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绿毛龟快速培养新工艺.pdf

上传人:e1 文档编号:155695 上传时间:2018-01-3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64.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0131126.3

申请日:

2000.11.08

公开号:

CN1351826A

公开日:

2002.06.05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地址不明的通知收件人:罗宏俊文件名称:期限届满前通知书|||公开

IPC分类号:

A01K67/02

主分类号:

A01K67/02

申请人:

罗宏俊; 欧阳; 陈光杰

发明人:

罗宏俊; 欧阳; 陈光杰

地址:

430010湖北省武汉市汉口江大路32号2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珍稀绿毛龟快速培养新工艺,以普通龟为培养基龟,采集天然的龟背基枝藻与人工处理后的培养基龟同放入由水、红糖、维生素B1混合的培养液中培养,静养期内注意控制温度和光照,使龟背基枝藻迅速在培养基龟的背甲表面着床繁殖。静养期后再经6-8个月的常规培养,注意按时换培养液和适时投食,保证温度和光照,即可快速培养出成品绿毛龟。本发明操作简单,易行,培养周期短等,培养成本低,提高了绿毛龟的成品率。

权利要求书

1: 珍稀绿毛龟快速培养新工艺,选用普通龟作培养基龟,对选用的培 养基龟进行人工处理。除去其背甲表面的釉质,采集天然的龟背基枝藻作 为进行人工接种的能在基龟背甲上附着生长的绿毛的种源,其特生在于, 对选用的培养基龟进行人工处理时。在其背甲表面加工出若干道沟纹,用 生姜在培养基龟背甲表面涂擦,使姜汁润浸背甲表面及加工出的若干道沟 纹,刺激基龟背甲分泌出胶质粘液,培养液由水、红糖和维生素B1按比例 配制,其配比为15000∶50∶1,再将人工处理好的培养基龟、龟背基枝藻放 入盛有培养液的容器中静养,静养期间,不投食,不换培养液,加强对培 养液温度的控制和满足光照时间,培养液温度控制在16℃-32℃之间,光照 时间每日16小时以上,采用日光或者灯光,注意观察龟背基枝藻在基龟背 甲表面着床繁殖的情况,静养期≤20天,20天后,检查发现基龟背表面开 始长出绿色斑点,即转入常规培养,按时定量投食、更换培养液,夏季每 周更换培养液1-2次,冬季休眠期只换培养液不投食。常规培养期6-8个月, 在常规培养期仍要控制培养液的温度和保证光照时间,其培养液的温度控 制范围仍在16℃-32℃,光照时间16小时以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珍稀绿毛龟快速培养工艺,其特征在于,采 用铜丝刷在培养基龟的背甲表面加工沟纹。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珍稀绿毛龟快速培养工艺。其特征在于,放 入盛有培养液的容器中的龟背基枝藻是剪断剪碎的。并用木棒捣。直到使 培养液变成为深绿色为止。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珍稀绿毛龟快速培养工艺。其特征在于,培 养基龟和龟背基枝藻放入有培养液的容器中的静养期间,最佳培养液的温 度控制24℃±1℃。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珍稀绿毛龟快速培养工艺,其特征在于,放 入培养容器中的培养液应在培养基龟背甲上保持有1寸深度。

说明书


珍稀绿毛龟快速培养新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物的培养方法,特别是珍稀绿毛龟快速培养新工艺。

    绿毛龟是一种较名贵的观赏动物,有水中翡翠之称,在东南亚一带颇受欢迎。有一定的销售市场,每只销价800-1000美元,绿毛龟除了观赏外,还能治疗疾病,其龟板、龟胶、龟肉均能入药,据医学名著《本草钢目》记载:滋补方往往用之,与龟甲同功,通任脉、补阴血、益精气、治痿弱、阴虚、劳骨、久咳咯血、疟疾等症。近代医学研究成果进一步证实,绿毛龟对治疗癌症也有一定的效果。它能治疗食道癌、喉癌等多种疾病。由于野生绿毛龟的资源有限,捕捉也比较困难,因而有人开创人工培养绿毛龟的工作,按一般的方法培养,捕捉野生绿毛龟。放入清水中饲养,需要一年以上才能培养出符合观赏标准的绿毛龟。因培养的周期较长,且不能解决普通乌龟培养成绿毛龟的问题,因而此法不适宜大规模人工培养绿毛龟的工作。另一种办法是采取自然接种进行培养绿毛龟,在市场上选购符合要求的乌龟作为培养绿毛龟的基龟,到江河湖泊中采集龟背基枝藻——一种藻类植物,可以在龟背上附着生长的绿毛,将基龟的背甲进行人工处理,除除去背甲上的釉质,将采集到的龟背基枝藻和处理过背甲的基龟一齐放入装有清水的容器里,在适宜地温度和光照条件下,使龟背基藻释放孢子。孢子大量萌发后。就附着在基龟的背甲上繁殖。约经一年的培养。才能培养出符合销售标准的绿毛龟来。此法解决了绿毛龟在普通乌龟背上着床生长的问题,但仍没有解决好使龟背枝藻着床后迅速生长繁殖的问题。从而使绿毛龟的培养周期过长,培养效果仍存在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珍稀绿毛龟快速培养新工艺。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选用普通龟作培养基龟,对选用的培养基龟进行人工处理,除去其背甲表面的釉质,采集天然的龟背基枝藻作为进行人工接种的能在基龟背甲上附着生长的绿毛的种源,其特征在于,对选用的培养基龟进行人工处理时。在基背甲表面加工出若干道沟纹,用生姜在基龟背甲表面涂擦。使姜汁浸润背甲表面及加工的沟纹,刺激基龟背甲分泌出胶质粘液。形成附着在基龟背甲表面的培养基。配制促进龟背基枝藻着床和生长的培养液。培养液由水,红糖、维生素B1按比例配制而成,其配比为15000∶50∶1。再将人工处理好的基龟和龟背基枝藻放入盛有培养液的容器中静养,静养期间,不投食,不换培养液,加强对培养液温度的控制和满足光照时间。培养液的温度控制在16℃-32℃,光照时间每日16小时以上,日光和灯光均可,注意观察龟背基枝藻在基龟背甲表面着床繁殖的情况。静养期≤20天,20天后,检查发现基龟背甲表面开始长出绿色斑点。即可转入常规培养。按时定量投食。更换培养液,夏季每周更换培养液1-2次,冬季休眠期只换培养液不投食,其培养液的温度控制范围仍在16℃-32℃,光照时间16小时以上,常规培养期6-8个月,在常规培养期仍要控制培养液的温度和保证光照时间,当基龟背甲上的绿毛长达10cm,即为成品的绿毛龟。本发明提出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根据属于普通龟类的龟背基枝藻的生长习性经试验而摸索总结出来的。乌龟是冷血动物,其摄食活动,生长与环境温度,光照有很大的关系。这是因为气温低。乌龟活动少,气温高乌龟活动范围增大。进入休眠期则不活动也不摄食。人工培养乌龟。选择了适宜的环境和温度,辅以光照,就可以加速乌龟的生长,人工培养绿毛龟,实际上是使龟背基枝藻与乌龟合为一体,按照人们的观赏要求让龟背基枝藻在乌龟背上着床生长。这种人工改造乌龟外表的方式,既要考虑乌龟这种动物生长的条件,又要照顾到龟背基枝藻生长繁殖合适温度和必要的培养养份及光照时间。本发明提出的技术解决方案,注重了人工培养绿毛龟的静养阶段,将清水饲养,改成了由水、红糖和维生素B1按比例配制的培养液进行饲养,促使作为接种用的龟背基枝藻释放出大量的孢子,能附着在经过人工处理后的基龟背甲上迅速着着床、繁殖生长,加上严格控制培养液的温度和保证必要的光照时间,使得龟背基枝藻能和基龟的背甲长成一体,不易剥落,经过较短的时间就可以培养出合乎标准的绿毛龟来。

    本发明提出的珍稀绿毛龟快速培养新工艺是对现有技术的一种改进。采用的原料易得。一般人可以接受并能实施,使人工培养绿毛龟的周缩短了三分之一,降低了培养成本,提高了绿毛龟的成品质量,同时本发明也为人工培养繁殖龟背基枝藻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可以实施的条件,有利于大规模培养绿毛龟的工作开展。

    现在进一步具体地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选择属于普通龟类的乌龟作接种用的基龟。其品种体重在100-150克之间均可,乌龟可以在市场上买,也可到野外捕捉,所选乌龟要求造形美观,如外观造形系扁面椭圆、无疾病,头上黄色斑明显,两眼有神。活动灵活的乌龟那将是培养绿毛龟的最佳龟种。采集野生龟背基枝藻作为人工培养绿毛龟的绿毛的种源,取0.5-1kg洗净。用剪刀将藻体剪断,剪碎。配制培养液,取1毫升维生素B1。红糖50克,将其溶入15kg清水中,搅拌均匀,将剪碎的龟背基枝藻放入培养液中,用木棒捣。直至培养液变为深绿色为止,后分装入培养绿毛龟的容器中。将选好的培养基龟用刀刮去背甲表面的釉质,用钢丝刷将其背甲刷出一道道的沟纹。再用清水洗掉刷起的粉末,用新鲜生姜反复涂抹培养基龟的背甲,刺激其背甲分泌胶质粘液。在培养基龟背甲表面形成一层良好的龟背基枝藻着床生长繁殖的培养基。再将浸有龟背基枝藻培养液和龟背进行处理后果的基龟分别放在太阳下晒。等培养液的温度在21℃-25℃时,再将培养基龟放入培养液中,以培养基龟背甲上还有1寸深的培养液为好,静养20天,不喂食,不换水,每天保证16小时光照,20天后即可换掉容器中的培养液,注意检查培养基龟的背甲。观察,龟背基枝藻着床,繁殖的情况,如发现培养基龟的背甲上有大量的小绿毛点或小绿斑点。说明接种基本成功,接着转入常规培养。在常规培养期间,要保持培养液的温度。一般控制在最佳温度24℃±1℃为好。夏天要勤换培养液。每周1次或2次。要保持光照。乌龟喜欢散光。光照范围3100-4000勒支司为宜。日光照时间16小时以上,光照时间长,绿毛生长快,颜色绿。藻体粗。夏季中午阳光强,不可暴晒。但不能长期置于黑暗中,因为那样龟背基枝藻失去光合作用将停止生长,严重时会发白变黄甚至脱落,在常规培养期间,注意喂食,要定量、定质、定时。注意防止基龟生病。常规培养期为6-8个月。经过6-8个月的常规培养,由普通龟种,乌龟所培养出的绿毛龟即可达到观赏标准,其绿毛长度达到10cm以上。

珍稀绿毛龟快速培养新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珍稀绿毛龟快速培养新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珍稀绿毛龟快速培养新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珍稀绿毛龟快速培养新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珍稀绿毛龟快速培养新工艺.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珍稀绿毛龟快速培养新工艺,以普通龟为培养基龟,采集天然的龟背基枝藻与人工处理后的培养基龟同放入由水、红糖、维生素B1混合的培养液中培养,静养期内注意控制温度和光照,使龟背基枝藻迅速在培养基龟的背甲表面着床繁殖。静养期后再经68个月的常规培养,注意按时换培养液和适时投食,保证温度和光照,即可快速培养出成品绿毛龟。本发明操作简单,易行,培养周期短等,培养成本低,提高了绿毛龟的成品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