之间设置有至少两段不同圆心的弧面,
二者至少在铰链关闭一段行程时通过至少两段不同圆心的弧面相互作用。

进一步地讲,推移元件4铰接在传动臂组件上、且在铰链铰接开闭时与传动臂组件
相互联动。

进一步地讲,传动臂组件包括第一传动臂11、第二传动臂12、第三传动臂13和第四
传动臂14,第一传动臂11一端与连接臂1中部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臂11另一端与第二传动臂
12一端转动连接,第二传动臂12中部与第三传动臂13中部转动连接,第二传动臂12另一端
与铰杯座3一端转动连接,第三传动臂13一端与连接臂1一端转动连接,第三传动臂13另一
端与第四传动臂14一端转动连接,第四传动臂14另一端与铰杯座3另一端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讲,推移元件4一端通过销轴铰接在第二传动臂12与第三传动臂13的转
动连接处,推移元件4另一端通过销轴铰接在第三传动臂13与连接臂1的转动连接处,曲折
区域4.1设置在推移元件4的中部、且至少在铰链关闭一段行程时指向并作用阻尼器的一
端。

进一步地讲,第二传动臂12和第三传动臂13呈U型,推移元件4置于第二传动臂12
和第三传动臂13的U型内、且在铰链铰接开闭时同时和/或同步跟随第二传动臂12和/或第
三传动臂13运动。

进一步地讲,阻尼器包括缸体8、弹簧6、活塞9、活塞杆10,缸体8设置在连接臂1上,
弹簧6和活塞9设置在缸体8上,弹簧6一端弹性作用在缸体8上,另一端弹性作用在活塞9和/
或活塞杆10上,活塞杆10一端与活塞9配合连接,另一端伸出缸体8外、且通过弹簧6弹性伸
缩滑动在连接臂1的槽位1.1上,活塞杆10上还设置有碰触部10.1至少在铰链关闭一段行程
时与推移元件4的曲折区域4.1相互作用。

进一步地讲,曲折区域4.1上设置有至少两段不同圆心的弧面,曲折区域4.1至少
在铰链关闭一段行程时通过至少两段不同圆心的弧面与碰触部10.1点接触式或线接触式
或面接触式相互作用;所述的弹性组件包括弹性件2和作用件7,弹性件2一端弹性作用在第
二传动臂12上,另一端弹性作用在作用件7一端上,作用件7滑动设置在第二传动臂12上、且
其另一端通过弹性件2在家具铰链铰接开闭时弹性作用在第一传动臂11上。

上述结构中,连接臂1上设置有中间臂15,阻尼器设置在中间臂15上,连接臂1与中
间臂15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二者上下和/或左右位置的上下调节装置和/或左右调节装置;
所述的中间臂15上还设置有固定底座16,中间臂15与固定底座16之间设置有弹性扣合组
件,二者通过弹性扣合组件可拆装配合连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领
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
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
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
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一种铰链阻尼缓冲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一种铰链阻尼缓冲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一种铰链阻尼缓冲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铰链阻尼缓冲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铰链阻尼缓冲结构.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铰链阻尼缓冲结构,包括连接臂、铰杯座、传动臂组件和弹性组件,传动臂组件两端分别与连接臂和铰杯座转动连接,弹性组件设在传动臂组件上,连接臂通过传动臂组件和弹性组件的配合与铰杯座相互铰接,以实现铰链的铰接开闭,其特征在于:连接臂上滑动设有阻尼器,传动臂组件上铰接有推移元件,推移元件上设有曲折区域,曲折区域至少在铰链关闭一段行程时作用在阻尼器的一端,阻尼器在连接臂上滑动并压缩产生阻尼缓冲力,曲折区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锁;钥匙;门窗零件;保险箱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