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门体的把手组件和具有其的冰箱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门体的把手组件和具有其的冰箱。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指出,冰箱在制冷的情况下,箱内负压严重,且门体面积大,从而导致用
户开门比较费力,不便于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在于提
出一种用于门体的把手组件,所述把手组件可助力开门,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把手组件的冰箱。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用于门体的把手组件,包括:第一轴,所述第一轴的两端
适于固定在所述门体上,把手和底座,所述底座固定在所述把手上,所述底座与所述第一
轴配合以使得所述把手在开门位置和复位位置之间相对所述第一轴可转动,第二轴,所述
第二轴的两端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扭簧,所述扭簧外套在所述第二轴上且所述扭簧的其中
一端与所述第一轴接触,滑轨组件,所述滑轨组件适于固定在所述门体上,顶块,所述顶
块沿前后方向可滑动地设在所述滑轨组件上,所述顶块的前端与所述底座配合,在所述把
手朝向所述开门位置转动时,所述底座与所述顶块配合以推动所述顶块向后移动且所述扭
簧挤压变形,所述扭簧复位以驱动所述把手朝向所述复位位置转动时所述底座带动所述顶
块向前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门体的把手组件,具有助力开门和便于操作的优点,解决了开
门费力的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滑轨组件上设有凸块,所述凸块适于与所述底座接触以限制所述把手
的转动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顶块的前端设有配合槽,所述配合槽的前侧具有开口,所述底座上设
有配合块,所述配合块的后端从所述开口伸入所述配合槽,在所述把手朝向所述开门位置
转动时,所述底座与所述顶块接触以推动所述顶块向后移动,在所述把手朝向所述复位位
置转动时,所述配合块的后端与所述配合槽的前表面接触以推动所述顶块向前移动。
具体地,所述顶块为两个,所述滑轨组件包括两个滑轨,两个所述顶块与所述两个滑
轨一一对应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为两个,所述两个滑轨位于两个所述底座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轴的两端分别穿过相应侧的所述底座和所述滑轨。
具体地,把手组件还包括固定盒,所述第一轴和所述滑轨组件固定在所述固定盒上,
所述固定盒适于固定在所述门体上。
进一步地,把手组件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设在所述固定盒上且所述盖板位于所述滑
轨组件和所述顶块的外侧,所述盖板和所述固定盒之间限定出伸出孔,所述把手朝向所述
开门位置转动时,所述顶块的后端伸出所述伸出孔。
具体地,所述底座和所述把手之间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冰箱,包括:箱体、门体和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用
于门体的把手组件,门体设在箱体上以打开或关闭箱体,门体上设有安装槽,把手组件设
在安装槽内,在把手朝向开门位置转动时,顶块向后移动且顶块的后端止抵在箱体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冰箱,通过设置上述第一方面的用于门体的把手组件,可轻松的打
开门体。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
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把手组件安装在门体上的示例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把手组件的爆炸图;
图3是图2中圈示A处的放大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把手组件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沿B-B线的剖视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把手组件处于复位位置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把手组件处于开门位置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把手组件100;
第一轴1;把手2;底座3;配合块31;第二轴4;
扭簧5;滑轨61;凸块62;顶块7;配合槽71;
固定盒8;盖板9;
门体10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
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
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
制。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
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
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
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
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
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可应用于性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下面参考图1-图7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门体101的把手组件
100。该把手组件100安装在门体101上,可以理解的是,门体101适于安装在箱体上以打
开或关闭箱体,用户可以使用把手组件100开门。
如图1-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门体101的把手组件100,
包括:第一轴1、把手2、底座3、第二轴4、扭簧5、滑轨组件和顶块7。
具体地,第一轴1的两端适于固定在门体101上,底座3固定在把手2上,底座3与
第一轴1配合以使得把手2在开门位置和复位位置之间相对第一轴1可转动,也就是说,
把手2在开门位置和复位位置之间转动均是相对于第一轴1转动。
参考图3,第二轴4的两端固定在底座3上,具体而言,底座3在相对第一轴1旋转时,
第二轴4也会以第一轴1为中心相对第一轴1旋转。
扭簧5外套在第二轴4上且扭簧5的其中一端与第一轴1接触,参考图3,具体而言,
底座3在旋转时,第二轴4会随着底座3转动,这样,扭簧5也会随着第二轴4相对第一
轴1转动,在转动的过程中,由于扭簧5的其中一端与第一轴1接触,从而扭簧5会逐渐
产生一定的扭转力。可以理解的是,扭簧5的另一端可以固定在底座3或者滑轨组件上。
滑轨组件适于固定在门体101上,顶块7沿前后方向可滑动地设在滑轨组件上,顶块7
的前端与底座3配合,在把手2朝向开门位置转动时,底座3与顶块7配合以推动顶块7
向后移动且扭簧5挤压变形,扭簧5复位以驱动把手2朝向复位位置转动时底座3带动顶
块7向前移动。
参考图6和图7,在用户驱动把手2朝向开门位置转动时,底座3相对第一轴1旋转,
底座3的一端会与顶块7的前端配合,在旋转的过程中,底座3的一端向后运动,从而带
动顶块7整体相对滑轨组件向后运动,顶块7的后端可以伸出门体以止抵在箱体上从而将
门体101顶开,实现助力开门、轻松开门的目的,此时,由于扭簧5固定在第二轴4上且
扭簧5的一端与第一轴1接触,从而在旋转的过程中扭簧5挤压变形,扭簧5具有一定的
变形力。
在用户松开把手2后,扭簧5借助变形力复位从而带动第二轴4转动以驱动把手2朝
向复位位置转动,此时,底座3带动顶块7向前移动,以实现把手2、底座3、顶块7的复
位,达到操作便捷的目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门体101的把手组件100,具有助力开门和便于操作的优
点,解决了开门费力的问题,同时把手组件100的结构和原理简单、可靠,保证把手组件
100的可靠运行和低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滑轨组件上设有凸块62,凸块62适于与底座3接触以
限制把手2的转动角度,具体而言,参考图7,在把手2带动底座3旋转到一定程度后,
底座3会止抵在滑轨组件的凸块62上,从而限制了把手2的继续转动,以保证把手2和底
座3在一定的角度范围内旋转,保证使用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2和图3,顶块7的前端设有配合槽71,配合
槽71的前侧具有开口,底座3上设有配合块31,配合块31的后端从开口伸入配合槽71,
在把手2朝向开门位置转动时,底座3与顶块7接触以推动顶块7向后移动,此时,配合
块31与配合槽71的配合可以进一步稳定顶块7的运动轨迹,且保证顶块7不从滑轨组件
上脱落,提高了工作稳定性;在把手2朝向复位位置转动时,在扭簧5变形力的带动下,
底座3会朝着复位位置旋转,此时,底座3旋转带动配合块31运动,配合块31的后端与
配合槽71的前表面接触以推动顶块7向前移动,以使得顶块7顺利的复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顶块7为两个,滑轨组件包括两个滑轨61,两个顶块
7与两个滑轨61一一对应配合,参考图2,一个顶块7和一个滑轨61可以设置在把手2的
一端,另一个顶块7和另一个滑轨61可以设置在把手2的另一端,这样,在把手2朝向开
门位置转动时,两个顶块7同时顶出,从而保证了助力开门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参考图2,底座3为两个,两个滑轨61位于两个底座3之间,这样,可使
得两个底座3之间的工作互不影响,保证把手组件100的工作稳定性,例如,当一个底座
3损坏不能与顶块7配合工作时,即使只有另一个底座3与其中一个顶块7配合顶出,也
可以保证门体101的打开。
进一步地,第一轴1的两端分别穿过相应侧的底座3和滑轨61,参考图3,也就是说,
两个滑轨61和两个底座3都设置在第一轴1上,从而便于把手组件100的安装和工作的协
调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把手组件100还包括固定盒8,第一轴1和滑轨组件固
定在固定盒8上,固定盒8适于固定在门体101上,这样,固定盒8可以对第一轴1和滑
轨组件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保证把手组件100工作的稳定性,同样也可以使得第一轴1
和滑轨组件不发生移位和偏移,同时便于将把手组件100安装至门体101上。
进一步地,参考图2,把手组件100还包括盖板9,盖板9设在固定盒8上且盖板9位
于滑轨组件和顶块7的外侧,盖板9和固定盒8之间限定出伸出孔,把手2朝向开门位置
转动时,顶块7的后端伸出伸出孔,这样,伸出孔将顶块7限定在一定的空间内移动,避
免顶块7在移动的过程中发生移位和偏移,保证门体101的准确打开,同时通过设置盖板
9,可以提高把手组件100的外观美观性,同时可以避免外界杂质进入到顶块7和滑轨组件
之间而影响顶块7的滑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5,底座3和把手2之间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
这样,可有效地增加底座3和把手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从而在把手2旋转的过程中,可
带动底座3稳定地旋转。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方面的冰箱,包括:箱体、门体101和根据本实用新型第
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门体101的把手组件100,门体101设在箱体上以打开或关闭箱体,
门体101上设有安装槽,把手组件100设在安装槽内,在把手2朝向开门位置转动时,顶
块7向后移动且顶块7的后端止抵在箱体上,从而起到助力打开门体101的作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冰箱,通过设置上述第一方面的用于门体101的把手组件
100,可轻松的打开门体101。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
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
“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
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
“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
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
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
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
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
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
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
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
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
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
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
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