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硅酚防火保温板的针刺棉加工装置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硅酚防火保温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硅酚防火保温板
的针刺棉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近年来多起建筑保温火灾事件的发生,引发了各界对保温防火的思考,保温
材料的防火性能史无前例的引起了业内各界的高度重视。然而,很多保温材料起火都是在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如:电焊、明火、不良的施工习惯,这些材料在燃烧过程中不断产生的融
滴物和毒烟,同时释放出来的氯氟烃、氢氟碳化物、氟利昂等气体对环境的危害也不可忽
视。
作为一种新式防火保温材料,硅酚防火保温板正逐渐地被推广应用;其中,对于硅
酚防火保温板而言,其包括有由硅酚防火保温材料组成的基材层,基材层的上表面、下表面
分别贴附针刺棉。
然而,对于现有的硅酚防火保温板而言,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针刺棉很容易从基
材层的表面脱落,这就给施工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应用于硅酚防火保温板
的针刺棉加工装置,该应用于硅酚防火保温板的针刺棉加工装置结构设计新颖且能够自动
高效地对针刺棉进行挤压变形加工,且经挤压变形后的针刺棉会产生均匀间隔分布的凹凸
结构,进而能够有效地提高针刺棉与硅酚防火保温材料的结合面积,以达到增强硅酚防火
保温板稳定性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应用于硅酚防火保温板的针刺棉加工装置,包括有固定支撑架,固定支撑架
包括有正对且间隔布置的左侧支撑架、右侧支撑架,左侧支撑架位于右侧支撑架的左端侧,
左侧支撑架与右侧支撑架之间可相对转动地装设有分别呈水平横向布置的上端加工辊、下
端加工辊,下端加工辊位于上端加工辊的正下方,上端加工辊的上端中心轴的左端部、右端
部分别搭设于相应侧的左侧支撑架、右侧支撑架,下端加工辊的下端中心轴的左端部、右端
部分别搭设于相应侧的左侧支撑架、右侧支撑架;
固定支撑架对应下端加工辊装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下端加工
辊的下端中心轴的一端部驱动连接;
下端加工辊的外圆周面设置有呈均匀间隔分布且分别径向朝外凸出延伸的凸起,
上端加工辊的外圆周面对应下端加工辊的凸起开设有呈均匀间隔分布的凹槽。
其中,各所述凸起分别呈楔形状,各所述凹槽分别为楔形凹槽。
其中,所述固定支撑架于所述上端加工辊、所述下端加工辊的进料侧可相对转动
地装设有导料辊,导料辊的左端部、右端部分别搭设于相应侧的所述左侧支撑架、所述右侧
支撑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硅酚防火保温板的针刺
棉加工装置,其固定支撑架包括左侧支撑架、右侧支撑架,左、右侧支撑架之间可相对转动
地装设有分别呈水平横向布置的上端加工辊、下端加工辊,下端加工辊位于上端加工辊的
正下方,上端加工辊的上端中心轴的左、右端部分别搭设于相应侧左、右侧支撑架,下端加
工辊的下端中心轴的左、右端部分别搭设于相应侧左、右侧支撑架;固定支撑架装设驱动电
机驱动下端加工辊转动的驱动电机,下端加工辊的外圆周面设置呈均匀间隔分布且分别径
向朝外凸出延伸的凸起,上端加工辊的外圆周面对应下端加工辊的凸起开设有呈均匀间隔
分布的凹槽。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能够自动高效地对针刺棉进行挤压变形加工,
且经挤压变形后的针刺棉会产生均匀间隔分布的凹凸结构,进而能够有效地提高针刺棉与
硅酚防火保温材料的结合面积,以达到增强硅酚防火保温板稳定性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利用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是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
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中包括有:
1——固定支撑架 2——上端加工辊
21——上端中心轴 22——凹槽
3——下端加工辊 31——下端中心轴
32——凸起 4——导料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应用于硅酚防火保温板的针刺棉加工装置,包括有固定支撑架1,
固定支撑架1包括有正对且间隔布置的左侧支撑架、右侧支撑架,左侧支撑架位于右侧支撑
架的左端侧,左侧支撑架与右侧支撑架之间可相对转动地装设有分别呈水平横向布置的上
端加工辊2、下端加工辊3,下端加工辊3位于上端加工辊2的正下方,上端加工辊2的上端中
心轴21的左端部、右端部分别搭设于相应侧的左侧支撑架、右侧支撑架,下端加工辊3的下
端中心轴31的左端部、右端部分别搭设于相应侧的左侧支撑架、右侧支撑架。
进一步的,固定支撑架1对应下端加工辊3装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
轴与下端加工辊3的下端中心轴31的一端部驱动连接。
更进一步的,下端加工辊3的外圆周面设置有呈均匀间隔分布且分别径向朝外凸
出延伸的凸起32,上端加工辊2的外圆周面对应下端加工辊3的凸起32开设有呈均匀间隔分
布的凹槽22。
需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各凸起32可以设计成楔形状,相应的,凹槽22形状与
凸起32形状相适配,即各凹槽22分别为楔形凹槽22;当然,上述形状设计并不构成对本实用
新型的限制,即本实用新型的凸起32还可以设计成其他的形状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中,针刺棉进入至上端加工辊2与下端加工辊3之间,下端
加工辊3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作用下而转动,在此过程中,下端加工辊3的凸起32与上端加工
辊2的凹槽22相啮合,此时,位于上端加工辊2与下端加工辊3之间的针刺棉在凸起32与凹槽
22的配合作用下而进行挤压变形,且通过上端加工辊2与下端加工辊3后的针刺棉会形成均
匀间隔分布的凹凸结构。
综合上述情况可知,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能够自动高效地对针刺棉进
行挤压变形加工,且经挤压变形后的针刺棉会产生均匀间隔分布的凹凸结构,进而能够有
效地提高针刺棉与硅酚防火保温材料的结合面积,以达到增强硅酚防火保温板稳定性的目
的。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固定支撑架1于上端加工辊2、下端加工辊3的进
料侧可相对转动地装设有导料辊4,导料辊4的左端部、右端部分别搭设于相应侧的左侧支
撑架、右侧支撑架。在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中,导料辊4能够准确地将待挤压变形加工的针
刺棉导送至上端加工辊2与下端加工辊3之间。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
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
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