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形防坠井盖.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554482 上传时间:2018-06-24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27.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197546.5

申请日:

2016.03.15

公开号:

CN205617431U

公开日:

2016.10.0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2D29/14

主分类号:

E02D29/14

申请人:

泉州博超实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黄万金

地址:

362800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前黄工业区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泉州市潭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1

代理人:

林丽英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形防坠井盖,包括方形基座和与方形基座连接可上下翻转的方形盖子,井盖还包含第一方形防坠板和第二方形防坠板,第一方形防坠板的一组对边设有第一卡钩,第二方形防坠板的一组对边设有第二卡钩;基座具有向下延伸的延伸壁,延伸壁内侧设有第一卡口和第二卡口,第一卡钩与第一卡口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卡钩与第二卡口对应设置。本实用新型带有一个方形防坠板,可以在井盖被损被盗的时候作为一个防护装置,防止行人或者行车落井,有效避免安全隐患,且结构简单,装卸方便,安全实用又便利。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方形防坠井盖,包括方形基座和与方形基座连接可上下翻转的方形盖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还包含第一方形防坠板和第二方形防坠板,所述第一方形防坠板的一组对边设有第一卡钩,所述第二方形防坠板的一组对边设有第二卡钩;所述基座具有向下延伸的延伸壁,所述延伸壁内侧设有第一卡口和第二卡口,所述第一卡口呈L形,包括竖向设置供所述第一卡钩由上至下划入的第一竖向槽,和横向设置供所述第一卡钩横向卡入的第一横向槽;所述第二卡口呈L形,包括竖向设置供所述第二卡钩由上至下划入的第二竖向槽,和横向设置供所述第二卡钩横向卡入的第二横向槽;所述第一卡钩与第一卡口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卡钩与第二卡口对应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形防坠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口和第二卡口设在延伸壁的不同深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形防坠井盖,其特征在于,同侧的所述第一横向槽和第二横向槽的方向相背向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形防坠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形防坠板一组对边的两边均设有两个第一卡钩,所述第二方形防坠板一组对边的两边均设有两个第二卡钩。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形防坠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形防坠板和第二方形防坠板均由球墨铸铁制成。

说明书

方形防坠井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井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全可靠的方形防坠井盖。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各种检查井或电缆井遍布在各条城市道路上,在完成检查井或电缆井后必须在其上覆盖井盖以免路人坠入而造成意外伤亡。现有的井盖结构比较单一,其大多为一个方形的铁盖,再把铁盖盖在井口以保证行人通行,但是,这种结构和材料的井盖很容易被盗或被损,在被盗后检查井或电缆井就的井口就完全暴露在道路上,这容易造成意外事故的发生,对行人和行车的安全构成威胁;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方形防坠井盖,能有效避免坠井事故发生,杜绝安全隐患,确保行人和行车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提供一种方形防坠井盖,包括方形基座和与方形基座连接可上下翻转的方形盖子,所述井盖还包含第一方形防坠板和第二方形防坠板,所述第一方形防坠板的一组对边设有第一卡钩,所述第二方形防坠板的一组对边设有第二卡钩;

所述基座具有向下延伸的延伸壁,所述延伸壁内侧设有第一卡口和第二卡口,所述第一卡口呈L形,包括竖向设置供所述第一卡钩由上至下划入的第一竖向槽,和横向设置供所述第一卡钩横向卡入的第一横向槽;所述第二卡口呈L形,包括竖向设置供所述第二卡钩由上至下划入的第二竖向槽,和横向设置供所述第二卡钩横向卡入的第二横向槽;

所述第一卡钩与第一卡口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卡钩与第二卡口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口和第二卡口设在延伸壁的不同深度。

进一步地,所述同侧的第一横向槽和第二横向槽的方向相背向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方形防坠板一组对边的两边均设有两个第一卡钩,所述第二方形防坠板一组对边的两边均设有两个第二卡钩。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方形防坠板和第二方形防坠板均由球墨铸铁制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方形防坠板,当盖子处于打开状态或被盗被损后,方形防坠板作为安全防护网,可挡住落下的人或物体,从而有效阻止坠井事故,确保行人和车辆安全,同时具有安装迅速,承载能力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未安装防坠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防坠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装防坠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基座,11、延伸壁,

12、第一卡口,121、第一竖向槽,122、第一横向槽,

13、第二卡口,131、第二竖向槽,132、第二横向槽;

2、盖子;

3、第一方形防坠板,31、第一卡钩;

4、第二方形防坠板,41、第二卡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方形基座1和与方形基座1连接可上下翻转的方形盖子2,井盖还包含第一方形防坠板3和第二方形防坠板4,当方形盖子2被打开或者损坏的时候,两个方形防坠板可以作为安全防护装置,挡住人或其他物体,有效避免坠井事故发生。第一方形防坠板3和第二方形防坠板4的一组对边分别设有第一卡钩31和第二卡钩41,卡钩可以将方形防坠板支撑固定在方形基座1上。方形基座1具有向下延伸的延伸壁11,延伸壁11内侧设有第一卡口12和第二卡口13,两个卡口都呈L形,第一卡口12和第一卡钩31对应设置,第二卡钩41和第二卡口13对应设置。第一卡口12包括竖向设置供第一卡钩31由上至下划入的第一竖向槽121,和横向设置供第一卡钩31横向卡入的第一横向槽122。第二卡口13包括竖向设置供第二卡钩41由上至下划入的第二竖向槽131,和横向设置供第二卡钩41横向卡入的第二横向槽132。竖向槽的上端贯通至延伸壁11的上端,横向槽用于支撑方形防坠板。

使用本井盖时,第一方形防坠板3通过第一卡钩31沿第一竖向槽121由上至下滑入第一横向槽122,接着朝第一横向槽122方向移动第一方形防坠板3,使第一卡钩31横向卡入第一横向槽122内,然后,第二方形防坠板4以同样的方法卡入第二横向槽132内。其中,两块方形防坠板既可以等高也可以分作上下两层,同侧的第一横向槽122和第二横向槽132的方向也有同时向右、同时向左、一左一右等多种组合,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卡口12和第二卡口13设在延伸壁11的不同深度,使得第一方形防坠板3和第二方形防坠板4上下错位放置,且两层之间无间隙,方形防坠板既不会轻易掀起又便于装卸,同侧的第一横向槽122和第二横向槽132的方向相背向设置,各自指向井口两边,使得第一方形防坠板3和第二方形防坠板4分别朝延伸壁11两侧卡入,如图3所示。这样整个井口的中间和两边都被覆盖,达到完全封挡井口的效果。

方形防坠板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设置为三个,甚至更多,卡入方式分为很多种,比如两个防坠板卡在同层,第三个在另一层,同时两个横向同向,一个反向,又或者三个防坠板都在同一高度且横向槽也指向同一边等等,有的设置方式会留有一条间隙,但是不影响行人行车的防坠效果。

其中,为了结构受力均衡,卡扣更牢固,第一方形防坠板3一组对边的两边均设有两个第一卡钩31,第二方形防坠板4一组对边的两边均设有两个第二卡钩41,即一块方形防坠板总共有四个卡钩,延伸壁11也要对应设有四个卡口。

优选地,第一方形防坠板3和第二方形防坠板4均由球墨铸铁制成,具有强度高、韧性大、耐磨的优点,承载力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方形防坠井盖.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方形防坠井盖.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方形防坠井盖.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方形防坠井盖.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方形防坠井盖.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形防坠井盖,包括方形基座和与方形基座连接可上下翻转的方形盖子,井盖还包含第一方形防坠板和第二方形防坠板,第一方形防坠板的一组对边设有第一卡钩,第二方形防坠板的一组对边设有第二卡钩;基座具有向下延伸的延伸壁,延伸壁内侧设有第一卡口和第二卡口,第一卡钩与第一卡口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卡钩与第二卡口对应设置。本实用新型带有一个方形防坠板,可以在井盖被损被盗的时候作为一个防护装置,防止行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