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中药药酒.pdf

上传人:32 文档编号:96640 上传时间:2018-01-24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05.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245223.4

申请日:

2014.05.27

公开号:

CN104055874A

公开日:

2014.09.24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61K 36/732申请公布日:20140924|||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732; A61P25/02; A61K35/64(2006.01)N; A61K35/36(2006.01)N

主分类号:

A61K36/732

申请人:

登封市科创商务咨询有限公司

发明人:

朱建丽

地址:

452470 河南省登封市嵩阳路6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中药药酒,其原料药材分别是:穿山甲12份、全虫10份、2蜈蚣1份、赤芍15份、僵蚕10份、土元15份、当归尾30份、木瓜15份、川牛膝15份。本发明所述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中药药酒,具有散寒除湿、通痹止痛的功效,对坐骨神经痛具有迅速治疗的效果。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中药药酒,其特征在于:其原料药材分别是:穿山甲12份、全虫10份、2蜈蚣1份、赤芍15份、僵蚕10份、土元15份、当归尾30份、木瓜15份、川牛膝15份。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药酒,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为以下步骤:
步骤一)称取原料药材穿山甲12份、全虫10份、2蜈蚣1份、赤芍15份、僵蚕10份、土元15份、当归尾30份、木瓜15份、川牛膝15份共研成细末,过筛混匀,备用;
步骤二)将以上各药与白酒,白糖同置于罐内,于水浴中加热煮沸后,在入缸中,密封,浸泡30日;
步骤三)浸泡30日后,滤取酒液,残渣压榨后回收残液中的酒液,合并过滤,贮瓶备用。

说明书

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中药药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服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由坐骨神经分布区域的放射性疼痛的坐骨神经痛的中药药酒。
背景技术
坐骨神经病多见于中老年男子,以单侧较多,起病急骤,首先感到下背部酸痛和腰部僵直感,或者在发病前数周,在走路和运动时,下肢有短暂的疼痛,以后逐步加重而发展为剧烈疼痛,疼痛由腰部,臀部或髋部开始,向下沿大腿后侧,腘窝,小腿外侧和足背扩散,在持续性疼痛的基础上有一阵阵加剧的烧灼样或者针刺样疼痛,夜间更严重。现有技术中治疗该病症的其它药物存在治疗效果不明显,副作用大的技术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散寒除湿、通痹止痛功效的内服中药药酒,用于治疗坐骨神经分布区域的放射性疼痛,对于坐骨神经痛具有迅速治疗的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治疗坐骨神经痛的原料药材是经过发明人进行大量摸索总结得出的,各组份配伍合理,具有较好的效果。
为达到散寒除湿、通痹止痛的功效,本发明选择:穿山甲12份、全虫10 份、2蜈蚣1份、赤芍15份、僵蚕10份、土元15份、当归尾30份、木瓜15份、川牛膝15份进行组合的,将这些药物组合,使得各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从而能够有效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痛。本发明选取的原料中药材中,其功效和药理作用分别是:
穿山甲:定义:鲮鲤科动物穿山甲的鳞甲。其鳞片可做药用,用于活血散结,通经下乳,消痈溃坚。主血瘀经闭,症瘕,风湿痹痛,乳汁不下,痈肿,瘰疬等症。
全虫:干燥的全虫,头胸部及前腹部呈扁平长椭圆形,后腹部尾状。完整者长约6厘米。全体绿褐色,腹及肢为黄色,尾刺尖端呈褐色。胸部折断后可见内有黑色或棕黄色残余物,后腹部中空。体轻、质脆,气微腥,味咸。以色黄、完整、腹中少杂物者为佳。有单用其后腹部者,称为″蝎尾″,又名″蝎梢″。【功用主治】祛风,止痉,通络,解毒。治惊风抽摘,癫痫,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偏头痛,风湿痹痛,破伤风,淋巴结结核,风疹疮肿。
蜈蚣:为常用药材,性温,味辛,有毒。具有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之功能。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破伤风症、风湿顽痹、疮疡、瘰疬、毒蛇咬伤。
赤芍:功能,行瘀、止痛、凉血、消肿。主治:治瘀滞经闭、疝瘕积聚、腹痛、胁痛、衄血、血痢、肠风下血、目赤、痈肿、跌扑损伤。
僵蚕:祛风解痉,化痰散结。主治:惊痫抽搐,中风口眼歪斜,破伤风,偏正头痛,瘰疠痰核,痄腮,咽喉肿痛,目赤流泪,齿痛牙疳,女子崩带,疔疮肿毒,风疹瘙痒;风疮瘾疹,丹毒,乳腺炎。
土元:【性味与归经】:咸,寒;有小毒。归肝经。【功能与主治】:破瘀血,续筋骨。用于筋骨折伤,瘀血经闭,症瘕痞块。【中药功用】:(1)下瘀 血,消症瘕,疗折伤:用于血瘀经闭、跌打损伤及症瘕肿块。(2)散瘀止痛:用于血瘀引起的肝脾肿痛及腰肌劳损、扭伤。
当归尾:表面黄棕色至棕褐色,具纵皱纹及横长皮孔。根头(归头)直径1.5~4cm,具环纹,上端圆钝,能活血祛瘀,治疗经闭不通及瘀血积滞肿痛的病症。有“中国当归城”之称。【功能与主治】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酒当归活血通经。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损伤。
木瓜:含齐敦果酸、木瓜酚、皂甙、苹果酸、酒石酸、柠檬酸、维生素C、黄酮类、鞣质。种子含氢氰酸。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脚气肿痛。木瓜有较好的舒筋活络作用,且能化湿,为治风湿痹痛所常用,筋脉拘挛者尤为要药。
川牛膝:【性味归经】甘、微苦,平。归肝、肾经。【功能主治】逐瘀通经,通利关节,利尿通淋。用于经闭症瘕,胞衣不下,关节痹痛,足痿筋挛,尿血血淋,跌扑损伤。
为达更佳使用效果,本发明还提供了治疗该坐骨神经痛的中药药酒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为以下步骤:步骤一)称取原料药材穿山甲12份、全虫10份、2蜈蚣1份、赤芍15份、僵蚕10份、土元15份、当归尾30份、木瓜15份、川牛膝15份共研成细末,过筛混匀,备用。
步骤二)将以上各药与白酒,白糖同置于罐内,于水浴中加热煮沸后,在入缸中,密封,浸泡30日。
步骤三)浸泡30日后,滤取酒液,残渣压榨后回收残液中的酒液,合并过滤,贮瓶备用。
本发明所述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中药药酒,具有散寒除湿、通痹止痛的功效。
具体实施方法
本发明所述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中药药酒,其原料药材分别是:穿山甲12份、全虫10份、2蜈蚣1份、赤芍15份、僵蚕10份、土元15份、当归尾30份、木瓜15份、川牛膝15份。
其制备方法为以下步骤:步骤一)称取原料药材穿山甲12份、全虫10份、2蜈蚣1份、赤芍15份、僵蚕10份、土元15份、当归尾30份、木瓜15份、川牛膝15份共研成细末,过筛混匀,备用。
步骤二)将以上各药与白酒,白糖同置于罐内,于水浴中加热煮沸后,在入缸中,密封,浸泡30日。
步骤三)浸泡30日后,滤取酒液,残渣压榨后回收残液中的酒液,合并过滤,贮瓶备用。

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中药药酒.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中药药酒.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中药药酒.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中药药酒.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中药药酒.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55874A43申请公布日20140924CN104055874A21申请号201410245223422申请日20140527A61K36/732200601A61P25/02200601A61K35/64200601A61K35/3620060171申请人登封市科创商务咨询有限公司地址452470河南省登封市嵩阳路69号72发明人朱建丽54发明名称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中药药酒57摘要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中药药酒,其原料药材分别是穿山甲12份、全虫10份、2蜈蚣1份、赤芍15份、僵蚕10份、土元15份、当归尾30份、木瓜15份、川牛膝15份。本发明所述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中。

2、药药酒,具有散寒除湿、通痹止痛的功效,对坐骨神经痛具有迅速治疗的效果。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55874ACN104055874A1/1页21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中药药酒,其特征在于其原料药材分别是穿山甲12份、全虫10份、2蜈蚣1份、赤芍15份、僵蚕10份、土元15份、当归尾30份、木瓜15份、川牛膝15份。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药酒,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为以下步骤步骤一称取原料药材穿山甲12份、全虫10份、2蜈蚣1份、赤芍15份、僵蚕10份、土元15份、当归尾30份、木瓜15。

3、份、川牛膝15份共研成细末,过筛混匀,备用;步骤二将以上各药与白酒,白糖同置于罐内,于水浴中加热煮沸后,在入缸中,密封,浸泡30日;步骤三浸泡30日后,滤取酒液,残渣压榨后回收残液中的酒液,合并过滤,贮瓶备用。权利要求书CN104055874A1/2页3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中药药酒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内服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由坐骨神经分布区域的放射性疼痛的坐骨神经痛的中药药酒。背景技术0002坐骨神经病多见于中老年男子,以单侧较多,起病急骤,首先感到下背部酸痛和腰部僵直感,或者在发病前数周,在走路和运动时,下肢有短暂的疼痛,以后逐步加重而发展为剧烈疼痛,疼痛由腰部,臀部或髋部开始,。

4、向下沿大腿后侧,腘窝,小腿外侧和足背扩散,在持续性疼痛的基础上有一阵阵加剧的烧灼样或者针刺样疼痛,夜间更严重。现有技术中治疗该病症的其它药物存在治疗效果不明显,副作用大的技术缺陷。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散寒除湿、通痹止痛功效的内服中药药酒,用于治疗坐骨神经分布区域的放射性疼痛,对于坐骨神经痛具有迅速治疗的效果。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0005本发明所述治疗坐骨神经痛的原料药材是经过发明人进行大量摸索总结得出的,各组份配伍合理,具有较好的效果。0006为达到散寒除湿、通痹止痛的功效,本发明选择穿山甲12份、全虫10份、2蜈蚣1份、赤芍15份、僵蚕10份、土元15份、当归尾3。

5、0份、木瓜15份、川牛膝15份进行组合的,将这些药物组合,使得各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从而能够有效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痛。本发明选取的原料中药材中,其功效和药理作用分别是0007穿山甲定义鲮鲤科动物穿山甲的鳞甲。其鳞片可做药用,用于活血散结,通经下乳,消痈溃坚。主血瘀经闭,症瘕,风湿痹痛,乳汁不下,痈肿,瘰疬等症。0008全虫干燥的全虫,头胸部及前腹部呈扁平长椭圆形,后腹部尾状。完整者长约6厘米。全体绿褐色,腹及肢为黄色,尾刺尖端呈褐色。胸部折断后可见内有黑色或棕黄色残余物,后腹部中空。体轻、质脆,气微腥,味咸。以色黄、完整、腹中少杂物者为佳。有单用其后腹部者,称为蝎尾,又名蝎梢。【功用主治】祛风。

6、,止痉,通络,解毒。治惊风抽摘,癫痫,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偏头痛,风湿痹痛,破伤风,淋巴结结核,风疹疮肿。0009蜈蚣为常用药材,性温,味辛,有毒。具有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之功能。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破伤风症、风湿顽痹、疮疡、瘰疬、毒蛇咬伤。0010赤芍功能,行瘀、止痛、凉血、消肿。主治治瘀滞经闭、疝瘕积聚、腹痛、胁痛、衄血、血痢、肠风下血、目赤、痈肿、跌扑损伤。0011僵蚕祛风解痉,化痰散结。主治惊痫抽搐,中风口眼歪斜,破伤风,偏正头痛,瘰疠痰核,痄腮,咽喉肿痛,目赤流泪,齿痛牙疳,女子崩带,疔疮肿毒,风疹瘙痒;风疮瘾疹,丹毒,乳腺炎。说明书CN10。

7、4055874A2/2页40012土元【性味与归经】咸,寒;有小毒。归肝经。【功能与主治】破瘀血,续筋骨。用于筋骨折伤,瘀血经闭,症瘕痞块。【中药功用】1下瘀血,消症瘕,疗折伤用于血瘀经闭、跌打损伤及症瘕肿块。2散瘀止痛用于血瘀引起的肝脾肿痛及腰肌劳损、扭伤。0013当归尾表面黄棕色至棕褐色,具纵皱纹及横长皮孔。根头归头直径154CM,具环纹,上端圆钝,能活血祛瘀,治疗经闭不通及瘀血积滞肿痛的病症。有“中国当归城”之称。【功能与主治】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酒当归活血通经。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

8、,跌扑损伤。0014木瓜含齐敦果酸、木瓜酚、皂甙、苹果酸、酒石酸、柠檬酸、维生素C、黄酮类、鞣质。种子含氢氰酸。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脚气肿痛。木瓜有较好的舒筋活络作用,且能化湿,为治风湿痹痛所常用,筋脉拘挛者尤为要药。0015川牛膝【性味归经】甘、微苦,平。归肝、肾经。【功能主治】逐瘀通经,通利关节,利尿通淋。用于经闭症瘕,胞衣不下,关节痹痛,足痿筋挛,尿血血淋,跌扑损伤。0016为达更佳使用效果,本发明还提供了治疗该坐骨神经痛的中药药酒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为以下步骤步骤一称取原料药材穿山甲12份、全虫10份、2蜈蚣1份、赤芍15份、僵蚕10份、土元15份、当归尾30份、木瓜15份、川牛。

9、膝15份共研成细末,过筛混匀,备用。0017步骤二将以上各药与白酒,白糖同置于罐内,于水浴中加热煮沸后,在入缸中,密封,浸泡30日。0018步骤三浸泡30日后,滤取酒液,残渣压榨后回收残液中的酒液,合并过滤,贮瓶备用。0019本发明所述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中药药酒,具有散寒除湿、通痹止痛的功效。0020具体实施方法0021本发明所述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中药药酒,其原料药材分别是穿山甲12份、全虫10份、2蜈蚣1份、赤芍15份、僵蚕10份、土元15份、当归尾30份、木瓜15份、川牛膝15份。0022其制备方法为以下步骤步骤一称取原料药材穿山甲12份、全虫10份、2蜈蚣1份、赤芍15份、僵蚕10份、土元15份、当归尾30份、木瓜15份、川牛膝15份共研成细末,过筛混匀,备用。0023步骤二将以上各药与白酒,白糖同置于罐内,于水浴中加热煮沸后,在入缸中,密封,浸泡30日。0024步骤三浸泡30日后,滤取酒液,残渣压榨后回收残液中的酒液,合并过滤,贮瓶备用。说明书CN104055874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