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环保砧板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作砧板或菜墩的方法,尤其是一种采用可食用的原料制作环保砧板的方法。
背景技术
砧板或者菜墩是每个家庭必备的用具。因为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少不了一日三餐,为了这三餐就要使用各种不同的炊事用具,砧板就是其中之一。但现有的砧板或菜墩大多为木砧板、竹木复合砧板或塑料砧板,木砧板不仅耗费宝贵的森林资源,而且在使用过程中易起木渣、易变味,不易进行简单的消毒灭菌处理,不能用太阳曝晒,使用寿命短;塑料砧板则易变形、变色,不能食用,还不利于环保,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坚实耐用,不变形,不霉变,不起渣,便于太阳曝晒消毒的可食用的绿色环保砧板。
本发明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绿色环保砧板,其特征在于它以食用豆腐为原料,通过下列工艺步骤制得(本发明所用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
1、备料:选择含水量在30-50%的豆腐坯,整形;
2、盐渍:在豆腐坯的表面按2-3%的量上一层食盐,放置6-10小时,使豆腐坯的含盐量为3-5%;
3、脱水:在经过上述盐渍的豆腐坯表面,按0.5-1.5%的量上盐,放置3-5天,得收干豆腐坯;
4、干燥:将上述盐渍豆腐置于20-80℃下,干燥至水分含量为8-12%,取出后置于通风处自然风干2-3天,控制含水量6-8%,得收缩紧密且富有弹性的盐渍豆腐坯;
5、脱盐:将上述干燥地豆腐坯放入水中浸泡10-36小时,水量为豆腐坯的4-6倍,控制豆腐坯含盐量为5.5-7.5%,取出后风干15-30天,再浸入4-6%的盐水中浸泡6-15天;
6、整形干燥:将上述脱盐后的豆腐坯进行整形处理,使表面平整、光滑后,进行干燥,控制含水量为6-8%,得坚硬且具有弹性和韧性的豆腐砧板或菜墩;
7、保养:将整形干燥过的豆腐砧板完全浸入食用植物油中浸泡10-30天,取出滤干油分,置通风处晾5-10天,反复1-2次,经灭菌处理后,即得豆腐砧板产品。
所述4步骤的干燥为自然干燥或者人工干燥,干燥过程中勤翻豆腐坯,开始时每2个小时翻动一次,之后每4个小时翻动一次,以保持均匀的收缩率。
所述6步骤的干燥为置于通风处自然干燥10-30天,或者在60-70℃下人工干燥6-12小时,控制豆腐坯含水量在6-8%。
本发明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该产品以无毒、无害且可食用的豆腐为原料,经一系列的科学方法处理后,得到不开裂、不变形、坚硬耐用、使用过程中不起渣、不霉变的豆腐砧板,该砧板可通过阳光曝晒或者蒸汽或者酒精等多种方法进行消毒灭菌,安全卫生,其使用寿命是竹木砧板的4-8倍,其形状可由豆腐成型时的模具决定,多种多样,该产品的问世,既能节约大量的森林资源,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又能扩大豆腐原料的应用,拉动农副产品这一产业的发展与兴旺,为农民致富找到可行之路,另生产过程中不产生任何污染,成本低,工艺简单,因此,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绿色环保产品。
为表明本发明所具备的产品性能,现将本产品的质量标准及产品性能报告如下:
一、质量标准
1、外观评价:颜色呈浅或深酱黄色,表面平整、光滑,具有弹性,用力可微微弯曲,无气孔;
2、抗压性能:每cm2产品施加60-90Kg压力时,有轻微的凹陷,凹陷深度小于0.2-0.5mm;
3、味觉评价:有淡淡的豆腐干味,另有微微的植物油味,清香;
4、切、剁性能:切新鲜蔬菜时,微见刀痕,切干菜或柔软的食物时,有浅浅的刀痕,深度小于0.1-0.3mm,剁肉磨时,刀痕深度小于0.1-0.2mm,且只有痕,无渣、无泥,切、剁完之后用洁净湿布轻轻擦拭,又恢复成整洁、光滑的板面;
5、理化性能:蛋白质≥70%,脂肪≥14%,食盐4.5-7%,水份6-12%,Ph4.5-6.5,食用植物油符合GB2716-1988,豆腐坯符合GB2711-1998,食盐符合GB2721-1996产品标准。
表1给出本发明与现有木砧板的性能对比:项目 本发明(新) 现有产品(旧) 结果外观表面光滑平整,形状多样表面光滑平整,形状有限新优于旧实用性能旧反复切剁不起渣、泥,无异味,可食用步。反复切剁易起渣、泥,有异味,不能食用步。新优于抗菌作用抗水性好,便于消毒,细菌不易繁殖。抗水性差,不便于消毒,细菌易生长繁殖。新优于旧耐用性能不开裂、不变形、不霉变,可用8-10年。易开裂、易变形、易长霉,可用2-4年。新优于旧消毒旧方便用太阳曝晒、蒸汽蒸煮、酒精等方法消毒灭菌。不能用太阳晒,不能用酒精消毒灭菌。新优于环保 用豆腐作成,可食用,材 用木材和竹材制成,破坏森新优于旧性能 料来源广泛,成本低。 林资源,成本高。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豆腐坯可市购,也可通过下列方法制得:
1、选择原料:主料选用优质大豆,豆粒新鲜、丰满,有光泽,蛋白质含量高,无霉变,无虫蛀,无泥土杂物;
2、大豆浸泡:浸泡时间长短要根据气温高低的具体情况决定,通常冬季约泡10-16小时,春秋季约5-10小时,夏季约3-5小时,如浸泡时起白沫,应立即换水;
3、磨浆:将浸泡适度的大豆,连同适量的水均匀送入磨浆机内,连磨两遍,使大豆细胞组织破坏,大豆蛋白质得以充分溶出;
4、煮浆:滤出的豆浆要迅速升温至沸(96-100℃),如在煮沸时有大量泡沫上涌,要撇去浮沫或使用食用消泡剂消泡;
5、点浆:点浆温度83±5℃,凝结剂浓度要适中,并且缓缓加入,点浆时间不宜太快;
6、压榨:根据各种形状制做成模具,将豆花置入模具内,豆花上箱动作要快,操作均匀,上完后徐徐加压,直到压制成含水30-50%的豆腐坯,压榨时间约2-4小时。
二、豆腐砧板通过下列方法制得:
1、盐渍:将压榨成形的豆腐坯小心地翻转至平整的瓷砖板或不锈钢盘或木板上,在豆腐坯的表面按2-3%的量均匀地撒上一层食盐,待其食盐充分溶化时间在1-2小时之间,再盖上一块板,小心地翻转过来,以相同的方法在豆腐坯的其余面上均匀地撒上一层食盐,用量仍为豆腐坯的2-3%,让其腌制6-10小时,使豆腐坯的含盐量达3-5%;
2、脱水自然干燥:在腌制好的豆腐坯上继续均匀地撒盐,这时的用量约为腌制时的1/4左右,以看到薄薄的盐花为宜,每2-3小时翻转一次以便在另一面撒盐,如此经过3-5天的反复,豆腐坯便收缩紧密且富有弹性,将其放在阳光下暴晒,阴天放在通风的地方,经20-40天的晾晒,当含水量在8-12%时,即可进行脱盐处理;(注意:暴晒时要勤翻转)。
3、脱盐:经上述脱水干燥处理的坚硬且带有弹性的豆腐坯放入水中浸泡脱盐,水量为豆腐坯的4-6,浸泡时间为:冬季24-36小时左右,春秋18-30小时,夏季10-24小时,当含盐量在5.5-7.5%时,取出放在通风的地方;
4、整形:因豆腐坯的表面粗糙不平,此时需整形处理,即用切菜刀削去表面粗糙部分,使其平整光滑;
5、风干:经浸泡、整形处理的豆腐坯含水量较高,需继续晾晒风干,根据季节的不同,此过程为15-30天,使含水量达8-12%,将风干的豆腐坯再放入4-6%的盐水中进行浸泡,使其更加均匀地伸缩增加其弹性和韧性,时间为6-15天,让其风干,其含水量达6-10%为宜;
6、保养:将干燥好的豆腐坯再打磨,即用细砂纸或油石或打磨机械使其表面更加光滑平整,放入池子或不锈钢桶中,分层叠放好,注入植物油使油全部浸没豆腐砧板,浸泡20-30天,每5-7天翻转一次,泡好后取出滤干油,在通风处自然干燥5-10天,再放入植物油中继续浸泡15-25天,每5天翻转一次,取出滤干油,在通风处自然干燥5-10天,此时,砧板结实,韧性好,筋骨好,经杀菌包装,得产品。
实施例2
一、豆腐坯为市购豆腐。
二、豆腐砧板的制备,除下列步骤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
加热干燥:将腌制好的豆腐坯放在通风的筛网上,放入加热装置内,逐步加温,使其温度维持在50-80℃,经2-5天的加热干燥,使其含水量在8-12%,取出放在通风处自然风干2-3天,再进行整形,将整形好的豆腐坯再放入温度为60-80℃的加热装置,加热干燥8-12小时,使其含水量在6-10%,在加热干燥期间要勤翻动,开始时每2小时翻转一次,以后逐渐每4小时翻转一次,使其收缩自然、均匀,取出放在通风处备用;
盐渍:将干燥整形后的豆腐坯放入5-8%的盐水中浸泡6-15天,使其伸缩均匀,筋力更强,取出晾干再放入加热装置内,在60-70℃的温度下干燥6-12小时,使其含水量在6-10%左右取出放在通风处,1-2天后即可进入植物油中浸泡。