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地下池保温大棚对虾养殖方法.pdf

上传人:00062****4422 文档编号:156966 上传时间:2018-01-30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84.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2151613.8

申请日:

2002.12.25

公开号:

CN1509601A

公开日:

2004.07.07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5.5.25|||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01K61/00

主分类号:

A01K61/00

申请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院;

发明人:

李健; 王清印; 刘宗远

地址:

266071山东省青岛市南京路10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袁和善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半地下池保温大棚对虾养殖方法。其基本内容是建半地下式养殖池,池顶设保温大棚。每个养殖池内设增氧机械;海水经80mg/L漂白粉消毒、曝汽后进入养殖池,养殖期间日换水量为总水体的5~10%;采用无特定病原(SPF)苗种,放养密度200~400尾/m2;养殖投喂配合饲料。本发明能有效防止对虾暴发性流行病,并能进行周年多茬养殖,养殖排放废水可循环使用,防止环境污染,适用范围广。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半地下池保温大棚对虾养殖方法,其特征是建半地下式养殖池, 池深2~2.5m,其中地上部分高0.5~0.8m,池顶部设拱形梁,上覆盖透光 塑料薄膜或高压乙烯织布;养殖池内设增氧机械;海水经80mg/L漂白粉消 毒、曝汽后进入养殖池,养殖废水经设在池中间底部的排水管排到池外土 池,经净化后循环使用,养殖期间平均日换水量为总水体地5~10%;苗种 采用无特定病原(SPF)苗种;养殖过程中全部投喂配合饲料。

说明书


半地下池保温大棚对虾养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对虾养殖技术,是一种建有半地下式养殖池、并设有保温大棚的对虾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病毒(WSSV)传播造成的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白斑综合症)给对虾养殖业造成毁灭性打击,养殖对虾大量死亡,经济损失惨重,世界各主要对虾养殖国家都在对有效防止疾病大规模流行的养殖方法进行研究。对虾病毒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前者主要是养殖过程中养殖池之间的传播,养殖环境存在的甲壳动物如蟹类等是主要病原携带者;后者主要是指通过亲体向苗种的传播。本发明做出之前,国内外对虾人工养殖主要是潮间带池塘养殖,目前采取的方法主要是利用未受病毒感染的地区和水源进行对虾养殖,包括使用高盐水兑淡水、盐碱地渗水、地下过滤海水、蓄水池沉淀海水,以及高位池(潮上带建池、池底铺有塑胶膜)、内陆半咸水等养殖方式。以上技术虽然使对虾养殖产量近年得到逐渐恢复,但都存在许多弊端,采用这些技术而失败的事例很多,不能保证可持续发展。主要缺点如:(1)开放式的对虾养殖池结构及进排水系统不利于切断病原传播途径,养殖初期虽然没有病原存在,但随着养殖时间的延长,通过苗种、水交换等的携带,极易使病原得到传播。(2)这些技术的实施需要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不适合广大沿海地区推广应用。(3)技术稳定性较差,对疾病的预防控制效果不稳定。(4)北方地区由于温度的限制,每年养殖季节性强,只能限制在5月中旬~10月初进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半地下式养殖池、并设有保温大棚对虾高密度养殖方法,能有效地切断病原传播途径,防止对虾暴发性流行病大规模发生,并能进行周年多茬养殖,养殖排放废水可循环使用,防止环境污染。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方法实现的:建半地下式养殖池,面积200~400m2;池底铺碎石用水泥浇灌,池壁由砖砌成后用水泥抹平,池深2~2.5m,其中地上部分高0.5~0.8m,池顶部设拱形梁,高度1.5~2m,上顶覆盖透明塑料薄膜或透光高压乙烯织布;根据养殖对虾密度不同分别采用增氧机、鼓风机充气或制氧机增加养殖水体溶解氧含量;海水经80mg/L漂白粉消毒、曝汽后经管道进入养殖池,养殖废水经设在池底部中央的排水管排到池外土池,经净化后循环使用,或经固液分离器处理、臭氧消毒后直接循环使用,养殖期间平均日换水量为总水体的5~10%;寒冷地区可增加海水加温装置;养殖对虾苗种采用经检测不携带病毒的无特定病原(SPF)苗种,体长1cm苗种放养密度200~400尾/m2;养殖过程中全部投喂配合饲料。

    本发明特点:半地下式养殖池结构既能有效防止携带病原的蟹类等甲壳动物进入养殖池,有效地切断病原传播途径,而且建造成本较低、保温效果好;保温大棚结构能提高养殖池水温度,可延长寒冷地区对虾养殖生产周期进行周年养殖;同时养殖排放废水可循环使用,防止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图1:半地下式保温大棚对虾养殖池结构示意图

                   1-养殖池地下部分

                   2-养殖池地上部分

                   3-保温大棚拱形架

                   4-联结铁丝

                   5-排水管

              图2:半地下式保温大棚对虾养殖池剖面图

              图3:半地下池保温大棚对虾养殖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01~2002年在山东省青岛市胶南琅琊镇进行的南美白对虾养殖已取得成功。

    2001年建设800m2养殖车间1个,内设养殖池4个,每个养殖池边长40m×50m,池深1.8m,地上部分高0.5m,上顶覆盖厚度0.8mm耐老化透明塑料薄膜。4月份进行苗种暂养,5~9月份进行一茬对虾养殖,各池对虾产量达到2~3kg/m2。

    2002年养殖面积进行了扩大,新建4个养殖车间(养殖池共15个)。每个对虾养殖池面积200~280m2,池深2m,地上部分高0.8m,池顶设水泥制拱形梁,高度1.8m,上顶覆盖韩国产半透明高压乙烯织布;每个池设0.49KW叶轮式增氧机2台,使池水溶解氧含量保持在6mg/L以上。其中第3养殖车间安装了纯氧系统(制氧量3m3/h,浓度>90%)、固液分离系统(100目,流量400m3/h)和臭氧消毒系统(剂量50g/h),进行循环水养殖。养殖用海水经80mg/L漂白粉消毒、曝汽后经管道进入养殖池。养殖废水由设在池底部中央的排水管排出,经沉淀过滤后全部进入深3m土池进行净化后循环使用。定期使用微生态净水剂和免疫增强剂,优化养殖环境,增强对虾抗病能力。抗病药物主要使用恩诺沙星和中草药等在饵料中添加。每日排污1-2次,定期用吸尘器式水泵吸污。2002年3月份进行苗种暂养;4~10月份进行二茬对虾养殖,养殖对虾规格50~60尾/kg,各池单茬产量3~4kg/m2,其中第3养殖车间单茬养殖产量达到5kg/m2;11~12月份进行对虾越冬暂养,1号养殖车间配有蒸发量0.5t/h加热锅炉1台,使养殖池水温达到20℃。未配有加热锅炉养殖池冬季最低温度7℃以上,可进行牙鲆、海参的经济品种的越冬、暂养,提高了养殖池利用率,增加了经济效益。

半地下池保温大棚对虾养殖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半地下池保温大棚对虾养殖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半地下池保温大棚对虾养殖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半地下池保温大棚对虾养殖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半地下池保温大棚对虾养殖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半地下池保温大棚对虾养殖方法。其基本内容是建半地下式养殖池,池顶设保温大棚。每个养殖池内设增氧机械;海水经80mg/L漂白粉消毒、曝汽后进入养殖池,养殖期间日换水量为总水体的510;采用无特定病原(SPF)苗种,放养密度200400尾/m2;养殖投喂配合饲料。本发明能有效防止对虾暴发性流行病,并能进行周年多茬养殖,养殖排放废水可循环使用,防止环境污染,适用范围广。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