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地机双作业模式控制系统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平地机双作业模式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工程机械中多采用的是独立的转向、制动、作业液压回路。三个液压回路均由独立的液压泵提供动力源(目前平地机采用的串联泵本质也是两个或多个独立液压泵串联而成)。这种相互独立的液压回路存在发动机功率运用不充分、各个液压系统无法协同工作以及部分功率浪费等情况,不能实现平地机多工作模式的转换。本实用新型是在现有平地机独立制动泵、转向泵、工作泵液压回路的基础上,运用组合液压阀元件解决多泵协同工作,实现作业液压回路两种流量压力模式--即大流量低压和小流量高压模式的双模式下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平地机双作业模式控制系统,实现作业液压回路两种流量压力模式(即大流量低压和小流量高压模式工作)的双模式下工作,降低整机液压装机功率,提高油缸工作速度,提高最大工作压力。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平地机双作业模式控制系统包括转向液压回路、制动液压回路、左作业液压回路和右作业液压回路;
转向液压回路包括转向泵、转向优先阀、转向器和转向液压缸,转向泵的进油口通过管路连接至液压油箱、出油口通过管路连接至转向优先阀的进油口,转向优先阀的出油口通过管路连接至转向器的进油口,转向器的出油口通过管路连接至转向液压缸;
制动液压回路包括制动泵、充液阀、制动脚踏阀、制动蓄能器和制动液压缸,制动泵的进油口通过管路连接至液压油箱、出油口通过管路连接至充液阀的进油口,充液阀的出油口通过管路连接至制动蓄能器的进油口,制动蓄能器的出油口通过管路连接至制动液压缸,制动脚踏阀连接至充液阀的出油口与制动蓄能器的进油口之间的管路上;
左作业液压回路包括左阀作业泵、左操纵阀以及多个左执行器,左阀作业泵的进油口通过管路连接至液压油箱、出油口通过管路连接至左操纵阀的进油口,左操纵阀的出油口通过管路连接至各左执行器;
右作业液压回路包括右阀作业泵、右操纵阀以及多个右执行器,右阀作业泵的进油口通过管路连接至液压油箱、出油口通过管路连接至右操纵阀的进油口,右操纵阀的出油口通过管路连接至各右执行器;
还包括模式选择阀,转向优先阀的EF口通过管路连接至模式选择阀,再通过管路连接至右操纵阀的进油口,充液阀的N口通过管路连接至模式选择阀,再通过管路连接至左操纵阀的进油口。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平地机双作业模式控制系统,与现有的控制系统相比,该系统为转向、制动、作业液压回路独立供油的开式液压系统。通过在原有平地机液压系统的基础上增加模式选择阀以实现对平地机作业系统实现双模式作业,双模式作业可实现大流量快速作业和小流量精准作业模式。由于该系统实现了转向系统和制动系统的合流作业故而可在总的装机流量不变的情况下减少作业泵的排量,既可以提高作业压力同时还可降低整机液压系统的装机功率,达到节能的效果。模式选择阀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集成度高、方便安装维护等优点。
优选地:模式选择阀包括两组并列设置的电磁换向阀、溢流阀和单向阀,其中一组电磁换向阀、溢流阀和单向阀位于转向优先阀的EF口与右操纵阀的进油口之间,另一组电磁换向阀、溢流阀和单向阀位于充液阀的N口与左操纵阀的进油口之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液压油箱;2、转向泵;3、制动泵;4、左阀作业泵;5、右阀作业泵;6、转向优先阀;7、转向器;8、转向液压缸;9、模式选择阀;9.1、电磁换向阀;9.2、溢流阀;9.3、单向阀;10、充液阀;11、制动脚踏阀;12、制动蓄能器;13、制动液压缸;14、左操纵阀;15、右操纵阀;16、左执行器;17、右执行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是开式液压系统,包括转向液压回路、制动液压回路、左作业液压回路和右作业液压回路,其中转向液压回路用于控制平地机转向,制动液压回路用于控制平地机制动,两个作业液压回路用于控制平地机的作业装置。
转向液压回路包括转向泵2、转向优先阀6、转向器7和转向液压缸8,转向泵2的进油口通过管路连接至液压油箱1、出油口通过管路连接至转向优先阀6的进油口,转向优先阀6的出油口通过管路连接至转向器7的进油口,转向器7的出油口通过管路连接至转向液压缸8。
制动液压回路包括制动泵3、充液阀10、制动脚踏阀11、制动蓄能器12和制动液压缸13,制动泵3的进油口通过管路连接至液压油箱1、出油口通过管路连接至充液阀10的进油口,充液阀10的出油口通过管路连接至制动蓄能器12的进油口,制动蓄能器12的出油口通过管路连接至制动液压缸13,制动脚踏阀11连接至充液阀10的出油口与制动蓄能器12的进油口之间的管路上。
左作业液压回路包括左阀作业泵4、左操纵阀14以及多个左执行器16,左阀作业泵4的进油口通过管路连接至液压油箱1、出油口通过管路连接至左操纵阀14的进油口,左操纵阀14的出油口通过管路连接至各左执行器16。
右作业液压回路包括右阀作业泵5、右操纵阀15以及多个右执行器17,右阀作业泵5的进油口通过管路连接至液压油箱1、出油口通过管路连接至右操纵阀15的进油口,右操纵阀15的出油口通过管路连接至各右执行器17。
还包括模式选择阀9,转向优先阀6的EF口通过管路连接至模式选择阀9,再通过管路连接至右操纵阀15的进油口,充液阀10的N口通过管路连接至模式选择阀9,再通过管路连接至左操纵阀14的进油口。
本实施例中,模式选择阀9包括两组并列设置的电磁换向阀9.1、溢流阀9.2和单向阀9.3,其中一组电磁换向阀9.1、溢流阀9.2和单向阀9.3位于转向优先阀6的EF口与右操纵阀15的进油口之间,另一组电磁换向阀9.1、溢流阀9.2和单向阀9.3位于充液阀10的N口与左操纵阀14的进油口之间。
工作过程:
转向泵2从液压油箱1吸油,通过转向优先阀6、转向器7和转向液压缸8形成转向液压回路。制动泵3从液压油箱1吸油,通过充液阀10为制动蓄能器12充液,制动脚踏阀11将制动蓄能器12的压力输出给轮边制动液压缸13形成制动液压回路。左阀作业泵4和右阀作业泵5从液压油箱1吸油,分别通过左操纵阀14和右操纵阀15为左执行器16和右执行器17提供动力形成左右两个作业液压回路。
当无转向动作时转向泵2提供的压力油通过转向优先阀6的EF口输出进入到模式选择阀9。同样当制动泵3完成制动蓄能器12的充液过程后,制动泵3提供的压力油通过充液阀10的N口输出进入到模式选择阀9。
当模式选择阀9中的电磁阀换向阀9.1失电时,进入模式选择阀9的转向压力油和制动压力油则无负载地卸荷流回液压油箱1,此时转向泵2和制动泵3输出的液压油不参与作业液压系统的合流,平地机处于仅左阀作业泵4、右阀作业泵5参与的精细作业模式。
当模式选择阀9中的电磁换向阀9.1得电工作时,电磁换向阀9.1切断了进入模式选择阀9的转向系统油液和制动系统油液流回液压油箱1的通路。使得转向泵2和制动泵3输出的压力油分别与右阀作业泵5和左阀作业泵4输出的压力油形成合流。此时平地机作业液压系统增加了工作流量,平地机处于大流量快速作业模式。
模式选择阀9中的溢流阀9.2压力设定值小于作业液压系统最高工作压力。在大流量快速作业模式下工作时,当执行机构运动处于末端或遇到较大阻力至使工作液压系统压力上升达到溢流阀9.2设定值时,模式选择阀9中的溢流阀9.2在单向阀9.3的下游压力信号的反馈作用下开启卸荷,此时流入模式选择阀9的转向系统压力油和制动系统压力油卸荷流回液压油箱1。作业液压系统仅由左阀作业泵4和右阀作业泵5持续供油,压力持续上升,平地机作业液压系统自动切换至了小流量高压作业模式中,这样可以有效保护转向系统和制动系统。根据负载变化自动调整流量和压力也可有效利用发动机功率,防止超载和功率浪费。
该系统中转向优先阀6保证在车辆有转向需求时优先保证转向系统的压力油供给,充液阀10也优先保证了制动系统中制动蓄能器12的压力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