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枇杷茶的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156930 上传时间:2018-01-30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87.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3145629.4

申请日:

2003.06.29

公开号:

CN1565218A

公开日:

2005.01.19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A23F 3/34申请日:20030629授权公告日:20051228|||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23F3/34

主分类号:

A23F3/34

申请人:

赵兴伟;

发明人:

赵兴伟

地址:

353200福建省顺昌县城关鸿辉大厦5号D202室赵德润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茶的制备技术领域,应用于将枇杷叶加工成用开水直接冲泡即可饮用的茶。它的工序是:(a)将鲜叶除茸毛、洗净、去柄和主脉、切片;最后投入到竹炭和水的混合液中,捞起沥干。(b)处理过的鲜叶摊放到160~170℃的锅中抖闷5~8分钟至五成干;趁热闷堆13~18分钟后散开摊晾。(c)将摊凉的鲜叶投入到90~110℃的锅中,通过双手搓条整形炒12~18分钟达七八成干时出锅,堆积在竹盘内并压实,上盖湿布闷堆5~7小时。(d)闷堆过的鲜叶经剔除团块和花杂叶等物后,投入到70~90℃锅中闷炒,用双手螺旋式地搓条整形,足干后出锅摊晾。本发明具有所制成品叶色金黄、呈半圆筒卷形;汤色黄而明亮,味道甘甜醇正,香气清郁的特点。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黄枇杷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如下工序: (a)将鲜叶除茸毛、洗净,去柄和主脉,再进行切片;最后投入到竹炭 和水的混合液中,捞起沥干; (b)经过处理的鲜叶摊放到160~170℃的锅中抖闷5~8分钟,至五成 干;趁热闷堆13~18分钟后,散开摊凉; (c)将摊凉的鲜叶投入到90~110℃的锅中,通过双手搓条整形炒12~ 18分钟达七八成干时出锅,堆积在竹盘内并压实,上盖湿布闷堆 5~7小时; (d)闷堆过的鲜叶经剔除团块和花杂叶等物后,投入到70~90℃锅中 闷炒,用双手螺旋式地搓条整形,足干后出锅摊凉。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枇杷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鲜叶经过重 量比为5-8%的竹炭水混合液的处理。

说明书


一种黄枇杷茶的制备方法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的制备技术领域,应用于将枇杷叶加工成用开水直接冲泡即可饮用的茶。

    背景技术

    《本草纲目》及现代医学研究都认为枇杷叶具有清肺、降气化痰,止咳的功效。枇杷叶主要化学成份是橙花叔醇和金合欢醇的挥发油类,以及有机酸、苦杏仁甙和Ve、B族维生素、鞣质、糖类等。其中丰富的B17是防癌效果十分显著的成份,因而人们认为枇杷叶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中国专利公告了一种题为《一种可直接冲泡的枇杷茶制作方法》的技术(申请号为94101639),它采用了如下三道工艺(a)洗净拱干;(b)切片蒸煮;(c)干燥称重包装。其不足是在切片蒸煮过程中加入了少量的食品添加剂水溶液,由此破坏了所制成品的纯天然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纯天然地黄枇杷茶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这样达到,一种黄枇杷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如下工序:

    (a)鲜叶处理:将鲜叶除茸毛、洗净,去柄和主脉,再进行切片;最后把切好的鲜叶片投入到竹炭和水的混合液中除味,捞起沥干。

    (b)杀青闷黄:经过处理的鲜叶摊放到160~170℃的锅中抖闷5~8分钟,至五成干;趁热闷堆13~18分钟后,散开摊凉。在高温锅中抖闷炒达到一定的干度,此过程叫杀青。闷堆一定时间的过程,叫闷黄。杀青的作用在于利用高温迅速破坏酶的活性,制止多酚类化合物的酶性氧化;杀青同时还具有散发水分、挥发青草气味、发展香发、使叶质柔软的作用。闷黄过程是利用湿热的作用,促进闷堆叶内的化学变化使叶绿素分解进而转化为脱镁叶绿素,让绿色减少黄色显露。

    (c)再度杀青闷黄:将摊凉的鲜叶投入到90~110℃的锅中,通过双手搓条整形炒12~18分钟达七八成干时出锅,堆积在竹盘内并压实,上盖湿布闷堆5~7小时。再度杀青过程中的搓条整形,作用是使叶片发生卷曲的同时,让叶片表面和边缘组织破损,使叶片内组织尽可能地与空气接触,提高闷黄过程中叶绿素转化成脱镁叶绿素的效率。

    (d)干燥:闷堆过的鲜叶经剔除团块和花杂叶等物后,投入到70~90℃锅中闷炒,用双手螺旋式地搓条整形,足干后出锅摊凉。所述螺旋式地搓条,它可使叶片在两手撑之间发生卷曲,卷曲的叶缘线在空间分布上呈螺旋线状。干燥中的闷炒,其作用是让叶片水份蒸发,同时将所整的卷曲之形固定下来。

    本发明具有如下特点:所制成品叶色金黄、呈半圆筒卷形;汤色黄而明亮,味道甘甜醇正,香气清郁。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下面作进一步的说明。采摘2~8个月鲜绿色的枇杷叶,用毛刷刷去叶片上的茸毛,并用洁净的水把叶片洗净。使用剪刀剪去叶柄和主脉,顺着支脉方向把各叶片剪切成宽约1厘米长2-3厘米的碎方片。碎方片用洁净的水冲洗后再放入重量比为5-8%的竹炭水混合液中浸泡5-10分钟去除有害化学残留物和不纯的气味,捞起摊放。如此完成鲜叶处理工序。然后按下述依次进行杀青闷黄、再度杀青闷黄、干燥工序。

    杀青闷黄。把1~1.5Kg处理过的枇杷叶摊放到160~170℃的锅中,抖闷炒5~8分钟;到五成干时趁热闷堆13~18分钟。然后散开摊放。

    再度杀青闷黄。将杀青闷黄过的1.5Kg枇杷叶在90~110℃锅中用双手搓条进行整形(叫搓条整形手法),炒12~18分钟达七八成干出锅。出锅后堆积在竹盘内,压实、上盖湿布,闷5~7小时。

    干燥。将闷黄过的枇杷叶剔除团块和花杂叶等物,然后投入70~90℃锅中闷炒,用双手搓条整形。搓条时,左右手分别斜向上和斜向下使叶缘呈螺旋线状,故称为螺旋式搓条整形。约炒30分钟足干后出锅,摊凉后即可包装贮藏。

一种黄枇杷茶的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黄枇杷茶的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黄枇杷茶的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黄枇杷茶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黄枇杷茶的制备方法.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茶的制备技术领域,应用于将枇杷叶加工成用开水直接冲泡即可饮用的茶。它的工序是:(a)将鲜叶除茸毛、洗净、去柄和主脉、切片;最后投入到竹炭和水的混合液中,捞起沥干。(b)处理过的鲜叶摊放到160170的锅中抖闷58分钟至五成干;趁热闷堆1318分钟后散开摊晾。(c)将摊凉的鲜叶投入到90110的锅中,通过双手搓条整形炒1218分钟达七八成干时出锅,堆积在竹盘内并压实,上盖湿布闷堆57小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