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桩二用地下廊道结构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地下廊道建设,具体涉及一桩二用地下廊道结构。
背景技术
国家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于2014年分布《关于开展中央财政支持
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工作的通知》(财建〔2014〕839号)后,兴起了城市地
下廊道建设的新高潮。
针对城市道路基础是淤泥或淤泥质的软土地基,地基土层具有含水量
高、承载力低、变形大等特点。在现有城市道路下建设地下综合廊道存在
者以下技术难点尚未得到解决:
1.施工场地受路面交通限制,施工路面开挖范围不能太大;
2.基坑开挖对道路两侧已建的建筑物影响大,基坑支护处理难度大、
造价高,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3.廊道软基基础处理复杂,投资大、工期长。
由此可见,目前的城市道路下廊道建设存在开挖范围较大、安全风险
较高、工程投资造价高和工期长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的城市道路下廊道存在开挖范
围较大、安全风险较高、工程投资造价高和工期长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
一桩二用地下廊道结构,包括两排相对设置的桩基、设置在所述桩基上的
帽梁、两排所述桩基之间的基坑和设置在所述基坑内的地下廊道,每排的
两相邻所述桩基之间的间隔为100~200mm,所述地下廊道由钢筋混凝土
箱涵浇筑而成。
在上述一桩二用地下廊道结构中,所述桩基为Φ600mm~Φ1000mm
的钢筋与混凝土浇筑而成。
在上述一桩二用地下廊道结构中,所述基坑的底部从下到上设有片石
灌砂夯实层和C15混凝土垫层。
在上述一桩二用地下廊道结构中,每排所述桩基采用加劲箍筋固定。
在上述一桩二用地下廊道结构中,所述桩基处于基坑底部以下的部分
设有6根第一钢筋,处于基坑底部以上的部分设有12根第二钢筋。
在上述一桩二用地下廊道结构中,所述帽梁之间设有横向临时支撑。
在上述一桩二用地下廊道结构中,所述地下廊道分成多段,相邻两段
之间布置止水措施。
本实用新型,将地下廊道基础处理的桩基和廊道基坑开挖的护壁桩基
结合起来,桩基在基坑开挖时作为基坑支护桩,以承担水平承载力为主,
地下廊道施工后作为上部结构的基础桩基,以承担竖向承载力为主,达到
一桩二用目的,具有提高结构安全、减少路面开挖范围、增强基坑稳定、
加快施工进度、节省工程投资等特点,很适用于在现有软基道路下的城市
地下廊道建设,有很好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施工步骤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施工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桩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予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桩二用地下廊道结构,包括
两排相对设置的桩基1、设置在桩基1上的帽梁、两排桩基1之间的基坑3
和设置在基坑3内的地下廊道,每排的两相邻桩基1之间的间隔为100~
200mm,地下廊道由钢筋混凝土箱涵4浇筑而成。其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
骤:
基础处理:清理老路基,并对施工场地做钻孔灌注桩处理,桩基1密
排布置成相对设置的两排,每排的相邻桩基1间隔100~200mm,桩基1
的长度根据廊道竖向承载力和基坑开挖时护壁水平承载力要求的最大值确
定;
基坑3开挖:在各桩基1的顶部浇筑帽梁2,将各桩基1联成整体,挖
基坑3,分段施工;
廊道浇筑:在两排桩基1之间安置钢筋混凝土箱涵4,分段浇筑形成地
下廊道,各段地下廊道之间布置止水措施;
路面施工:地下廊道浇筑完成后,对顶部路面施工形成新路面5。
优选的,桩基1采用Φ600mm~Φ1000mm的钢筋与混凝土浇筑而成,
也可采用其它预制桩基。
优选的,基坑3开挖完成后,在基坑3底部铺设片石灌砂夯实层31,
然后再铺设C15混凝土垫层32。基坑3的底部从下到上设有片石灌砂夯实
层31和C15混凝土垫层32。
优选的,如图3所示,每排桩基1采用加劲箍筋11固定。
优选的,如图4所示,桩基1处于基坑3底部以下的部分设有6根第
一钢筋12,处于基坑3底部以上的部分设有12根第二钢筋13。由于基坑3
与钢筋混凝土箱涵4的相邻处会承受更大的水平承载力,因此钢筋数目更
多,有利于桩基1的稳定。
优选的,在帽梁2间布置横向临时支撑。
优选的,采用反铲挖掘机或水力冲挖基坑3。
优选的,地下廊道分成多段,相邻两段之间布置止水措施。
同传统软基廊道结构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安全:采用密排的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进行基坑支护处理,
桩基能抗受较大的水平力,基坑变形小,即保证了基坑开挖的施工安全,
也减少施工期间对临近建筑物的影响;
2)施工快速:将廊道基础处理的桩基和廊道基坑开挖的护壁桩基结合
起来,减少了基坑开挖后地下廊道的基础处理施工工作量,加快了施工进
度;
3)开挖范围小:由于基坑开挖前已经完成桩基施工,基坑开挖不再需
要放坡施工,可直接沿内桩壁垂直开挖,降低了开挖面的开口范围,同时
减少了道路的交通矛盾;
4)工程造价低:由于廊道基础处理的桩基和基坑护壁的桩基结合起来,
把永久的基础处理桩基和临时的支护处理桩基二合一处理,达到一桩二用
的目的,减少桩基工程量,降低工程投资,根据已建工程的同条件比较设
计,减少建筑工程投资约15~20%。
本实用新型,将地下廊道基础处理桩基和廊道基坑开挖的护壁桩基结
合起来,桩基在基坑开挖时作为基坑支护桩,以承担水平承载力为主,地
下廊道施工后作为上部结构的基础桩基,以承担竖向承载力为主,达到一
桩二用目的,具有提高结构安全、减少路面开挖范围、增强基坑稳定、加
快施工进度、节省工程投资等特点,很适用于在现有软基道路下的城市地
下廊道建设,有很好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
型的启示下作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
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