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刷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牙刷的改良。
本申请主张2010年3月24日在日本申请的专利申请2010-068132号的优先权,并引
用其内容。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牙刷是通过将尼龙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的刷毛的毛束由扁线固定
在事先设于柄体的刷头部的植毛孔中而制造出来。使用扁线将被植毛的毛束一折为二,因
此难以从植毛孔中拔出。从成本以及成形性的方面来考虑,刷头部的材质广泛使用聚丙烯
(PP)。
但是,为了使牙刷容易对口腔内角落、尤其是里面牙齿进行刷扫,植有毛束的刷头部
的厚度最好为较薄。例如,专利文献1中,为了提高在口腔内的操作性,提出了柄体由聚
缩醛树脂构成,同时刷头部减薄为3~4mm的牙刷。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平7-14391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专利文献1记载的牙刷在口腔内的操作性不够充分,有时会产生刷扫剩余。另
外,刷头部变薄的话,刷头部的耐折强度有可能下降。另外,随着强度的下降,刷头部的
边缘部产生裂纹或白化,导致外观不良。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毛束难以从植毛孔拔出、口腔
内操作性良好、且具有充分的强度的牙刷。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申请的第1方式涉及一种牙刷,其具有在植毛面设置多个植毛孔的大致为板状
的刷头部,通过将刷毛的毛束一折为二、将在一折为二的毛束间夹入的扁线嵌入所述植毛
孔,使所述毛束植设于所述植毛孔,所述刷头部的厚度为2.0~4.0mm,所述刷头部的宽度
方向的最外侧的植毛孔与边缘的最短距离为0.4~0.9mm。
本发明申请的第2方式为,在所述第1方式的牙刷中,所述刷头部由聚对苯二甲酸丁
二酯树脂构成的牙刷。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牙刷的毛束难以从植毛孔拔出,牙刷的口腔内操作性良好、且具有充分的强
度,因此,可以防止刷头部耐折强度下降和外观不良。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牙刷的一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图2是放大表示图1所示的牙刷的刷头部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的牙刷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和图2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牙刷。本实施方式的牙刷1具有:包括刷头部10的柄
体1a、和植于刷头部10的植毛孔11内的毛束1b。
柄体1a包括刷头部10、使用时把持的把持部20、和设在刷头部10和把持部20之间
的颈部30。
本实施方式的柄体1a中,刷头部10、把持部20和颈部30由同一树脂构成。
作为构成柄体1a的树脂,可以使用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树脂(PBT)、聚丙烯树
脂(PP)、聚缩醛树脂(POM)、将聚对苯二甲酸环己二甲酯的一部分由间苯二甲酸置换得到
的树脂(PCTA)等。
另外,作为构成柄体1a的树脂,优选是兼具适度的刚性和韧性的树脂,优选是弯曲
弹性模量为1900MPa以上且拉伸破坏应变率为80%以上的树脂。这里,“弯曲弹性模量”
是以ISO178为基准测定的值,“拉伸破坏应变率”是以ISO527-1、2为基准测定的值。
所述弯曲弹性模量为1900MPa以上、且所述拉伸破坏应变率为80%以上的话,柄体1a
的韧性足够高,即使刷头部10变薄,对于冲击也不易裂开,可以防止破裂面形为锐角。
所述弯曲弹性模量和所述拉伸破坏应变率的上限没有特别的限制,若是通常使用的树
脂,弯曲弹性模量为5000MPa以下,拉伸破坏应变率为500%以下。
从容易满足上述弯曲弹性模量和拉伸破坏应变率的条件这一观点来看,优选聚对苯二
甲酸丁二酯树脂。另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树脂的耐药品性和耐热性较好。因此,将聚
对苯二甲酸丁二酯树脂用于柄体1a的牙刷1即使长时间使用也很少劣化,即使通过扁线
强力固定毛束1b也不易裂开,品质更高。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树脂是以对苯二酸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与1,4丁二醇为原料,通
过缩聚反应而制造的热塑性聚酯,例举有宝理塑料公司制的ジユラネツクス(产品名称)、
三菱工程塑料公司制的ノバデユラン(产品名称)、东丽公司制的トレコン(产品名称)
等。
刷头部10是大致为平板状的部分,在设于植毛面10a的多个植毛孔11中植有毛束1b。
本实施方式中,刷头部10的植毛面10a大致为矩形,宽度方向的两边缘12相互平行、且
沿着柄体1a的长度方向的最顶端侧的边缘13为曲线状。
刷头部10的厚度T为2.0~4.0mm,优选为2.5~3.5mm。刷头部10的厚度T不足2mm
时,刷头部耐折强度较低,因此有在刷牙时刷头部10折损的担心,而且不能确保由扁线
保持毛束1b所需的充分的植毛孔11的深度。另一方面,刷头部10的厚度T超过4mm时,
口腔内操作性不好。
刷头部10上的、刷头部10的宽度方向(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的最外侧的植毛孔11a
与边缘12的最短距离W(以下,将该距离W称为“边缘宽度W”。)为0.4~0.9mm,优选为
0.6~0.8mm。刷头部10的边缘宽度W不足0.4mm时,刷头部耐折强度不足,而且,由于
植毛而产生的应力会使刷头部10的边缘部变形。边缘宽度W超过0.9mm时,相对于刷头
部10的厚度T,边缘宽度W变宽,刷最后的槽牙等时,刷头部10接触到牙龈、颊粘膜使
操作性下降,刷牙的感觉不好。
另外,刷头部10中,刷头部10的长度方向的最顶端侧的植毛孔11b与顶端侧的边缘
13的最短距离也优选为0.4~0.9mm。植毛孔11b与顶端侧的边缘13的最短距离不足0.4mm
时,刷头部耐折强度可能不足,超过0.9mm时,口腔内操作性可能会下降。
把持部20是具有使用者能够把持的长度的棒状的部分。
把持部20中,为了使把持性提高,可以部分或整体覆盖软质树脂。
作为所述软质树脂,优选硬度(JISK6253硬度试验、试验条件JISA)为5~100的软质
树脂,更优选硬度为20~60的软质树脂。所述软质树脂的硬度为5以上的话,具有充分
的软质性,把持性相对提高。
作为所述软质树脂的具体实例,例举有聚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聚苯乙烯类热塑性弹
性体、聚氨酯类热塑性弹性体、聚酯类热塑性弹性体、1,2-聚丁二烯类热塑性弹性体、乙
烯-醋酸乙烯酯类热塑性弹性体、聚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天然橡胶类热塑性弹性体、
氟类热塑性弹性体、反式-聚异戊二烯类热塑性弹性体等。
作为构成柄体1a的树脂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树脂的情况下,从相容性的观点来
看,优选采用聚酯类热塑性弹性体作为软质树脂。作为聚酯类热塑性弹性体,例如列举有
东丽·杜邦株式会社制的ハイトレル(产品名称)或三菱化学株式会社制的プリマロイ(产
品名称)等。
颈部30是连结刷头部10和把持部20之间的部分。颈部30的宽度窄于刷头部10的
宽度。通过颈部30的宽度窄于刷头部10的宽度,使得刷头部10容易插入口腔内。
毛束1b由对折的刷毛构成,通过将夹入该对折的刷毛之间的扁线植入植毛孔11内而
使得毛束1b固定于刷头部10。
作为所述刷毛的材质,例举有聚酰胺(例:尼龙6-12、尼龙6-10、尼龙12等)、聚
酯(例: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二丙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等)、聚丙烯、
弹性体、天然材质等。另外,也可以是这些材质的组合。
所述刷毛的横截面形状没有特别地限定,例举有圆形、三角形、四边形、六边形、花
瓣形、圆弧形等。也可以是这些形状的组合。
另外,刷毛可以预先加工成波状、螺旋状或锯齿状等。
所述刷毛的外径优选为3~15mil(即、0.076~0.381mm),更优选为5~10mil(即,
0.127~0.254mm)。
另外,各刷毛可以是除了通常形成在所述刷毛的顶端的毛尖圆形部之外,都为大致同
一直径的通常刷毛,也可以是外径随着向顶端而逐渐变细的锥状刷毛。也可以是这些通常
刷毛和锥状刷毛混合的刷毛,对应各植毛孔11有所不同。锥状刷毛对狭窄间隙的进入性
能较好,可以实现柔软的触感,适合对齿颈部的刷扫和按摩。
作为所述锥状刷毛,例如,如特开平6-141923号公报所记载的那样的两端加工为锥
状的锥状刷毛、特开昭57-50220号公报所记载的那样的仅一端加工为锥状的锥状刷毛、
特开2002-58838号公报所记载的那样的在1根毛上形成有多个尖锐部的锥状刷毛、特开
平9-322821号公报所记载那样的具有海岛构造的锥状刷毛、特开2001-178542号公报所
记载的那样的芯鞘构造的锥状刷毛等。
所述刷毛的长度优选为7~15mm,更优选为8~13mm。另外,也可以所述刷毛的长度
全部相等,也可以不相等。
由全部毛束1b的顶端形成的刷扫面可以是例如,相对于植毛面10a平行的平面;也
可以是向对于植毛面10a倾斜的平面;也可以是沿着长度方向相对于植毛面10a逐渐远离
或逐渐接近的曲面、凸面、凹面、或波状的凹凸面。从容易进行所述刷扫的观点来看,优
选从顶端向着后端逐渐接近植毛面10a的倾斜的平面或曲面。
所述扁线的长度优选可以牢固地固定刷毛,刷头部10不会产生裂痕和白化的长度。
具体的来说,扁线优选比植毛孔11长0.3~0.5mm。
所述扁线的高度没有特别地限定,为了确保充分地嵌入强度、并确保植毛适应性,优
选在0.9~2.0mm的范围。另外,基于同样的理由,扁线的厚度优选为0.20~0.25mm。
另外,所述扁线的嵌入角度可以适当选择,为了避免产生裂痕和白化,优选在相对于
柄体1a的长度方向5~80°的范围内,更优选在15~30°的范围内。所述扁线的装入角
度可以所有扁线都一样,也可以不同。
所述扁线的材质可以使用金属、塑料等,但从强度、生产性、以及成本的观点来看,
优选为金属,更优选为黄铜或铝。
为了使得扁线不容易从植毛孔11中掉出,所述扁线的表面也可以形成沟槽或细小的
凹凸。
本实施方式中,植毛孔11为圆形,在刷头部10的植毛面10a呈格子状配置。
对于植毛孔11的深度方向的形状,可以是对于深度方向形状没有变化的圆柱形状,
也可以是孔径随着向下而变小的锥状,也可以是在孔的中部形成阶差的形状。另外,也可
以是分别形成阶差和锥状的形状。另外,对植毛孔11的底部可以施以0.3mm左右的倒角
加工。
植毛孔11的开口部的孔径优选为1.0~2.0mm(即、面积0.75~3.1mm2)。通过在这样
的孔径中植有毛束1b,可形成对牙龈部的触感良好,齿间部等细小的间隙的毛尖的插入真
实感较高的牙刷。
以上说明了的牙刷1中,刷头部10的厚度T在2.0mm以上、且边缘宽度W在0.4mm
以上,因此,可以确保充分的强度,从而可以防止刷头部耐折强度下降或外观不良。另外,
牙刷1中,刷头部10的厚度T为4.0mm以下、边缘宽度W为0.9mm以下,因此,可以防
止刷头部10对口腔内的接触,从而口腔内操作性较好。
另外,牙刷1的毛束1b通过扁线固定在植毛孔11中,因此,不易掉出。
另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
刷头部10、把持部20、颈部30也可以不是同一树脂构成。
另外,虽然刷头部10优选为上述实施方式那样整体为同一厚度地在所述范围内,但
颈部30侧的一部分,也可以优选是刷头部10长度的1/3以下变厚。通过使刷头部10的
颈部30侧变厚,可以顺滑地与颈部30连接。
另外,本发明的牙刷中,也可以省略颈部30。即柄体也可以由刷头部10和把持部20
构成。
另外,刷头部10的植毛面10a也可以不是大致矩形形状,也可以是例如,圆形、椭
圆形等。
植毛孔11的开口部的形状除了圆形以外,也可以是例如圆形、三角形、四边形等多
边形或其他形状。另外,全部植毛孔11可以是相同的开口部形状,也可以是组合2个以
上的开口部形状。
植毛孔11的配置图案可以是千鸟格状,也可以是在刷头部10的宽度方向的两端侧的
端部形成向刷头部10的中央侧弯曲的圆弧状的植毛孔群的图案。
具有上述那样的圆弧状的植毛孔群的情况下,毛束1b容易靠紧齿颈部。从提高齿面
的刷扫实感的角度来看,最好植于圆弧状的植毛孔群的毛束1b长于植于所述植毛孔群以
外的植毛孔的毛束1b。这种情况下,平均刷毛长的差优选为0.3~2.0mm,更优选为0.5~
1.5mm。
本发明中,也可以是毛束1b自身为圆弧状,这种情况下,最好圆弧状的毛束1b设在
刷头部10的宽度方向的两端侧的端部,圆弧状的毛束1b比其他的毛束1b长。
实施例
以下例中,使用了下述的树脂。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三菱工程塑料公司制的ノバデユラン5010(产品名称)
聚对苯二甲酸环己二甲酯的一部分由间苯二甲酸置换得到的树脂(PCTA):伊士曼化学
公司制BR203
聚丙烯(PP):普瑞曼聚合物公司制J700GP
聚缩醛(POM):旭化成化学制品公司制的HC490
另外,使用的树脂的弯曲弹性模量以ISO 178为基准进行了测定。拉伸破坏应变率以
ISO 527-1、2为基准进行测定。其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1~8、比较例1~3)
采用表1所示的树脂射出成形制作柄体,柄体上植毛孔的孔径为1.55mm、植毛孔间的
距离为0.725mm,柄体具有表1所示的厚度T、宽度L、边缘宽度W的刷头部、把持部和颈
部。
然后,将由尼龙构成的刷毛(用毛:8mil、长度:9.0mm、平切)的毛束一折为二,其弯
折的部分夹入扁线(宽度:1.3mm、长度:2.1mm、厚度:0.25mm),插入形成在刷头部的植毛
孔,用以植设毛束。由此得到牙刷。
将得到的各牙刷的口腔内操作性、刷头部耐折强度、毛束保持强度以及外观做如下评
价。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
(1)口腔内操作性
各实施例和各比较例的牙刷由10个试用者实际使用,对在口腔内的牙刷的操作性按
照以下的基准打分。然后,通过10人的平均值对口腔内操作性进行评价。分数越高口腔
内操作性越好。
[分数基准]
7分:非常好。
6分:很好。
5分:较好。
4分:一般。
3分:较差。
2分:很差。
1分:非常差。
[评价基准]
◎:平均值5.5分以上
○:平均值5.0分以上且不足5.5分
△:平均值4.0分以上且不足5.0分
×:平均值不足4.0分
(2)刷头部耐折强度
将牙刷的刷毛的从植毛孔露出的部分切断,使刷头部的植毛面侧平滑。然后,将其固
定在株式会社东洋精机制作所公司制的艾氏冲击试验机上,从植毛面侧通过重锤进行冲
击,测定刷头部破断时的冲击能量测定(测定次数10),求得平均值。然后,按照如下基准
进行评价。
[评价基准]
○:平均值0.3J以上
△:平均值0.15J以上且不足0.3J
×:平均值不足0.15J
(3)毛束保持强度
1孔中的全部刷毛通过专用工具把持住,采用岛津制作所制的オ一トグラフ(产品名
称)测定将毛束从植毛孔中拔出的最大拉伸应力(N)(拉伸速度20mm/分)(n=20),通过以下
的基准进行评价。毛束保持强度越高毛束越难脱出。
[评价基准]
○:平均值20N以上
△:平均值10N以上且不足20N
×:平均值不足10N
(4)外观
各制作10根各实施例和各比较例的牙刷,根据下述评价基准,通过目测评价刷头部
的边缘部的变形、裂纹、白化和翘曲的发生。
[评价基准]
○:变形·裂痕·白化·翘曲的发生率:0%
△:变形·裂痕·白化·翘曲的发生率:不足20%
×:变形·裂痕·白化·翘曲的发生率:20%以上
[表1]
刷头部的厚度T为2.0~4.0mm且边缘宽度W为0.4~0.9mm的实施例1~8的牙刷的
口腔内操作性良好。其中,柄体的树脂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树脂的实施例1~5的牙刷
的外观良好,具有充分的刷头部耐折强度。另外,柄体的树脂为聚丙烯树脂的实施例7以
外的实施例1~6和8的牙刷具有高的毛束保持强度。
与之相对,刷头部的边缘宽度W不足0.4mm的比较例1的牙刷的刷头部耐折强度较低,
外观不佳。
刷头部的厚度T超过4.0mm的比较例2的牙刷和刷头部的边缘宽度W超过0.9的比较
例3的牙刷的口腔内操作性较差。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提供一种毛束不易从植毛孔脱出、口腔内操作性良好、且具有充分的强度的牙
刷,因此,在工业上非常有用。
符号说明
1牙刷
1a柄体
1b毛束
10刷头部
10a植毛面
11,11a,11b植毛孔
12,13边缘
20把持部
30颈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