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轮移动登高作业平台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登高作业平台,尤其涉及两轮移动的登高作业平台。
背景技术
岸桥、装、卸船机以及其他钢结构部件在室外涂装、焊接等作业时需要借助
登高斜梯或者移动平台。实际使用中,登高斜梯作业半径太小且自重较重,频繁
变更作业点,费时、费力。移动平台虽能满足机动作业,但是,利用无级升降装
置费用过高,经济性差。若底部采用脚轮(两个定向、两个万向带刹车),脚轮与
地面接触面积过小,地面不平还会导致三个脚轮支撑整个平台,稳定性差,施工
人员上、下平台作业时平台极易出现滑移、摇晃。施工人员操作不当,忘记刹车
时使用极不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以下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简要概述以提供对这些方面的基本理解。此概述
不是所有构想到的方面的详尽综览,并且既非旨在指认出所有方面的关键性或决
定性要素亦非试图界定任何或所有方面的范围。其唯一的目的是要以简化形式给
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一些概念以为稍后给出的更加详细的描述之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两轮移动登高作业平台,
可灵活移动,又能确保人员上下作业平台时不会出现滑移,有效保证工作的安全
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两轮移动登高作业平台,
包括主体结构、车轮、顶升架、连杆机构、撬杠,顶升架和主体结构之间用套管
连接,顶升架在套管中上下滑动,顶升架中设有自锁装置,当顶升架达到顶升点
位置,自锁装置内部弹簧将锁杆弹出插入两侧固定板中达到锁定状态,连杆机构
将主体结构与顶升架连接,通过可转动的撬杠快速支撑起平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两轮移动登高作业平台的一实施例,主体结构包括斜梯和
栏杆,其中斜梯踏步是薄壁折弯板,主体结构的底部设置了防倾覆的支撑跨度结
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两轮移动登高作业平台的一实施例,顶升架集成一侧平台
支腿,顶升架在平台作业时放下以支撑平台,平台移动时顶升架收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两轮移动登高作业平台的一实施例,两轮移动登高作业平
台还设有扶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两轮移动登高作业平台的一实施例,在扶手和撬杠上均安
装防滑橡胶把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两轮移动登高作业平台的一实施例,平台还设有调整装置,
通过调整螺杆高度确保平台与地面紧密接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两轮移动登高作业平台的一实施例,连杆机构包括第一段
连杆、第二段连杆、上支座和下支座,第一段连杆通过下支座与主体结构连接,
第二段连杆通过套管与顶升架相连,套管旋转带动第一段连杆和第二段连杆实现
顶升架相对于主体结构的上下运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两轮移动登高作业平台的一实施例,撬杠通过销轴与连杆
机构的上支座连接,撬杠绕销轴转动,支起顶升架后将撬杠旋转收起。
本实用新型对比现有技术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两轮可灵
活机动移动的登高作业平台。该平台由主体结构、顶升架、连杆、车轮、栏杆等
部件组成。为使用安全性,确保平台足够的刚性,平台自重较重,车轮放置于平
台中间重心位置,移动过程中由车轮负载平台自重,灵活、方便,如同两轮推车。
作业时将顶升架放下,四脚支撑平台,车轮悬空,人员上、下作业平台不会出现
滑移,有效地保证了工作的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A和1B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两轮移动登高作业平台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
图。
图2示出了顶升架的结构图。
图3示出了自锁装置的结构图。
图4示出了连杆结构的结构图。
图5A和5B示出了调整装置的结构图。
图6、图7A至7C示出了顶升架支撑平台的过程示意图。
图8示出了平台移位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结合以下附图阅读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之后,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实
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在附图中,各组件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并且具有类
似的相关特性或特征的组件可能具有相同或相近的附图标记。
本实施例的两轮移动登高作业平台包括主体结构1、连杆2、车轮3、调整装
置4、顶升架5、扶手6、撬杠7。主体结构1具有防倾覆的功能,其包括斜梯和
栏杆,其中斜梯踏步采用薄壁折弯板,轻便使用。主体结构1的底部加宽处理,
增加了平台底部支撑跨度,整体稳定性高。
顶升架5具有自锁功能。如图2所示,集成一侧平台支腿,平台作业时放下
用于支撑平台,移动平台时收起。与平台立柱采用套管及连接板组件23焊接固定,
顶升架的主体24在套管中可上、下滑动,行程为顶升点与支架收起间的距离,即
固定板22上、下圆心距。图3中的自锁装置的锁杆32在内置弹簧31的作用下,
达到顶升点后自动弹出(如图3中的状态1),固定板及套管约束顶升架支撑平台。
收起时,捏住自锁杆手柄33压缩弹簧31,锁杆32缩到两侧固定板内侧上、下滑
动(如图3中的状态2)。达到收起支架位置,弹簧31作用下将锁杆32弹出,顶
升架玄感在固定板上(如图3中的状态3)。
在扶手上安装防滑橡胶把手25,附着力强。车轮3是两轮实心橡胶论坛,移
动、转向灵活方便,通过性强,不受恶劣作业环境影响,移动平台如同两轮推车。
连杆机构如图4所示,包括上支座41、第一段连杆43、第二段连杆42、下
支座44,连杆机构是实现顶升架支起平台的关键部件。第一段连杆43的一端与
主体结构通过下支座44连接,第二段连杆42的一端与顶升架通过上支座41相连。
套管45旋转带动第一段连杆43和第二段连杆42实现顶升架相对主体结构的上、
下运动。
撬杠的作用是轻松搬起顶升架,通过销轴与连杆机构的上支座41连接,撬杠
7可绕销轴转动,支起顶升架5,从而快速撑起平台,操作简单省力,之后可将撬
杠7旋转收起,不占用空间。
如图5所示,调整装置4包括支架51、支腿52、摇手53、螺套54和橡胶垫
55,通过调整螺杆高度,确保地面不平时仍能紧贴地面,避免因平台摇晃产生安
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的两轮移动登高作业平台的具体操作如下。
1、作业时,将两轮移动平台移动至作业区域,捏住自锁杆手柄压缩弹簧,锁
杆收缩到两侧固定板内.
2、如图6和图7A至7C所示,板起撬杠使顶升架往下运动,撬动平台达到
顶升点后,弹簧的作用下自锁杆自动弹出插入固定板内,车轮悬空,顶升架支撑
住平台。
3、调整底部调整装置螺杆,使橡胶垫与地面紧密接触,确保平台不摇晃。
4、利用斜梯登高至作业平台面进行作业。平台移位前,施工人员下行至地面,
避免载人移位。
5、如图8所示,平台移位时,先收起调整装置,再捏住自锁杆手柄压缩弹簧,
锁杆收缩到两侧固定板内,平台受自重作用下向下,顶升架相对上移,轻压扶手,
自锁杆越过固定板自动弹出,受固定板约束,顶升架挂在固定板上,移动平台。
提供对本公开的先前描述是为使得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皆能够制作或使用本
公开。对本公开的各种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都将是显而易见的,且本文中
所定义的普适原理可被应用到其他变体而不会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由此,
本公开并非旨在被限定于本文中所描述的示例和设计,而是应被授予与本文中所
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征相一致的最广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