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桩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桩基础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由钢管桩和管桩组成的组合桩。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建筑施工领域科学技术的发展,管桩,即高强度钢筋混凝土管桩由于具有单
桩承载力高、沉桩质量可靠、工程造价便宜而在建筑施工时广泛应用。
管桩一般打入地下,其上端与钢管桩锚接。目前,将管桩打入地下一般采用击打法,这
样,就会对管桩产生以下影响:由于击打的冲击力大,并且击打的次数多,管桩在击打端有
可能发生崩裂和碎落,影响管桩的使用性能。
另外,由于管桩与钢管桩截面都是圆形,双方难以定位,使得锚接过程需多次调整,延
长了锚接时间,从而降低了施工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抗击打能力强且在锚接时可以定位的组合
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组合桩,包括钢管桩和内部埋设有钢筋结构的
管桩;所述钢管桩与管桩锚接;所述钢筋结构包括多根轴向设置且沿圆周方向排列的钢筋,
钢筋结构从管桩的端面延伸至另一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结构靠近钢管桩的一端设有
螺旋形的螺旋环向箍筋,螺旋环向箍筋缠绕并固定连接在钢筋结构上。
所述钢筋结构靠近钢管桩的一端缠绕并固定连接有碳纤维条。
所述管桩靠近钢管桩的一端和钢管桩上设有相互配合以使钢管桩和管桩在锚接时定位的
定位结构。
所述定位结构包括设在管桩端面上的定位柱和设在钢管桩端面上且与定位柱对应位置处
的定位孔;定位柱插接在定位孔内。
所述管桩靠近钢管桩的一端的中部设有支撑柱,支撑柱与管桩连为一体,支撑柱由管桩
的内部延伸至管桩的外部,支撑柱插接入钢管桩的中空部。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钢筋结构设有螺旋形的螺旋环向箍筋,螺旋环向箍筋缠绕钢筋结构这种内部结构
可以在管桩的轴线方向可弹性伸缩,对比之前的管桩内部结构,提高了的管桩的强度和韧性,
从而提高了管桩的抗击打能力,这样,在打桩时,可避免管桩发生崩裂和碎落。
2.由于钢筋结构靠近钢管桩的一端缠绕并固定连接有碳纤维条,这样,相当于管桩内部
混合了碳纤维条结构,碳纤维具有较高的强韧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管桩的强度和韧性,从
而提高了管桩的抗击打能力。
3.由于在管桩端部和钢管桩端部设有定位结构,这样,在管桩与钢管桩锚接时,可以快
速定位,从而提高了锚接效率。
4.由于在管桩靠近钢管桩的一端的中部设有支撑柱,支撑柱插接入钢管桩的中空部,这
样,支撑柱起到辅助支撑钢管桩的作用,使组合桩锚接更牢靠,从而提高了组合桩的使用性
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组合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组合桩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组合桩中的钢筋结构的示意图。
其中:
1、钢管桩;2、管桩;3、钢筋结构;4、螺旋环向箍筋;5、碳纤维条;6、定位柱;7、
定位孔;8、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参见附图1至附图3所示,一种组合桩,包括钢管桩1和内部埋设有钢筋结构3的管桩
2;所述钢管桩1与管桩2锚接;所述钢筋结构3包括多根轴向设置且沿圆周方向排列的钢筋,
钢筋结构3从管桩2的端面延伸至另一端面;所述钢筋结构3靠近钢管桩1的一端设有螺旋
形的螺旋环向箍筋4,螺旋环向箍筋4缠绕并固定连接在钢筋结构3上。
所述钢筋结构3靠近钢管桩1的一端缠绕并固定连接有碳纤维条5。
所述管桩2靠近钢管桩1的一端和钢管桩1上设有相互配合以使钢管桩1和管桩2在锚
接时定位的定位结构。
所述定位结构包括设在管桩2端面上的定位柱6和设在钢管桩1端面上且与定位柱6对
应位置处的定位孔7;定位柱6插接在定位孔7内。
所述管桩2靠近钢管桩1的一端的中部设有支撑柱8,支撑柱8与管桩2连为一体,支
撑柱8由管桩2的内部延伸至管桩2的外部,支撑柱8插接入钢管桩1的中空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的实施示例,不能因此即局限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
围,对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凡运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做出的其他各
种相应的改变都应属于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