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偏采油井口防喷装置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喷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可调偏采油井口防喷装置。
背景技术
防喷器是用于试油、修井、完井等作业过程中关闭井口,防止井喷事故发生,将全封和半封两种功能合为一体,具有结构简单,易操作,耐高压等特点,是油田常用的防止井喷的安全密封井口装置,但现有的防喷器因此光杆长期保持在高摩擦阻力下工作,导致抽油机拉动光杆的负荷很大,也加快了光杆和密封环的磨损,由于光杆偏、负荷重,经常发生光杆断落井造成喷油污染,不仅污染了环境,增加管理难度及工作量,而且造成频繁停井甚至躺井,导致产量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可调偏采油井口防喷装置,通过调偏器和调偏球头,使井口与光杆同心,保持光杆对中,增强了光杆调偏效果。
其技术方案是:包括防喷器上体、密封圈、浮动式防喷柱塞、锁帽、防喷环、防喷器下体、调偏装置,在光杆的外侧套有防喷器下体,在防喷器下体的上部连接有防喷器上体,在防喷器上体的中部内侧设有浮动式防喷柱塞,在防喷器上体中部外侧设有转动手柄,在防喷器下体的中部连接有锁帽,在防喷器下体的内侧安装有防喷环,在防喷器下体的下部连接调偏装置,调偏装置包括盘根压帽、盘根、压帽、调偏球头、球头座、调偏器、卡箍头,在盘根压帽下侧为盘根,在盘根的右侧设有调偏球头,在调偏球头的下侧为球头座,调偏球头的右侧设有压帽,在压帽的下侧设有调偏器,在调偏器的下方设有卡箍头。
上述的浮动式防喷柱塞与防喷器上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浮动式防喷柱塞与防喷器下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上述的压帽压在调偏球头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调偏装置上设有调偏器和轴向摆动调偏球头,通过径向拉动调偏器和轴向摆动调偏球头,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上使井口与光杆同心,保持光杆对中,减少光杆断落井造成喷油污染环境,降低管理难度及工作量,且设置光杆扶正轴套和浮动式防喷柱塞,使防喷环在正常的抽油作业时与光杆处于非摩擦状态,减小抽油机的负荷和光杆及密封环的磨损。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调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上图中:光杆1、防喷器上体2、密封圈3、转动手柄4、浮动式防喷柱塞5、锁帽6、防喷环7、防喷器下体8、调偏装置9、盘根压帽9.1、盘根9.2、压帽9.3、调偏球头9.4、球头座9.5、调偏器9.6、卡箍头9.7。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包括防喷器上体2、密封圈3、浮动式防喷柱塞5、锁帽6、防喷环7、防喷器下体8、调偏装置9,在光杆1的外侧套有防喷器下体8,在防喷器下体8的上部连接有防喷器上体2,在防喷器上体2的中部内侧设有浮动式防喷柱塞5,在防喷器上体2中部外侧设有转动手柄4,在防喷器下体8的中部连接有锁帽6,在防喷器下体8的内侧安装有防喷环7,在防喷器下体8的下部连接调偏装置9,调偏装置9包括盘根压帽9.1、盘根9.2、压帽9.3、调偏球头9.4、球头座9.5、调偏器9.6、卡箍头9.7,在盘根压帽9.1下侧为盘根9.2,在盘根9.2的右侧设有调偏球头9.4,在调偏球头9.4的下侧为球头座9.5,调偏球头9.4的右侧设有压帽9.3,在压帽9.3的下侧设有调偏器9.6,在调偏器9.6的下方设有卡箍头9.7。
其中,浮动式防喷柱塞5与防喷器上体2之间设置有密封圈3,浮动式防喷柱塞5与防喷器下体8之间设置有密封圈3,所述的压帽9.3压在调偏球头9.4上。
在调偏装置上设有调偏器和轴向摆动调偏球头,通过径向拉动调偏器和轴向摆动调偏球头,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上使井口与光杆同心,保持光杆对中,减少光杆断落井造成喷油污染环境,降低管理难度及工作量,且设置光杆扶正轴套和浮动式防喷柱塞,使防喷环在正常的抽油作业时与光杆处于非摩擦状态,减小抽油机的负荷和光杆及密封环的磨损。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能利用上述阐述的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加以修改或将其修改为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进行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置换,尽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