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户防护网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窗户防护网,尤其涉及一种窗户防盗网的防雨结构。
背景技术
公布于2001年8月22日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00230547.X,揭露了一种兼具防盗、遮阳避雨与保温防尘的栅篷,此栅篷可以在气动支撑杆的支撑作用下向外转动打开,在打开状态下无法满足自下而上的进入盗窃,并且此结构因为无合适的支撑结构,亦存在比较大的安装难度,难于推广,在大风大雨的作用下可能会引起一些如高空坠物等不安全的后果。
发明内容
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易的人工智能型窗户防护网,此种窗户防护网具有防雨棚且防雨棚打开后还保持防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窗户防护网,用以安装于房屋的玻璃窗上,其具有用以防盗的网架,在网架的上端设有防雨棚,所述防雨棚上端可绕水平轴向上转动至向窗外伸出一定宽度,从而可防雨与防高空抛物,并可向内合拢至靠紧网架。本实用新型的窗户防护网,在防雨棚打开后,网架能够继续起防盗功能,不管防雨棚是否打开均能起到防盗功能。合拢防雨棚后,不影响原有的采光,不影响原窗户扇页开合的使用空间。
作为进一步设计,所述防雨棚上端通过轴、铰链等旋转机构固定于网架上端。网架与防雨棚形成整体结构使得防盗防雨的机械结构简单化。
作为进一步设计,所述窗户防盗网还包括一端支撑于网架,另一端支撑于防雨棚的弹性支撑机构,使防雨棚打开一定角度时,能够被弹性支撑机构自动支开。
作为进一步设计,所述支撑机构为气动支撑杆。
作为进一步设计,所述防雨棚为透明板。
作为进一步设计,所述窗户防盗网的网架设置在一个整体平面内,不影响窗户其它原有使用功能。
作为进一步设计,在所述防雨棚设置于玻璃窗页内侧时,并可通过玻璃窗伸至窗户的外侧。
作为进一步设计,在所述玻璃窗的转动机构为滑杆支撑机构条件下,在玻璃窗页打开后,窗户在玻璃窗页的两侧形成一宽一窄的通口,前述防雨棚从宽通口伸出窗外,且窗户防盗网还包括平贴固定于网架并对应窄通口的透明装饰板。
作为进一步设计,所述网架上侧设有内凹的结构,用以收容合拢的防雨棚。
作为进一步设计,所述网架上固定有便于操作的绕线盘,所述绕线盘上缠有一端固定于防雨棚,转动所述绕线盘,可将防雨棚收拢至靠近网架。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窗户防护网在防雨棚收拢后的正视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窗户防护网在防雨棚收拢后的侧视图;和
图3示出了图2中窗户防护网在防雨棚打开后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或分解。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窗户防护网100,用以安装于房屋的玻璃窗(未图示)上。此窗户防盗网100具有用以防盗的网架120。在网架120的上端设有防雨棚140,所述防雨棚140上端可绕水平轴向上转动至向窗外伸出一定宽度,从而可防雨与防高空抛未灭烟头飘入室内引发火灾,并可向内合拢至靠紧网架120。本实用新型的窗户防护网100,在防雨棚140打开后,网架120能够继续起防盗功能,不管防雨棚140是否打开均能起到防盗功能。合拢防雨棚140后,窗户防护网100的使用空间收至最小,完全不影响原窗页的开合。所述防雨棚140上端通过铰链142固定于网架120上端。网架120与防雨棚140形成整体结构使得防盗防雨的机械结构简单化。所述窗户防盗网100还包括一端支撑于网架120,另一端支撑于防雨棚140的弹性支撑机构,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支撑机构为气动支撑杆160。为不影响室内采光,本实用新型的所述防雨棚为透明板。所述窗户防护网100的网架120整体设置在一个平面内,并设置于玻璃窗的内侧。所述防雨棚140设置于玻璃窗页(未图示)的一侧,并可通过玻璃窗伸至窗户的外侧。所述玻璃窗的转动机构为滑杆支撑机构(未图示),在玻璃窗页打开后,窗户在玻璃窗页的两侧形成一宽一窄的通口(未标号),前述防雨棚140从宽通口伸出窗外,且窗户防护网100还包括平贴固定于网架120并对应窄通口的透明装饰板180。所述网架120上侧设有内凹(未标号)的结构,用以收容合拢的防雨棚140。所述网架120上固定有便于操作的绕线盘,所述绕线盘上缠有一端固定于防雨棚的拉线128,转动所述绕线盘,可将防雨棚收拢至靠近网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变化和分解。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