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跨连续玻璃肋全玻璃幕墙系统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外围护结构,特别是一种多跨连续玻璃肋全玻璃幕墙系
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快速发展,建筑幕墙设计日益多样化。建筑幕墙凭借轻质、
高强、高通透、节能环保等优势备受青睐。设计师为了追求更高的通透性,通常会选择少框
或者无框玻璃幕墙。因此,全玻璃幕墙系统应运而生,并得到广泛使用。
对于多跨连续全玻璃幕墙系统,传统做法是:玻璃肋通过螺栓、玻璃肋转接件、玻
璃肋转接件与主体结构连接;玻璃面板通过驳接爪与玻璃肋连接。在上述传统做法中,幕墙
承受的自重荷载和水平荷载均通过玻璃肋传递给主体结构;玻璃面板通过驳接爪将重力荷
载传递给玻璃肋,玻璃肋通过螺栓、玻璃肋转接件、玻璃肋转接件将自身重力荷载和玻璃面
板重力荷载传递给上部主体结构;水平荷载和重力荷载传递路径相同。
然而,传统做法中,玻璃肋是采用吊挂式,全部自重荷载和水平荷载均由玻璃肋承
担,玻璃肋和玻璃面板均有开孔且数量较多,施工工序繁琐,应力集中无法避免,开孔位置
易损坏而导致结构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跨连续玻璃肋全玻璃幕墙系统,其可以解决现有
技术中结构复杂、安装繁琐的问题,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应力集中的缺点,荷载传递更加
合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跨连续玻璃肋全玻璃幕墙系统,它包括主体结构及多个玻璃面板,该主体
结构位置设有相邻玻璃面板的横向接缝,该主体结构截面呈矩形,该主体结构面向该横向
接缝的一侧设有主体结构转接件;相邻的玻璃面板之间通过玻璃夹具固定连接,该玻璃夹
具设于该横向接缝中;该主体结构转接件面向该横向接缝的一侧设有与该玻璃夹具固定连
接的转接件;该主体结构转接件顶底位置焊接有钢槽,相邻主体结构转接件之间设有玻璃
肋,该玻璃肋的两端分别插入对应的钢槽内;该玻璃肋中部设有连接件,该连接件正对的玻
璃面板也设有该玻璃夹具,并与该连接件固定连接。
所述钢槽内设有若干垫块,该垫块位于所述钢槽内壁与所述玻璃肋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多跨连续玻璃肋全玻璃幕墙系统,玻璃肋
采用坐地式连接形式,较现有玻璃肋吊挂式连接更简明,从根本上解决了玻璃肋开孔导致
应力集中的问题,简化了施工和加工工序,提高了效率,结构设计合理;尽可能将自重荷载
和水平荷载直接传递给主体结构,通过合理的荷载分配和传递,使玻璃肋仅跨中承担玻璃
面板传递的水平荷载,可实现对玻璃肋的优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多跨连续玻璃肋全玻璃幕墙系统的节点纵剖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与附
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
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跨连续玻璃肋全玻璃幕墙系统,它包括主体
结构2及多个玻璃面板1,该主体结构2位置设有相邻玻璃面板1的横向接缝,该主体结构2截
面呈矩形,该主体结构2面向该横向接缝的一侧设有主体结构转接件21;相邻的玻璃面板1
之间通过玻璃夹具3固定连接,该玻璃夹具3设于该横向接缝4中。该主体结构转接件21面向
该横向接缝4的一侧设有与该玻璃夹具3固定连接的转接件5。该主体结构转接件21顶底位
置焊接有钢槽6,相邻主体结构转接件21之间设有玻璃肋7,该玻璃肋7的两端分别插入对应
的钢槽6内。该钢槽6内设有若干垫块,该垫块位于该钢槽6内壁与该玻璃肋7之间,以提供缓
冲,保护玻璃肋7的两端。该玻璃肋7中部设有连接件8,该连接件8正对的玻璃面板1也设有
该玻璃夹具3,并与该连接件8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玻璃肋7自重荷载直接通过钢槽6传递给主体结构转接件21,进而传
给主体结构2;玻璃面板1自重由转接件5承担,并通过转接件5直接传递给主体结构转接件
21,进而传给主体结构2;主体结构2位置,水平荷载直接通过转接件5传递给主体结构转接
件21,进而传给主体结构2;玻璃肋7跨中位置,水平荷载通过玻璃肋7传递给主体结构转接
件21,进而传给主体结构2。
由此不难看出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1、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了玻璃肋坐地式连接形式,较玻璃肋吊挂式连接更简明,
简化了施工工序,提高了施工效率;
2、本实用新型实现了玻璃肋少开孔或不开孔,可以避免由于开孔位置应力集中而
导致结构失效,结构设计合理;
3、本实用新型通过合理的荷载分配和传递,既满足玻璃面板大跨度要求,又使玻
璃肋开孔位置仅承受水平荷载且荷载较小,实现了对玻璃肋及其转接件的优化;
4、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成本控制。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任何
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
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