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于移动喷漆室的提升门系统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喷漆室,尤其是涉及适于移动喷漆室的提升门系统。
背景技术
提升门作为移动喷漆室的一个关键部件,其设计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喷漆室的使用效果和美观程度,特别是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提升门的结构形式直接关系到设备安装的便捷与否及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在移动喷漆室的设计施工过程中,寻求一种结构简单、外形美观、易于安装、安全可靠的提升门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移动喷漆室的提升门大多采用龙门架结合环链、卷扬电机的提升方式,使用过程中存在提升不稳定、维修较困难、结构不美观的问题。同时也不便于移动喷漆室的施工安装,严重影响了移动喷漆室的整体设计水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安装、安全可靠、外形美观的适于移动喷漆室的提升门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适于移动喷漆室的提升门系统,包括移动式室体,插装在所述移动式室体左、右两侧门框立槽内的门体,驱动所述门体沿所述左、右两侧门框立槽上下移动的提升系统,所述提升系统包括固定在移动式室体顶壁上由PLC控制器控制的卷扬机,所述卷扬机的钢丝绳一端绕过定滑轮与门体固定连接;位于左、右两侧门框立槽顶部的移动式室体上分别水平设置有电动推杆,位于门体的顶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与对应的所述电动推杆相插装的吊耳,位于任一个电动推杆下方的移动式室体上设置有上限位行程开关,在移动式室体的中部设置有下限位行程开关;在左、右两侧门框立槽内沿纵向分别设置有导轨,门体的左、右两侧沿纵向分别间隔设置有多个导向轮,所述每个导向轮的轮面沿周向均开设有与所述导轨滚动配合的环槽。
在所述门体的四角分别设置有与对应门框立槽滚动配合的压紧轮。
所述PLC控制器的输出控制端分别与所述卷扬机的输入控制端和所述左、右电动推杆的输入控制端电连接;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分别与所述上、下限位行程开关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采用工业用卷扬机作为提升门体的动力来源,从结构上来说,本提升门系统省去了现有移动喷漆室提升门的龙门架,一方面对移动喷漆室进行了轻量化设计,降低了重量,节约了制造成本;另一方面也便于了移动喷漆室的施工和安装及后期的维护检修(提升门可直接从左、右两侧门框立槽内提出)。同时本提升门系统的布局使得移动喷漆室整体结构更加简洁美观,减少了移动喷漆室的占用空间,与现代工业厂房的设计理念相契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向剖面图。
图3是图1的B-B向剖面图。
图4是图1的I部放大图。
图5本实用新型所述卷扬机、定滑轮的安装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电路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适于移动喷漆室的提升门系统,包括移动式室体1,插装在移动式室体1左、右两侧门框立槽2内的门体3,驱动门体3沿所述左、右两侧门框立槽2上下移动的提升系统,所述提升系统包括固定在移动式室体1顶壁上由PLC控制器(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的卷扬机4,卷扬机4的钢丝绳5一端绕过定滑轮6与门体3固定连接;位于左、右两侧门框立槽2顶部的移动式室体1上分别水平设置有电动推杆7,位于门体3的顶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与对应的电动推杆7相插装的吊耳8,位于右侧电动推杆7下方的移动式室体1上设置有上限位行程开关9,在移动式室体1的中部设置有下限位行程开关10;在左、右两侧门框立槽2内沿纵向分别设置有导轨11,门体3的左、右两侧沿纵向分别间隔设置有多个导向轮12,每个导向轮12的轮面沿周向均开设有与导轨11滚动配合的环槽13;在门体3的四角分别设置有与对应门框立槽2滚动配合的压紧轮14。所述PLC控制器的输出控制端分别与卷扬机4的输入控制端和左、右电动推杆7的输入控制端电连接;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分别与上、下限位行程开关9、10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简述如下:
左、右两侧门框立槽2采用槽钢结构,用于将门体3左、右两侧的导向轮12限制于在门框内,从而保证门体3在门框中上、下自由移动且不脱离门框,同时通过导向轮12的环槽13限制门体3前、后移动,压紧轮14的作用是限制门体3的左、右移动,通过导向轮12和压紧轮14保证了门体3的升、降平稳;门体3有两个极限位置,即上升到位和下降到位,采用上、下限位行程开关9、10进行控制;电动推杆7的作用是防止门体3提升到位后坠落,当门体3提升到位后,上限位行程开关9动作输出信号给PLC控制器,PLC控制器输出控制信号分别给卷扬机4和电动推杆7,卷扬机4停止工作,电动推杆7伸出插入门体3顶部的吊耳8内,避免因钢丝绳5断裂造成事故的发生;通过PLC控制器内部程序来设置门体3的升、降时间(即门体3上升、下降到位的最大时间),以确保当上、下限位行程开关9、10失效的情况下不会造成门体3的升、降超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