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挂钩式开启扇防脱结构及其防脱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挂钩式开启扇防脱结构及其防脱块.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40816 U(45)授权公告日 2014.12.24CN204040816U(21)申请号 201420471466.5(22)申请日 2014.08.20E06B 7/00(2006.01)E06B 3/38(2006.01)E04B 2/88(2006.01)(73)专利权人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地址 400039 重庆市高新区石桥铺渝州路十七号(72)发明人张栋(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代理人赵荣之(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挂钩式开启扇防脱结构及其防脱块(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挂钩式开启扇防脱结构及其防脱块,。
2、包括开启框和开启扇,所述开启扇利用其上的挂钩挂在开启窗横梁上,所述开启框上还设置有横梁和托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启框上还固定设置有用于防止开启扇脱落的防脱块,所述防托块包括用于固定在开启框上的立壁和用于压住开启扇挂钩的弯壁,所述防脱块弯壁的弯曲度与开启扇挂钩的弯曲度相同,所述防脱块的立壁与弯壁通过连接臂连接成一体式结构。本实用新型采用防脱块和开启扇挂钩型材圆弧一致的配合做法,通过弧形面接触弧形面而达到将扇料固定住并且保证开启顺畅,避免出现掉扇现象,杜绝安全隐患。(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
3、书3页 附图2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40816 UCN 204040816 U1/1页21.一种挂钩式开启扇防脱结构,包括开启框和开启扇,所述开启扇利用其上的挂钩挂在开启窗横梁上,所述开启框上还设置有横梁和托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启框上还固定设置有用于防止开启扇脱落的防脱块,所述防脱块包括用于固定在开启框上的立壁和用于压住开启扇挂钩的弯壁,所述防脱块弯壁的弯曲度与开启扇挂钩的弯曲度相同,所述防脱块的立壁与弯壁通过连接臂连接成一体式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钩式开启扇防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式开启扇防脱结构还包括批水板,所述批水板设置在防脱块上,具有防脱功能。3.根据权。
4、利要求2所述的挂钩式开启扇防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批水板上还设置有批水胶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钩式开启扇防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式开启扇防脱结构还设置有用于压住防脱块弯壁的限位块。5.一种挂钩式开启扇防脱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块包括用于固定在开启框上的立壁和用于压住开启扇挂钩的弯壁,所述防脱块弯壁的弯曲度与开启扇挂钩的弯曲度相同,所述防脱块的立壁与弯壁通过连接臂连接成一体式结构。权 利 要 求 书CN 204040816 U1/3页3一种挂钩式开启扇防脱结构及其防脱块 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开启扇防脱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隐框挂钩式开启扇防脱结构及其防脱块。背景技术0。
5、002 现有玻璃幕墙开启形式中常用的为铰链式、挂钩式两种。铰链式由于受五金铰链的限制较难实现大分格的开启,而挂钩式开启采用开启扇料上端带挂钩形式悬挂于铝合金横梁上,可以实现现大分格的开启。传统挂钩式开启防脱块为角铝直接打钉压在开启扇挂钩扇料上,施工条件变化多端,安装工人技术水平高低不齐,容易出现防脱块安装位置及精度不够而导致掉扇现象。0003 隐框形式玻璃幕墙外观整洁,表面平整,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之上。而开启扇的制作安装为幕墙工程中的重点项目,不仅要考虑开启扇的位置、大小、开启距离、通风量等等,还要考虑制作、安装、调试、使用等。但是大家都知道工程施工的前提是安全。现在工程中常用的开启扇主要是。
6、两种:挂钩式、铰链式。现在幕墙做为作为建筑的外围护结构,不仅仅要满足建筑的功能、使用等,更考虑外立面的美观效果,幕墙的分格都较大,铰链式开启形式又无法承重较大的分格,挂钩式的使用就越来越多,而挂钩式在加工安装过程中,横梁与框料、窗框与窗扇料的配合非常重要,而这些环节又大多是人工操作,人工操作就难免生产加工及安装出现误差,可是由于幕墙的精致和高精密性,幕墙挂钩槽口深度有限,当开关开启扇时候,有时的操作不当会形成窗执手为端点、窗风撑固定点为支点的杠杆原理,将幕墙窗扇整体往上推动,此时防脱块的作用就非常之大了,如果是传统的小角铝防脱或者是不设置防脱块的情况下,窗扇将脱钩掉落,高空中开启扇的掉落危险巨。
7、大。本防脱块较传统角铝防脱块另外的优点就是可使窗扇加工简化,传统角铝防脱块时,放置防脱块的位置要将窗扇料挂钩部分铣去,不仅加工麻烦,而且增加了成本造价。实用新型内容0004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挂钩式开启扇防脱结构及其防脱块,不仅简化了加工厂的生产加工流程,并且现场安装起来更加方便快捷,更重要的是大大的提高了幕墙开启扇的安全性。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0006 一种挂钩式开启扇防脱结构,包括开启框和开启扇,所述开启扇利用其上的挂钩挂在开启窗上,所述开启框上还设置有横梁和托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启框上还固定设置有用于防止开启扇脱落的防脱块,所述防脱块包。
8、括用于固定在开启框上的立壁和用于压住开启扇挂钩的弯壁,所述防脱块弯壁的弯曲度与开启扇挂钩的弯曲度相同,所述防脱块的立壁与弯壁通过连接臂连接成一体式结构。0007 进一步,所述挂钩式开启扇防脱结构还包括批水板,所述批水板设置在防脱块上。0008 进一步,所述批水板上还设置有批水胶条。说 明 书CN 204040816 U2/3页40009 进一步,所述挂钩式开启扇防脱结构还设置有用于压住防脱块弯壁的限位块。0010 一种挂钩式开启扇防脱块,包括用于固定在开启框上的立壁和用于压住开启扇挂钩的弯壁,所述防脱块弯壁的弯曲度与开启扇挂钩的弯曲度相同,所述防脱块的立壁与弯壁通过连接臂连接成一体式结构。00。
9、1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挂钩式开启扇防脱结构及其防脱块,采用防脱块和开启扇挂钩型材圆弧一致的配合做法,通过弧形面接触弧形面而达到将扇料固定住,不仅开启圆滑顺畅,而且避免出现掉扇现象,杜绝安全隐患。0012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0013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0014 图1。
10、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示意图;0015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装配图;0016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脱块的三维放样图。具体实施方式0017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0018 如图所示,一种挂钩式开启扇防脱结构,包括开启框8和开启扇7,所述开启扇利用其上的挂钩挂在开启窗上,所述开启框上还设置有横梁1和托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启 框上还固定设置有用于防止开启扇脱落的防脱块6,所述防脱块包括用于固定在开启框上的立壁和用于压住开启扇挂钩的弯壁,所述防脱块弯壁的弯曲度与开启扇挂钩的弯曲度相同,所述防。
11、脱块的立壁与弯壁通过连接臂连接成一体式结构。0019 本实施例中,所述挂钩式开启扇防脱结构还包括批水板3,所述批水板3设置在防脱块上6;所述批水板3上还设置有批水胶条5;所述挂钩式开启扇防脱结构还设置有用于压住防脱块弯壁的限位块4。0020 本实施例的挂钩式开启扇防脱块,包括用于固定在开启框上的立壁和用于压住开启扇挂钩的弯壁,所述防脱块弯壁的弯曲度与开启扇挂钩的弯曲度相同,所述防脱块的立壁与弯壁通过连接臂连接成一体式结构。0021 本实施例的挂钩式开启扇防脱结构及其防脱块,采用防脱块和开启扇挂钩型材圆弧一致的配合做法,通过弧形面接触弧形面而达到将扇料固定住,避免出现掉扇现象,杜绝安全隐患。00。
12、22 本实施例包含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工厂加工部分;第二部分是现场安装部分。窗扇与窗框部分首先由加工厂断料组角,在角部使用组角角码通过组角器挤压保证加工组角精度。组角完成后将玻璃面板通过注胶机浇注硅酮结构密封胶将玻璃板块粘接在铝合金说 明 书CN 204040816 U3/3页5窗扇料上。加工厂加工完毕后将开启扇料、框料、五金件等发往工地现场,现场根据开启框料前端定位边调整定位完毕后将开启框料固定于立柱、横梁上,后将开启扇料挂钩挂在横梁挂钩上,再安装防脱块、铝合金限位块、披水板等最后填塞泡沫棒打胶处理。此定位块安装方便,并且可根据窗扇大小选择防脱块的长短,达到安全可靠的目的。0023 本实施例。
13、结构具体加工和安装的步骤如下:0024 1)按照加工图纸和技术要求将铝合金开启框8和铝合金开启扇7在加工厂断料、组角成型,再将玻璃面板9通过结构胶粘接在铝合金开启扇7上;0025 2)现场将组角完成的铝合金开启框8根据定位安装在铝合金横梁1上;0026 3)铝合金开启扇7带粘接完毕的玻璃面板9悬挂在铝合金横梁1的挂钩上;0027 4)安装铝合金防脱块6和铝合金限位块4,本步骤中,利用不锈钢自攻钉10将防脱块6固定在开启框上;0028 5)将批水胶条(三元乙丙)5穿在加工好的铝合金批水板3上,通过螺钉固定在铝合金横梁1上;0029 6)安装铝合金托板2;0030 7)开启扇安装后调试没有问题后在铝合金批水板3与玻璃面板9的中间填充泡沫棒后打0031 硅酮密封胶处理。0032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说 明 书CN 204040816 U1/2页6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40816 U2/2页7图2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40816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