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约束混凝土的钢结构分隔墙构件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钢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约束混凝土的钢结构分隔墙构件。
背景技术
剪力墙是建筑结构中主要抗侧力构件,在结构抗震、抗风设计中应用广泛,传统的剪力
墙体系中,多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然而,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式需要大量木模板,对森
林资源造成破坏,对环境造成污染,并且大量的钢筋需要人工绑扎,人工制作仍占相当大的
比重,不符合工业化的生产方式,且节点区域处理起来较为复杂,在住宅体系中室内会有凸
角,给室内空间布局带来不便。此外,传统的住宅墙体系存在用钢量大、制作成本较高,制
作复杂、现场需要大量人工、施工难度大、及经济性能差的缺点,限制了传统结构的发展应
用。
钢结构建筑是一种新型的节能环保的建筑体系,是一种产业化的建筑体系,满足标准化
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的建筑工业化标准要求,被誉为21世纪的“绿
色建筑”之一,是一种节能环保型、能循环使用的建筑结构。如果将钢结构与混凝土结构有
效结合起来,研究一种新型的住宅墙结构,充分发挥混凝土和钢结构的优点,对目前建筑结
构体系中的缺点,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抗侧力构件存在用钢量大,制作复杂,现场需要大量人工,施工难度大及
经济性能差等缺点,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约束混凝土的钢结构分隔墙构件,该墙体结构用钢
量经济,构件制作简单,施工方便快捷,便于工业化生产,且能够提高生产施工的速度与质
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约束混凝土的钢结构分隔墙构件,包括至少一个墙体主体,所述墙体主体具有槽型
钢、侧边方钢管及至少两个墙体单元,每个墙体单元由两个竖向平行正对的带肋钢板组成。
各墙体单元,通过竖向设置的H型钢首尾依次连接。槽型钢位于首位次墙体单元的外侧,所
述槽型钢的一侧与首位次墙体单元固定连接,其开口侧背离首位次墙体单元。侧边方钢管位
于末位次墙体单元的外侧,侧边方钢管的一侧与末位次墙体单元固定连接。
优选地,各带肋钢板的肋条,均位于其所在墙体单元的内侧,且等间距竖向布置。所有
带肋钢板的左右两端均具有向内侧折弯形成的弯折部。
优选地,墙体主体有三个,各墙体主体的槽型钢开口侧,分别与中心方钢管的三个侧面
固定连接,形成T型结构的组合体。
优选地,墙体主体有四个,各墙体主体的槽型钢开口侧,分别与中心方钢管的四个侧面
固定连接,形成十字型结构的组合体。
优选地,两个T型结构的组合体,通过H型钢连接构成H形结构的新组合体。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的钢构件工厂
制作,现场装配施工,内部浇筑的混凝土为一整体,浇筑方便,无需支模,节省了大量模板,
保护了森林资源,不需要人工绑扎大量的钢筋,可实现工业化生产和装配化施工,极大的提
高了建筑速度。可改善混凝土与外墙脱粘等问题,实现混凝土与钢材协同化工作,组合作用
可靠,抗弯、抗压、抗剪承载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可靠。本实用新型既可作为竖向承重构件,
又作为抗侧力构件,布置灵活,可实现室内大空间,替代了部分内外墙体和分隔墙,节省材
料与降低建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约束混凝土的钢结构分隔墙构件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是图1某一部分的结构原理示意图,示出的是墙体单元。
图3是图1中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4是图1中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5是图1中本实用新型又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结合图1、图2和图3,一种约束混凝土的钢结构分隔墙构件,包括三个墙体
主体1,所述墙体主体1具有槽型钢11、侧边方钢管12及至少两个墙体单元13,每个墙体
单元13由两个竖向平行正对的带肋钢板131组成。所有带肋钢板131的左右两端,均具有向
内侧折弯形成的弯折部1312。各带肋钢板131的肋条1311均等间距竖向布置,位于其所在
墙体单元11的内侧,每个带肋钢板131的肋条1311数量相等,属于同一个墙体单元13的两
个带肋钢板131的肋条1311,正向一一对应。各墙体单元13,通过竖向设置的H型钢2首尾
依次连接,H型钢2的前翼板21的左右两侧,分别与其两侧的墙体单元13中前部的带肋钢
板131的侧面固定焊接,H型钢2的后翼板22的左右两侧,分别与其两侧的墙体单元13中
后部的带肋钢板131的侧面固定焊接。
所述槽型钢11位于首位次墙体单元13的外侧,槽型钢11的一侧与首位次墙体单元13
远离H型钢2的一侧固定焊接在一起,槽型钢11的开口侧背离首位次墙体单元13。侧边方
钢管12位于末位次墙体单元13的外侧,侧边方钢管12的一侧与末位次墙体单元远离H型钢
2的一侧固定焊接在一起。墙体主体1安装上述方式固定连接成型后,在其内部形成了至少
两个可以浇筑混凝土的空腔,同时,侧边方钢管12的内部空腔也可以浇筑混凝土。所述三个
墙体主体1的槽型钢开口侧,分别与竖向设置的中心方钢管3的三个侧面固定焊接,构成T
型结构的组合体。T型结构的组合体内可浇筑混凝土4,混凝土4可以是普通混凝土、高强混
凝土、轻骨料混凝土或自密实混凝土,用于钢结构建筑的分隔墙体。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钢构件工厂制作,现场装配施工,内部浇筑的混凝土为一整体,浇筑
方便,无需支模,节省了大量木模板,保护了森林资源,并且不需要大量钢筋的人工绑扎,
可实现工业化生产和装配化施工,极大的提高了建筑速度。可改善混凝土与外墙脱粘等问题,
实现混凝土与钢材协同化工作,组合作用可靠,抗弯、抗压、抗剪承载能力提高,产品质量
可靠。本实用新型既可作为竖向承重构件,又作为抗侧力构件,布置灵活,可实现室内大空
间,替代了部分内外墙体和分隔墙,节省材料与降低建造成本。
实施例2,结合图1、图2和图4,一种约束混凝土的钢结构分隔墙构件,包括四个墙体
主体1,所述墙体主体1具有槽型钢11、侧边方钢管12及至少两个墙体单元13,每个墙体
单元13由两个竖向平行正对的带肋钢板131组成。所有带肋钢板131的左右两端,均具有向
内侧折弯形成的弯折部1312。各带肋钢板131的肋条1311均等间距竖向布置,位于其所在
墙体单元11的内侧,每个带肋钢板131的肋条1311数量相等,属于同一个墙体单元13的两
个带肋钢板131的肋条1311,正向一一对应。各墙体单元13,通过竖向设置的H型钢2首尾
依次连接,H型钢2的前翼板21的左右两侧,分别与其两侧的墙体单元13中前部的带肋钢
板131的侧面固定焊接,H型钢2的后翼板22的左右两侧,分别与其两侧的墙体单元13中
后部的带肋钢板131的侧面固定焊接。
所述槽型钢11位于首位次墙体单元13的外侧,槽型钢11的一侧与首位次墙体单元13
远离H型钢2的一侧固定焊接在一起,槽型钢11的开口侧背离首位次墙体单元13。侧边方
钢管12位于末位次墙体单元13的外侧,侧边方钢管12的一侧与末位次墙体单元远离H型钢
2的一侧固定焊接在一起。墙体主体1安装上述方式固定连接成型后,在其内部形成了至少
两个可以浇筑混凝土的空腔,同时,侧边方钢管12的内部空腔也可以浇筑混凝土。所述四个
墙体主体1的槽型钢开口侧,分别与竖向设置的中心方钢管3的四个侧面固定焊接,构成十
字型结构的组合体。所述十字型结构的组合体的多个内部空腔可浇筑混凝土4,混凝土4可
以是普通混凝土、高强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或自密实混凝土,用于钢结构建筑的分隔墙体。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钢构件工厂制作,现场装配施工,内部浇筑的混凝土为一整体,浇筑
方便,无需支模,节省了大量木模板,保护了森林资源,并且不需要大量钢筋的人工绑扎,
可实现工业化生产和装配化施工,极大的提高了建筑速度。可改善混凝土与外墙脱粘等问题,
实现混凝土与钢材协同化工作,组合作用可靠,抗弯、抗压、抗剪承载能力提高,产品质量
可靠。本实用新型既可作为竖向承重构件,又作为抗侧力构件,布置灵活,可实现室内大空
间,替代了部分内外墙体和分隔墙,节省材料与降低建造成本。
实施例3,结合图1、图2和图5,一种约束混凝土的钢结构分隔墙构件,包括六个墙体
主体1,所述墙体主体1具有槽型钢11、侧边方钢管12及至少两个墙体单元13,每个墙体
单元13由两个竖向平行正对的带肋钢板131组成。所有带肋钢板131的左右两端,均具有向
内侧折弯形成的弯折部1312。各带肋钢板131的肋条1311均等间距竖向布置,位于其所在
墙体单元11的内侧,每个带肋钢板131的肋条1311数量相等,属于同一个墙体单元13的两
个带肋钢板131的肋条1311,正向一一对应。各墙体单元13,通过竖向设置的H型钢2首尾
依次连接,H型钢2的前翼板21的左右两侧,分别与其两侧的墙体单元13中前部的带肋钢
板131的侧面固定焊接,H型钢2的后翼板22的左右两侧,分别与其两侧的墙体单元13中
后部的带肋钢板131的侧面固定焊接。
所述槽型钢11位于首位次墙体单元13的外侧,槽型钢11的一侧与首位次墙体单元13
远离H型钢2的一侧固定焊接在一起,槽型钢11的开口侧背离首位次墙体单元13。侧边方
钢管12位于末位次墙体单元13的外侧,侧边方钢管12的一侧与末位次墙体单元远离H型钢
2的一侧固定焊接在一起。墙体主体1安装上述方式固定连接成型后,在其内部形成了至少
两个可以浇筑混凝土的空腔,同时,侧边方钢管12的内部空腔也可以浇筑混凝土。所述三个
墙体主体1的槽型钢开口侧,分别与竖向设置的中心方钢管3的三个侧面固定焊接,构成一
个T型结构。另外三个墙体主体1也按照上述的方式,连接构成另一个的T型结构。将两个
T型结构中间的墙体单元13的侧边方钢管12去掉,通过竖向设置的H型钢2将两者固定焊
接,形成H型结构的组合体。所述H型结构的组合体内可浇筑混凝土4,混凝土4可以是普
通混凝土、高强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或自密实混凝土,用于钢结构建筑的分隔墙体。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钢构件工厂制作,现场装配施工,内部浇筑的混凝土为一整体,浇筑
方便,无需支模,节省了大量木模板,保护了森林资源,并且不需要大量钢筋的人工绑扎,
可实现工业化生产和装配化施工,极大的提高了建筑速度。可改善混凝土与外墙脱粘等问题,
实现混凝土与钢材协同化工作,组合作用可靠,抗弯、抗压、抗剪承载能力提高,产品质量
可靠。本实用新型既可作为竖向承重构件,又作为抗侧力构件,布置灵活,可实现室内大空
间,替代了部分内外墙体和分隔墙,节省材料与降低建造成本。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
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