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拔冲沟取水头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海拔冲沟取水头部.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80924 U(45)授权公告日 2015.01.07CN204080924U(21)申请号 201420543766.X(22)申请日 2014.09.19E03B 3/04(2006.01)(73)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 610072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浣花北路一号(72)发明人张斌(74)专利代理机构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代理人许泽伟(54) 实用新型名称高海拔冲沟取水头部(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取水工程中使用的取水构筑物,尤其是一种高海拔冲沟取水头部。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高海拔、多泥沙地区。
2、的高海拔冲沟取水头部,包括河床和沿河床铺设的出水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间隔设置在河床上的挑流式取水格栅结构和暗涵式取水结构;所述挑流式取水格栅结构包括挑流鼻坎、倾斜格栅和取水沟,所述取水沟与出水管连通,所述挑流鼻坎和取水沟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倾斜格栅封盖在取水沟的开口处,并且倾斜格栅沿水流方向向下倾斜;所述暗涵式取水结构包括暗涵和滤层,所述暗涵设置在河床内并与出水管连通,所述暗涵的开口处位于冰冻线下,所述滤层封盖在暗涵开口处。(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10)授权公告。
3、号 CN 204080924 UCN 204080924 U1/1页21.高海拔冲沟取水头部,包括河床和沿河床铺设的出水管(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间隔设置在河床上的挑流式取水格栅结构(2)和暗涵式取水结构(3);所述挑流式取水格栅结构(2)包括挑流鼻坎(4)、倾斜格栅(6)和取水沟(5),所述取水沟(5)与出水管(1)连通,所述挑流鼻坎(4)和取水沟(5)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倾斜格栅(6)封盖在取水沟(5)的开口处,并且倾斜格栅(6)沿水流方向向下倾斜;所述暗涵式取水结构(3)包括暗涵(7)和滤层(8),所述暗涵(7)设置在河床内并与出水管(1)连通,所述暗涵(7)的开口处位于冰冻线下,。
4、所述滤层(8)封盖在暗涵(7)开口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海拔冲沟取水头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挑流鼻坎(4)沿水流方向向上倾斜。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海拔冲沟取水头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暗涵式取水结构(3)还包括支撑梁(10)和水平格栅(9),所述支撑梁(10)安装在暗涵(7)的开口处,所述水平格栅(9)安装在支撑梁(10)上,所述滤层(8)设置在水平格栅(9)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海拔冲沟取水头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暗涵(7)由外层的混凝土回填层(12)和内层的钢砼渠道(11)构成。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海拔冲沟取水头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层(8)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状。权 利 要 求。
5、 书CN 204080924 U1/3页3高海拔冲沟取水头部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取水工程中使用的取水构筑物,尤其是一种高海拔冲沟取水头部。背景技术0002 在我国西北西南地区的山区,多以山区冲沟作为主要水源,这里冲沟特指依靠山体雨水径流或山体岩隙水形成的山间溪流或河道,具有丰水期与枯水期水量差别大的的特点;特别对于电站施工供水、营地饮用水、移民安置点或小型集镇饮用水的地方,采用山区冲沟具有依靠重力自流节能,水质较好的特点。但是这些山区冲沟也存在以下不利于取水的特点:地势落差大而多变,冲沟的纵比降大;水流切深大,河谷陡峻,稳定性较强;流量、流速变化范围大;洪水期水流的挟砂量大,推。
6、移质多,颗粒粗;海拔普遍较高,在寒冷地区,水面不易形成稳定的冰盖,水馁冰多,冰期长;自然灾害,如滑坡、泥石流等出现的机会较多。0003 传统的冲沟取水常采用的方式有低坝取水及底格拦栅坝取水。这两种取水构筑物存在以下问题:渠道易被泥沙淤塞且不变清洗,不能保证连续工作;容易被冰冻;对植被的覆盖率均较高的冲沟,水流中夹杂的树枝棍棒容易使底格栏栅的栅格堵塞,需要一定的运行管理人员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检查;水流中的粗砂、细石子、砾石等颗粒物会堵塞格栅进水孔,降低进水量;水流爆发泥石流时会直接堵塞进水格栅、渠道以及后续沉砂池等,无法马上进行人工清理。实用新型内容0004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
7、种适用于高海拔、多泥沙地区的高海拔冲沟取水头部。0005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高海拔冲沟取水头部,包括河床和沿河床铺设的出水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间隔设置在河床上的挑流式取水格栅结构和暗涵式取水结构;0006 所述挑流式取水格栅结构包括挑流鼻坎、倾斜格栅和取水沟,所述取水沟与出水管连通,所述挑流鼻坎和取水沟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倾斜格栅封盖在取水沟的开口处,并且倾斜格栅沿水流方向向下倾斜;0007 所述暗涵式取水结构包括暗涵和滤层,所述暗涵设置在河床内并与出水管连通,所述暗涵的开口处位于冰冻线下,所述滤层封盖在暗涵开口处。0008 进一步的是,所述挑流鼻坎沿水流方向向上倾斜。00。
8、09 进一步的是,所述暗涵式取水结构还包括支撑梁和水平格栅,所述支撑梁安装在暗涵的开口处,所述水平格栅安装在支撑梁上,所述滤层设置在水平格栅上。0010 进一步的是,所述暗涵由外层的混凝土回填层和内层的钢砼渠道构成。0011 进一步的是,所述滤层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状。说 明 书CN 204080924 U2/3页4001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挑流鼻坎和倾斜格栅,水流中大量的推移质沿着挑流鼻坎抛射出,避免了大量的杂质穿过倾斜格栅进入取水沟,挑流鼻坎和倾斜格栅的配合可以极大的减少杂质的淤积;同时,当冬季倾斜格栅结冰后,可以通过位于冰冻线下的暗涵进行取水,这样整个取水结构既不需要要清。
9、淤,也无需除冰即可长期运行。附图说明0013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0014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纵断面示意图;0015 图3是图1的B-B线剖视图;0016 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水管1、挑流式取水格栅结构2、暗涵式取水结构3、挑流鼻坎4、取水沟5、倾斜格栅6、暗涵7、滤层8、水平格栅9、支撑梁10、钢砼渠道11、混凝土回填层12。具体实施方式0017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0018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河床和沿河床铺设的出水管1,还包括间隔设置在河床上的挑流式取水格栅结构2和暗涵式取水结构3;挑流式取水格栅结构2和暗涵式取水结构3的间距和数量应根据实际冲沟情况和取。
10、水要求而定0019 所述挑流式取水格栅结构2包括挑流鼻坎4、倾斜格栅6和取水沟5,所述取水沟5与出水管1连通,所述挑流鼻坎4和取水沟5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倾斜格栅6封盖在取水沟5的开口处,并且倾斜格栅6沿水流方向向下倾斜;挑流式取水格栅结构2具体的结构参见图2所示,水流经挑流鼻坎4被抛射出,水中大部分的推移质也随水流抛出而越过倾斜格栅6,避免堵塞倾斜格栅,同时倾斜格栅本身为倾斜状,推移质难以在上面聚集。这样就避免了大量的杂质穿过倾斜格栅进入取水沟。优选的是,0020 挑流鼻坎4沿水流方向向上倾斜,这样可以提高抛射距离。挑流鼻坎4角度需要结合当地水文资料进行设计。挑流式取水格栅结构2主要用于。
11、枯水期间的取水,较为合理的是布置在主流的暗涵式取水结构3末端,以及支流上设置。目的在与汛期不堵塞取水渠道或预沉池等构筑物,枯水期可尽可能多地截取水流,并在暗涵式取水结构3翻新滤层时确保取水保证率。0021 所述暗涵式取水结构3包括暗涵7和滤层8,所述暗涵7设置在河床内并与出水管1连通,所述暗涵7的开口处位于冰冻线下,所述滤层8封盖在暗涵7开口处。0022 为了提高暗涵式取水结构3的强度,如图3所示,所述暗涵式取水结构3还包括支撑梁10和水平格栅9,所述支撑梁10安装在暗涵7的开口处,所述水平格栅9安装在支撑梁10上,所述滤层8设置在水平格栅9上。所述暗涵7由外层的混凝土回填层12和内层的钢砼渠。
12、道11构成。滤层8的横截面可以设置为等腰梯形状。0023 所述暗涵式取水结构3的部署如下:测量取水点地形,取样分析汛期及枯水期典型水质,确定暗涵式取水结构3的设置面积、暗涵坡度、格栅间距、滤层级配。暗涵式取水结构3应根据取水量结合地形情况布置,可布置在主流及支流上,为提高取水保证率建议取水量计算出的取水面积应尽可能留有20的富余量。为确保暗涵7内水流不结冰,可根说 明 书CN 204080924 U3/3页5据地质情况,尽量将暗涵7埋设至冻土深度以下,并根据通滤层8的最大粒径不淤积流速情况,提高暗涵7坡度。暗涵式取水结构3主要用于两种工况。第一种工况是当汛期水量较大,推移质较多的情况,由于汛期水流中夹杂大量树叶树枝、泥沙等杂质,若直接进入倾斜格栅6会造成预沉池的淤积,因此汛期水流通过挑流式取水格栅结构2时,直接跃过倾斜格栅6落入下游中,大部分取水量由暗涵7取得。第二种工况是,当冬季表层水流结冰时,倾斜格栅6间隙容易结冰造成无法取水,此时由于暗涵式取水结构3的水平格栅9位于冰冻线下,通过滤料进入的水由于坡度设置的合理可以迅速汇入渠道形成足够水深流至预沉池。说 明 书CN 204080924 U1/2页6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80924 U2/2页7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80924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