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防护门的安装结构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护门,尤其涉及医用防护门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X射线会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医院放射科饿检查室的门均会
采用上述能阻挡X射线的防护门,现有防护门均采用铰链与门框连接,
铰链安装费时费力,且由于防护门的重量较重,并且防护门需要经常
开关,在防护门长期使用过程中铰链受力变形,由此导致防护门整体
倾斜,防护门与门框之间留有缝隙,导致X射线会从缝隙射出门外,
从而出现“漏线”现象。另外现有防护门的结构强度差,大大影响了
防护门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问题,进行了研究改进,提供一种医用防
护门的安装结构,具有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医用防护门的安装结构,包括门框,防护门通过轴承组件与
所述门框活动连接,使所述防护门以轴承组件为旋转点作旋转运动;
所述防护门的具体结构如下:
包括前后相对布置的镀锌管门框组件,各对镀锌管门框组
件之间通过多根第一镀锌连接管连接,所述镀锌管门框组件由两根第
一水平镀锌管及两根第一垂直镀锌管围合形成矩形框架体,于一对第
一垂直镀锌管之间连接一对第二水平镀锌管,在一对第二水平镀锌管
之间还连接第二垂直镀锌管;
所述轴承组件的具体结构如下:
包括安装于门框内的轴承座,轴的一端与所述轴承座配合,
所述轴的另一端伸入套筒内,于所述套筒内设置与轴另一端抵接的弹
簧,于所述轴伸入套筒的一端沿水平方向延伸形成定位柱,所述定位
柱与轴连接形成一体,于所述套筒上开设开口,所述定位柱伸出所述
开口并与开口的端面抵接。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
于所述第一水平镀锌管与第一垂直镀锌管的连接处还连接第二
镀锌连接管,所述第二镀锌连接管的一端与第一垂直镀锌管连接,所
述第二镀锌连接管的另一端与第一水平镀锌管连接;
于所述防护门的外围还顺序设置复合板、铅板及不锈钢板,所述
复合板的厚度为6~7mm,所述不锈钢板的厚度为1~1.2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采用轴与轴承座连
接的方式,其使用寿命长,在长时间使用后保证防护门整体保持水瓶,
避免防护门与门框之间留有缝隙导致的漏线现象,同时通过采用多根
镀锌管连接方式大大提高了防护门的结构强度,提高了防护门的整体
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轴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门框;2、轴承座;201、装配孔;3、防护门;31、第
一水平镀锌管;32、第一镀锌连接管;33、第二镀锌连接管;34、第
二水平镀锌管;35、第二垂直镀锌管;36、第一垂直镀锌管;4、套
筒;41、轴;42、定位柱;43、弹簧;44、开口;5、复合板;6、铅
板;7、不锈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医用防护门的安装结构包括门框1,防护门3通过
轴承组件与门框1活动连接,使防护门以轴承组件为旋转点作旋转运
动。
如图1、图2所示,上述防护门3的具体结构如下:包括前后相
对布置的镀锌管门框组件,各对镀锌管门框组件之间通过多根第一镀
锌连接管32连接,镀锌管门框组件由两根第一水平镀锌管31及两根
第一垂直镀锌管36围合形成矩形框架体,于一对第一垂直镀锌管31
之间连接一对第二水平镀锌管34,在一对第二水平镀锌管34之间还
连接第二垂直镀锌管35。于第一水平镀锌管31与第一垂直镀锌管36
的连接处还连接第二镀锌连接管33,第二镀锌连接管33的一端与第
一垂直镀锌管36连接,第二镀锌连接管33的另一端与第一水平镀锌
管36连接。于防护门3的外围还顺序设置复合板5、铅板6及不锈
钢板7,复合板5的厚度为6~7mm,不锈钢板7的厚度为1~1.2mm。
如图3所示,轴承组件的具体结构如下:包括安装于门框1内的
轴承座2,轴41的一端与轴承座2配合,轴41的另一端伸入套筒4
内,于套筒4内设置与轴41另一端抵接的弹簧43,于轴41伸入套
筒4的一端沿水平方向延伸形成定位柱42,定位柱42与轴41连接
形成一体,于套筒4上开设开口44,定位柱42伸出开口44并与开
口44的端面抵接。上述带有轴41的套筒4是连接在镀锌管门框组件
中。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在实际安装过程中由于轴承座2安装于门框1内,将带有轴41
的套筒4及防护门3安装在门框1内,使轴41伸出套筒4的一端伸
入轴承座2内,如图3箭头方向所示,防护门3可沿圆周方向打开或
关闭。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
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
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