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散热器冷却耗能电子设备的系统和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使用散热器冷却耗能电子设备的系统和方法.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321600 A(43)申请公布日 2015.01.28CN104321600A(21)申请号 201380027264.X(22)申请日 2013.03.2813/435,653 2012.03.30 USF25B 49/02(2006.01)F25B 30/02(2006.01)(71)申请人特灵国际有限公司地址美国新泽西州(72)发明人罗杰J沃里斯(74)专利代理机构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代理人卢杏艳(54) 发明名称使用散热器冷却耗能电子设备的系统和方法(57) 摘要一种热泵,包括具有压缩机、室内热交换机、室外热交换机和换向阀的主制冷剂回路。。
2、一种双流膨胀阀用于接收冷凝的液体制冷剂并使制冷剂膨胀。与主制冷剂管线流体连通的冷却回路包括用于从主制冷剂回路接收一部分冷凝的液体制冷剂并使该部分冷凝的液体制冷剂膨胀的膨胀装置。散热器用于从该膨胀装置接收该部分膨胀的制冷剂。耗能电子装置连接到该散热器,使得该部分膨胀的制冷剂从该膨胀装置穿过该散热器并冷却该耗能电子装置。(30)优先权数据(85)PCT国际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4.11.25(86)PCT国际申请的申请数据PCT/US2013/034252 2013.03.28(87)PCT国际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13/148939 EN 2013.10.03(51)Int.Cl.权利要求书3。
3、页 说明书5页 附图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5页 附图4页(10)申请公布号 CN 104321600 ACN 104321600 A1/3页21.一种热泵,包括:主制冷剂回路,其包括:用于压缩制冷剂的压缩机;室内热交换机;室外热交换机;双流膨胀阀,用于接收冷凝的液体制冷剂并使该制冷剂膨胀;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换向阀,在该第一位置,制冷剂在冷却模式下被从压缩机依次引流到室外热交换机、双流膨胀阀、以及室内热交换机;在该第二位置,压缩的制冷剂在加热模式下被从压缩机依次引导到室内热交换机、双流膨胀阀、以及室外热交换机;以及与主制冷剂。
4、管线流体连通的冷却回路,该冷却回路包括:用于从主制冷剂回路接收一部分冷凝的液体制冷剂,并使该部分冷凝的液体制冷剂膨胀的膨胀装置;用于从该膨胀装置接收该部分膨胀的制冷剂的散热器;以及连接到该散热器的耗能电子装置,该部分膨胀的制冷剂从该膨胀装置流过该散热器并冷却该耗能电子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其特征在于,该耗能电子装置为变频驱动(VFD)元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泵,其特征在于,该压缩机为变速压缩机,该VFD元件控制该压缩机的速度。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泵,还包括用于驱使空气通过室内热交换机的送风机,该送风机由变速马达驱动,其中该VFD元件控制该变速马达的速度。5.如权利要求1所。
5、述的热泵,其特征在于,来自散热器的该部分膨胀的制冷剂返回到位于该双流膨胀阀下游的主制冷剂回路以和被该双流膨胀阀膨胀的制冷剂混合。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其特征在于,来自散热器的该部分膨胀的制冷剂返回到位于该压缩机上游的主制冷剂回路以和被该室内热交换机和该室外热交换机之一蒸发的制冷剂混合。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其特征在于,该双流膨胀阀为具有15排出的恒温膨胀阀。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其特征在于,该冷却回路的膨胀装置为固定孔阀。9.一种热泵,包括:主制冷剂回路,其包括:用于压缩制冷剂的压缩机;室内热交换机;室外热交换机;至少一个膨胀阀,用于接收冷凝的液体制冷剂并使该制冷剂膨胀;在第。
6、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换向阀,在该第一位置,该制冷剂在冷却模式下被从压缩机依次引流到室外热交换机、该至少一个膨胀阀、以及室内热交换机;在该第二位置,冷凝的制冷剂在加热模式下被从压缩机依次引导到室内热交换机、该至少一个膨胀阀、以及室外热交换机;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321600 A2/3页3与主制冷剂管线流体连通的冷却回路,该冷却回路包括:用于接收膨胀的制冷剂的散热器,第一孔止回阀,设置在散热器和主制冷剂回路的位于室内热交换机和该至少一个膨胀阀之间的第一分支点之间,第二孔止回阀,设置在散热器和主制冷剂回路的位于室外热交换机和该至少一个膨胀阀之间的第二分支点之间,其中该第一和第二孔止回。
7、阀中的每一个均用于从主制冷剂回路接收一部分冷凝的液体制冷剂并使该部分冷凝的液体制冷剂膨胀,以及连接到该散热器的耗能电子装置,来自该第一孔止回阀和该第二孔止回阀之一的该部分膨胀的制冷剂流过该散热器并冷却该耗能电子装置。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泵,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孔止回阀用于在该加热模式下膨胀该部分冷凝的制冷剂。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泵,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孔止回阀用于使该部分膨胀的制冷剂大体上无限制地从第一孔止回阀流向第二分支点。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泵,其特征在于,该主制冷剂回路包括位于换向阀和压缩机之间的吸入管线,其中该冷却回路还包括分支管线,该分支管线将该散热器流体连接到吸入。
8、管线上的第三分支点,其中该第二孔止回阀用于抑制该部分膨胀的制冷剂从第一孔止回阀流到第二分支点,从而使得该部分膨胀的制冷剂通过该分支管线被引流到该吸入管线以与在室外热交换机蒸发的制冷剂混合。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泵,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孔止回阀用于在该冷却模式下膨胀该部分冷凝的制冷剂。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热泵,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孔止回阀用于使该部分膨胀的制冷剂大体上无限制地从第二孔止回阀流到第一分支点。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热泵,其中该主制冷剂回路包括位于换向阀和压缩机之间的吸入管线,其中该冷却回路还包括分支管线,该分支管线将该散热器流体连接到吸入管线上的第三分支点,其中该第一孔止。
9、回阀用于抑制该部分膨胀的制冷剂从第二孔止回阀流到第一分支点,从而使得该部分膨胀的制冷剂通过该分支管线被引流到该吸入管线以与在室内热交换机蒸发的制冷剂混合。16.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泵,其特征在于,该耗能电子装置为变频驱动(VFD)元件。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热泵,其特征在于,该压缩机为变速压缩机,该VFD元件控制该压缩机的速度。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热泵,还包括用于驱使空气通过室内热交换机的送风机,该送风机由变速马达驱动,其中该VFD元件控制该变速马达的速度。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热泵,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和第二孔止回阀中的每一个均包括固定孔阀。20.一种操作热泵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10、在制冷模式下将压缩的制冷剂从压缩机依次地引导到室外热交换机以冷凝该制冷剂,引导到至少一个膨胀阀以使该制冷剂膨胀,以及引导到室内热交换机以蒸发该制冷剂;在加热模式下将压缩的制冷剂从压缩机依次地引导到室内热交换机以冷凝该制冷剂,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321600 A3/3页4引导到至少一个膨胀阀以使该制冷剂膨胀,以及引导到室外热交换机以蒸发该制冷剂;将一部分的冷凝的制冷剂从该至少一个膨胀阀上游的一个点引流与耗能电子装置连接的散热器;用固定的孔膨胀装置使该部分冷凝的制冷剂膨胀;将该部分膨胀的制冷剂引流到散热器;以及用该部分膨胀的制冷剂冷却该散热器和该耗能电子装置。权 利 要 求 书CN 10。
11、4321600 A1/5页5使用散热器冷却耗能电子设备的系统和方法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冷却变速热泵的耗能电子设备的系统和方法。背景技术0002 同时采用具有变速驱动的压缩机和送风机的高效率热泵相比起没有采用该等驱动的系统可以降低整体的年度能源消耗。这些电子控制的变速驱动包括耗能半导体和其他电子元器件,为了高效运行和可靠性,该等耗能半导体和其他电子元器件需要冷却,即温度控制。发明内容0003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热泵包括主制冷剂回路。该主制冷剂回路包括用于压缩制冷剂的压缩机、室内热交换机和室外热交换机。一种双流膨胀阀用于接收冷凝的液体制冷剂并使制冷剂膨胀。换向阀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
12、动,在该第一位置,该制冷剂在冷却模式下被从压缩机依次引导到室外热交换机、双流膨胀阀、以及室内热交换机;在该第二位置,压缩的制冷剂在加热模式下被从压缩机依次引导到室内热交换机、双流膨胀阀、以及室外热交换机。与主制冷剂管线流体连通的冷却回路包括用于从主制冷剂回路接收一部分冷凝的液体制冷剂并使该部分冷凝的液体制冷剂膨胀的膨胀装置。散热器用于从该膨胀装置接收该部分膨胀的制冷剂。耗能电子装置连接到该散热器,使得该膨胀的部分制冷剂从该膨胀装置穿过该散热器并冷却该耗能电子装置。0004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热泵包括主制冷剂回路。该主制冷剂回路包括用于压缩制冷剂的压缩机、室内热交换机和室外热交换机。至少一个。
13、膨胀阀用于接收冷凝的液体制冷剂并使该制冷剂膨胀。换向阀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该第一位置,该制冷剂在冷却模式下被从压缩机依次引导到室外热交换机、至少一个膨胀阀、以及室内热交换机;在该第二位置,压缩的制冷剂在加热模式下被从压缩机依次引导到室内热交换机、至少一个膨胀阀、以及室外热交换机。与主制冷剂管线流体连通的冷却回路包括用于接收膨胀的制冷剂的散热器。第一孔止回阀设置在散热器和主制冷剂回路的位于室内热交换机和该至少一个膨胀阀之间的第一分支点之间,第二孔止回阀设置在散热器和主制冷剂回路的位于室外热交换机和该至少一膨胀阀之间的第二分支点之间,该第一和第二止回阀中的每一个均用于从主制冷剂回路接收。
14、一部分冷凝的液体制冷剂并使该部分冷凝的液体制冷剂膨胀。耗能电子装置连接到该散热器,使得来自该第一孔止回阀和该第二孔止回阀之一的该部分膨胀的制冷剂穿过该散热器并冷却该耗能电子装置。0005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操作热泵的方法包括:在制冷模式下将压缩的制冷剂从压缩机依次地引导到室外热交换机以冷凝该制冷剂,引导到至少一个膨胀阀以使该制冷剂膨胀,以及引导到室内热交换机以蒸发该制冷剂。该方法还包括在加热模式下将压缩的制冷剂从压缩机依次地引导到室内热交换机以冷凝该制冷剂,引导到至少一个膨胀阀以膨胀该制冷剂,以及引导到室外热交换机以蒸发该制冷剂。该方法还包括:将一部分冷凝的制冷说 明 书CN 104321。
15、600 A2/5页6剂从该至少一个膨胀阀上游的一个点引流到与耗能电子装置连接的散热器;用固定的孔膨胀装置使该部分冷凝的制冷剂膨胀;将该部分膨胀的制冷剂引流到散热器。该方法还包括用该部分膨胀的制冷剂冷却该散热器和该耗能电子装置。0006 通过对详细描述和附图的考虑,本发明的其他方面将变得更加清楚。附图说明0007 图1为具有用于冷却变速驱动的耗能电子装置的系统的高效热泵的示意图。0008 图2为位于具有室内热泵的房屋中的图1的冷却系统的立体图。0009 图3为图2所示的冷却系统的另一个立体图。0010 图4为具有用于冷却变速驱动的耗能电子装置,且采用另一种结构的系统的高效热泵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
16、式0011 在对本发明的任一个实施例进行详细阐明之前,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应用并不被限制于在下面提出的描述或描绘于下面的图的结构的细节和元件的配置。本发明能够用于其他实施例并能够用不同的方式实现或执行。同样,应当理解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术语是为了描述目的,而不应当认为是限制。这里使用的“包括”、“具有”及其变化旨在涵盖之后列出的术语及其等价物、以及另外的术语。0012 图1示意性地描绘了一种水源热泵系统100。该系统100包括室内热交换机110和室外热交换机114。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该室内热交换机110为制冷剂-空气热交换机,该室外热交换机114为制冷剂-水热交换机,但是热交换机110、114并不局限。
17、于此。例如,在一些结构中该室内热交换机114可为制冷剂-空气热交换机。变速室内风机118驱使空气通过该室内热交换机110并将该空气提供给空间120以调剂该空间120的环境。该室外热交换机114可为例如地面循环或地热型的热交换机,与水源流体连通,该水源可包括自然资源,如地下水。0013 压缩机124,如旋转式或卷轴式的压缩机,向换向阀128排放气体制冷剂。制冷剂管道包括将压缩机124的吸入端口连接到换向阀128的吸入管134,以及将换向阀128连接到室内和室外热交换机110、114的排放/返回管138,这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公知的。再次参考图1,系统100包括双流恒温膨胀阀(TXV)144,该双流。
18、恒温膨胀阀固定于将室内和室外热交换机110、114相互连接的管148中。TXV144被通过固定在吸入管134上的测温包150进行控制并具有单独的排气管线孔154,该排气管线孔154对一部分例如15的制冷剂进行旁路引流。该双流TXV144接收冷凝的液体制冷剂并使其膨胀成气/液相混合物,并允许用单个膨胀阀在轴线方向上将系统的制冷剂反向引流,以适应热泵系统100的加热模式和冷却模式。该室内热交换机110、室内风机118、压缩机124、换向阀128以及TXV144设置在室内壳体160中。0014 换向阀128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该第一位置114,制冷剂在冷却模式下被从压缩机124依次引导到。
19、室外热交换机114、TXV144、以及室内热交换机110(如箭头170所示),在该第二位置,制冷剂在加热模式下被从压缩机124依次引导到室内热交换机110、TXV144、以及室外热交换机114(如箭头180所示)。在冷却模式的操作170中,压说 明 书CN 104321600 A3/5页7缩机124将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排放到室外热交换机114。室外热交换机114通过与冷却水源进行热接触将制冷剂冷凝。该冷凝的制冷剂流出该室外热交换机114并流到双流TXV144,在该双流TXV144中产生膨胀,降低其温度和压力,然后进入室内热交换机110。当风机118将空气引导着穿过该室内热交换机110时,热。
20、量传导到该制冷剂,使其在该室内热交换机110中蒸发。在加热模式的操作180中,流过系统100的制冷剂的方向相反,室内和室外热交换机110,114的作用也相反。在该模式中,该室内热交换机110作为制冷剂冷凝器,而室外热交换机114作为制冷剂蒸发器。0015 在现有结构的热泵系统100中,采用变速驱动,特别是采用变速压缩机124和变速室内风机118,导致需要用耗能电子元件164来控制压缩机和送风机的速度。这些元件164设置在壳体160中,必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必须进行散热以防止系统100及对系统100的控制发生故障。0016 冷却回路200包括冷却管线204,冷却管线204的第一端208在主制冷剂。
21、回路的第一分支点与TXV144的一侧连接,冷却管线204的第二端212在主制冷剂回路的第二分支点与TXV144的另一侧连接。更具体地,冷却管线204的第一端208对应于加热模式180期间的高压冷凝制冷剂以及冷却模式170下的低压制冷剂。冷却管线204的第二端212对应于冷却模式170期间的高压冷凝制冷剂以及加热模式180下的低压制冷剂,如图1所示。0017 冷却线204包括热接触部件220,图中为蛇形管,设置在第一端208和第二段212之间并部分地形成散热器224,下面将进一步描述。第一孔止回阀234与位于第一端208和蛇形管220之间的冷却管线204的第一脚杆238同轴设置,第二孔止回阀24。
22、2与位于第二端212和蛇形管220之间的冷却管线204的第二脚杆246同轴设置。如图1所示,每个孔止回阀234、242包括与止回阀254并联的固定或可变的孔/限流器250。每个孔止回阀234、242用于对从双流TXV144上游的高压制冷剂侧(取决于系统模式)流到蛇形管220的制冷剂进行计量,并用于允许制冷剂基本上无限制地从蛇形管220流到双流TXV144下游的低压制冷剂侧。0018 参见图2,冷却回路设置在壳体160里面。夹紧冷却回路200的蛇形管220的是材料块260。材料块260优选地被制成两部分264、268,该两部分相互配合地限定一内部通道(未示出),蛇形管220可被固定在该内部通道中。
23、,且材料块260优选由导热材料如铝做成。用材料块260的两半264,268夹紧冷却管线204的蛇形管220是为了在材料块260和蛇形管220之间建立高效的传热路径,材料块和蛇形管共同形成散热器224。0019 另一方面,如图所示,蛇形管220的弯曲端270是露出的,并位于块260的外面,可选地,块260可以被制造成型用来限定出相配合的蛇形通道,从而使蛇形管220不会露出来。在另一个选择中,蛇形管220不穿过材料块260,而是可以被打断,并将该块260拼接到冷却管线204中,从而使得系统的制冷剂流过该块260并直接接触块260。在这种情况下,块260可为其中已经浇铸有流体通道的单个片体,蛇形管2。
24、20的中断端被用钎焊方式焊接到块260的通道孔口中。0020 蛇形管220通过块260的次数并不限于四次,也可以少于或多于四次,取决于块260的尺寸和要吸收的热量(其自身取决于使用的耗能电子装置、以及设备的尺寸)。在其他结构中,管220不一定需要是蛇形的,块260的结构中的管道的其他形状和变化,也被认为是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例如,制冷剂可单向地通过该块和/或在单通道中流过该块。说 明 书CN 104321600 A4/5页80021 再参见图2,块260在壳体160中由紧固件如螺钉支撑,紧固件穿过块260和壳体160的面板280,该面板的确切位置大致是根据基于系统100的容量确定的应用偏好来设。
25、置的。例如,图2的面板可以为壳体160的可从外部接触的耗能电子装置箱的后面板。参见图3,块260被配置成可用于安装耗能电子模块290。术语“耗能电子模块”在这里指所有的安装在块260上的电子元件,通过这些电子元件,压缩机124的速度和/或室内风机124的速度是可控的和可变化的。这些元件与电源引线(图未示)连接并与该电源引线一起将电能提供给压缩机124、风机118,应当注意的是模块290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模块290以有利于将热量传递到块260的方式贴到块260上。例如,模块290可贴到电路插件或电路板294上,而其他各种与压缩机和/或风机的速度控制相关的元件也安装在该电路插件或电路板294上。。
26、模块290的可靠性和寿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防止这些元件在高温下操作和/或防止它们暴露在热冲击下。0022 在一些应用中,隔热层(未示出)设置在块260外边缘的周围以阻碍热量从壳体160内部的周围环境中或模块290以外的其他来源被吸收过来。0023 在冷却模式的操作170中,制冷剂首先从压缩机124流到室外热交换机114,在室外热交换机114中冷凝,之后流到双流TXV144。TXV144上游的制冷剂的一部分被重新引导着流过冷却管线204的第二端212。该部分制冷剂在第二脚杆246中流过该第二孔止回阀242(特别是流过该第二孔止回阀242的孔/限流器250,其使得制冷剂膨胀),并流到该蛇形管220。
27、。当该低温制冷剂流过该与块260具有热接触的蛇形管220时,用于给压缩机124提供动力并控制该压缩机124的模块290里面产生的热量传递到散热器224,由于产生热量的模块290和泵入并通过蛇形管220的制冷剂之间存在温差,散热器224吸热。之后制冷剂从管220流到第一脚杆238,穿过该第一孔止回阀234(特别是流过该第一孔止回阀234的开放止回阀254),并流到冷却管线204的第一端208;在该第一端,该制冷剂与处于TXV144下游和室内热交换机110上游的管道148中的主制冷剂流汇合并混合。0024 在加热模式180中,制冷剂反向流动;制冷剂首先从压缩机124流到室内热交换机110和TXV1。
28、44。制冷剂的一部分被重新定向而流过冷却管线204的第一端208和第一孔止回阀234的孔/限流器250,通过蛇形管220,经过第二孔止回阀242的开放的止回阀254,并到达冷却管线204的第二端212。该制冷剂与处于TXV144下游和室外热交换机114的上游的管道148中的主制冷剂流汇合并混合。0025 被重新定向到冷却回路的制冷剂的量是和双流TXV144两边的压力差相关的,在正常操作中,在冷却模式170和加热模式180下,该部分制冷剂的量大约等于或小于10-15lbm制冷剂/小时。应当注意的是,在该操作中压缩机124的速度越快,TXV144两端的压力差越大,因此在给定的时间段内被重新定向至通。
29、过该冷却回路200的制冷剂的量也越大。因此,回路200可以自动调节,当压缩机124因为增加的负荷而以更高的速度运行时,更大量的制冷剂被泵入及流过冷却回路200并与产生热量的模块290进行热交换。0026 参见图4,在另一个可选的结构中,冷却线304包括蛇形管320,该蛇形管320设置在主制冷剂回路的位于第一分支点的第一端308和位于第二分支点的第二端312的下游,且该蛇形管部分地形成散热器324。散热器324包括块360,块360大体上与散热器224的块260相同。第一孔止回阀334与位于第一端308和蛇形管320之间的冷却管线304的第一脚杆338同轴设置,第二孔止回阀342与位于第二端31。
30、2和蛇形管320之间的冷却管线说 明 书CN 104321600 A5/5页9304的第二脚杆346同轴设置。如图4所示,每个孔止回阀334、342包括与止回阀354串联的固定或可变的孔/限流器350,并用于对从双流TXV144上游的高压制冷剂侧流到蛇形管320的制冷剂进行计量。孔/限流器350和各个止回阀354是串联设置的,与这些止回阀354的朝向相配合,阻止制冷剂流到双流TXV144下游的低压制冷剂侧,即在制冷模式170的过程中流到第一端308和在加热模式180的过程中流到第二端312。0027 第一脚杆338和第二脚杆346在交叉点352汇合以形成从该处延伸出来的第三脚杆356。制冷剂从。
31、该第三脚杆356流到蛇形管320。与返回到TXV144下游的低压侧相反,制冷剂流出蛇形管320并流过导入到压缩机吸入管线134的第四脚杆358。在不同的可替代结构中,作为第一脚杆338中的第一孔止回阀334和第二脚杆346中的第二孔止回阀342的替换物,与孔350类似的单个孔限流器被固定在第三脚杆356上,第一和第二脚杆338、346都仅包括类似于止回阀354的止回阀。在一些结构中,脚杆338、346、356可形成Y型,其他形状的设置也落入本发明的范围之内。0028 在加热模式的操作180中,制冷剂首先从压缩机124流到室内热交换机110,在室内热交换机110中冷凝,之后流到双流TXV144。。
32、TXV144上游的制冷剂的一部分被重新引导着流过冷却管线304的第一端308。该部分的制冷剂在第一脚杆338中流过,穿过第一孔止回阀334,流到第三脚杆356,再流到蛇形管320;在该蛇形管320中,制冷剂从与耗能模块290热接触的块360吸收热量。流出蛇形管320时,制冷剂通过第四脚杆358被引流到位于压缩机124上游的压缩机吸入管线134,并与由室外热交换机114蒸发的制冷剂混合。0029 在冷却模式170中,制冷剂反向流动;制冷剂首先从压缩机124流到室外热交换机114和TXV144,其中一部分的制冷剂在TXV144处被重新引流,使其在流过蛇形管320、第四脚杆358并到达压缩机吸入管线。
33、134之前先流过冷却管线304的第二端312和第二孔止回阀342的孔/限流器350,大体上如上面所述。0030 本发明的多个部分同样适于应用在仅具有冷却功能的空调中,也就是说,在该应用中制冷剂流在所有的时间里都是从压缩机流到室外热交换机线圈。0031 耗能电子装置和其他的速度控制元件产生的热量必须被有效地传递走,以防止它们因为过热而产生故障。如果关键的压缩机速度控制元件的操作温度能够保持低于185F,这些元件的可靠性和寿命将显著地提高。测试已经确定,在正常操作条件下,在系统100的整个操作范围内,块260,360的表面温度处在大约25F到大约90F的范围内,这意味着压缩机速度控制元件工作时的温度远远低于可接受的温度上限。0032 发明的各种特性和优势在权利要求中提出。说 明 书CN 104321600 A1/4页10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321600 A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