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防水构造.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防水构造.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60729 U(45)授权公告日 2014.12.31CN204060729U(21)申请号 201420417906.9(22)申请日 2014.07.28E21D 11/38(2006.01)(73)专利权人厦门中平公路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地址 360000 福建省厦门市明区塔普东路169号1203室(72)发明人陈亮 胡崇武 练江锋 彭兴宇赵怡琳 章华东 郑冲 陈少兵(74)专利代理机构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代理人张文(54) 实用新型名称隧道防水构造(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隧道防水构造,隧道由内至外依次为结构墙体层、20mm聚合物防水。
2、砂浆、4mm湿铺法自粘沥青基聚酯胎防水卷材、保护层,沿隧道环向变形缝在结构墙体内设置一圈中埋式钢板止水带及背贴式止水带,沿横向、纵向施工缝设置钢板腻子止水带及水泥基结晶渗透型防水涂料。本实用新型把隧道与地下工程防水视为一个系统工程。根据工程具体要求和情况,将防水原则、防水设计、材料选择、防水施工工艺、防水施工管理、防水施工队伍选择等都纳入防水体系中,建立起完整的防水体系。(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5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5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60729 UCN 204060729 U。
3、1/1页21.隧道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由内至外依次为结构墙体层、20mm聚合物防水砂浆、4mm湿铺法自粘沥青基聚酯胎防水卷材、保护层,沿隧道环向变形缝在结构墙体内设置一圈中埋式钢板止水带及背贴式止水带,沿横向、纵向施工缝设置钢板腻子止水带及水泥基结晶渗透型防水涂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埋式止水带为350mm宽的可注浆钢边橡胶止水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腻子止水带由0.6mm厚钢板及其外侧全裹的橡胶腻子组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水泥基结晶渗透型防水涂料宽度为600mm。权 利 要 求。
4、 书CN 204060729 U1/2页3隧道防水构造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防水构造。背景技术0002 隧道防水技术一直是隧道设计中的技术难度和重点,已建项目中隧道渗水、漏水也是一种质量通病。现有隧道防水设计存在如下几个问题:1)没有把防水体系视为一个系统工程。2)新型防水材料和技术的不断涌现,为选择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空间,但也使选择增加了难度。3)隧道复合式防水层及变形缝施工控制不严格。4)结构自防水未能达到应有的效果。5)附加防水层选择未能结合工程具体情况。实用新型内容0003 为解决隧道防水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水效果较佳的隧道防水构造。0004 为解决上述。
5、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0005 隧道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由内至外依次为结构墙体层、20mm聚合物防水砂浆、4mm湿铺法自粘沥青基聚酯胎防水卷材、保护层,沿隧道环向变形缝在结构墙体内设置一圈中埋式钢板止水带及背贴式止水带,沿横向、纵向施工缝设置钢板腻子止水带及水泥基结晶渗透型防水涂料。0006 其中,所述中埋式止水带为350mm宽的可注浆钢边橡胶止水带。0007 其中,所述钢板腻子止水带由0.6mm厚钢板及其外侧全裹的橡胶腻子组成。0008 其中,所述水泥基结晶渗透型防水涂料宽度为600mm。000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0010 本实用新型把隧。
6、道与地下工程防水视为一个系统工程。根据工程具体要求和情况,将防水原则、防水设计、材料选择、防水施工工艺、防水施工管理、防水施工队伍选择等都纳入防水体系中,建立起完整的防水体系。复合防水是本实用新型的重点,即以混凝土结构自防水为主,在迎水面附加柔性防水层,形成一个刚柔结合的防水防线。附图说明0011 图1为本实用新型隧道防水构造示意图;0012 图2为环向施工缝设计图;0013 图3为纵向施工缝设计图;0014 图4为外框侧墙变形缝设计图;0015 图5为外框顶板变形缝设计图;0016 图6为外框底板变形缝设计图。具体实施方式说 明 书CN 204060729 U2/2页40017 为详细说明本。
7、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0018 请参阅图1至图6,为本实用新型隧道防水设计图。隧道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由内至外依次为结构墙体层、20mm聚合物防水砂浆、4mm湿铺法自粘沥青基聚酯胎防水卷材、保护层,沿隧道环向变形缝在结构墙体内设置一圈中埋式钢板止水带及背贴式止水带,沿横向、纵向施工缝设置钢板腻子止水带及600mm宽度的水泥基结晶渗透型防水涂料。0019 在上述实施例中,中埋式止水带采用了350mm宽的可注浆钢边橡胶止水带,橡胶所具有的伸缩性能满足了混凝土收缩的同步变形需要;钢板与混凝土紧密粘结的特性弥补了普通橡胶止水带与混。
8、凝土粘结不强、容易滑移造成渗水的不足,同时可利用两边的注浆管随时对渗漏处进行注浆封堵。临水面设置的背贴式止水带增加了变形缝外侧的拒水能力。0020 沿横向、纵向施工缝设置钢板腻子止水带及水泥基结晶渗透型防水涂料。钢板腻子是由0.6mm厚钢板及其外侧全裹的橡胶腻子组成,一般的钢板止水带容易造成混凝土与钢板咬合不充分、钢板易锈蚀,钢板外包的腻子不仅可以减弱钢板锈蚀的程度,而且可以利用自身的水胀能力,充填因咬合不足形成的薄弱区域,确保了防水的有效性。0021 本实用新型把隧道与地下工程防水视为一个系统工程。根据工程具体要求和情况,将防水原则、防水设计、材料选择、防水施工工艺、防水施工管理、防水施工队。
9、伍选择等都纳入防水体系中,建立起完整的防水体系。复合防水是本实用新型的重点,即以混凝土结构自防水为主,在迎水面附加柔性防水层,形成一个刚柔结合的防水防线。0022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说 明 书CN 204060729 U1/5页5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60729 U2/5页6图2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60729 U3/5页7图4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60729 U4/5页8图5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60729 U5/5页9图6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60729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