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静电不发火安全装置.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1538052 上传时间:2018-06-2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964.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320228.4

申请日:

2014.06.16

公开号:

CN203978000U

公开日:

2014.12.0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5B1/00; A61N1/14; E06B7/28

主分类号:

E05B1/00

申请人:

王建军

发明人:

王建军

地址:

163311 黑龙江省大庆市萨尔图区热源街万宝小区3-5号1门402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代理人:

张海霞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消静电不发火安全装置,解决了现有防静电不发火安全装置不能消除人体静电的问题。具体包括防盗门锁的锁舌、锁点及把手,其中锁舌外套有铝青铜锁舌套,从把手与锁体的连接杆上引出导线与接地端子相连接,门上喷有防静电漆层,所述把手的手柄外塑有静电亚导体套。该装置能够确保人体静电的消除由主动变成自动,从而完全消除安全隐患,另外,因该装置的使用不再需要以往配套的人体静电释放仪,减少了设备投资,节约了生产成本。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消静电不发火安全装置,包括防盗门锁的锁舌、锁点及把手,其中锁舌外套有铝青铜锁舌套,从把手与锁体的连接杆上引出导线与接地端子相连接,门上喷有防静电漆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的手柄外塑有静电亚导体套。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静电不发火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消静电不发火安全装置的门框四周嵌有防静电硅胶条。

说明书

说明书消静电不发火安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防爆门,具体的是油田、化工等领域所使用的安全防爆门。
背景技术
目前,油田、化工等领域所使用的金属防爆门,其锁点、铰链与等基本都是采用相同钢制材料制成的,它们之间碰撞、摩擦极易产生火花。同时因防爆门是金属材料的,易使静电荷聚集而放电打火,由此给油田、化工等领域带来安全隐患。为此,本申请人于2009年申请了名称为防静电不发火安全装置(专利号:ZL 2009 2 0099884.5)的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针对上述现象,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具体的是一方面将防爆门聚集的静电随时通过导线及接地端子引出,消除静电隐患,另一方面锁舌套的设置可以有效避免因碰撞、摩擦产生的火花。
但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上述专利产品及现有金属防爆门的把手的手柄基本上都是金属的,为了增加手柄的耐磨性、防腐蚀性及美观性,往往在手柄上镀上一层铬,而铬的导电性是很差的,所以防爆门的把手的手柄对消除接触者的人体静电是不起作用的。为了能消除接触者的人体静电,取消在金属防爆门的把手手柄上镀铬,但直接使用不镀铬的金属手柄,因它的导电率很高的,当人体带电达到一定程度,特别是秋冬季节人体携带的静电量比较大时,因上述专利产品只能消除防爆门本身的静电,导线及接地端子并不能及时有效的将该接触者自身所带的静电引出,所以在触摸手柄时仍会有瞬间放电打火的现象产生,因此无形之中又引入新的危险源,带来新的安全隐患。
为了能够在开门时消除人体静电,不得已在门口的旁边放置一台人体静电释放仪,要求接触者自觉的在进门之前将手放在静电释放仪上将自身静电导出后再开门,但如果接触者的自觉性低,疏忽或不经意时就会忘记,因此,人体静电释放仪的设置并不能百分百的消除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消静电不发火安全装置,该装置能够确保人体静电的消除由被动变成自动,从而真正达到导电防爆的目的,另外,因该装置的使用不再需要以往配套的人体静电释放仪,减少了设备投资,节约了生产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消静电不发火安全装置,包括防盗门锁的锁舌、锁点及把手,其中锁舌外套有铝青铜锁舌套,从把手与锁体的连接杆上引出导线与接地端子相连接,门上喷有防静电漆层,所述把手的手柄外塑有静电亚导体套。
优选在消静电不发火安全装置的门框四周嵌有防静电硅胶条,起到进一步防止静电、阻隔碰撞、提高密封性及减少噪音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申请的消静电不发火安全装置,在把手上塑有的静电亚导体套可以较快地扩散和泄漏表面的电荷,并有较高的电阻率,释放电流小,放电时间长,因此静电亚导体套、把手、静电接地导线及接地端子共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人体静电释放仪,可完全消除人体积聚的静电,避免因人体静电瞬间放电引发爆炸事故的发生;且因该静电亚导体套直接塑在把手上,使得人体静电的消除由被动变为自动,从而全方位的消除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消静电不发火安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把手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由图1结合图2所示:一种消静电不发火安全装置,包括防爆门锁的锁舌1、锁点2把手3,其中锁舌1外套有铝青铜锁舌套,从把手3与锁体的连接杆上引出导线4与接地端子5相连接,门上喷有防静电漆层,所述把手3的手柄外塑有静电亚导体套31。
上述静电亚导体又称为静电耗散材料,它受摩擦时,在其表面产生的电荷可以较快地扩散和泄漏。因它有较高的电阻率(检测其表面电阻率在1×107~1×109Ω之间,电荷转移量小于0.1μC),所以电荷在泄漏时,放电时间长,电流十分微弱,处于μA级,不会产生电击现象,避免因电火花引爆可燃性气体, 完全符合GB 12158-2006 《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的要求,从而达到导电防爆的目的。因此,该静电亚导体材料层31起到了与人体静电释放仪相同的作用,但因为把手3上自带静电亚导体材料层31,所以,只要接触者手握把手开门就可自动消除自身静电,避免了因忘记在人体静电释放仪上释放自身静电导致的不良后果的发生。同时静电亚导体耐老化 、耐油、耐水、抗紫外线性强;缺口冲击≥70J/m;使用环境温度在-40℃~60℃之间,非常耐用,因此它完全可以在石油、化工等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场所推广使用。
在消静电不发火安全装置的门框四周嵌有防静电硅胶条6,进一步起到防止静电、阻隔碰撞、提高密封性及减少噪音的作用。

消静电不发火安全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消静电不发火安全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消静电不发火安全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消静电不发火安全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静电不发火安全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978000 U(45)授权公告日 2014.12.03CN203978000U(21)申请号 201420320228.4(22)申请日 2014.06.16E05B 1/00(2006.01)A61N 1/14(2006.01)E06B 7/28(2006.01)(73)专利权人王建军地址 163311 黑龙江省大庆市萨尔图区热源街万宝小区3-5号1门402室(72)发明人王建军(74)专利代理机构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115代理人张海霞(54) 实用新型名称消静电不发火安全装置(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消静电不发火安全装置,解决了现有防。

2、静电不发火安全装置不能消除人体静电的问题。具体包括防盗门锁的锁舌、锁点及把手,其中锁舌外套有铝青铜锁舌套,从把手与锁体的连接杆上引出导线与接地端子相连接,门上喷有防静电漆层,所述把手的手柄外塑有静电亚导体套。该装置能够确保人体静电的消除由主动变成自动,从而完全消除安全隐患,另外,因该装置的使用不再需要以往配套的人体静电释放仪,减少了设备投资,节约了生产成本。(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3978000 UCN 203978000 U1/1页21.。

3、一种消静电不发火安全装置,包括防盗门锁的锁舌、锁点及把手,其中锁舌外套有铝青铜锁舌套,从把手与锁体的连接杆上引出导线与接地端子相连接,门上喷有防静电漆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的手柄外塑有静电亚导体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静电不发火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消静电不发火安全装置的门框四周嵌有防静电硅胶条。权 利 要 求 书CN 203978000 U1/2页3消静电不发火安全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防爆门,具体的是油田、化工等领域所使用的安全防爆门。背景技术0002 目前,油田、化工等领域所使用的金属防爆门,其锁点、铰链与等基本都是采用相同钢制材料制成的,它们之间碰撞、摩。

4、擦极易产生火花。同时因防爆门是金属材料的,易使静电荷聚集而放电打火,由此给油田、化工等领域带来安全隐患。为此,本申请人于2009年申请了名称为防静电不发火安全装置(专利号:ZL 2009 2 0099884.5)的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针对上述现象,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具体的是一方面将防爆门聚集的静电随时通过导线及接地端子引出,消除静电隐患,另一方面锁舌套的设置可以有效避免因碰撞、摩擦产生的火花。0003 但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上述专利产品及现有金属防爆门的把手的手柄基本上都是金属的,为了增加手柄的耐磨性、防腐蚀性及美观性,往往在手柄上镀上一层铬,而铬的导电性是很差的,所以防爆门的把手的手柄对消除。

5、接触者的人体静电是不起作用的。为了能消除接触者的人体静电,取消在金属防爆门的把手手柄上镀铬,但直接使用不镀铬的金属手柄,因它的导电率很高的,当人体带电达到一定程度,特别是秋冬季节人体携带的静电量比较大时,因上述专利产品只能消除防爆门本身的静电,导线及接地端子并不能及时有效的将该接触者自身所带的静电引出,所以在触摸手柄时仍会有瞬间放电打火的现象产生,因此无形之中又引入新的危险源,带来新的安全隐患。0004 为了能够在开门时消除人体静电,不得已在门口的旁边放置一台人体静电释放仪,要求接触者自觉的在进门之前将手放在静电释放仪上将自身静电导出后再开门,但如果接触者的自觉性低,疏忽或不经意时就会忘记,因。

6、此,人体静电释放仪的设置并不能百分百的消除安全隐患。发明内容0005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消静电不发火安全装置,该装置能够确保人体静电的消除由被动变成自动,从而真正达到导电防爆的目的,另外,因该装置的使用不再需要以往配套的人体静电释放仪,减少了设备投资,节约了生产成本。0006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消静电不发火安全装置,包括防盗门锁的锁舌、锁点及把手,其中锁舌外套有铝青铜锁舌套,从把手与锁体的连接杆上引出导线与接地端子相连接,门上喷有防静电漆层,所述把手的手柄外塑有静电亚导体套。0007 优选在消静电不发火安全装置的门框四周嵌有防静。

7、电硅胶条,起到进一步防止静电、阻隔碰撞、提高密封性及减少噪音的作用。0008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申请的消静电不发火安全装置,在把手上塑有的静电说 明 书CN 203978000 U2/2页4亚导体套可以较快地扩散和泄漏表面的电荷,并有较高的电阻率,释放电流小,放电时间长,因此静电亚导体套、把手、静电接地导线及接地端子共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人体静电释放仪,可完全消除人体积聚的静电,避免因人体静电瞬间放电引发爆炸事故的发生;且因该静电亚导体套直接塑在把手上,使得人体静电的消除由被动变为自动,从而全方位的消除安全隐患。附图说明0009 图1是本实用新型消静电不发火安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10 。

8、图2是图1中把手的A-A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0011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0012 由图1结合图2所示:一种消静电不发火安全装置,包括防爆门锁的锁舌1、锁点2把手3,其中锁舌1外套有铝青铜锁舌套,从把手3与锁体的连接杆上引出导线4与接地端子5相连接,门上喷有防静电漆层,所述把手3的手柄外塑有静电亚导体套31。0013 上述静电亚导体又称为静电耗散材料,它受摩擦时,在其表面产生的电荷可以较快地扩散和泄漏。因它有较高的电阻率(检测其表面电阻率在11071109之间,电荷转移量小于0.1C),所以电荷在泄漏时,放电时间长,电流十分微弱,处于A级,不会产生电击现象,避免因电火花引爆。

9、可燃性气体, 完全符合GB 12158-2006 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的要求,从而达到导电防爆的目的。因此,该静电亚导体材料层31起到了与人体静电释放仪相同的作用,但因为把手3上自带静电亚导体材料层31,所以,只要接触者手握把手开门就可自动消除自身静电,避免了因忘记在人体静电释放仪上释放自身静电导致的不良后果的发生。同时静电亚导体耐老化 、耐油、耐水、抗紫外线性强;缺口冲击70J/m;使用环境温度在-4060之间,非常耐用,因此它完全可以在石油、化工等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场所推广使用。0014 在消静电不发火安全装置的门框四周嵌有防静电硅胶条6,进一步起到防止静电、阻隔碰撞、提高密封性及减少噪音的作用。说 明 书CN 203978000 U1/2页5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978000 U2/2页6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978000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锁;钥匙;门窗零件;保险箱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