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合金板材及其制造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铜合金板材及其制造方法.pdf(2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080347 A(43)申请公布日 2013.05.01CN103080347A*CN103080347A*(21)申请号 201180041296.6(22)申请日 2011.08.292010-191534 2010.08.27 JPC22C 9/00(2006.01)C22C 9/01(2006.01)C22C 9/02(2006.01)C22C 9/04(2006.01)C22C 9/05(2006.01)C22C 9/06(2006.01)C22C 9/10(2006.01)C22F 1/08(2006.01)H01B 1/02(2006.01)C22。
2、F 1/00(2006.01)(71)申请人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地址日本东京都(72)发明人金子洋 佐藤浩二 矶松岳己江口立彦(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代理人丁香兰 庞东成(54) 发 明名称铜合金板材及其制造方法(57)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铜合金板材及其制造方法,所述铜合金板材在弯曲加工性方面优异、并具有优异的强度,适用于电气电子设备用的引线框架、连接器、端子材料等;以及汽车车载用等的连接器及端子材料、继电器、开关等,该铜合金板材合计含有0.051.0质量%的Cr、Zr、Ti中的至少一种,剩余部分由铜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并且在利用EBSD测定的晶体取向分。
3、析中,Cube取向001的面积率为5%以上且70%以下,维氏硬度为120以上。(30)优先权数据(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3.02.26(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PCT/JP2011/069466 2011.08.29(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12/026611 JA 2012.03.01(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22页 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22页 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 CN 103080347 ACN 103080347 A1/2页21.一种铜合金板材,其是合计含有0.05质量%。
4、1.0质量%的Cr、Zr、Ti中的至少一种,剩余部分由铜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的铜合金板材,其特征在于,在利用EBSD测定的晶体取向分析中,Cube取向001的面积率为5%以上且70%以下,维氏硬度为120以上。2.一种铜合金板材,其是合计含有0.05质量%1.0质量%的Cr、Zr、Ti中的至少一种,且合计含有0.005质量%1.0质量%的选自由Sn、Zn、Si、Ag、Mn、B、P、Mg、Ni、Co以及Hf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剩余部分由铜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的铜合金板材,其特征在于,在利用EBSD测定的晶体取向分析中,Cube取向001的面积率为5%以上且70%以下,维氏硬度为120以上。。
5、3.一种铜合金板材,其是合计含有0.1质量%3.0质量%的Be、Ni中的至少一种,剩余部分由铜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的铜合金板材,其特征在于,在利用EBSD测定的晶体取向分析中,Cube取向001的面积率为5%以上且70%以下,维氏硬度为120以上。4.一种铜合金板材,其是合计含有0.1质量%3.0质量%的Be、Ni中的至少一种,且合计含有0.005质量%1.0质量%的选自由Sn、Zn、Ag、Mn、B、P、Mg、Al、Cr、Co、Ti、Zr以及Hf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剩余部分由铜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的铜合金板材,其特征在于,在利用EBSD测定的晶体取向分析中,Cube取向001的面积率为5。
6、%以上且70%以下,维氏硬度为120以上。5.一种铜合金板材,其是合计含有0.03质量%5.0质量%的Ni和Sn中的至少一种,含有0.01质量%0.3质量%的P,剩余部分由铜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的铜合金板材,其特征在于,在利用EBSD测定的晶体取向分析中,Cube取向001的面积率为5%以上且70%以下,维氏硬度为120以上。6.一种铜合金板材,其是合计含有0.03质量%5.0质量%的Ni和Sn中的至少一种,含有0.01质量%0.3质量%的P,且合计含有0.005质量%1.0质量%的选自由Zn、Si、Ag、Mn、B、Mg、Cr、Co、Ti、Zr以及Hf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剩余部分由铜以及不。
7、可避免的杂质构成的铜合金板材,其特征在于,在利用EBSD测定的晶体取向分析中,Cube取向001的面积率为5%以上且70%以下,维氏硬度为120以上。7.一种铜合金板材,其是合计含有0.3质量%2.0质量%的Mg、P,剩余部分由铜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的铜合金板材,其特征在于,权 利 要 求 书CN 103080347 A2/2页3在利用EBSD测定的晶体取向分析中,Cube取向001的面积率为5%以上且70%以下,维氏硬度为120以上。8.一种铜合金板材,其是合计含有0.3质量%2.0质量%的Mg、P,且合计含有0.005质量%1.0质量%的选自由Sn、Zn、Ag、Mn、B、Ni、Co、Cr。
8、、Ti、Zr以及Hf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剩余部分由铜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的铜合金板材,其特征在于,在利用EBSD测定的晶体取向分析中,Cube取向001的面积率为5%以上且70%以下,维氏硬度为120以上。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铜合金板材,其特征在于,Copper取向121和Brass取向110取向的面积率的总和为20%以下。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铜合金板材,其特征在于,30nm1000nm尺寸的第2相颗粒以104个/mm2108个/mm2的状态存在。11.一种铜合金板材的制造方法,其是制造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铜合金板材的方法,该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对由形成所述铜合。
9、金板材的合金成分组成所构成的铜合金原料依次实施铸造工序1、均质化热处理工序2、热加工工序3、水冷却工序4、冷压延1工序6、热处理1工序7、冷压延2工序8以及热处理2工序9。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铜合金板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热处理2工序9之后,依次实施时效析出热处理工序11、冷压延工序12、调质退火工序13。13.一种铜合金部件,其是由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铜合金板材构成的。14.一种连接器,其是由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铜合金板材构成的。权 利 要 求 书CN 103080347 A1/22页4铜合金板材及其制造方法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铜合金板材及其制造方法,详细。
10、而言,本发明涉及适用于例如引线框架、连接器、端子材料、继电器、开关、插座、发动机等车载部件用或者电气电子设备用部件的铜合金板材及其制造方法。背景技术0002 对于用于车载部件用或电气电子设备用的引线框架、连接器、端子材料、继电器、开关、插座等用途的铜合金板材,要求导电率、耐力(降伏应力)、拉伸强度、弯曲加工性及抗应力松弛特性。近年来,随着电气电子设备的小型化、轻量化、高性能化、高密度安装化及使用环境的高温化,对这些部件所要求的水平正在提高。0003 在矿物资源减少和部件的轻量化的背景下,正在进行用于部件的铜合金材料(例如板材)的薄壁化,为了保持弹簧接触压力,使用了强度比以往高的铜合金板材。一般。
11、而言,弯曲加工性与强度存在权衡关系,因此若按照如以往的弯曲半径对高强度的铜合金板材进行加工,则有时会产生裂纹。特别对于车载端子及电子设备用途的连接器等,多数情况下需要180弯曲成U字型的设计。该情况下,在弯曲部的外侧施加有较大的应力,因此在弯曲加工性低的铜合金板材上会产生裂纹,并且会产生由连接器的接触压力下降而导致的导通障碍。因此,进行了如下的设计变更:在进行180弯曲的铜合金板材的内侧实施2处以上的切口加工、或采用较大的内侧弯曲半径。因此,无法兼顾压力成本的降低和电子设备部件的小型化。0004 最近,随着连接器等电子部件的小型化的进行,端子的尺寸精度及压力加工的公差变得更加严格。通过降低铜合。
12、金板材的杨氏模量,能够减少波及连接器接触压力的尺寸变动的影响,因此部件的设计变得容易。由此,对于铜合金部件要求杨氏模量(纵向弹性模量)低,要求杨氏模量为120GPa以下,挠曲系数为105GPa以下的铜合金板材。0005 为了提高铜合金板材的弯曲加工性,提出有通过控制晶体取向来解决的方案。例如,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一种弯曲加工性优异的铜合金板材,其中,Cu-Ni-Si系铜合金具有晶粒直径和来自311、220、200面的X射线衍射强度满足某一条件的晶体取向。另外,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一种弯曲加工性优异的铜合金板材,其中,Cu-Ni-Si系铜合金具有来自200面以及220面的X射线衍射强度满足某一条件的。
13、晶体取向。进一步,专利文献3中提出一种弯曲加工性优异的铜合金板材,其中,在Cu-Ni-Si系铜合金中Cube取向100的比例为50%以上。0006 另外,提出有改变铜合金的杨氏模量的方案。例如,专利文献4中提出有通过相互重叠合计100层以上的铜合金层和铁合金层来改变杨氏模量的方法。进一步,提出有提高相对于含有微量银的铜合金箔的压延方向为45方向的杨氏模量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5)、和通过添加大量Zn以及对Sn量进行控制来减小铜合金板材的杨氏模量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6、7)。0007 现有技术文献说 明 书CN 103080347 A2/22页50008 专利文献0009 专利文献1:日本。
14、特开2006-009137号公报0010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013836号公报0011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6-283059号公报0012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5-225063号公报0013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9-242846号公报0014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1-294957号公报0015 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2003-306732号公报发明内容0016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0017 但是,在专利文献1、2所述的发明中,220和311等特定原子面的基于X射线衍射的分析中,只不过是着眼于广阔的晶体取向的分布中的极小一部分的特定的面,有时即使进行这些取向控制也。
15、无法说是充分的。另外,在专利文献3所述的发明中,通过降低固溶化热处理后的压延加工率来实现晶体取向的控制,但在该情况下,存在弯曲性的改善效果不充分的情况。近年来,需要电气电子设备的小型化、高性能化、高密度安装化等,要求比专利文献13所述的发明中设想的弯曲加工性更高的弯曲加工性。在这些文献所述的发明中,难以满足该特性。0018 另外,在专利文献4所述的发明中,除了导电率低,还存在铁合金层的腐蚀问题、和实施镀覆时的均匀性不充分等问题,对于作为部件来使用无法说是充分的。进一步,在通常情况下,连接器等端子相对于压延方向平行或垂直地作为部件取用。因此,如专利文献5所述的发明那样,提高相对于铜合金箔的压延方。
16、向为45方向的杨氏模量的方法无法说是实用的。另外,在专利文献6中,通过制造Zn的添加量为23质量%28质量%的Cu-Zn-Sn系合金来使杨氏模量下降到规定值以下,伸展方向和直角方向的杨氏模量为130kN/mm2以下。专利文献7中,通过制造Zn的添加量超过15质量%且小于等于35质量%的Cu-Ni-Sn-Zn系合金来使杨氏模量为115kN/mm2以下。专利文献6、7所述的发明中,需要使大量的Zn固溶,因此导电率下降,无法用于电气电子设备的部件。0019 鉴于如上所述的课题,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铜合金板材及其制造方法,所述铜合金板材弯曲加工性优异、并具有优异的强度,适用于电气电子设备用的引线。
17、框架、连接器、端子材料等;以及汽车车载用等的连接器和端子材料、继电器、开关等。0020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0021 本发明人对适合于电气电子部件用途的铜合金板材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在铜合金板材中,弯曲加工性及杨氏模量和Cube取向集结比例相关。本发明是基于上述见解而完成的。0022 即,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以下方法。0023 (1)一种铜合金板材,其是合计含有0.05质量%1.0质量%的Cr、Zr、Ti中的至少一种,剩余部分由铜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的铜合金板材,其特征在于,在利用EBSD测定的晶体取向分析中,Cube取向001的面积率为5%以上且70%以下,维氏硬度为120以上。说 明 。
18、书CN 103080347 A3/22页60024 (2)一种铜合金板材,其是合计含有0.05质量%1.0质量%的Cr、Zr、Ti中的至少一种,合计含有0.005质量%1.0质量%的选自由Sn、Zn、Si、Ag、Mn、B、P、Mg、Ni、Co以及Hf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剩余部分由铜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的铜合金板材,其特征在于,在利用EBSD测定的晶体取向分析中,Cube取向001的面积率为5%以上且70%以下,维氏硬度为120以上。0025 (3)一种铜合金板材,其是合计含有0.1质量%3.0质量%的Be、Ni中的至少一种,剩余部分由铜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的铜合金板材,其特征在于,在利用。
19、EBSD测定的晶体取向分析中,Cube取向001的面积率为5%以上且70%以下,维氏硬度为120以上。0026 (4)一种铜合金板材,其是合计含有0.1质量%3.0质量%的Be、Ni中的至少一种,合计含有0.005质量%1.0质量%的选自由Sn、Zn、Ag、Mn、B、P、Mg、Al、Cr、Co、Ti、Zr以及Hf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剩余部分由铜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的铜合金板材,其特征在于,在利用EBSD测定的晶体取向分析中,Cube取向001的面积率为5%以上且70%以下,维氏硬度为120以上。0027 (5)一种铜合金板材,其是合计含有0.03质量%5.0质量%的Ni和Sn中的至少一种,。
20、含有0.01质量%0.3质量%的P,剩余部分由铜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的铜合金板材,其特征在于,在利用EBSD测定的晶体取向分析中,Cube取向001的面积率为5%以上且70%以下,维氏硬度为120以上。0028 (6)一种铜合金板材,其是合计含有0.03质量%5.0质量%的Ni和Sn中的至少一种,含有0.01质量%0.3质量%的P,合计含有0.005质量%1.0质量%的选自由Zn、Si、Ag、Mn、B、Mg、Cr、Co、Ti、Zr以及Hf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剩余部分由铜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的铜合金板材,其特征在于,在利用EBSD测定的晶体取向分析中,Cube取向001的面积率为5%以上且。
21、70%以下,维氏硬度为120以上。0029 (7)一种铜合金板材,其是合计含有0.3质量%2.0质量%的Mg、P,剩余部分由铜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的铜合金板材,其特征在于,在利用EBSD测定的晶体取向分析中,Cube取向001的面积率为5%以上且70%以下,维氏硬度为120以上。0030 (8)一种铜合金板材,其是合计含有0.3质量%2.0质量%的Mg、P,合计含有0.005质量%1.0质量%的选自由Sn、Zn、Ag、Mn、B、Ni、Co、Cr、Ti、Zr以及Hf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剩余部分由铜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的铜合金板材,其特征在于,在利用EBSD测定的晶体取向分析中,Cube取向。
22、001的面积率为5%以上且70%以下,维氏硬度为120以上。0031 (9)如(1)(8)任一项所述的铜合金板材,其特征在于,Copper取向121和Brass取向110取向的面积率的总和为20%以下。0032 (10)如(1)(9)任一项所述的铜合金板材,其特征在于,30nm1000nm尺寸的第2相颗粒以104个/mm2108个/mm2的状态存在。0033 (11)一种铜合金板材的制造方法,其是制造如(1)(10)任一项所述的铜合金板材的方法,该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对对由形成所述铜合金板材的合金成分组成所构成的铜合金原料依次实施铸造工序1、均质化热处理工序2、热加工工序3、水冷却工序4、冷压。
23、延1工序6、热处理1工序7、冷压延2工序8以及热处理2工序9。说 明 书CN 103080347 A4/22页70034 (12)如(11)项所述的铜合金板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热处理2工序9之后,依次实施时效析出热处理工序11、冷压延工序12、调质退火工序13。0035 (13)一种铜合金部件,其是由(1)(10)任一项所述的铜合金板材构成的。0036 (14)一种连接器,其是由(1)(10)任一项所述的铜合金板材构成的。0037 发明的效果0038 本发明可以提供铜合金板材以及使用该铜合金板材的铜合金部件,其弯曲加工性优异,具有优异的强度,并适用于电气电子设备用的引线框架、连接器。
24、、端子材料等;以及汽车车载用等的连接器和端子材料、继电器、开关等。0039 另外,本发明的铜合金板材的制造方法作为下述铜合金板材的制造方法是适合的,所述铜合金板材的弯曲加工性优异,具有优异强度,并适用于电气电子设备用的引线框架、连接器、端子材料等;以及汽车车载用等的连接器和端子材料、继电器、开关等。0040 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的特征和优点可通过适当参照附图、由下述记载而更加清楚。附图说明0041 图1是示出从001Cube取向的偏离角度为10以内的示例的模式图。0042 图2是实施例1中,为090的情况下,每隔5的横轴为纵轴为的取向密度分布函数图。0043 图3是比较例1中,为090的情况下。
25、,每隔5的横轴为纵轴为的取向密度分布函数图。0044 图4是抗应力松弛特性的试验方法的说明图,图4(a)示出热处理前的状态,图4(b)示出热处理后的状态。具体实施方式0045 本发明人为了开发弯曲加工性优异的铜合金板材,对进行铜合金板材的弯曲加工时所产生的裂纹的产生原因进行了详细地调查、分析。其结果发现其原因为:在铜合金板材的弯曲加工时,铜塑性变形局部性地扩大而形成剪切变形带,并因局部的加工固化而引起了微孔的生成和连结,从而达到成型极限。因此,进行了深入研究,本发明人发现了通过在弯曲变形时提高难以蓄积微观应变的晶体取向的比例,能够得到弯曲加工性优异的铜合金板材。本发明是基于该见解而完成的。00。
26、46 对本发明的铜合金板材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此处,“铜合金材料”是指将(加工前具有规定的合金组成)铜合金原料加工成规定的形状(例如板、条、箔、棒、线等)的材料。其中,板材是指具有特定厚度且形状稳定、在面方向具有宽度的材料,广义上来说包括条材。本发明中,对于板材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但若考虑到使本发明的效果更为显著且适合于实际用途,优选为4mm0.03mm,更优选为1mm0.05mm。0047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铜合金板材中,以压延板的规定方向的原子面的集结率来规定其特性,但作为铜合金板材只要具有所述特性即可,铜合金板材的形状并不限于板材或条材。本发明中,管材也可解释为板材而进行使。
27、用。0048 (1)晶体取向分析中的面积率说 明 书CN 103080347 A5/22页80049 在利用EBSD测定的晶体取向分析中,本发明的铜合金板材的Cube取向001的面积率为5%以上且70%以下。0050 本说明书中晶体取向的表示方法如下:采用以铜合金板材的长度方向(LD)等同于板材的压延方向(RD)为X轴、板宽方向(TD)为Y轴、板材的厚度方向等同于板材的压延法线方向(ND)为Z轴的直角坐标系,在铜合金板材中的各区域,使用与Z轴垂直的(与压延面(XY面)平行的)晶面的指数(h k l)和与X轴垂直的(与YZ面平行的)晶面的指数u v w,以(h k l)u v w的形式表示。另外。
28、,如(1 3 2)6 -4 3和(2 3 1)3 -4 6等,关于在铜合金的立方晶的对称性基础上等效的取向,使用表示族系的括号符号,表示为h k l。0051 本发明中的晶体取向的分析使用了EBSD法。“EBSD”是指Electron Backscatter Diffraction(电子背散射衍射)的缩写,其是利用了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内向铜合金板材照射电子射线时产生的菊池线反射电子衍射(菊池花样)的晶向分析技术。本发明中,以0.5m的步幅对含有200个以上晶粒的500m见方的试料面积进行扫描,并分析了取向。0052 各取向的面积。
29、率是指从各理想取向偏离的角度为10以内的区域的面积除以测定面积而算出的值。0053 对于从理想取向的偏离角度,以共用的旋转轴为中心、计算旋转角,将其作为偏离角度。图1中示出了自Cube取向的偏离角度为10以内的取向的示例。此处,关于(100)、(110)以及(111)的旋转轴,示出了10以内的取向,但能够计算关于所有旋转轴与Cube取向的旋转角度。旋转轴采用能够以最小的偏离角度表示的旋转轴,对所有的测定点计算该偏离角度,用具有从各取向10以内的取向的晶粒的面积之和除以总测定面积,作为面积率。0054 利用EBSD进行取向分析中获得的信息包含电子射线侵入到试料的直至几十nm深度处的取向信息,但由。
30、于与测定面积的范围相比非常小,因此在本说明书中使用面积率。取向分布从铜合金板材的板材表面开始测定,取向分布在板厚方向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利用EBSD的取向分析为在板厚方向任意选取若干点、进行平均后而得到的值。0055 在上述的利用EBSD测定的晶体取向分析中,本发明的铜合金板材的Cube取向001的面积率为5%以上且70%以下。Cube取向001的面积率在该范围内的铜合金板材在弯曲加工性方面优异。若Cube取向001的面积率过低,则弯曲加工性下降。若Cube取向001的面积率过高,则存在铜合金板材的强度下降的情况,不为优选。另外,Cube取向的面积率超过70%以上为较高的状态下,存在下述情况:具。
31、有Cube取向的晶粒为粒径大幅粗大化的状态,由于晶界破裂,弯曲加工性反而劣化。Cube取向面积率的优选范围为7%48%,进一步优选为10%35%。0056 除了上述范围的Cube取向之外,Copper取向121和Brass取向110取向的面积率的总和为20%以下的情况下,弯曲加工性进一步提高。若该面积率超过20%,则弯曲加工性下降。该面积率优选为1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以下。0057 作为其他晶体取向,还会产生RDW取向120、S取向231、D取向4114、Goss取向110、R1取向352、BR取向362等,但若满足上述的Cube取向、进一步优选满足上述的Copper取向、Brass取。
32、向的面积率,则也可说 明 书CN 103080347 A6/22页9以含有这些取向成分。0058 此处,利用与X射线衍射测定的对比的方式来说明EBSD测定的特征。0059 首先,第1点举出的是,使用X射线衍射的方法仅能够测定得到满足布拉格(Bragg)的衍射条件且可获得充分的衍射强度的ND/(111)、(200)、(220)、(311)、(420)面这5种,对于自Cube取向的偏离角度为1530的例如ND/(511)面或ND/(951)面等以高指数表现的晶体取向则无法测定。即,通过采用EBSD测定,首次获得了关于这些以高指数表示的晶体取向的信息,由此使特定的金属组织与作用的关系得以明了。006。
33、0 第2点,X射线衍射对ND/hkl的0.5左右所包含的晶体取向的分量进行测定,相对于此,EBSD测定是利用菊池花样,因此不受限于特定的晶面,能够涵盖地获得与金属组织相关的相当广泛的信息,以合金材料整体的形式明确了在X射线衍射的情况下难以确定的状态。0061 如上所述,由EBSD测定和X射线衍射测定所得到的信息其内容以及性质不同。0062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则EBSD测定是相对于铜合金板材的ND方向而进行的。0063 (2)维氏硬度0064 本发明的铜合金板材的维氏硬度为120以上,优选190以上。对于该板材的维氏硬度的上限值没有特别限制,一般为400以下。本说明书中的。
34、维氏硬度是指根据JIS Z2244测定得到的值。维氏硬度在该范围内的铜合金板材能够发挥下述效果:在将本发明的铜合金板材用于连接器等情况下,使电触点的接触压力充分。若维氏硬度过小,则连接器的电触点的接触压力不充分,因此存在产生导通障碍的情况。0065 本发明的铜合金板材的组成优选以下物质。0066 (3)Cu-(Cr、Zr、Ti)系合金0067 本发明的铜合金板材合计含有0.05质量%1.0质量%的Cr、Zr、Ti中的至少一种,根据需要合计含有0.005质量%1.0质量%的选自由Sn、Zn、Si、Ag、Mn、B、P、Mg、Ni、Co以及Hf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剩余部分由铜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
35、。因此,也可以不含有由Sn、Zn、Si、Ag、Mn、B、P、Mg、Ni、Co以及Hf组成的组中的元素。通过使Cr、Zr以及Ti的含量为上述的范围内,通过使(6-1)Cr个体、Zr个体以及Ti个体等金属析出;或使(6-2)由Cr、Zr、Ti中至少2种以上组成的化合物析出;或使(6-3)由Cr、Zr、Ti至少一种以上组成的元素与铜的化合物析出,从而能够提高铜合金的强度和抗应力松弛特性。对于Cr、Zr以及Ti的含量,Cr、Zr、Ti中的至少一种合计为0.05质量%1.0质量%,优选为0.35质量%0.7质量%。Cr、Zr以及Ti的各自的添加量优选为0.1质量%0.4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2质量%。
36、0.4质量%。0068 若这些元素的总添加量与上述范围相比过多,则会使导电率下降;另外,若过少,则无法充分获得上述效果。0069 (4)Cu-(Be、Ni)系合金0070 本发明的铜合金板材合计含有0.1质量%3.0质量%的Be、Ni中的至少一种,根据需要合计含有0.005质量%1.0质量%的选自由Sn、Zn、Ag、Mn、B、P、Mg、Al、Cr、Co、Ti、Zr以及Hf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剩余部分由铜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因此,也可以不含有由Sn、Zn、Ag、Mn、B、P、Mg、Al、Cr、Co、Ti、Zr以及Hf组成的组中的元素。使Be说 明 书CN 103080347 A7/22页1。
37、0以及Ni的含量为上述范围内,由此使Be、或Be与Ni的化合物析出,从而能够提高铜合金的强度和抗应力松弛特性。对于Be和Ni的含量,Be、Ni中的至少一种合计为0.1质量%3.0质量%,优选为2.0质量%3.0质量%,Be的添加量优选为0.1质量%2.8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2质量%2.5质量%。Ni的含量优选为0.1质量%2.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2质量%2.0质量%。若这些元素的总含量与上述范围相比过多,则会使导电率下降;另外,若过少,则无法充分获得上述效果。0071 (5)Cu-(Ni、Sn)-P系合金0072 本发明的铜合金板材合计含有0.03质量%5.0质量%的Ni和Sn中的至。
38、少一种,且含有0.01质量%0.3质量%的P,根据需要合计含有0.005质量%1.0质量%的选自由Zn、Si、Ag、Mn、B、Mg、Cr、Co、Ti、Zr以及Hf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因此,也可以不含有由Zn、Si、Ag、Mn、B、Mg、Cr、Co、Ti、Zr以及Hf组成的组中的元素。使Ni、Sn以及P的含量为上述范围内,由此使Ni和P的化合物析出,从而能够提高铜合金的强度和抗应力松弛特性。对于抗应力松弛特性的提高,通过在Sn中配合Ni、P,能够发挥协同效果。合计含有0.03质量%5.0质量%的Ni和Sn中至少一种,该含量优选为1.0质量%4.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2.0质量%3.0质量%。N。
39、i的含量优选为0.03质量%3.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5质量%2.0质量%。Sn的含量优选为0.2质量%1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25质量%0.5质量%。另外,P的含量优选为0.01质量%0.3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02质量%0.08质量%。0073 若这些元素的总含量与上述范围相比过多,则会使导电率下降;另外,若过少,则无法充分获得上述效果。另外,超过该范围添加的情况下,存在Cube取向减少的情况,不为优选。0074 (6)Cu-Mg-P系合金0075 本发明的铜合金板材合计含有0.3质量%2.0质量%的Mg、P,根据需要合计含有0.005质量%1.0质量%的选自由Sn、Zn、Ag、M。
40、n、B、Ni、Co、Cr、Ti、Zr以及Hf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剩余部分由铜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因此,也可以不含有由Sn、Zn、Ag、Mn、B、Ni、Co、Cr、Ti、Zr以及Hf组成的群中的元素。使Mg以及P的含量为上述范围内,由此使Mg和P的化合物析出,从而能够提高铜合金的强度和抗应力松弛特性。Mg、P的总含量为0.3质量%2.0质量%,优选为1.5质量%2.0质量%。Mg以及P各自的添加量优选为0.3质量%1.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35质量%0.5质量%。若这些元素的总添加量与上述范围相比过多,则会使导电率下降;另外,若过少,则无法充分获得上述效果。另外,超过该范围添加的情况下。
41、,存在Cube取向减少的情况,不为优选。0076 (7)副添加元素0077 上述合金(3)(6)含有以下的副添加元素。作为优选的副添加元素,可以举出Sn、Zn、Si、Ag、Mn、B、P、Mg、Al、Ni、Cr、Co、Ti、Zr以及Hf。这些元素在上述的主添加元素中含有的情况下不再进一步含有。0078 以选自由Sn、Zn、Si、Ag、Mn、B、P、Mg、Al、Ni、Cr、Co、Ti、Zr以及Hf组成的群中的至少一种的总量计,这些副添加元素的含量为0.005质量%1.0质量%,优选为0.01质量%0.9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03质量%0.8质量%。通过使这些副添加元素的含量为该范围内,能够充分发挥上述效果,不会使导电率下降。说 明 书CN 103080347 A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