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路堤既有输气管道隔离保护结构.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1553048 上传时间:2018-06-24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813.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502966.0

申请日:

2014.09.02

公开号:

CN204059403U

公开日:

2014.12.3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2D29/045; F16L57/00

主分类号:

E02D29/045

申请人:

德州市公路工程总公司

发明人:

王林; 林晓涵; 于文银; 邓小峰; 张雷

地址:

253000 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新湖南路12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代理人:

曹翠珍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路堤既有输气管道隔离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既有输气管道两侧和顶部设置非整体式隔离涵洞,在涵洞内侧填充砂土,在涵洞与需开挖土体形成的基坑内填充回填土或混凝土;所述的非整体式隔离涵主要由碎石垫层、分离式基础、钢筋混凝土墙身、预制盖板构成,在碎石垫层、分离式基础、钢筋混凝土墙身纵向范围内设有沉降缝。本实用新型涉及结构对输气管道具有良好的保护隔离效果,并能减少及避免后期交通运行荷载对输气管道的影响,具有较好的技术和经济效益。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低路堤既有输气管道隔离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既有输气管道两侧和顶部设置非整体式隔离涵洞,在涵洞内侧填充砂土,在涵洞与需开挖土体形成的基坑内填充回填土或混凝土;所述的非整体式隔离涵主要由碎石垫层、分离式基础、钢筋混凝土墙身、预制盖板构成,在碎石垫层、分离式基础、钢筋混凝土墙身纵向范围内设有沉降缝。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路堤既有输气管道隔离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既有输气管道两侧和顶部保留部分原土体。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路堤既有输气管道隔离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既有输气管道底部保留原土体。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路堤既有输气管道隔离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钢筋混凝土墙身高于既有输气管道上方的土体。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路堤既有输气管道隔离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盖板涵两侧设置气泡混凝土轻质路堤。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低路堤既有输气管道隔离保护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线隔离保护结构,特别涉及一种低路堤既有输气管道隔离保护结构。适用于跨输气管道道路施工中管道隔离保护施工,尤其是输气管道穿越低路堤情况下的隔离保护施工。
背景技术
我国西气东输管道途经九省一市、横贯多处断裂带、大型河流和大量陆路交通线路,供应东部四省一市大量的化工、发电等工业用气以及两亿多人民群众的生活用气。输气管道经过如此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必然伴随着诸多风险,不仅在管道铺设过程中需面临巨大施工难题,在后期保护管道安全、保障管道正常生产运营方面也尤为繁重而艰巨。
由于输气管道线路绵长,在施工阶段和后期投入使用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既有道路或新建道路工程,为避免因路堤施工后沉降或车辆通行引起路堤变形而导致穿越道路的管道变形破坏,需在路堤回填时,对管道周围实施合理的隔离保护措施。某省道扩建工程施工时,西气东输管道穿越待扩建路堤,影响路基范围达50m以上,且由于该路段为低填方路堤,路面行车对路堤结构影响较大,可能导致输气管道变形、移位,甚至断裂,危害社会安全,而类似的施工案例不胜枚举,对这些既有输气管道的保护措施仍需要不断创新,亟需更为优化的隔离保护结构来保证管道安全,保障管道正常运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路堤既有输气管道隔离保护结构,能避免后期交通运行荷载对输气管道的影响,具有较好的技术和经济效益。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低路堤既有输气管道隔离保护结构,在既有输气管道两侧和顶部设置非整体式隔离涵,在涵洞内侧填充砂土,在涵洞与开挖的土体形成的基坑内填充回填土或混凝土;所述的非整体式隔离涵主要由碎石垫层、分离式基础、钢筋混凝土墙身、预制盖板构成,在碎石垫层、分离式基础、钢筋混凝土墙身纵向范围内设有沉降缝。
前述的低路堤既有输气管道隔离保护结构,在既有输气管道两侧保留部分原土体,所述的术语“部分”以完全包围输气管道、水平方向所保留的土方不坍塌掉落为参考,是为了避免施工过程磕碰输气管道。
前述的低路堤既有输气管道隔离保护结构,在既有输气管道底部保留原土体。
前述的低路堤既有输气管道隔离保护结构,既有输气管道上方的土体与预制盖板不接触。
前述的低路堤既有输气管道隔离保护结构,宜在盖板涵两侧设置气泡混凝土轻质路堤。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和特点:
(1) 本实用新型盖板涵采用分离式结构:碎石垫层、分离式基础,钢筋混凝土墙身分别设置,且纵向范围内设有沉降缝,盖板分块预制分块施工,可保证路堤发生不均匀沉降时盖板涵不会整体破裂失效,始终保证输气管道处于隔离保护状态。
(2) 本实用新型在施工隔离保护设施时,采用人工挖土,且在输气管道两侧、顶部和底部都保留了部分土体,避免了大型机械磕碰输气管道,保证施工安全和输气管道使用通畅。
(3) 本实用新型基坑开挖阶段,在输气管道两侧设置防护件,支护输气管道附近基坑侧壁,防止管道侧土方因开挖深度过大向基坑中心塌方,造成管道侧向移动。
(4) 本实用新型在盖板涵内除原保留土体,空隙部分填充中粗砂,保证输气管道周围土体密实,即便涵道变形,管道下部也不会出现脱空、沉陷。
(5) 本实用新型从合理开挖施工基坑、设置非整体式隔离保护设施,到最后回填中粗砂,充分削弱了路堤沉降对输气管道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设置防护件后开挖的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低路堤既有输气管道隔离保护结构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低路堤既有输气管道隔离保护结构的立体图;
图中:1-既有输气管道;2-不开挖部分土体;3-碎石垫层;4-分离式基础;5-钢筋混凝土墙身;6-中粗砂;7-预制盖板;8-防护件;9-需开挖土体。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中填挖方设计和施工技术要求,混凝土的设计与施工技术要求等,本实施例中不再累述,重点阐述本实用新型设计结构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
图1是本实用新型设置防护件后开挖的剖面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低路堤既有输气管道隔离保护结构的剖面图。
参照图1和图2所示,低路堤既有输气管道隔离保护结构,包括碎石垫层3、分离式基础4、钢筋混凝土墙身5、中粗砂6、预制盖板7。
施工时,先在既有输气管道的两侧插入防护件8,该防护件可以是竹胶板或空心钢板。当防护件为竹胶板时,该竹胶板的规格可以如下:长2440mm,宽1220mm,厚度20mm,先对称设置于既有输气管道两侧,同边用马钉固定组合;若土质较硬不方便直接插入较深,可边开挖边下插或用规格Φ45mm,壁厚3mm的空心钢管间距100mm插入,保证入土深度不低于竖向设置长度的一半。在既有输气管道的两侧需要保留部分土体,在其底部的土体则全部保留,即为图2中所示的不开挖部分土体2。
然后将防护件外侧需要开挖土体9的一部分开挖,清理槽底后,在槽底回填200mm的碎石垫层3,施工时可采用人工铺设,用小型机械压密夯实。振动压实整平后在碎石垫层3上支模浇筑分离式基础4,绑扎基础钢筋时需预留与上部的钢筋混凝土墙身连接的钢筋,模板用方木和钢管支撑加固。分离式基础4养护完成后拆模,随后再绑扎钢筋混凝土墙身5的钢筋,要使其与分离式基础4伸出连接钢筋连接牢固,保证同一截面内搭接率要小于50%,然后浇筑钢筋混凝土墙身5。在分离式基础4和钢筋混凝土墙身5均养护完成拆模后,拔除防护件8并回填中粗砂6,回填前应清除基坑内的杂物,需对外露的天然气管道防腐层进行电火花检测合格后,方可实施回填。振动压实后在钢筋混凝土墙身5顶部安装预制盖板7,钢筋混凝土墙身5高于输气管道上方土体的顶部,形成盖板涵洞(在碎石垫层、分离式基础、钢筋混凝土墙身纵向范围内设有沉降缝),可以在盖板涵两侧设置气泡混凝土轻质路堤。
分离式基础4和钢筋混凝土墙身5中的受力筋采用Φ16mm的HRB335钢筋,箍筋采用Φ8的HPB235钢筋和C25混凝土,预制盖板7采用C30混凝土。
最后对钢筋混凝土墙身5外侧的基坑进行回填,采用普通回填土或6%石灰改良土回填。回填时挡墙两侧要对称进行,且要分层回填,每层回填厚度不大于15cm,然后用小型机械人工夯进行夯实。

一种低路堤既有输气管道隔离保护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低路堤既有输气管道隔离保护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低路堤既有输气管道隔离保护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低路堤既有输气管道隔离保护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低路堤既有输气管道隔离保护结构.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59403 U(45)授权公告日 2014.12.31CN204059403U(21)申请号 201420502966.0(22)申请日 2014.09.02E02D 29/045(2006.01)F16L 57/00(2006.01)(73)专利权人德州市公路工程总公司地址 253000 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新湖南路126号(72)发明人王林 林晓涵 于文银 邓小峰张雷(74)专利代理机构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代理人曹翠珍(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低路堤既有输气管道隔离保护结构(57)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路堤既有输气管道隔离保护结构,其。

2、特征在于在既有输气管道两侧和顶部设置非整体式隔离涵洞,在涵洞内侧填充砂土,在涵洞与需开挖土体形成的基坑内填充回填土或混凝土;所述的非整体式隔离涵主要由碎石垫层、分离式基础、钢筋混凝土墙身、预制盖板构成,在碎石垫层、分离式基础、钢筋混凝土墙身纵向范围内设有沉降缝。本实用新型涉及结构对输气管道具有良好的保护隔离效果,并能减少及避免后期交通运行荷载对输气管道的影响,具有较好的技术和经济效益。(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59403 UCN 2040。

3、59403 U1/1页21. 一种低路堤既有输气管道隔离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既有输气管道两侧和顶部设置非整体式隔离涵洞,在涵洞内侧填充砂土,在涵洞与需开挖土体形成的基坑内填充回填土或混凝土;所述的非整体式隔离涵主要由碎石垫层、分离式基础、钢筋混凝土墙身、预制盖板构成,在碎石垫层、分离式基础、钢筋混凝土墙身纵向范围内设有沉降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路堤既有输气管道隔离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既有输气管道两侧和顶部保留部分原土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路堤既有输气管道隔离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既有输气管道底部保留原土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路堤既有输气管道隔离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钢。

4、筋混凝土墙身高于既有输气管道上方的土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路堤既有输气管道隔离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盖板涵两侧设置气泡混凝土轻质路堤。权 利 要 求 书CN 204059403 U1/3页3一种低路堤既有输气管道隔离保护结构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线隔离保护结构,特别涉及一种低路堤既有输气管道隔离保护结构。适用于跨输气管道道路施工中管道隔离保护施工,尤其是输气管道穿越低路堤情况下的隔离保护施工。背景技术0002 我国西气东输管道途经九省一市、横贯多处断裂带、大型河流和大量陆路交通线路,供应东部四省一市大量的化工、发电等工业用气以及两亿多人民群众的生活用气。输气管道经过如此。

5、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必然伴随着诸多风险,不仅在管道铺设过程中需面临巨大施工难题,在后期保护管道安全、保障管道正常生产运营方面也尤为繁重而艰巨。0003 由于输气管道线路绵长,在施工阶段和后期投入使用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既有道路或新建道路工程,为避免因路堤施工后沉降或车辆通行引起路堤变形而导致穿越道路的管道变形破坏,需在路堤回填时,对管道周围实施合理的隔离保护措施。某省道扩建工程施工时,西气东输管道穿越待扩建路堤,影响路基范围达50m以上,且由于该路段为低填方路堤,路面行车对路堤结构影响较大,可能导致输气管道变形、移位,甚至断裂,危害社会安全,而类似的施工案例不胜枚举,对这些既有输气管道的保护措。

6、施仍需要不断创新,亟需更为优化的隔离保护结构来保证管道安全,保障管道正常运行。发明内容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路堤既有输气管道隔离保护结构,能避免后期交通运行荷载对输气管道的影响,具有较好的技术和经济效益。0005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0006 一种低路堤既有输气管道隔离保护结构,在既有输气管道两侧和顶部设置非整体式隔离涵,在涵洞内侧填充砂土,在涵洞与开挖的土体形成的基坑内填充回填土或混凝土;所述的非整体式隔离涵主要由碎石垫层、分离式基础、钢筋混凝土墙身、预制盖板构成,在碎石垫层、分离式基础、钢筋混凝土墙身纵向范围内设有沉降缝。0007 前述的低。

7、路堤既有输气管道隔离保护结构,在既有输气管道两侧保留部分原土体,所述的术语“部分”以完全包围输气管道、水平方向所保留的土方不坍塌掉落为参考,是为了避免施工过程磕碰输气管道。0008 前述的低路堤既有输气管道隔离保护结构,在既有输气管道底部保留原土体。0009 前述的低路堤既有输气管道隔离保护结构,既有输气管道上方的土体与预制盖板不接触。0010 前述的低路堤既有输气管道隔离保护结构,宜在盖板涵两侧设置气泡混凝土轻质路堤。0011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和特点:0012 (1) 本实用新型盖板涵采用分离式结构:碎石垫层、分离式基础,钢筋混凝土墙身说 明 书CN 204059403 U2/3页。

8、4分别设置,且纵向范围内设有沉降缝,盖板分块预制分块施工,可保证路堤发生不均匀沉降时盖板涵不会整体破裂失效,始终保证输气管道处于隔离保护状态。0013 (2) 本实用新型在施工隔离保护设施时,采用人工挖土,且在输气管道两侧、顶部和底部都保留了部分土体,避免了大型机械磕碰输气管道,保证施工安全和输气管道使用通畅。0014 (3) 本实用新型基坑开挖阶段,在输气管道两侧设置防护件,支护输气管道附近基坑侧壁,防止管道侧土方因开挖深度过大向基坑中心塌方,造成管道侧向移动。0015 (4) 本实用新型在盖板涵内除原保留土体,空隙部分填充中粗砂,保证输气管道周围土体密实,即便涵道变形,管道下部也不会出现脱。

9、空、沉陷。0016 (5) 本实用新型从合理开挖施工基坑、设置非整体式隔离保护设施,到最后回填中粗砂,充分削弱了路堤沉降对输气管道的影响。附图说明0017 图1是本实用新型设置防护件后开挖的剖面图;0018 图2是本实用新型低路堤既有输气管道隔离保护结构的剖面图;0019 图3是本实用新型低路堤既有输气管道隔离保护结构的立体图;0020 图中:1-既有输气管道;2-不开挖部分土体;3-碎石垫层;4-分离式基础;5-钢筋混凝土墙身;6-中粗砂;7-预制盖板;8-防护件;9-需开挖土体。具体实施方式0021 本实施方式中填挖方设计和施工技术要求,混凝土的设计与施工技术要求等,本实施例中不再累述,重。

10、点阐述本实用新型设计结构的实施方式。实施例0022 图1是本实用新型设置防护件后开挖的剖面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低路堤既有输气管道隔离保护结构的剖面图。0023 参照图1和图2所示,低路堤既有输气管道隔离保护结构,包括碎石垫层3、分离式基础4、钢筋混凝土墙身5、中粗砂6、预制盖板7。0024 施工时,先在既有输气管道的两侧插入防护件8,该防护件可以是竹胶板或空心钢板。当防护件为竹胶板时,该竹胶板的规格可以如下:长2440mm,宽1220mm,厚度20mm,先对称设置于既有输气管道两侧,同边用马钉固定组合;若土质较硬不方便直接插入较深,可边开挖边下插或用规格45mm,壁厚3mm的空心钢管间距100。

11、mm插入,保证入土深度不低于竖向设置长度的一半。在既有输气管道的两侧需要保留部分土体,在其底部的土体则全部保留,即为图2中所示的不开挖部分土体2。0025 然后将防护件外侧需要开挖土体9的一部分开挖,清理槽底后,在槽底回填200mm的碎石垫层3,施工时可采用人工铺设,用小型机械压密夯实。振动压实整平后在碎石垫层3上支模浇筑分离式基础4,绑扎基础钢筋时需预留与上部的钢筋混凝土墙身连接的钢筋,模板用方木和钢管支撑加固。分离式基础4养护完成后拆模,随后再绑扎钢筋混凝土墙身5的钢筋,要使其与分离式基础4伸出连接钢筋连接牢固,保证同一截面内搭接率要小于说 明 书CN 204059403 U3/3页550。

12、%,然后浇筑钢筋混凝土墙身5。在分离式基础4和钢筋混凝土墙身5均养护完成拆模后,拔除防护件8并回填中粗砂6,回填前应清除基坑内的杂物,需对外露的天然气管道防腐层进行电火花检测合格后,方可实施回填。振动压实后在钢筋混凝土墙身5顶部安装预制盖板7,钢筋混凝土墙身5高于输气管道上方土体的顶部,形成盖板涵洞(在碎石垫层、分离式基础、钢筋混凝土墙身纵向范围内设有沉降缝),可以在盖板涵两侧设置气泡混凝土轻质路堤。0026 分离式基础4和钢筋混凝土墙身5中的受力筋采用16mm的HRB335钢筋,箍筋采用8的HPB235钢筋和C25混凝土,预制盖板7采用C30混凝土。0027 最后对钢筋混凝土墙身5外侧的基坑进行回填,采用普通回填土或6%石灰改良土回填。回填时挡墙两侧要对称进行,且要分层回填,每层回填厚度不大于15cm,然后用小型机械人工夯进行夯实。说 明 书CN 204059403 U1/2页6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59403 U2/2页7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59403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